某小学365份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某小学365份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李发明1吴昊1(通讯作者)于靖雯1(通讯作者),周嘉芬、欧阳红、张翊、周佳、李娟、施文莉、王燕2、马明3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650000

摘要:目的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学校365名小学生并以MHRSP调查,分析其结果。结果1、男生的学习障碍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2、农村户口学生的学习障碍、性格缺陷、品德缺陷和不良习惯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城镇学生3、低年级学生性格缺陷阳性检出率最高,并向高年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小学生学习障碍、性格缺陷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势在必行[15]。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习障碍、性格缺陷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1]。儿童在9—12岁这一年龄阶段,自我意识形成,并进一步发展,此阶段的儿童,一方面认知能力、辨别能力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呈现出片面、逆反、甚至过激等特点[2]。学龄期,如果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心理发展过程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则会对学习、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人格偏离[3]。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在势在必得。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计算抽样总数,公式:N=(1-P/P)×400,其中p为预期现患率,N为样本量,根据计算结果抽取昆明市某小学的36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

在学校开家长会时统一进行MHRSP问卷调查。量表包括①一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城镇/农村、班级、年级等一般情况②测试心理:由8部分组成,共80个题目,每10个项目组成一个分量表,它们分别用英文字母A、B、C、D、E、F、G、H表示。其中A─学习障碍;B─情绪障碍;C─性格缺陷;D─社会适应障碍;E─品德缺陷;F─不良习惯;G─行为障碍;H─特种障碍。每一题按照经常2分,偶尔1分,没有0分,若一个量表的合计分数达到10分或10分以上,可以认为该学生存在这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总体合计分数≥65分则可以判定有心理和行为问题。

1.2.2统计分析

将所有问卷调查回收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19.0软件包,用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果P<0.05说明该研究得到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调查采用家长评定形式。总共发36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9份,回收率达98.36%。问卷中男生191人(53.2%),女生168人(46.8%);独生子女223人(62.1%),非独生子女136人(37.9%);农村户口50人(13.9%),城镇户口309人(86.1%);年级:一年级84人(23.4%),三年级88人(24.5%),四年级96人(26.7%),六年级91人(25.3%)。

2.2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比较

各分量表合计评分≥65分,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2人,阳性检出率为0.56%。按8个内容量表中出现异常学生(≥10分)的情况分类,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心理健康总体合计评分≥65分男生有2人,占1.05%;女生有0人。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69,P>0.05)。但8个分量表中,男生学习障碍的阳性检出率为6.28%,女生的为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情绪障碍、性格缺陷、社会适应障碍、品德缺陷、不良习惯、行为障碍和特种障碍6个分量表中,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结果分析根据统计分析得到:男生的学习障碍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天生性格上的好动、调皮、粗心有关系。

3.2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结果分析学习障碍、性格缺陷、品德缺陷和不良习惯,城镇学生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农村学生,可能的原因主要有:城镇父母受教育水平相对偏高,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支持,促进子女积累更多的文化;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科学育儿的意识和能力会更强、对家庭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所起重要作用的认识也会更深,会更加注重营造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花更多时间与孩子一起互动、陪伴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在家庭环境中的积极发展,同时,也会更善于和更愿意与学校的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有助于促进孩子在学校环境中的积极发展。

3.3不同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率结果分析低年级学生性格缺陷阳性检出率最高,并向高年级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可能的原因有:低年级的学生性格上发育的还不够成熟,对好坏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定,容易跟风。低年级的学生才离开家,进入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对父母还有很强的依赖性。

综上所述,我对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指导学生培养适应社会和平衡自我的能力,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实施心理咨询与辅导;(2)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强化学生及其家长的意识,并通过有效的心理咨询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

1、吴昊,通讯作者,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男,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1、李发明,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于靖雯,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女,硕士研究生,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2、周嘉芬、欧阳红、张翊、周佳、李娟、施文莉、王燕,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

3、马明,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预防医学一大班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9.

[2]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9,23(4):2.

[3]晁萍,吴敏,胡巧云.郑州市989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152.

[4]张燕,吕晓敏,杨楹.初中生心理行为问题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11.

[5]张勇,栗克清,谢淑芬,郭淑坤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环境状况调查[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9):3.

[6]毕爱红,杨卫华,许兰平等.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心理压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校园心理,2010,8(4):2.

标签:;  ;  ;  

某小学365份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