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头枕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其外侧套设有头枕;支撑骨架,其设于所述头枕骨架内;移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所述移动组件末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导向柱,其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且贯穿所述头枕骨架;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头枕骨架沿导向柱来回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动头枕能够前后调节头枕的位置,对乘客的头部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提高头枕舒适度,移动电机带动移动螺杆转动即能够调节头枕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骨架,其外侧套设有头枕;支撑骨架,其设于所述头枕骨架内;移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所述移动组件末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导向柱,其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且贯穿所述头枕骨架;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头枕骨架沿导向柱来回移动。
设计方案
1.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头枕骨架,其外侧套设有头枕;
支撑骨架,其设于所述头枕骨架内;
移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所述移动组件末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
导向柱,其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且贯穿所述头枕骨架;
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头枕骨架沿导向柱来回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移动电机,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
移动螺杆,其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骨架,所述移动螺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移动螺杆另一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骨架末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移动螺杆与所述导向块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活动贯穿所述导向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包括前头枕以及后头枕,所述前头枕与后头枕活动连接,所述头枕骨架位于所述前头枕与后头枕之间且与所述后头枕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后头枕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上插设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用于与汽车座椅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头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头枕。
背景技术
座椅为了提高人体舒适度会在座椅靠背上端部设置头枕,当头部恰好能够靠在头枕上时较为舒服,由于每个人的坐姿不同,与靠背固定设置的头枕不能每次都恰好满足使用需求。头枕通常由内部设有支撑固定杆,其与靠背固定连接,在固定杆外装有支撑的头枕本体,在头枕本体外包覆软材料,提高使用中的舒适度,普通头枕设置固定在座椅靠背上方且不可调整,不能灵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电动头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电动头枕,包括:头枕骨架,其外侧套设有头枕;
支撑骨架,其设于所述头枕骨架内;
移动组件,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所述移动组件末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
导向柱,其于所述移动组件连接且贯穿所述头枕骨架;
所述移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头枕骨架沿导向柱来回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头枕中,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移动电机,其设于所述支撑骨架内;
移动螺杆,其活动贯穿于所述支撑骨架,所述移动螺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移动螺杆另一端与所述头枕骨架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头枕中,所述头枕骨架末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移动螺杆与所述导向块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柱活动贯穿所述导向块。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头枕中,所述头枕包括前头枕以及后头枕,所述前头枕与后头枕活动连接,所述头枕骨架位于所述前头枕与后头枕之间且与所述后头枕连接,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后头枕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电动头枕中,所述支撑骨架上插设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用于与汽车座椅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电动头枕能够前后调节头枕的位置,对乘客的头部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提高头枕舒适度,移动电机带动移动螺杆转动即能够调节头枕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电动头枕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电动头枕的爆炸视图。
图中,头枕骨架1、导向柱2、支撑骨架3、移动电机4、移动螺杆5、导向块6、前头枕7、后头枕8、连接支杆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电动头枕,包括:头枕骨架1,其活动套设有头枕;支撑骨架,其设于所述头枕骨架1内;移动组件,其设置于头枕骨架1内,移动组件末端与头枕骨架1连接;导向柱2,其与移动组件连接且贯穿头枕骨架1;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头枕骨架沿导向柱来回移动。
支撑骨架3末端用于与汽车座椅连接,移动组件能够带动头枕骨架1移动,方便乘客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以保证头枕能够更好的支撑乘客的头部,提高头枕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头枕骨架1用于对头枕起到支撑连接作用,移动组件设于头枕骨架1内,导向柱2能够为头枕骨架1提供移动路径,防止头枕骨架1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头枕的运动更加稳定,保证头枕能够对乘客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提高头枕舒适度,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电机4,其设于支撑骨架3内,移动电机4与头枕骨架1连接;移动螺杆5,其活动贯穿于支撑骨架3,移动螺杆5一端与电机连接,移动螺杆5另一端与头枕骨架1连接。
移动电机4能够带动移动螺杆5转动,当移动螺杆5转动时能够带动头枕骨架1前后移动,因为头枕骨架1与头枕连接,所以头枕骨架1移动时能够带动头枕前后移动,进而实现调节头枕前后位置的目的,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操作着使用。
头枕骨架1末端设置有导向块6,移动螺杆5与导向块6螺纹连接,导向柱2活动贯穿导向块6。
导向块6与移动螺杆5螺纹连接,当移动螺杆5转动时能够带动导向块6移动,因为导向块6与头枕骨架1连接,所以当导向块6移动时就能够带动头枕骨架1移动,进而能够带动头枕移动,因为导向柱2活动贯穿导向块6,所以导向块6能够沿导向柱2提供的移动路径移动。
头枕包括前头枕7以及后头枕8,前头枕7与后头枕8活动连接,头枕骨架1位于前头枕7与后头枕8之间且与后头枕8连接,支撑骨架3前端贯穿头枕骨架1与前头枕7连接。
后头枕8与头枕骨架1连接,前头枕7位于头枕骨架1前且与后头枕8活动连接,当支撑骨架3移动时能够带动前头枕7和后头枕8同时移动移动。
支撑骨架3上插设有连接支杆9,连接支杆9用于与汽车座椅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734.5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395650U
授权时间:20190917
主分类号:B60N 2/865
专利分类号:B60N2/865
范畴分类:32G;
申请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璎珞河路17号
发明人:郑艺伦
第一发明人:郑艺伦
当前权利人: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萍
代理机构:33255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智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电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