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封闭论文_陈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白水封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白水,阴离子,离子,超滤膜,垃圾,原纸,工业废水。

白水封闭论文文献综述

陈旭[1](2016)在《超滤技术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环保压力和节能减排的需要,减少清水和原材料用量成为造纸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同时,可节约资源和成本,使造纸行业提升可持续生产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里,造纸生产过程中的清水用量已大幅减少,纸厂白水封闭程度越来越高,如Papierfabrik纸厂的6~#纸机已达到"零排放"。随着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提高,纸机生产系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白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物大幅增(本文来源于《造纸信息》期刊2016年10期)

史长伟,吴文慧,田永斌[2](2014)在《造纸过程白水封闭循环回用对抄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网下白水不同循环次数的性能指标。白水中干扰物质DCS对聚乙烯亚胺(PEI)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组成的叁元微粒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白水性能指标变差;DCS的累积降低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助留效果;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使纸页裂断长降低;助留助滤效果随着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环境通报》期刊2014年02期)

张明,王仁荣,秦昀昌,马兴虎,马明玉[3](2012)在《白水封闭循环DCS控制系统在高速夹网纸机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速夹网纸机白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白水及浆料中DCS对纸机运行及成纸的影响。通过现场调查及实验室模拟,发现将DCS控制在900mg/L以下效果较好;利用PVAD与PAC复配的DCS控制剂在吨纸用量300g的情况下,可以使白水DCS稳定在855mg/L左右,同时纸机的运转性良好,纸张品质及系统保留也有所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2年18期)

杨斌,张美云,王志杰,夏银凤[4](2012)在《白水封闭循环及净化回用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水系统的封闭循环是造纸工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发展的必然之路。讨论了白水系统的主要组分,以及白水系统的高度封闭循环对纸机湿部胶体化学、纸机运行性能和成纸性能的影响,同时也讨论了提高白水系统封闭循环的途径和白水回用的高效净化技术。(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造纸》期刊2012年02期)

王兆荣[5](2012)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对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与日俱增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以降低我国造纸工业对环境的压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目前现有的节能措施来看,造纸用水封闭循环是较为可行的办法。但是基于造纸过程中制浆和漂白工艺特殊性考虑,目前全面实行制浆造纸用水封闭还有较大的难度,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在造纸机系统率先实行白水系统封闭循环回用。造纸过程排放的白水中无论是细小纤维、填料,还是助剂和水,真正的无用废弃物很少,基本都可以循环利用。但随着封闭循环次数和循环程度的不断提高,有害物质如溶解和胶体物质(Dissolvedand Colloidal Substance, DCS),在白水中也逐渐积累到很高的程度。这些污染物的积累将会引起阴离子垃圾、微生物生长、二次胶粘物以及盐的积累和腐蚀等问题,纸机的稳定生产及产品质量都会被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因此必须对白水循环系统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尤其要对因白水循环程度的增加而产生的问题加以解决。本课题针对陕西某高强瓦楞原纸生产企业白水循环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首先,用絮凝沉淀的方法对造纸网下白水进行处理,得到最适宜的处理条件;其次,在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进行白水循环回用,探讨白水循环的次数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并从水质的变化程度上加以说明,比较得出水质变差和纸张质量的平衡点,即最大循环次数;最后,用上述的最适宜的水处理方法对此平衡点进行水处理,用处理后的水再进行白水封闭循环,观察在水处理之后对纸页质量的影响变化,提出可行的白水循环方案。实验分别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聚丙烯酰胺(PAM)、PAFC和高铁酸钾、PAFC和改性粉煤灰及用粉煤灰联合PAFC和PAM絮凝处理网下白水。通过处理的效果、操作和成本核算的综合考虑,最终选择用粉煤灰联合PAFC和PAM絮凝处理网下白水作为最适宜该企业的白水处理工艺,水质污染物的最佳去除率分别可达到:COD60.0%,TS80.4%,DCS83.6%及DS93.9%,完全可以满足废纸生产高强瓦楞原纸白水回用的要求。模拟生产过程在实验室进行白水循环回用抄纸。从实验得出:在抄纸过程中使用的助剂种类越多,在白水循环过程中纸页质量出现问题越快。纸页性质和水质变差的平衡点分别出现在:未添加助剂的白水封闭循环至第40次,添加1%阳离子淀粉的白水封闭循环至第35次,添加1%阳离子淀粉和0.15%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白水封闭循环至第30次。在水质恶化程度明显提高的循环次数下用粉煤灰联合PAFC和PAM絮凝处理,用处理后的水在实验室模拟生产过程进行白水循环回用抄纸。从实验得出:在此条件下纸页性质有所改善,分别还可以在循环多次后纸页质量指标才有明显的下降。其中未添加助剂的白水封闭循环可至第15次,添加助剂的循环可至第10次,分别至少增加了叁分之一的回用周期。结合实验室结果及工厂实际,最终提出的适宜解决方法为:在原有的造纸网下白水进入圆盘过滤器的基础上,经循环多次后至原循环周期后进行絮凝处理,处理后的水再直接进入纸机系统进行循环,这样至少增加了叁分之一的回用时间。(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2-03-01)

袁广翔[6](2011)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造纸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提高,湿部环境逐渐恶化,现有的化学助剂往往无法获得正常的应用效果,给生产过程和纸产品性能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以往的工作主要分别研究白水封闭循环中积累的阴离子DCS(溶解及胶体物质)以及无机盐电解质物质对造纸的影响,而阴离子DCS物质与无机盐电解质共同作用则往往被忽视。并且在研究无机盐电解质的影响规律的时候,通常仅以电导率为参数却没能考虑钙镁离子带来的硬度的影响。为此,本文选用了漂白桉木KP浆作为纤维原料,选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最常见的钙盐和钠盐作为无机盐电解质的模拟物,还选用了松香酸钠,草酸钠,硬脂酸钠作为阴离子DCS物质的模拟物,研究分析了无机盐,阴离子DCS物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造纸湿部及纸页性能的影响。文章还将钙离子控制剂ACS应用于造纸过程,研究了其使用效果。论文研究结论如下:钙离子对漂白桉木浆纤维的吸附过程不符合一级反模型,但是与伪二级反应动力学吻合度较高;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反应模型;298K,pH值为7.5时,漂白桉木浆羧基含量0.0366mmol/g,钙离子对漂白桉木浆吸附量为0.0165mmol/g,基本满足两个羧基吸附一个钙离子的模型。钙离子与纤维表面的羧基生成羧酸钙,纤维上带负电的活性羧基基团因此被屏蔽,从而影响了CPAM,AKD,CS等阳离子助剂的使用效果。钠离子对纤维羧基活性基团的吸附作用弱,对阳离子助剂性能的影响小增加纸料中金属离子的浓度会对湿部和纸性产生以下影响:1,使纸料Zeta电位上升,钙离子的影响高于钠离子,纸料Zeta电位ζ随电导率σ以及初始Zeta电位值ζ0的变化符合以下的数学回归方程:使用氯化钙调节纸料电导率时ζ=0.388+0.988ζ0+0.202lnσ-0.0914lna×ζ0,使用氯化钠调节纸料电导率时ζ=-0.806+0.960ζ0-0.316lnσ-0.1021na×ζ0。2,使得未添加助剂的纸料滤水和留着性能上升而使得添加助剂的纸料滤水和留着性能下降,钙离子对纸料滤水和留着性能的影响大与钠离子。3,降低AKD的施胶效果,钙离子的影响大于钠离子。4,影响纸页的强度性能,对于抗张指数,耐破指数,耐折度的提升作用,钠离子比钙离子大;对于撕裂指数的削弱作用,钙离子又要大于钠离子。DCS模拟物对湿部和纸性会产生以下的影响:1,使纸料留着滤水性能发生波动,但添加了PDADMAC,CPAM等助剂后,由于阴离子垃圾捕集剂等助剂对DCS模拟物的捕集作用,纸料的滤水和留着性能变得稳定;2,草酸钠使纸页施胶效果的下降。而随着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浓度的增加,纸页的施胶效果先上升后下降;3,明显降低纸页的强度性能。钙离子与DCS模拟物的共同作用会对湿部和纸性产生影响:1,使纸料留着滤水性能下降。2,含有一定浓度DCS模拟物的纸料中增加钙离子的浓度,纸页的施胶性能先上升后下降。3,抑制纸料中DCS模拟物对纸页强度性能的影响,使纸页耐折度和抗张指数上升。相比于钙离子,钠离子与DCS模拟物的共同作用对湿部和纸性的影响较小。实验分析得出,钙离子易与DCS模拟物生成沉积物,对纤维表面的活性羧基以及阳离子助剂能产生屏蔽作用,是影响化学助剂应用效果的最根本原因。钙离子是导致白水封闭循环难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控制钙离子的影响则可以大大提高阳离子助剂的使用效果。此时尽管白水封闭循环中依旧会积累可观的钠离子,使得白水电导率保持在很高的水平,纸料的留着滤水性能,纸页的施胶,强度等性能仍然会大大高于钙离子未得到控制之前的状况。因此,控制钙离子的影响对于实现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定浓度CaCl2(调节纸料电导率至4051μs/cm)和DCS模拟物(0.02g/L皂化松香+0.02g/L草酸+0.02g/L皂化硬脂酸)的纸料中:ACS添加量为0.12%时,纸料游离度由300ml升高到340ml;白水浊度从105NTU下降到47.6NTU。纸性方面,ACS添加量为0.4%时,纸页白度从80.61%上升到83.56%,Cobb值从73.5g/m2下降到42.2g/m2,各方面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ACS是一种实验室自制化学药品,它能够控制钙离子的影响,减少沉积物的生成,降低钙离子对阳离子助剂和纤维表面活性羧基基团的电荷屏蔽作用。将ACS用于湿部可以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改变纸料中ACS的添加量和钙离子的浓度,检测各纸料的留着滤水性能和纸页性能指标,得出的数据经过回归分析计算,ACS的添加量AACS、钙离子浓度CCa针对纸料和纸页的各项性能指标的二阶回归方程如下:游离度=422-0.771CCa+269AACS+2.06AACS×CCa-2321(AACS)2 +3.00×10-4(CCa)2;白水浊度=37.2-0.117CCa-221AACS-0.782AACS×CCa+1290(AACS)2 +1.20×10-3(CCa)2;Cobb值=19.5+1.43×10-3CCa-10.1AACS-5.48×10-2AACS×CCa +78.3(AACS)2+5.10×10-5(CCa)2;撕裂指数:-0.335+5.28×10-4CCa+0.321AACS-6.23×10-4AACS×CCa-0.996(AACS)2+10-6(CCa)2;抗张指数=41.6-2.62×10-2CCa +28.0AACS+0.119AACS×CCa-153(AACS)2+1.01×10-4(CCa)2;耐破指数=2.11+4.18×10-3CCa-0.201AACS+8.28×10-3AACS×CCa+3.55(AACS)2-1.3×10-5(CCa)2;耐折指数=6.86+5.44×10-2CCa+18.7AACS+0.128AACS×CCa-129(AACS)2。ACS用量与钙离子浓度对纸料和纸页各项性能指标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较高,证明了ACS对纸料和纸页性能的帮助源于对钙离子的控制。并且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纸料中钙离子的浓度计算出所需要添加的ACS的量,从而达到所需的纸料和纸页性能指标,这对于实现白水封闭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1-06-01)

袁广翔,戴红旗,张玉娟[7](2011)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对絮聚体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白水封闭循环会引起阴离子干扰物及无机盐积累,使湿部环境恶化,导致助留助滤体系效能降低。实验比较了叁种助留助滤体系在白水内部循环情况下的助留助滤性能及一些湿部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白水多次循环使用后,造纸湿部化学环境恶化,纸料的留着及滤水性能快速下降。相比较之下,采用MPAM与ACS组成的絮聚体系由于兼有捕集阴离子垃圾和软化硬水的功能,阳电荷需求量下降明显,并且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助留助滤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1年10期)

赵涛,刘文,李杰辉[8](2010)在《壁纸原纸白水封闭循环系统湿部化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壁纸原纸浆料的特点是化机浆含量较高,而化机浆存在大量的阴离子干扰物和电解质,因此对壁纸原纸白水封闭循环系统湿部化学进行探索性研究对正确确定壁纸原纸抄造条件和使用化学添加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造纸》期刊2010年03期)

戴红旗,黎珊,刘丽莎,尤峰,钱敏程[9](2010)在《对影响造纸清洁生产与白水封闭循环若干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开展造纸清洁生产及影响白水封闭循环回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原生细小纤维与打浆产生的细小纤维碎片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电导率与阴离子干扰物影响下的滤水性能,多价金属离子对纸浆纤维、树脂酸的吸附及离子交换情况等。研究发现,影响造纸清洁生产及白水封闭循环回用的关键是控制好白水的硬度,而细小纤维和阴离子干扰物是在系统中多价金属离子的作用下恶化了纸料的滤水性能、产生沉积与糊网等过程问题,高硬度(高电导率)的白水也使纸浆纤维对功能助剂的吸附活性降低、使助留助滤系统效能下降。同时,简要介绍了对湿部系统中多价金属离子的控制方法及初步探索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7-06)

孙云杰,周景辉[10](2010)在《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白水质量和处理方案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加拿大生产文化纸的纸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清水消耗量为11~46m3/t(风干),综合纸厂纸机废水占总负荷的比例为6%~43%,而非综合性纸厂的比例则接近100%。造纸过程对清水的污染很重,剩余白水的32个参数中有31个已大大高于清水。这表明系统采用封闭循环时需要对白水回收装置补加后处理。而涂布操作后排出的白水污染更严重,使封闭循环面临更大的挑战。生物处理系统能更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其中回转式生物接触器是最佳的反应器。超滤可以去除所有的固体悬浮物,但对BOD的去除效果不如生物法好。(本文来源于《国际造纸》期刊2010年01期)

白水封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网下白水不同循环次数的性能指标。白水中干扰物质DCS对聚乙烯亚胺(PEI)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膨润土组成的叁元微粒助留助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白水性能指标变差;DCS的累积降低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助留效果;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使纸页裂断长降低;助留助滤效果随着白水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水封闭论文参考文献

[1].陈旭.超滤技术在造纸白水封闭循环中的应用[J].造纸信息.2016

[2].史长伟,吴文慧,田永斌.造纸过程白水封闭循环回用对抄造的影响[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4

[3].张明,王仁荣,秦昀昌,马兴虎,马明玉.白水封闭循环DCS控制系统在高速夹网纸机上的应用[J].中华纸业.2012

[4].杨斌,张美云,王志杰,夏银凤.白水封闭循环及净化回用技术[J].黑龙江造纸.2012

[5].王兆荣.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对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的影响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

[6].袁广翔.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

[7].袁广翔,戴红旗,张玉娟.造纸白水封闭循环对絮聚体系的影响[J].中华纸业.2011

[8].赵涛,刘文,李杰辉.壁纸原纸白水封闭循环系统湿部化学的研究[J].黑龙江造纸.2010

[9].戴红旗,黎珊,刘丽莎,尤峰,钱敏程.对影响造纸清洁生产与白水封闭循环若干问题的探讨[C].中国造纸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10].孙云杰,周景辉.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白水质量和处理方案的选择[J].国际造纸.2010

论文知识图

几种助剂在不同白水封闭程度下...白水封闭后助留助滤效果随时间...不同白水封闭程度下两种助剂的...白水封闭后不同助剂的留着率比较...所示的白水外部处理流程中PEO酚醛树脂助留助滤体系最佳配比的确...

标签:;  ;  ;  ;  ;  ;  ;  

白水封闭论文_陈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