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论文和设计-阳坤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本申请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包括承重箱和网筛箱;所述网筛箱设置在承重箱内部,并且网筛箱的外边沿与承重箱的内边沿扣合;网筛箱的高度小于承重箱的高度;承重箱设置有出油口,承重箱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承重箱的顶部设置有折叠式合页,折叠式合页设置有拉手;承重箱的侧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机构;承重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本申请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可以更有效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

主设计要求

1.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箱和网筛箱;所述网筛箱设置在承重箱内部,并且网筛箱的外边沿与承重箱的内边沿扣合;网筛箱的高度小于承重箱的高度;承重箱设置有出油口,承重箱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承重箱的顶部设置有折叠式合页,折叠式合页设置有拉手;承重箱的侧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机构;承重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网筛箱设置有多层网筛,并且上一层网筛的网孔大于下一层网筛的网孔;透明观察机构包括高位透明观察机构和低位透明观察机构。

设计方案

1.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箱和网筛箱;所述网筛箱设置在承重箱内部,并且网筛箱的外边沿与承重箱的内边沿扣合;网筛箱的高度小于承重箱的高度;承重箱设置有出油口,承重箱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承重箱的顶部设置有折叠式合页,折叠式合页设置有拉手;承重箱的侧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机构;承重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所述网筛箱设置有多层网筛,并且上一层网筛的网孔大于下一层网筛的网孔;

透明观察机构包括高位透明观察机构和低位透明观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筛箱设置有2-3层网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与承重箱的底部的距离不超过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筛箱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筛箱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片,在滑片对应的位置处承重箱设置有侧开门,侧开门打开,并且滑片取出后,承重箱与网筛箱形成固体垃圾倾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筛箱的数量是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连接有三通控制阀,并且出水终端设置在离网筛箱5-10cm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油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滤网。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目前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尤其是剩饭剩汤剩菜等的厨余垃圾的处理;目前生活垃圾在分类良好的情况下,对于这类生活垃圾的处理通常是采用固液分离的方式,例如将厨余垃圾集中后,先过滤,再处理,对于固体和液体再分别处理。

现有对于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的处理模式通常是采用前述模式,但其所采用的处理装置目前还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可以更有效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

为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包括承重箱和网筛箱;所述网筛箱设置在承重箱内部,并且网筛箱的外边沿与承重箱的内边沿扣合;网筛箱的高度小于承重箱的高度;承重箱设置有出油口,承重箱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承重箱的顶部设置有折叠式合页,折叠式合页设置有拉手;承重箱的侧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机构;承重箱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网筛箱设置有多层网筛,并且上一层网筛的网孔大于下一层网筛的网孔。

优选的,所述网筛箱设置有2-3层网筛。

优选的,出水口与承重箱的底部的距离不超过5cm。

优选的,透明观察机构包括高位透明观察机构和低位透明观察机构。

优选的,网筛箱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优选的,网筛箱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片,在滑片对应的位置处承重箱设置有侧开门,侧开门打开,并且滑片取出后,承重箱与网筛箱形成固体垃圾倾出口。

优选的,网筛箱的数量是1-2个。

优选的,出水口连接有三通控制阀,并且出水终端设置在离网筛箱5-10cm位置处。

优选的,出油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利用本申请特定的结构设置从而更有效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餐厅、食堂等回收的厨余垃圾的油水分离,当剩余的汤饭菜统一倒入分离装置后,固体性物质就会保留在网筛箱里面,液体水和油就会渗漏到网筛箱与承重箱之间,由于油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故油在液体上层,水在液体下层,根据压力原理,底部水分就会跟着出水口排出,上部油就会从出油口排出;当使用一定时间后,我们可以提出网筛箱,剩余固体垃圾倾倒垃圾回收站,这种生活餐饮垃圾一般一天倾倒一次,在倾倒后即可用合页盖住,防止空气污染。

透明观测机构是通过承重箱开孔连接而成,可以观测承重箱内油水的分离界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固体垃圾倾出口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固体垃圾倾出口的俯视示意图。图1-图3所示的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包括承重箱1和网筛箱2;所述网筛箱2设置在承重箱1内部,并且网筛箱2的外边沿与承重箱1的内边沿扣合;网筛箱2的高度小于承重箱1的高度;承重箱1设置有出油口6,承重箱1靠近其底部位置设置有出水口7;出油口6和出水口7均设置有滤网13。

网筛箱2的侧面设置有滑轨15,滑轨15内设置有滑片16,在滑片16对应的位置处承重箱1设置有侧开门14,侧开门14打开,并且滑片16取出后,承重箱1与网筛箱2形成固体垃圾倾出口。

承重箱1的顶部设置有折叠式合页12,折叠式合页12设置有拉手10;承重箱1的侧部设置有透明观察机构;承重箱1的底部设置有行走轮3。

所述网筛箱2设置有多层网筛,并且上一层网筛的网孔11大于下一层网筛的网孔11,所述网筛箱设置有2-3层网筛;出水口7与承重箱1的底部的距离不超过5cm;透明观察机构包括高位透明观察机构4和低位透明观察机构5;网筛箱2的顶部设置有提手,网筛箱2的数量是1-2个;出水口7连接有三通控制阀8,并且出水终端9设置在离网筛箱5-10cm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其利用本申请特定的结构设置从而更有效合理的处理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餐厅、食堂等回收的厨余垃圾的油水分离,当剩余的汤饭菜统一倒入分离装置后,固体性物质就会保留在网筛箱里面,液体水和油就会渗漏到网筛箱与承重箱之间,由于油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故油在液体上层,水在液体下层,根据压力原理,底部水分就会跟着出水口排出,上部油就会从出油口排出;当使用一定时间后,我们可以提出网筛箱,剩余固体垃圾倾倒垃圾回收站,这种生活餐饮垃圾一般一天倾倒一次,在倾倒后即可用合页盖住,防止空气污染;透明观测机构是通过承重箱开孔连接而成,可以观测承重箱内油水的分离界限。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出水口连接有三通控制阀,并且出水终端设置在离网筛箱5-10cm位置处的实施方式,排水口低端距离箱体底部距离占整个箱体高度的十分之一,三通控制阀盖子离分离筛顶部3-5cm,增设三通控制阀主要是防止出水口在弯拐处堵塞时,可以通过打开盖子疏通堵塞;同时,如果排出的水里含有少量油,则油会浮在三通管道至盖子之间管道内。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可优选采用出水口低于透明观测机构下端20cm左右。可以选择透明观测机构低于出油口0-5cm左右,还可以是一样高度。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透明观察机构包括高位透明观察机构和低位透明观察机构;当剩余物较多时,安装高位透明观测机构,当餐厅等剩余物较少时,安装低位透明观测机构,也可以同时安装二者,当油水较多时,我们可以通过高位透明观测机构观测到油水的界面高度,当油水较少时可以通过低位透明观测机构准确了解油层的厚度,当油界面高度等于排水口高度,同时油层很薄时,证明油已经排除的差不多了,即可关闭油口阀门。当餐饮所剩残余物较少时,我们可以降低出水口,降低出油口,安装低位透明观测机构,即可以进一步处理油水分离。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所述网筛箱设置有多层网筛,并且上一层网筛的网孔大于下一层网筛的网孔,所述网筛箱设置有2-3层网筛。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网筛箱的过滤效率,并缩短过滤时间。网孔较大的网筛可以快速过滤较大固体,网孔较小的网筛可以对液体起到精细过滤。有效避免只用一层较小网孔的网筛出现堵塞的情况。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网筛箱的侧面设置有滑轨,滑轨内设置有滑片,在滑片对应的位置处承重箱设置有侧开门,侧开门打开,并且滑片取出后,承重箱与网筛箱形成固体垃圾倾出口。通过承重箱的侧开门,滑片的作用形成固体来及倾出口,并且可利用滑片对固体垃圾进行清扫,从倾出口落入垃圾回收设备中,可不用提出网筛箱,操作便捷。

另外,本申请实施方式优选采用出油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滤网,该设置可进一步的提高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3790.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662741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01D 29/50

专利分类号:B01D29/50;B01D29/58;B01D17/025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阳坤

第一申请人:阳坤

申请人地址:646300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玉村一社30号附1号

发明人:阳坤

第一发明人:阳坤

当前权利人:阳坤

代理人:芶忠义;罗奇

代理机构:51216

代理机构编号:四川君士达律师事务所 51216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厨余垃圾一体分离装置论文和设计-阳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