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例报告

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例报告

一、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1](2013)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耳鼻喉科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50例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组30例和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组20例。结果:经鼻内窥镜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下的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康洪涛[2](2013)在《经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矫正鼻中隔疗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经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矫正鼻中隔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采用传统鼻中隔矫正术)40例和治疗Ⅱ组(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Ⅰ组手术时间(52.3±7.4)min、术中出血量(33.3±8.5)ml,明显多于治疗Ⅱ组的(43.3±5.6)min、(20.1±7.8)ml(t=6.13、7.24,均P<0.05);治疗Ⅰ组治愈15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治疗Ⅱ组治愈22例、有效1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7,P<0.05)。结论经鼻内窥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创伤小、出血量少、疗效显着。

张健[3](2012)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50例和对照组(传统鼻中隔矫正术)20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22.22,P<0.05)。结论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海烈[4](2006)在《鼻中隔偏曲的诊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郑坚[5](2013)在《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诊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4例,均采用经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治疗,矫正鼻中隔,消融肥大下鼻甲。患者定期复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给予患者症状评估,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有44名患者完成调查。应用主观评分结果:术前主观评分1.80±0.63,术后主观症状评分0.14±0.41,P<0.05,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应用客观评分结果:术前客观评分2.11±0.32,术后客观评分1.00±0.00,P<0.05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着。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可采用症状评分,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为患者所接受。

黄英凯,洪浩波,林仁渠[6](2006)在《难治性鼻出血46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临床治疗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1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4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均治愈。其中33例在鼻窦内窥镜下行局部填塞、微波热凝;6例行鼻中隔矫正术;4例鼻腔血管瘤中2例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另2例行双极电凝术。3例因鼻出血严重,经反复前鼻孔或前后鼻孔填塞都无效后,采用DAS的基础上颌内动脉末梢血管栓塞。结论:不同原因、不同出血部位的难治性鼻出血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闫莉,狄洁燕[7](2005)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0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鼻内镜直视下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切口,不同操作方法,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行微创鼻中隔矫正术。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无穿孔及鞍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偏曲矫正彻底,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闫莉,狄洁燕[8](2004)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0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黄继红[9](2001)在《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文中指出

张红娟[10](2015)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4年11月运城市盐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显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二、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5)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难治性鼻出血4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3.1 出血部位的不同看法
    3.2 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
    3.3 鼻内窥镜下治疗
    3.4 DSA下栓塞治疗
    3.5 动脉结扎治疗

(7)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0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2.2 手术时间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论

四、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经鼻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比较观察[J]. 吴伟. 北方药学, 2013(05)
  • [2]经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矫正鼻中隔疗效比较[J]. 康洪涛. 中国基层医药, 2013(06)
  • [3]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传统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 张健. 中国基层医药, 2012(09)
  • [4]鼻中隔偏曲的诊治进展[J]. 梁海烈. 医学文选, 2006(04)
  • [5]鼻内镜下改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联合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评估[D]. 郑坚. 广州医科大学, 2013(02)
  • [6]难治性鼻出血46例临床分析[J]. 黄英凯,洪浩波,林仁渠.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06)
  • [7]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0例报告[J]. 闫莉,狄洁燕.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01)
  • [8]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80例报告[J]. 闫莉,狄洁燕.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04)
  • [9]鼻窦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30例报告[J]. 黄继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1(04)
  • [10]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观察[J]. 张红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8)

标签:;  ;  

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30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