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序分类论文_吴浩彬,胡宝庆,朱志民,文春根

导读:本文包含了支序分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类学,系统,亚科,地理分布,酵母菌,海草,单眼。

支序分类论文文献综述

吴浩彬,胡宝庆,朱志民,文春根[1](2009)在《中国蚌螨属支序分类分析(蜱螨亚纲:蚌螨科)》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35个特征对我国蚌螨属15种的支序分析结果表明:蚌螨P-Ⅳ(胫节)端腹部的指状突是将它们聚集成两群的主要特征。今村蚌螨P-Ⅳ端腹部仅具有短矩,与外群最近,认为是我国的蚌螨属水螨中最原始的种类;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影响戊蚌螨亚属与多盘蚌螨亚属的种类聚类,由此推测可以将蚌螨P-Ⅳ端腹部的指状突与雌螨前殖吸盘板的形态也作为蚌螨亚属的区分特征。由于殖吸盘结构简单是祖征态之一,因此认为具有5对殖吸盘的邻近蚌螨比6对殖吸盘的厚蚌螨更原始。雌螨具有1对殖吸盘板的寄蚌螨亚属种类与沃蚌螨亚属种类在支序系统树中形成姊妹群,结果支持Vidrine将沃蚌螨亚属从寄蚌螨亚属中分离的修订。(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张乐[2](2006)在《内蒙古盲蝽亚科昆虫支序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支序系统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内蒙古盲蝽亚科(Mirinae)昆虫18属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形态学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44个性状的96个性状状态,通过外群分析对性状进行极化,形成性状数据矩阵,然后分别用PAUP(4.0)程序Hennig86(1.5)程序Winclade(1.00.04)程序分析计算,获得结果一致的最简约树,以此来阐明盲蝽亚科18属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而把我国内蒙古盲蝽亚科划分为13个类群:Lygus群;Apolygus群;Agnocoris群;Orthops群;Salignus群;Pinalitus群;Polymerus群;Dichrooscytus群;Adelphocris群;Capsodes群;Myrmecoris群;Notostira群;Stenodema群。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蚁盲蝽属(Myrmecoris)提升为蚁盲蝽族(Myrmecorini),并证实了盲蝽族(Mirini)与狭盲蝽族(Sternodemini)的原有划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6-06-15)

江世宏,卓晨雷[3](2001)在《中国叩甲科昆虫12亚科的支序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中国叩甲科昆虫 12亚科间的 13个特征 ,经量化处理并判定特征的极化方向后得到数据矩阵 ,再利用计算机支序分类软件PAUP 4.0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中国叩甲科昆虫 12亚科的谱系图。研究结果表明 :叩甲科可明显地划分为 3个自然类群 ,它们的亲缘关系可表示为 (7,8) ,(((2 ,4) 3) 9) ,(((11,12 ) 10 ) 5 (1,6 ) ) ,其中齿胸叩甲亚科 (7)与露唇叩甲亚科 (8) ,槽缝叩甲亚科 (2 )与萤叩甲亚科 (4) ,小叩甲亚科 (11)与心盾叩甲亚科(12 ) ,尖鞘叩甲亚科 (1)与异角叩甲亚科 (6 )是 4对姊妹群 ,每对姊妹群中的 2个亚科间亲缘关系最近 ;单叶叩甲亚科 (3)和叩甲亚科 (9)与第 2对姊妹群 (2 ,4) ,梳爪叩甲亚科 (10 )与第 3对姊妹群 (11,12 ) ,胖叩甲亚科 (5 )与第 4对姊妹群 (1,6 )亲缘关系较近 ;齿胸叩甲亚科 (7)与露唇叩甲亚科 (8)是最原始的 1对姊妹群 ,小叩甲亚科 (11)与心盾叩甲亚科 (12 )是最进化的 1对姊妹群(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任东,洪友崇[4](1994)在《现生和化石蛇蛉科的支序分类(昆虫纲:蛇蛉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对中生代和现代共7个蛇蛉科(Baissopteridae,Mesoraphidii dae,Huaxi- araphidiidae,Alloraphidiidae,Jilinoraphidiidae,Raphidiidae,Inocelliidae)进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以 W.Hennig 的分支系统学理论为根据,利用 Hennig、Farris-Wagner 简化 Nelson-Platnick 和 Kluge-Farris 等4种支序分析法,分别探讨7个科的亲缘关系,4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Bais- sopteridae 是较原始的类群,并与其余6个科形成一个单系类群;Raphidiidae 和 Inocelliidae 关系最为密切,组成一对姐妹群:I=(A+B);其与 Jilinoraphidiidae 构成另一对姐妹群;Ⅱ=(Ⅰ+ C);Ⅱ与 Alloraphidiidae 也形成一对姐妹群;Ⅲ=(Ⅱ+D)Mesoraphidiidae 和 Huaxiaraphidiidae 是另一对关系密切的姐妹群:Ⅳ=(F+E);并与Ⅲ构成一对姐妹群:V=(Ⅲ+Ⅳ)。这一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蛇蛉目的演化关系提供了可靠的数值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9)》期刊1994-06-30)

孙修勤,吴宝铃[5](1993)在《酵母菌支序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应用支序分类法(Cladistics)对16个属的酵母进行了系统演化研究,酵母菌的分类已有多年历史,但由于形态差异很大,所以在分类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亦即存在着不同的分类体系。本文研究的隐球酵母等七个属在分类地位上也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应属于子囊菌纲,有的学者认为应属于半知菌类。本文应用支序分类方法,通过诸多遗传性状的综合系统分析,认为上述7个属的酵母从系统进化和亲缘关系上,应该与子囊菌酵母同属一个发育系统,是与子囊菌酵母平行发展的一类酵母。(本文来源于《黄渤海海洋》期刊1993年02期)

杨宗岱,黄凤鹏[6](1993)在《支序分类在海草分类划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海草的分类划分同题相当混乱,作者在通过数值分类对海草的分类进行探讨基础上,利用支序分类,借助计算机技术,详细地探讨海草各科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对海草进行新的分类划分。(本文来源于《黄渤海海洋》期刊1993年02期)

唐周怀[7](1993)在《中国狭盲蝽属的支序分类及地理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狭盲蝽属(Stenodema)昆虫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根据外部形态学性状将中国的种类划分为5个物种群(Species-group)。对各物种群的系统发育作了分支分析,比较了采用Hennig的特征镶嵌原理与Farris-Wagner的方法所作的支序图,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同时,作者对该属昆虫在中国的分布及地理学特点进行了探讨,阐述了该属昆虫的物种分化中心在中国的西南山地。即青藏高原东南部至四川西北部之间的崇山峻岭带。(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3期)

吴宝铃,陆华,丘建文[8](1993)在《青岛湾排污海滩底栖动物的支序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海洋底栖生物群落监测环境已成为海洋污染生态研究的重要手段,其关键在于底栖生物群落界限的确定。支序分类学自70年代后在生物系统演化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80年代末英国学者Lambshead等提出它也可用于生态研究.我们通过大量工作证明支序分类学可作为一种生物数学手段准确划分海洋底栖生物群落,并且这种分区还反映了环境因子的特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吴宝铃,陆华[9](1993)在《支序分类CLADISTICS在浮游多毛类眼蚕科ALCIOPIDAE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运用支序分类学,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详细探讨了浮游多毛类眼蚕科(Alciopidae)九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并同前人的进化分类学和数值分类学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对眼蚕科各属的演化途径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报》期刊1993年01期)

陈汉彬[10](1987)在《中国蚊科亚科的支序分类(摘要)》一文中研究指出蚊科(culicidae)是双翅目(Diptera)中比较原始的类群,现存蚊类在第叁纪中期或更早时期业已分化。但由于其化石所知甚少,系统发育的基础研究相当薄弱,各亚科和各属的亲缘关系尚未很好搞清楚。为此,研究蚊类的系统演化,使其分类系统反映生物系谱,是当代蚊虫分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根据支序分类学的原理,以与蚊科近缘且比较原始的细蚊科(Dixidae)作外群。选取成虫触须形状、腹部鳞被、小盾片形状、阳茎结构和载肛突的骨化程度,幼虫呼(本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3期)

支序分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应用支序系统学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内蒙古盲蝽亚科(Mirinae)昆虫18属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形态学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44个性状的96个性状状态,通过外群分析对性状进行极化,形成性状数据矩阵,然后分别用PAUP(4.0)程序Hennig86(1.5)程序Winclade(1.00.04)程序分析计算,获得结果一致的最简约树,以此来阐明盲蝽亚科18属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进而把我国内蒙古盲蝽亚科划分为13个类群:Lygus群;Apolygus群;Agnocoris群;Orthops群;Salignus群;Pinalitus群;Polymerus群;Dichrooscytus群;Adelphocris群;Capsodes群;Myrmecoris群;Notostira群;Stenodema群。在此基础上,提出将蚁盲蝽属(Myrmecoris)提升为蚁盲蝽族(Myrmecorini),并证实了盲蝽族(Mirini)与狭盲蝽族(Sternodemini)的原有划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支序分类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浩彬,胡宝庆,朱志民,文春根.中国蚌螨属支序分类分析(蜱螨亚纲:蚌螨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9

[2].张乐.内蒙古盲蝽亚科昆虫支序分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3].江世宏,卓晨雷.中国叩甲科昆虫12亚科的支序分类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

[4].任东,洪友崇.现生和化石蛇蛉科的支序分类(昆虫纲:蛇蛉目)[C].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29).1994

[5].孙修勤,吴宝铃.酵母菌支序分类研究[J].黄渤海海洋.1993

[6].杨宗岱,黄凤鹏.支序分类在海草分类划分中的应用[J].黄渤海海洋.1993

[7].唐周怀.中国狭盲蝽属的支序分类及地理分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8].吴宝铃,陆华,丘建文.青岛湾排污海滩底栖动物的支序分类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3

[9].吴宝铃,陆华.支序分类CLADISTICS在浮游多毛类眼蚕科ALCIOPIDAE系统演化研究中的应用[J].动物学报.1993

[10].陈汉彬.中国蚊科亚科的支序分类(摘要)[J].贵阳医学院学报.1987

论文知识图

植原体16SrRNA类群支序分类图(...软甲纲甲壳动物的支序分类系统天牛总科高级阶元支序图鸡形目鸟类系统发生图(Johnsgard, 19...示左抱器天牛总科高级分类阶元雌性系统发育关系...

标签:;  ;  ;  ;  ;  ;  ;  

支序分类论文_吴浩彬,胡宝庆,朱志民,文春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