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种耗水特性论文_王伟娜,李少宁,鲁绍伟,赵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种耗水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树种,速率,耗水,泰加林,特性,经济林,流速。

树种耗水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娜,李少宁,鲁绍伟,赵娜[1](2019)在《北京市典型经济林树种耗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市典型5种经济林树种核桃(Juglans regia)、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山杏(Armeniaca sibirica)、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和枣(Ziziphus jujuba)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称重法,分析了5种经济林盆栽苗木耗水速率、叶水势变化规律及植物耗水速率和叶水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核桃、山杏耗水速率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山桃、山楂和枣耗水速率呈单峰型曲线。耗水速率月变化均呈单峰曲线,耗水速率在5月和10月低,在7月前后高,排序为山杏(0.034 5 g·cm~(-2)·d~(-1))>山桃(0.034 3 g·cm~(-2)·d~(-1))>山楂(0.031 8 g·cm~(-2)·d~(-1))>枣(0.028 0 g·cm~(-2)·d~(-1))>核桃(0.027 2 g·cm~(-2)·d~(-1))。经济林叶水势日变化趋势均是早晚高;叶水势月变化为5月和10月高,7月前后低,排序为核桃(-3.02 MPa)>山楂(-3.13 MPa)>山杏(-3.17 MPa)>枣(-3.22 MPa)>山桃(-3.34 MPa)。不同经济林树种叶水势与耗水速率均呈负相关(R~2>0.72)。(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尹振海,丁杰,杨新兵[2](2019)在《华北土石山区13种灌木树种蒸腾耗水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树木的蒸腾耗水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苗木称重法对华北土石山区13种灌木树种耗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或双峰型,峰值出现在9∶00-11∶00或13∶00-15∶00。树种蒸腾速率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和叶片气孔阻力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在7∶00、17∶00时较高,WUE日均值依次为花木蓝(7.20μmol CO_2/mmol H_2O)、紫穗槐(4.95μmol CO_2/mmol H_2O)、蚂蚱腿子(4.40μmol CO_2/mmol H_2O)、孩儿拳头(4.10μmol CO_2/mmol H_2O)、叁裂绣线菊(3.95μmol CO_2/mmol H_2O)、丁香(3. 92μmol CO_2/mmol H_2O)、黄栌(3. 85μmol CO_2/mmol H_2O)、胡枝子(3. 70μmol CO_2/mmol H_2O)、鼠李(3. 64μmol CO_2/mmol H_2O)、荆条(3. 32μmol CO_2/mmol H_2O)、平榛(3. 31μmol CO_2/mmol H_2O)、雀儿舌头(3. 09μmol CO_2/mmol H_2O)、溲疏(2.63μmol CO_2/mmol H_2O)。溲疏、荆条、孩儿拳头、雀儿舌头、鼠李、黄栌为高耗水植物,平榛为中耗水植物,蚂蚱腿子、叁裂绣线菊、胡枝子、紫穗槐、丁香、花木蓝为低耗水植物。(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9年02期)

安志东[3](2018)在《北方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北方地区,干旱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生态链条非常脆弱,在"十叁五"期间对森林覆盖面积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达到23%的覆盖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时不我待,而北方地区对于我国的造林和绿化工程来讲非常重要,占据着很大的面积和比例。文章通过分析北方地区的特殊环境对造林树种的影响提出了抗旱造林相关技术,为推进北方的科技兴林工程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8年05期)

鲁绍伟,丁杰,李少宁,杨超,张东坡[4](2017)在《经济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枣树、核桃、山楂、山杏、山桃、樱桃为试验树种,采用盆栽称质量法测定经济林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山楂、山桃、枣树的耗水量多于樱桃、山杏、核桃,耗水量分别为(0.090 3±0.002 0)、(0.075 5±0.001 7)、(0.069 6±0.001 8)、(0.046 3±0.001 3)、(0.041 9±0.000 8)、(0.030 8±0.000 5)g/(cm2·d),山楂是核桃的2.93倍。白天耗水量明显高于夜间耗水量,占全天耗水量的比例为78%~89%。枣树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其他树种为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15:00左右)。各树种清晨水分利用率(WUE)最高。7月各树种Pn最高。Tr表现为山楂[(3.34±0.92)mmol/(m2·s)]>山桃[(3.22±0.94)mmol/(m2·s)]>枣树[(2.94±1.14)mmol/(m2·s)]>樱桃[(2.33±0.84)mmol/(m2·s)]>山杏[(2.32±0.77)mmol/(m2·s)]>核桃[(2.27±0.76)mmol/(m2·s)]。Tr与气孔导度(Gs)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11期)

余春燕[5](2016)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在改善区域气候与环境、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内的森林植被为南泰加林型山地森林,其乔木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西伯利亚云杉(Piceaobovata Ledeb.)、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 Ledeb.)、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Loud.)Mayr.)、疣枝桦(Betula pendulaRoth.)等。为了解树种在参与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利用FLGS-TDP插针式热耗散植物茎流计监测了生长季(6~9月)内不同径级、不同树干方位的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和疣枝桦的树干液流;同时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西伯利亚冷杉的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树干液流、蒸腾作用、光合速率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所有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均呈"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大径级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明显高于小径级的;树干阳生面的液流变化趋势与阴生面的一致,但液流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阴生面的,且其液流速率的峰值和日均值也均高于阴生面的。(2)在不同天气情况下,测定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日均值大小排序基本规律为:晴天>雨天>阴天;但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Ⅲ和Ⅳ径级的西伯利亚冷杉例外,其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均值呈现雨天>晴天>阴天的特征。(3)生长季内,不同径级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大小变化差异明显。Ⅰ、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和Ⅰ、Ⅱ径级西伯利亚红松树干液流速率大小的月变化规律为7月>8月>6月>9月;西伯利亚落叶松的为6月>7月>8月>9月;疣枝桦、Ⅰ和Ⅳ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7月>8月>9月>6月;Ⅱ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9月>7月>8月>6月;Ⅲ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7月>9月>8月>6月。(4)树木蒸腾耗水量与树木径级之间没有呈现特定的比例关系,但相同树种在不同径级间的蒸腾耗水量差异明显。其中,Ⅰ、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997.06g和2873.09g;Ⅰ、Ⅱ径级西伯利亚红松的蒸腾好水量为1198.52 g和5802.96 g;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是3464.84 g;疣枝桦的是2221.25 g。4个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好水量分别为705.08 g、1667.61 g、2919.18 g和 6050.99 g。(5)在晴天时,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叶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其大小排序均为:Ⅳ径级>Ⅱ径级>Ⅲ径级>Ⅰ径级。其中,同一株样木,树体阳面与阴生的蒸腾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径级阳生面的蒸腾速率是阴生面的1.0~2.8倍,阳生面的光合速率是其阴生面的1.1~4.3倍。(6)树干液流速率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水汽压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Ⅰ径级西伯利亚云杉和疣枝桦除外);与风速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除外);Ⅰ径级西伯利亚云杉、疣枝桦和西伯利亚冷杉的树干液流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除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Ⅰ和Ⅳ径级西伯利亚冷杉外其余的与土壤湿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温度相关性绝对值最高达0.421,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绝对值最高达 0.215。(7)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除Ⅰ径级西伯利亚冷杉蒸腾速率与水汽压呈负显着相关(P<0.05),其余径级与之呈负相关(P>0.05),与风速呈正相关(P>0.05)。蒸腾速率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均呈负相关(P>0.05)。(8)以样木树干液流作为自变量,以环境因子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达到显着水平(P=0.000)。其中,落叶树种与环境因子拟合效果较好,均达到了 0.6以上。疣枝桦拟合效果最好,评判值R2达到0.810,拟合方程为Y=-2.951+0.735T-0.036AH-6.356VDP-0.158WS-2.752ST5+8.202ST10-13.462ST20++0.22SP10-0.789SP20。而对于常绿树种,大径级样木拟合效果明显好于小径级样木。(9)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相应的光合速率和树干液流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最大值为0.873,与树干液流速率的相关性最大值为0.846。(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6-06-30)

王辉,高守波,刘郁玲,张永君[6](2016)在《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林业产业也随之在不断的扩大与完善,北方主要是以造林树木和抗旱造林为主,在这两个方面应用了许多技术,本文主要研究了树木蒸腾的时候所需要耗水量,并且对北方的树苗耗水的特性做出了简要的分析,为抗旱造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6年12期)

吴俊文,刘珊,李吉跃,何茜,苏艳[7](2016)在《干旱胁迫下广东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光合和耗水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漠化地区土层稀薄、干旱贫瘠、植被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较为突出,人工恢复森林植被是一项快速有效的生态恢复途径。采用盆栽苗木称重法和Li-6400光合系统测定方法分别测定3个常见石漠化造林树种浙江润楠(Machilus leptophyll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亮叶含笑(Michelia fulgens Dandy)苗木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耗水特性和光合特性,为进一步筛选和评价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抗旱特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干旱胁迫期间,3种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持续下降。重度干旱时,浙江润楠光合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枫香的2.5倍、89.6倍和亮叶含笑的1.9倍、26.3倍。(2)干旱胁迫中期和后期,枫香和亮叶含笑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说明Pn下降的主要原因已经由气孔因素转变为非气孔因素的限制。(3)3个石漠化树种在不同干旱胁迫下日耗水总量和日平均耗水速率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白天耗水量占总耗水量74%—92%之间。浙江润楠在重度干旱时期还对水分要求还比较大,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耗水速率,是枫香和亮叶含笑的3.7倍和2.2倍。(4)不同干旱胁迫下,3个石漠化树种耗水速率日变化均表现出单峰曲线,不同干旱胁迫下峰值点会发生变化。(5)综合来看,浙江润楠和枫香是相对高光合和高水分利用效率树种。隶属函数结果表明,在正常、轻度和重度干旱下抗旱能力均为枫香>浙江润楠>亮叶含笑,重度干旱下为浙江润楠>枫香>亮叶含笑。(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佘春燕[8](2016)在《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在改善区域气候与环境、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内的森林植被为南泰加林型山地森林,其乔木优势树种为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西伯利亚冷杉(Abies sibirica Ledeb.)、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Loud.)Mayr.)、疣枝桦(Betula pendula Roth.)等。为了解树种在参与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中的作用,利用FLGS-TDP插针式热耗散植物茎流计监测了生长季(6~9月)内不同径级、不同树干方位的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红松、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冷杉和疣枝桦的树干液流;同时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西伯利亚冷杉的光合生理指标,分析树干液流、蒸腾作用、光合速率叁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内,所有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均呈“昼高夜低”的变化趋势,大径级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明显高于小径级的;树干阳生面的液流变化趋势与阴生面的一致,但液流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阴生面的,且其液流速率的峰值和日均值也均高于阴生面的。(2)在不同天气情况下,测定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日均值大小排序基本规律为:晴天>雨天>阴天;但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Ⅲ和Ⅳ径级的西伯利亚冷杉例外,其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均值呈现雨天>晴天>阴天的特征。(3)生长季内,不同径级样木的树干液流速率大小变化差异明显。Ⅰ、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和Ⅰ、Ⅱ径级西伯利亚红松树干液流速率大小的月变化规律为7月>8月>6月>9月;西伯利亚落叶松的为6月>7月>8月>9月;疣枝桦、Ⅰ和Ⅳ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7月>8月>9月>6月;Ⅱ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9月>7月>8月>6月;Ⅲ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为7月>9月>8月>6月。(4)树木蒸腾耗水量与树木径级之间没有呈现特定的比例关系,但相同树种在不同径级间的蒸腾耗水量差异明显。其中,Ⅰ、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的蒸腾耗水量分别为1997.06 g和2873.09 g;Ⅰ、Ⅱ径级西伯利亚红松的蒸腾好水量为1198.52 g和5802.96 g;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是3464.84 g;疣枝桦的是2221.25g。4个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好水量分别为705.08 g、1667.61 g、2919.18 g和6050.99 g。(5)在晴天时,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叶片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一致,其大小排序均为:Ⅳ径级>Ⅱ径级>Ⅲ径级>Ⅰ径级。其中,同一株样木,树体阳面与阴生的蒸腾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但不同径级阳生面的蒸腾速率是阴生面的1.0~2.8倍,阳生面的光合速率是其阴生面的1.1~4.3倍。(6)树干液流速率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1);与水汽压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Ⅰ径级西伯利亚云杉和疣枝桦除外);与风速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除外);Ⅰ径级西伯利亚云杉、疣枝桦和西伯利亚冷杉的树干液流与土壤温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除Ⅱ径级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Ⅰ和Ⅳ径级西伯利亚冷杉外其余的与土壤湿度呈显着正相关(P<0.05)。树干液流速率与土壤温度相关性绝对值最高达0.421,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绝对值最高达0.215。(7)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除Ⅰ径级西伯利亚冷杉蒸腾速率与水汽压呈负显着相关(P<0.05),其余径级与之呈负相关(P>0.05),与风速呈正相关(P>0.05)。蒸腾速率与不同层次土壤温度均呈负相关(P>0.05)。(8)以样木树干液流作为自变量,以环境因子作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达到显着水平(P=0.000)。其中,落叶树种与环境因子拟合效果较好,均达到了0.6以上。疣枝桦拟合效果最好,评判值R2达到0.810,拟合方程为Y=-2.951+0.735T-0.036AH-6.356VDP-0.158WS-2.752ST5+8.202ST10-13.462ST20++0.22SP10-0.789SP20。而对于常绿树种,大径级样木拟合效果明显好于小径级样木。(9)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相应的光合速率和树干液流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不同径级西伯利亚冷杉的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最大值为0.873,与树干液流速率的相关性最大值为0.846。(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梁照维[9](2015)在《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为集中,稀少的植被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的耗水特征是决定植被在黄土高原地区的空间配置和恢复目标的重要依据。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具体讲述了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区域的耗水特征、不同树种的耗水特征,以及根据植被耗水情况而得出的北方抗旱造林技术的种类和注意要点,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5年13期)

苗婷婷,杨婷婷,丁增发,夏尚光[10](2014)在《7种园林绿化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香樟、桂花、无患子、黄山栾树、沙朴、紫弹朴和珊瑚朴等7种园林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方法,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ACS-D11电子天平等仪器,通过对其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瞬时蒸腾速率、日耗水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水分充足条件下,7种供试树种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耗水速率基本一致,均是早晚低、中午前后高,呈双峰或单峰曲线;2日耗水量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差异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而在不同树种间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其中紫弹朴的日耗水量是极显着高于香樟,且显着高于其他5个树种。(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4年06期)

树种耗水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树木的蒸腾耗水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干旱及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苗木称重法对华北土石山区13种灌木树种耗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或双峰型,峰值出现在9∶00-11∶00或13∶00-15∶00。树种蒸腾速率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和叶片气孔阻力的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在7∶00、17∶00时较高,WUE日均值依次为花木蓝(7.20μmol CO_2/mmol H_2O)、紫穗槐(4.95μmol CO_2/mmol H_2O)、蚂蚱腿子(4.40μmol CO_2/mmol H_2O)、孩儿拳头(4.10μmol CO_2/mmol H_2O)、叁裂绣线菊(3.95μmol CO_2/mmol H_2O)、丁香(3. 92μmol CO_2/mmol H_2O)、黄栌(3. 85μmol CO_2/mmol H_2O)、胡枝子(3. 70μmol CO_2/mmol H_2O)、鼠李(3. 64μmol CO_2/mmol H_2O)、荆条(3. 32μmol CO_2/mmol H_2O)、平榛(3. 31μmol CO_2/mmol H_2O)、雀儿舌头(3. 09μmol CO_2/mmol H_2O)、溲疏(2.63μmol CO_2/mmol H_2O)。溲疏、荆条、孩儿拳头、雀儿舌头、鼠李、黄栌为高耗水植物,平榛为中耗水植物,蚂蚱腿子、叁裂绣线菊、胡枝子、紫穗槐、丁香、花木蓝为低耗水植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种耗水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娜,李少宁,鲁绍伟,赵娜.北京市典型经济林树种耗水特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9

[2].尹振海,丁杰,杨新兵.华北土石山区13种灌木树种蒸腾耗水特性比较[J].节水灌溉.2019

[3].安志东.北方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分析[J].防护林科技.2018

[4].鲁绍伟,丁杰,李少宁,杨超,张东坡.经济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7

[5].余春燕.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6].王辉,高守波,刘郁玲,张永君.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6

[7].吴俊文,刘珊,李吉跃,何茜,苏艳.干旱胁迫下广东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光合和耗水特性[J].生态学报.2016

[8].佘春燕.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9].梁照维.北方主要造林树种耗水特性及抗旱技术分析[J].花卉.2015

[10].苗婷婷,杨婷婷,丁增发,夏尚光.7种园林绿化树种蒸腾耗水特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4

论文知识图

金叶女贞不同季节的日耗水进程小叶黄杨不同季节的日耗水进程1技术路线图Fig.1Tech...一22003年~2004年不同密度侧柏林分植树...不同水分处理下阴天树种耗水日变化24个树种在干热季(左图)及14个树种在...

标签:;  ;  ;  ;  ;  ;  ;  

树种耗水特性论文_王伟娜,李少宁,鲁绍伟,赵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