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红土剖面孢粉学初步研究

中亚热带红土剖面孢粉学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红土是中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陆相沉积,而加积型红土是该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载体之一。学者们对加积型红土的粒度、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等方面做了较多研究,但在孢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仍较为薄弱。本研究对29~32°N近纵向分布的4个红土剖面FLZ、PJZF、TX、YD和下蜀黄土剖面XG进行孢粉分析,初步探讨中亚热带地区中晚更新世气候条件及空间上孢粉组成的差异。其中在FLZ、PJZF、YD剖面选取的是发育年龄大致为130~80ka的黄棕色土样,在TX剖面选取的是发育年龄大致为400~100ka的均质红土样,在XG剖面选取的是发育年龄晚于220ka的下蜀黄土样。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样品中都能发现孢粉,但在XG剖面中有少量样品没有发现孢粉。FLZ、PJZF、YD剖面都以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松属、蔷薇科等花粉含量在各剖面中均较高。FLZ、PJZF剖面中蕨类(以卷柏科、膜蕨科、里白科、水龙骨科等为主)也较多,而位置更偏南的YD剖面蕨类减少。各剖面都出现了具有较宽生态位、对环境因子耐受幅度宽广的环纹藻。(2)FLZ剖面由底部到顶部木本植物减少,尤其是松属花粉含量明显减少,并且在中上部出现栲属等常绿乔木花粉;蕨类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在底部以膜蕨科及未定三缝孢子为主而上部以卷柏科等为主,同时旱生草本花粉含量在剖面中上部也有所增加(以藜科、禾本科等为主)。除草本增加外,PJZF剖面在中上部也出现了金缕梅科、栲属、蕈树属等常绿阔叶乔木花粉。年代偏老的YD剖面底部(106ka左右)常绿栎属、蔷薇科等花粉占优势,偶见胡桃科等落叶乔木花粉,而106~103ka期间旱生草本(以禾本科、藜科等为主)开始出现且含量较高并经历了逐渐增加—减少消失的变化过程,松属花粉含量增加。(3)与黄棕色土样品相比,强氧化环境下发育的TX剖面均质红土样品中藻类较少,蕨类较多。剖面底部出现落叶栎属,而剖面中上部落叶栎属消失常绿栎属、栗属开始出现且松属花粉含量增加,蕨类孢子含量则从剖面底部往上先减少后逐渐增加。(4)与黄棕色土和均质红土相比,XG剖面下蜀黄土样品中藻类和湿生草本较多,蕨类较少。湿生草本有眼子菜科、莎草科、百合科、香蒲属、毛茛科等,木本植物以松属占绝对地位,漆树科、落叶栎属、朴属、胡桃科等少量出现。此外,剖面下部木本植物占优势,而剖面中上部旱生草本占优势,以十字花科、蒿属、禾本科、紫菀属、石竹科等为主。(5)旱生草本花粉含量与剖面的木本植物花粉、蕨类孢子含量及岩性较为吻合。FLZ、PJZF和XG剖面的旱生草本种类明显更多且花粉含量在上部增加,反映了气候逐渐变干的过程,而YD剖面旱生草本记录了气候较湿润—变干—湿润程度增加的过程。TX剖面上部旱生草本较下部减少,反映了气候变湿的过程。由于红土特殊的沉积环境导致可能保存的孢粉较少,接下来将在实验流程、红土剖面的空间覆盖范围、样品的时间分辨率等展开进一步研究,并结合冰芯氧同位素等地质记录,以更为详细地探讨亚热带地区中晚更新世植被演化过程及空间差异、保存环境与孢粉组成差异等论题,并力求发挥孢粉在植被和气候重建、地层和年代对比等方面的优势。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尹敬文,朱丽东,曾蒙秀,杨欢,王凤

关键词: 中亚热带,气候条件,中晚更新世,红土剖面,下蜀黄土,孢粉分析

来源: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 2019-10-11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地质学

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分类号: Q913.84

DOI: 10.26914/c.cnkihy.2019.073795

页码: 93

总页数: 1

文件大小: 547k

下载量: 4

相关论文文献

  • [1].法医孢粉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J]. 法医学杂志 2020(03)
  • [2].中国孢粉学发展历程回顾[J]. 古生物学报 2009(02)
  • [3].中国孢粉学会成立的前前后后——回忆与展望[J]. 古生物学报 2009(02)
  • [4].黑河中游现代孢粉传播过程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12)
  • [5].春华秋实,友谊花开——第12届国际孢粉学大会及中国代表活动侧记[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9(01)
  • [6].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二次学术年会在贵阳召开[J]. 古生物学报 2015(04)
  • [7].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九届一次学术年会成功召开[J]. 古生物学报 2013(04)
  • [8].中国孢粉学发展的契机与抉择(兼论文集后记)[J]. 古生物学报 2009(02)
  • [9].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十届二次学术年会在绵阳成功举行[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9(04)
  • [10].从小孢粉窥见大世界[J]. 大自然 2018(06)
  • [11].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在任丘胜利召开[J]. 地层学杂志 2011(04)
  • [12].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召开十届一次学术年会暨理事会议[J]. 古生物学报 2017(03)
  • [13].今天花似锦,明天更美好——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一次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纪要[J]. 地层学杂志 2009(04)
  • [14].山东对囊蕨属(蹄盖蕨科)植物孢粉学研究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J]. 植物研究 2019(05)
  • [15].孢粉数字化分类检索系统——LuoPacias数据库的研制与应用[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8(02)
  • [16].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召开理事会并发出“征稿通知”[J]. 地层学杂志 2008(04)
  • [17].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二次学术年会将在9月召开[J]. 地层学杂志 2011(01)
  • [18].司法孢粉学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J]. 刑事技术 2018(06)
  • [19].孢粉学定量重建古气候方法探讨[J]. 热带地理 2008(06)
  • [20].第13届国际孢粉学暨第9届国际古植物学联合大会在日本东京顺利召开[J]. 古生物学报 2012(04)
  • [21].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八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通知[J]. 地层学杂志 2009(02)
  • [22].青藏高原中部纳木错流域孢粉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其对高寒植被恢复的启示[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3)
  • [23].以孢粉学方法为例浅论黄土沉积物中微体炭屑的统计问题[J]. 干旱区地理 2020(03)
  • [24].第十二届国际孢粉学、第八届国际古植物学联合会议简介[J]. 古生物学报 2008(04)
  • [25].杜鹃属植物孢粉学特性种内变异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8)
  • [26].柑桔孢粉学研究进展[J]. 中国南方果树 2017(05)
  • [27].太空诱变对循化线辣椒M_1代植物学及孢粉学性状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09(06)
  • [28].魔芋属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0)
  • [29].浙江诸暨楼家桥遗址文化间歇层成因的孢粉学证据[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7(04)
  • [30].基于花粉微观特征的5个杏品种孢粉学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14)

标签:;  ;  ;  ;  ;  ;  

中亚热带红土剖面孢粉学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