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近期研究现状

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近期研究现状

一、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的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江[1](2021)在《免疫调节分子BTN2A2的结构及其在肺癌和1型糖尿病表达情况的分析》文中指出嗜乳脂蛋白(BTN)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Ig)超家族成员,具有典型的细胞外Ig样结构域,其与B7家族成员在序列、结构和功能上皆有相似性,因此,BTN分子被认为是扩展的B7家族成员。BTN2A2分子是BTN家族成员之一。研究表明,BTN2A2具有负向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然而,目前关于BTN2A2的结构及其在T细胞免疫相关疾病,如肿瘤和自身免疫病(1型糖尿病等)中表达情况的分析研究仍很有限。因此,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人(h)和小鼠(m)BTN2A2结构,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一方面检测h BTN2A2在常见肿瘤(肺癌、肝癌、肾癌、食道癌和卵巢癌)组织、肿瘤细胞系(Caco2、Hela、MCF-7和Hep G2细胞)的表达,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h BTN2A2与肺癌预后的关系,另一方面,检测m BTN2A2在1型糖尿病(T1D)小鼠胰腺等组织中核酸和蛋白表达情况。研究结果阐述BTN2A2结构及其在T细胞相关疾病中的表达情况,丰富现有研究对BTN2A2分子免疫调节功能的认识。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人肿瘤组织、肿瘤细胞系和T1D小鼠胰腺组织等样本研究,分析免疫调节分子BTN2A2结构及其在T细胞免疫相关疾病中的表达,为研究BTN2A2分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方法:1、序列比对分析:通过Clustal W程序分析BTN2A2与已知B7家族分子的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通过Signal P 5.0预测信号肽,用TMHMM和Inter Pro预测跨膜结构域和Ig样结构域。2、通过I-TASSER构建BTN2A2蛋白3D晶体结构模型。用Py MOL分子图形系统显示其结构域和配体所涉及的氨基酸残基。3、用STRING生物学数据库构建与BTN2A2存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的拓扑模块,通过Cytoscape(版本3.8.0)软件(美国国立普通医学科学研究院)将其可视化。使用ZDOCK server 3.0.2进行BTN2A2与其他蛋白质之间的对接。4、通过Cluster Profiler探讨BTN2A2及其蛋白质互作分子的功能富集分析,利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路径获得相关功能以及信号通路注释信息。5、制备BTN2A2-Fc融合蛋白,收集正常小鼠脾细胞,体外与BTN2A2-Fc融合蛋白共培养72h,以与Fc蛋白共培养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T细胞增殖(CD4+Ki67+,CD8+Ki67+)和活化(CD4+CD69+,CD8+CD69+)情况,以从功能上验证BTN2A2蛋白与预测得知的表达其相互作用分子(CD4和CD8)的T细胞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6、收集人肺癌、肝癌、肾癌、食道癌和卵巢癌组织切片,抗h BTN2A2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 BTN2A2在上述癌组织和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一抗来源的血清作为阴性/同型对照。收集体外培养的人癌细胞(Caco2、Hela、MCF-7和Hep G2),FACS分析h BTN2A2在其中的表达情况。7、运用Progno Scan数据库和Kaplan-Meier评估BTN2A2表达与肺癌预后的关系,用TIMER和GEPIA数据库评估BTN2A2和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8、运用NOD(非肥胖型糖尿病)小鼠自发T1D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NOD小鼠发病前、后各组织器官中m BTN2A2的m RNA表达,蛋白质印迹(WB)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胰腺m BTN2A2表达情况。结果:1、序列分析表明,BTN2A2具有IgV样结构域,与B7家族分子和其他BTN家族成员具有序列、结构的同源性和相似性,h BTN2A2和m BTN2A2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分别为65%和77%;系统发育分析表明,BTN2A2和已知B7家族分子的物种有亲源性。2、通过I-TASSER成功构建BTN2A2蛋白3D晶体结构模型;Py MOL分子图形系统分析显示,h BTN2A2配体为CYS,配体结合位点相应氨基酸残基分别为ARG-54,HIS-56,SER-111,VAL-112和ALA-113;m BTN2A2配体为DHL,配体结合位点的相应氨基酸残基为ARG-345,GLU-381,LYS-383,GLY-384和PHE-394。3、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10个与BTN2A2相关的分子,其中CD4和CD8与T细胞免疫相关;ZDOCK server 3.0.2分子对接分析表明,BTN2A2确实可以与T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结合。4、Cluster Profiler分析表明,BTN2A2和相关分子主要集中在原发性免疫缺陷,抗原加工和呈递,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免疫调节方面。5、FACS分析进一步表明,BTN2A2蛋白与T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且BTN2A2蛋白可抑制CD4+和CD8+T细胞增殖和活化。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 BTN2A2在人肺、肝、肾和食道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而在卵巢癌组织未见表达;FACS分析表明h BTN2A2在人Caco2,Hela,Hep G2和MCF-7癌细胞均有表达。7、Progno Scan数据库和Kaplan-Meier曲线进行肺癌患者生存分析表明,肺癌中h BTN2A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良好;TIMER数据库分析表明,肺癌中h BTN2A2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呈正相关关系;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肺癌中h BTN2A2表达主要与CD8+T、CD3+T细胞,树突状细胞(DC),辅助性T细胞(Th)1等免疫细胞浸润有关。8、RT-q PC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显示,NOD小鼠发生T1D后,胰腺组织m BTN2A2表达显着高于发病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成功构建BTN2A2蛋白3D晶体结构模型,h BTN2A2配体为CYS,m BTN2A2配体为DHL。2、BTN2A2可通过与CD4和CD8等T细胞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调节功能。3、在肺癌和T1D等T细胞免疫相关疾病中,BTN2A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增强抗肿瘤免疫,或者适应性增加BTN2A2在T1D受损靶器官胰腺组织中的表达,从而抑制过度活化的T细胞免疫应答、减轻自身免疫损伤。

魏巍[2](2018)在《Treg和OPN联合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探讨》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采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法对46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与20例肺部良性病变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Treg和OPN含量进行联合检测,探讨其对NSCLC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贵州省人民医院胸外科2017年03月—2017年09月的NSCLC患者4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2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例。全部病例空腹抽取2管肘静脉血各5ml,1管用于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另1管通过Elisa测定血清OPN。结果:(1)在Treg和OPN表达水平的比较中,NSCLC组分别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体检组进行对比,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NSCLC组中Treg及OPN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联合检测Treg及OPN诊断NSCLC的阳性率高于单独检测Treg及OPN的阳性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复发或转移组明显高于未复发或转移组及术前检测值,未复发或转移组Treg及OPN含量低于术前检测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Treg与OPN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2)Treg及OPN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的肿瘤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差异。(3)联合检测Treg及OPN诊断NSCLC的阳性率高于Treg及OPN单独诊断的阳性率。(4)Treg及OPN的表达可能与NSCLC患者的预后相关。

魏巍,罗猛,毛全,梅宏[3](2018)在《调节性T细胞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癌均居全球癌症排名首位,已经成为全球内因癌症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1]。充分评估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对于协助患者重建免疫平衡、增强机体抗癌能力,进而降低肺癌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预后状况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2]。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reg细胞作为一类T淋巴细胞亚群,其具

顾磊,金保方,张新东[4](2014)在《睾丸微循环结构及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睾丸有丰富、复杂的血管系统,稳定的血流供应对维持睾丸正常功能及内环境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睾丸微循环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睾丸的功能。本文对睾丸微循环结构及功能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睾丸微循环结构人与其他哺乳动物的睾丸血管构筑基本相同。睾丸动脉起自腹主动脉,下行进入精索,于睾丸纵膈附近分支,部分分支直接穿入睾丸实质,走行于睾丸间质内,另一些分支在白膜下沿睾丸表面行进,同时发出分支穿入睾丸实质内。睾

陈赢[5](2013)在《共刺激分子B7-H3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可溶性B7-H3(sB7-H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探讨sB7-H3的异常表达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1例,并选取外科择期手术(腹股沟斜疝、血管瘤、腺样体肥大)而住院的患儿16例作为对照组儿童,分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A组)、恢复期组(B组)及对照组(C组)。同时采集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恢复期的外周血,以及外科择期手术患儿的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sB7-H3、IFN-γ、IL-4及IL-10的表达水平,及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中sB7-H3的水平与细胞因子IFN-γ、IL-4、IL-10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浆中sB7-H3的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及对照组(P<0.05),而恢复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浆中IFN-γ、IL-10水平均低于恢复期组及对照组(P<0.05),恢复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血浆中IL-4的水平在哮喘急性发作期组与恢复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的表达水平高于恢复期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浆中sB7-H3的表达水平与IL-4的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与IFN-γ、IL-10的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sB7-H3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异常高表达;sB7-H3可能通过增强Th2细胞因子的分泌而在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期起作用。目的:探讨抗B7-H3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小鼠模型诱导期及效应期的治疗作用。方法: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18-20g),随机均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哮喘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IgG组(C组),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D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E组)。A、C、D、E组均给予OVA致敏及激发(0、10天给予OVA腹腔注射致敏,第20天给予OVA雾化吸入,每天半小时连续7天),C组、D组在第2,7,11,14,18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IgG、抗B7-H3抗体,E组在第2,7,11,14,18天给予腹腔注射IgG,第21,24,26天腹腔注射抗B7-H3抗体(OVA雾化1小时前注射)。B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注射、激发。各组小鼠于末次激发2小时后麻醉处死,采集标本。小鼠进行肺泡灌洗,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总数计数及分类计数;并采用ELISA测定小鼠BALF中的IFN-γ、IL-4、IL-17的水平;小鼠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法(SABC法),观察肺组织炎性细胞及嗜酸性细胞浸润情况、气道粘液分泌情况及B7-H3表达情况。结果:哮喘组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数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BALF中的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细胞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及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BALF中的IFN-γ的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IFN-γ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IFN-γ的水平高于IgG组(P<0.05)。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及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BALF中的IL-4、IL-17的水平均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IL-4、IL-17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IL-4、IL-17水平低于IgG组(P<0.05)。肺组织病理染色显示哮喘组、IgG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炎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及粘液分泌较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明显,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明显炎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粘液分泌。免疫组化显示哮喘组、IgG组B7-H3高表达,生理盐水对照组B7-H3不表达,抗B7-H3抗体诱导期组、抗B7-H3抗体效应期组B7-H3部分表达。结论:哮喘的诱导期给予抗B7-H3单克隆抗体治疗能通过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7型细胞因子(IL-17)的分泌,同时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从而减轻OVA致敏哮喘小鼠的气道病理改变。

王琼[6](2013)在《CD200基因转染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免疫排斥调节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CD200基因转染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免疫排斥调节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CD200基因的免疫调节机制提供新线索。为了在动物模型中进行这一研究,在本课题中我们将用表达小鼠CD200基因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代替人CD200阳性间充质干细胞亚群,并将研究结果作为后续的直接用人CD200阳性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亚群作人体条件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构建表达小鼠CD20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用此载体转染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建立表达小鼠CD200基因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待表达小鼠CD200基因的胎盘间充质干细胞长至6070%密度的时候,用Triple消化成单细胞悬液。选择40只C57BL/6小鼠作为受体,以Vr:CD1(ICR)乳鼠皮肤作为供体,建立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排斥模型。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①A组(空白对照组1):C57BL/6小鼠自体皮肤移植;②B组(对照组2):同种异基因移植+PBS尾静脉注射;③C组(对照组3):同种异基因移植+HPMSCs尾静脉注射;④D组(实验组):同种异基因移植+表达小鼠CD200的HPMSCs尾静脉注射。检测项目包括:移植皮片存活时间,HE染色观察移植皮片病理改变,术后7d受体小鼠血液白细胞数量,腹腔液巨噬细胞活化率,ELISA、RT-PCR方法检测受体小鼠血液、脾脏中IL-4、IL-17及IFN-γ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经PCR、酶切、测序及GFP表达证实携带CD20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rAd-4-mCD200构建成功。(2) GFP、Real-Time PCR检测rAd-4-mCD200转染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成功表达mCD200基因。(3)皮肤移植术后7d,移植皮片存活情况观察C组较B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p<0.001);D组较B组和C组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p<0.001,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D组较B组小鼠皮肤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移植后7d受体小鼠血液中白细胞计数D组较A组和B组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p<0.05)。C组和D活化型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p<0.05,p<0.05,p<0.05,p<0.05)。ELISA检测结果表明:C组和D组较A组IL-4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5);C组和B组比较,IL-17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1);D组较B组,IL-17和IFN-γ含量明显降低(p<0.001,p<0.001);D组和A组比较,IL-17含量明显降低(p<0.01)。RT-PCR测定结果表明,C组IL-4、IL-17和IFN-γ的分泌量明显低于B组(p<0.05,p<0.01,p<0.01);D组较B组,IL-4、IL-17和IFN-γ的分泌量明显降低(p<0.01,p<0.01,p<0.01); C组和D组的IFN-γ的分泌量也明显低于A组(p<0.01,p<0.05)。结论成功制备表达小鼠CD20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Ad-4-mCD200。此病毒能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中高效的表达。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后尾静脉输注HPMSCs和表达CD200基因的HPMSCs,均可以保护异体移植皮片。但表达CD200基因的HPMSCs较HPMSCs,移植皮片存活时间延长,说明CD200在其中发挥了免疫抑制作用。HPMSCs及表达CD200基因的HPMSCs可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其机制可能与T细胞分泌的IL-4、IL-17及IFN-γ等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胡凌云[7](2012)在《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预警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10年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其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因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60-70%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尽管手术、放疗、化疗等技术不断改进,5年生存率仅从37%上升至46%;Ⅰ期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大于90%,大部分患者通过手术即可治愈,因此卵巢癌早期诊断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但只有23%的卵巢癌可做到早期诊断,考虑目前仍不能做到早期诊断的原因为:卵巢癌的病理种类繁多,发展机制及病因学尚未明确,缺乏特异度及敏感度均高的肿瘤标记物,分子生物学发生机制研究尚未完善等。因此对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尚无确切的可应用于临床的理想标志物。目的:通过本实验,利用质谱分析方法在卵巢癌患者的血清和肿瘤组织中寻找差异多肽/蛋白,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切片进行HE4抗体染色,结合临床资料,探索差异多肽/蛋白以及HE4表达情况与卵巢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建立卵巢癌早期诊断相对特异的预警体系。方法:1、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分析(MALDI-TOF-MS)结合磁珠的技术对80例卵巢癌、8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10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行质谱分析得到血清多肽图,经Flexanalysis3.0软件对多肽图进行归一化处理标峰后,将其中48例卵巢癌、5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60例健康人群血清作为训练集,利用ClinprotoolsTM2.1软件建立相应的分类诊断模型,将剩余32例卵巢癌、3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和40例健康人群作为测试集验证模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2.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3例II期卵巢浆液性癌与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囊壁组织进行检测,得到双向电泳图,筛选每组(包括1例卵巢浆液性癌和1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差异蛋白质斑点;将三组电泳图进行合并后对已筛选出的差异点进行复筛,选出共同差异蛋白质斑点;采用质谱兼容技术鉴定复筛出的蛋白质种类。3.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4例原发性浆液性卵巢癌组织切片进行HE4抗体检测,对表达情况进行评分,结合临床资料,探讨HE4表达与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卵巢癌与健康女性人群中筛出17个差异多肽峰(P<0.05),上调13个,下调4个,m/z3373,3342,4791,6948可作为诊断截点,以此建立的诊断模型敏感度100%,特异度92.0%;该模型与CA-125相比,前者准确率100%,后者87.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健康女性人群中筛查出19个差异多肽峰(P<0.05),上调15个,下调6个,诊断截点为m/z3342,6689,诊断模型敏感度81.3%,特异度100.0%。利用各期卵巢癌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血清建立诊断模型的敏感度64.7%,特异度为75%。2.II期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筛查出共有的蛋白质斑点4个,非共有的蛋白质斑点3个,其中下调蛋白3个,上调蛋白4个,经质谱鉴定后,上调蛋白为:细胞内视黄醇结合蛋白-2(CRBP-2),Nm-23,伴侣蛋白-10(Chaperonin10),胶转蛋白(Transgelin),下调蛋白为肌球蛋白调节亚基-9(Myl-9),视黄醇结合蛋白-1(RBP-1),胶转蛋白-2(Transgelin-2)。3. HE4在原发性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且在无TIC的输卵管中已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在各年龄阶段、病理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手术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阳性率随期别升高而增高。I、II期中HE4评分低于III期,且随期别升高(I期-III期),表达量也逐渐上升。结论:1.采用MALDI-TOF-MS结合磁珠技术以血清为样本的方法,可建立敏感度、特异度较高的卵巢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类诊断模型。卵巢癌模型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单独应用CA-125的准确性,认为MALDI-TOF-MS结合磁珠技术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技术平台。利用此模型可初步鉴别卵巢癌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恶性行为与卵巢癌在某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2. Myl-9、Nm-23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Transgelin、Transgelin-2与肿瘤的早期转移相关,CRBP2、RBP1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的一个靶点,可用于下一步在卵巢癌细胞中进行早期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3. HE4在原发性浆液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并促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晚期癌,因此HE4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但并不完全是肿瘤转移相关因子。

孙国瑛[8](2012)在《ALI时肺内TREMs家族表达谱的变化、TREM-2的保护作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通路,其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期的急性炎性损伤、中期的肺细胞激活与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后期的肺组织胶原沉积三个阶段。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是ALI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外膜上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可活化多种炎性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使大量炎症因子释放失控并产生放大效应,进而打破炎症自限机制,产生自身破坏性的过度炎症反应,使机体出现呼吸窘迫、非心源性肺水肿及低氧血症等。因此,寻找在ALI早期可切断炎症启动和自动瀑布式反应的治疗靶点,从而促进肺组织的损伤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 AM)是肺内接触抗原最早的常驻细胞,参与肺内早期炎症的启动与维持。AM作为吞噬细胞吞噬、杀死和消化微生物,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多个阶段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状态可影响ALI的发生发展。AM表面表达多种可识别病原体的受体,如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 TLR)、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及清道夫受体等,这些受体激活后,可向胞内传递免疫调节信号,是ALI早期炎症启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肺成纤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前体,维持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ALI时参与肺损伤修复的重要效应细胞之一。髓样细胞触发受体(triggering receptors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TREMs)是一种与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受体同源的IgG样受体。人类TREMs家族已确认的成员有6个,主要以膜型受体和可溶型受体两种形式存在,膜型受体包括TREM-1、TREM-2、TREM-3、TREM样受体-1(TREM like receptor-1,TLT-1)、TLT-2及TLT-4;而可溶型受体有sTREM-1、sTREM-2和sTLT-1。其中TREM-2是一种主动免疫抑制性受体,可诱导趋化因子的表达,并促使树突状细胞从周围淋巴结转移到主干淋巴结,最终起到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的作用;抑制TLR配体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促进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提示TREM-2可潜在调控并改善严重脓毒血症和慢性炎症。本课题观察到TREM-2在AM和成纤维细胞表达较为丰富。因此,深入研究TREM-2对AM炎症启动与放大和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可明确TREM-2在ALI早期的作用及地位,有利于阐明ALI的发病机制,筛选新的治疗靶点。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是肺内含量最为丰富的神经肽之一,具有增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趋化迁移、扩张血管、舒张气道平滑肌、清除氧自由基及抗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肺内VIP是否可通过调控TREM-2的表达,使ALI时肺内炎症反应和损伤修复处于对机体有利而又不会造成组织器官损伤的范围内值得探讨。目的:分析ALI时肺内TREMs家族表达谱的变化,探讨TREM-2在肺内的功能以及VIP对TREM-2的表达调控。方法:(1)腹腔注射LPS复制小鼠ALI动物模型,采用Buxco小动物呼吸功能检测系统和形态学指标验证模型的建立;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REM-1、TREM-2、TREM-3、TLT-1、TLT-2及TLT-4的表达;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M、成纤维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REM-1、TREM-2、 TREM-3、TLT-1、TLT-2及TLT-4的表达。(2)构建pEGFP-N1/TREM-2重组质粒并转染AM,采用荧光显微镜、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REM-2重组质粒的转染和表达;RT-PCR和ELISA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中TNF-a和IL-10表达的影响; RT-PCR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中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中NF-κB核转位的影响。(3)pEGFP-N1质粒和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至成纤维细胞,采用荧光显微镜和Real-time PCR检测pEGFP-N1/TREM-2重组质粒的转染和表达;流式细胞术和PI染色检测TREM-2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和凋亡蛋白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成纤维细胞caspase3、 caspase8及caspase9的表达和活性。(4)构建pGC-FU-VIP重组慢病毒并感染昆明小鼠;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IP对ALI小鼠肺组织中TREM-2表达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VIP对LPS应激的巨噬细胞TREM-2表达的调控及其机制。结果:1.ALI时小鼠肺内TREMs家族的表达谱分析(1) Buxco小动物肺功能检测显示:ALI小鼠的呼吸频率、肺顺应性、潮气量均低于正常小鼠;而ALI小鼠气道阻力明显大于正常小鼠的气道阻力(P<0.05)。进一步采用HE染色观察到ALI小鼠的肺泡隔增厚,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渗出明显增加。(2) TREMs家族的主要成员TREM-1、TREM-2、TREM-3、TLT-1、TLT-2及TLT-4在正常小鼠肺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TREM-1的表达最少,TREM-2的表达最多。与正常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中TREM-1、TREM-3、TLT-1、TLT-2和TLT-4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而TREM-2mRNA的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TREM-1和TREM-2表达的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3) RT-PCR检测结果显示:静息状态的成纤维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均表达TREM-2mRNA,但未见明显的TREM-1、TREM-3、TLT-1、TLT-2及TLT-4mRNA的表达;静息状态的AM表达TREM-1、TREM-2、TREM-3、TLT-1、TLT-2及TLT-4mRNA,而LPS应激的AM中TREM-1、TREM-3、TLT-1、TLT-2及TLT-4mRNA表达均升高,但TREM-2mRNA表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与上述RT-PCR结果一致。2. pEGFP-N1/TREM-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TREM-2对AM炎症启动和放大效应的影响(1)成功构建pEGFP-N1/TREM-2重组质粒,并转染至AM。荧光显微镜检测显示转染效率约为40%。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检测显示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中TREM-2表达明显高于pEGFP-N1质粒转染组(P<0.01)。(2) RT-PCR检测显示LPS应激的AM中TNF-a mRNA表达明显增加。与LPS+pEGFP-N1质粒组相比,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的AM中TNF-a mRNA表达明显降低。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的上清液中TNF-a蛋白含量(260.64±47.58) pg/mL明显低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352.16±43.82) pg/mL(P<0.05)。(3) RT-PCR检测表明: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相比,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中IL-10mRNA表达明显升高。ELISA检测结果显示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的上清液中IL-10蛋白含量(242.96±63.23) pg/mL明显高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184.38±34.33) pg/mL (P<0.05)。(4)LPS组的AM中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的AM中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pEGFP-N1质粒转染组;而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中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应激的AM中NF-κB的核转位明显增多;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AM中NF-κB核转位明显少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3. TREM-2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1)pEGFP-N1和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至小鼠成纤维细胞后,Real-time PCR检测显示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TREM-2mRNA表达明显高于pEGFP-N1质粒转染组(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pEGFP-N1质粒转染组小鼠成纤维细胞G1期百分比(70.88%±1.17%)高于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67.13%±1.35%),且pEGFP-N1质粒转染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率(0.96%±0.16%)大于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0.66%±0.05%)。PI染色结果表明:LPS处理可显着增加成纤维细胞凋亡细胞的百分比,而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23.67%±8.08%)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低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59.33%±17.34%)(P<0.01)。(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应激的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 caspase8和caspase9mRNA表达升高,而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mRNA表达明显低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P<0.05)。LPS应激的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活性均显着强于正常对照组,而LPS+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组的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caspase8及caspase9活性均弱于LPS+pEGFP-N1质粒转染组(P<0.05)。4.VIP对ALI时TREM-2的表达调控(1) pGC-FU-VIP重组慢病毒构建成功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肺内绿色荧光强度与pGC-FU-VIP重组慢病毒滴度呈正相关。RT-PCR检测显示ALI小鼠肺组织VIP mRNA表达升高,而感染pGC-FU-VIP重组慢病毒的ALI小鼠肺组织中VIP mRNA表达明显高于ALI组及感染pGC-FU慢病毒的ALI小鼠(P<0.01)。(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LI组小鼠肺组织TREM-2mRNA表达降低,而VIP可增加ALI组小鼠肺组织TREM-2mRNA表达(P<0.01)。不同浓度(10-10、10-9、10-8、10-7和10-6mol/L)的VIP对静息状态的巨噬细胞TREM-2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VIP(10-8mol/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0、2、4、6、12和24h)巨噬细胞TREM-2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VIP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上调LPS应激的巨噬细胞TREM-2mRNA的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VIP对静息状态的巨噬细胞TREM-2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LPS应激的巨噬细胞TREM-2的表达(P<0.01)。(3)RT-PCR检测表明VIP受体拮抗剂可减少VIP对LPS应激的巨噬细胞TREM-2mRNA的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与LPS+VIP组相比,LPS+VIP+VIP受体拮抗剂组巨噬细胞TREM-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LPS+VIP组相比,信号通路阻断剂H-89和PD98059可降低巨噬细胞TREM-2的表达(P<0.01)。(4)通过JASPAR和IFTI数据库对调控小鼠肺内TREM-2表达的转录因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P1和NF-κB可能是调控TREM-2表达的核心转录因子;Real-time PCR检测表明VIP可增加LPS应激的巨噬细胞AP1mRNA的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采用NF-κB抑制剂可增加LPS应激的巨噬细胞TREM-2的平均荧光强度(P<0.05)。结论:1.AM表达TREM-1、TREM-3、TLT-1、TLT-2及TLT-4,在ALI时表达均增加;而TREM-2广泛表达于AM、成纤维细胞、支气管上皮细胞及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等多种肺系细胞,在ALI时表达降低。2. TREM-2可抑制LPS应激的AM中NF-κB的活化,影响AM的激活,进而切断早期炎症的启动和放大。3. TREM-2可抑制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减少LPS应激的成纤维细胞的凋亡,维持成纤维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动态平衡,有利于受损肺组织的及时修复。4.VIP可通过PKA和ERK信号传导通路上调核心转录因子AP1的表达,抑制NF-κB的活化,从而增加TREM-2的生成,参与肺组织的损伤修复。

陈琛[9](2011)在《槲皮素与奥司他韦对H1N1病毒感染细胞中TLR7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流感病毒(H1N1)感染人体免疫细胞的致病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抗流感病毒药物槲皮素(quercetin)与奥司他韦(oseltamivir)于不同作用时间对流感病毒在感染细胞中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研发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从新鲜正常人脐带血中分离出单核细胞,再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巨噬细胞并进行鉴定。2.流感病毒H1N1 A/E13用鸡胚尿囊腔接种法进行扩增,并测定TCID50;再用100TCIDso H1N1 A/E13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细胞株,建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3.采用MTT方法检测槲皮素、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24h、48h、72h),探讨槲皮素与奥司他韦体外抗流感病毒的效果和特点,确定药物抗病毒最佳浓度。4.观察槲皮素、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感染巨噬细胞释放NO水平的影响:将巨噬细胞与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共培养,并加入槲皮素、奥司他韦,分别于6h、12h、24h、48h收集各组细胞上清,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NO水平。5.分别将DC、巨噬细胞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共培养,将槲皮素、奥司他韦作为治疗药物,于24h、48h收集免疫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RT-qPCR)测定病毒感染前后以及使用抗病毒药物后DC、巨噬细胞TLR7信号传导通路中各信号蛋白: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 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olid differentiationfactor 88, 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IL-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4,IRAK4)、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酶6 (TNF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6, TRAF6)和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B p65, NF-κB p65) mRNA的表达。6.分别将DC、巨噬细胞与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共培养,将槲皮素、奥司他韦作为治疗药物,于24h收集免疫细胞,用Western-bolt方法检测病毒感染前后以及使用抗病毒药物后DC、巨噬细胞TLR7、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从人脐带血中分离诱导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2.鸡胚尿囊腔接种法成功扩增出流感病毒;血凝试验测得病毒滴度1:640;根据实验结果,按Reed-Muench法计算流感病毒的TCID50=5×10-4.56。3.MTT试验证实槲皮素具有与奥司他韦相同的抗流感病毒作用,并测得两种药物的最适药物浓度。4.流感病毒感染可致巨噬细胞释放NO水平升高,槲皮素与奥司他韦作用于流感病毒感染后的巨噬细胞,在6h、12h、24h、48h均可明显的下调活化巨噬细胞释放NO水平。5. RT-qPCR实验证明流感病毒感染可上调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LR7信号传导通路各蛋白mRNA的表达;使用槲皮素与奥司他韦治疗后可显着下调病毒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LR7、MyD88、IRAK4、TRAF6、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6. Western-blot实验进一步证明病毒感染可致TLR7、NF-κB p65蛋白表达增高,使用槲皮素与奥司他韦治疗后可下调TLR7、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流感病毒感染可致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TLR7信号传导通路活化,槲皮素与奥司他韦可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并下调TLR7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

李文秀[10](2011)在《重组人ICOS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构建了重组人ICOS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了重组ICOS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并将其作为抗原免疫小鼠。根据GenBank基因库中ICOS胞外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法从人T淋巴瘤细胞Jurkat的总mRNA中扩增出ICOS胞外区单链基因,并运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扩增出ICOS胞外区双链基因,将ICOS胞外区双链基因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转化E.coli BL21(DE3), 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包涵体变复性纯化目的蛋白,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后将目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小鼠。结果获得ICOS双链基因大小为757 bp,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中目的基因序列完全正确。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表明目的蛋白在E. coli BL21 (DE3)中高效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KD,与预期结果相符。免疫小鼠后得到较高的抗血清效价。检测结果表明:成功地构建人重组ICOS胞外区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了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为下一步制备抗ICOS单链抗体奠定了基础。

二、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的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的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免疫调节分子BTN2A2的结构及其在肺癌和1型糖尿病表达情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BTN2A2在自身免疫病以及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Treg和OPN联合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调节性T细胞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reg细胞的分类及功能
    1.1 Treg细胞的分类
    1.2 Treg细胞的功能
2 Treg细胞的常用分子标记
    2.1 Foxp3:
    2.2 CD127
    2.3 CD125
    2.4 其他
3 Treg细胞与肺癌的关系
    3.1 肿瘤的免疫逃逸及机制
    3.2 Treg细胞在肺癌中的作用
4 Treg细胞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5 存在问题及和展望

(4)睾丸微循环结构及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睾丸微循环结构
    1.1 睾丸表面的网格状构型
    1.2 睾丸实质内的绳梯状毛细血管网
    1.3 睾丸门附近的蔓状静脉丛
2 血睾屏障
    2.1 血睾屏障与精子的发生
    2.2 血睾屏障与免疫豁免
3 睾丸微循环调控
    3.1 NO的作用
    3.2 VEGF的作用
    3.3 雄激素的作用
4 睾丸微循环研究对临床的意义
5 结语

(5)共刺激分子B7-H3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可溶性 B7-H3(sB7-H3)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浆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抗 B7-H3 单克隆抗体对哮喘小鼠模型的作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共刺激分子 B7-H3 的生物学作用及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CD200基因转染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免疫排斥调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小鼠 CD200 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构建表达小鼠 CD200 基因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结果
第三部分 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7)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预警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利用 ClinprotTM系统建立卵巢癌血清多肽图分析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双向凝胶电泳筛查差异蛋白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原发性卵巢浆液性癌中 HE4 的表达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综述 卵巢癌的早期预警和早期诊断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8)ALI时肺内TREMs家族表达谱的变化、TREM-2的保护作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前言
第一章 ALI时肺内TREMs家族表达谱分析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细胞
        1.1.3 试剂
        1.1.4 仪器
    1.2 方法
        1.2.1 ALI小鼠模型的建立
        1.2.2 RT-PCR检测肺内TREMs mRNA的表达
        1.2.3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REM-1和TREM-2蛋白的表达
        1.2.4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系细胞TREM-1和TREM-2蛋白的表达
        1.2.5 统计学处理
    1.3 实验结果
        1.3.1 ALI小鼠的肺功能和肺组织病理改变
        1.3.2 ALI小鼠肺内TREMs家族的表达
        1.3.3 LPS对肺系细胞TREMs家族表达的影响
    1.4 讨论
    1.5 附图
第二章 TREM-2对肺泡巨噬细胞炎症启动和放大效应的影响
    2.1 材料
        2.1.1 细胞
        2.1.2 试剂
        2.1.3 仪器
    2.2 方法
        2.2.1 pEGFP-N1/TREM-2重组质粒的构建
        2.2.2 转化
        2.2.3 质粒抽提及阳性克隆的鉴定
        2.2.4 质粒大抽提
        2.2.5 AM的培养与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
        2.2.6 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验证
        2.2.7 RT-PCR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中TNF、IL-10和NF-κB mRNA表达的影响
        2.2.8 ELISA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上清液中TNF-a和IL-10蛋白含量的影响
        2.2.9 免疫荧光检测TREM-2对LPS应激的AM中NF-κB核转位的影响
        2.2.10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
        2.3.1 TREM-2克隆片段
        2.3.2 pEGFP-N1/TREM-2重组质粒的鉴定
        2.3.3 pEGFP-N1和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AM效果的鉴定
        2.3.4 TREM-2对AM中TNF-a和IL-10表达的影响
        2.3.5 TREM-2对AM中NF-κB表达及核转位的影响
    2.4 讨论
    2.5 附图
第三章 TREM-2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3.1 材料
        3.1.1 细胞
        3.1.2 试剂
        3.1.3 仪器
    3.2 方法
        3.2.1 pEGFP-N1/TREM-2重组质粒的转染及验证
        3.2.2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3.2.3 PI染色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凋亡
        3.2.4 RT-PCR检测LPS应激的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caspase8、caspase9mRNA的表达
        3.2.5 检测小鼠成纤维细胞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酶的活性
        3.2.6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pEGFP-N1和pEGFP-N1/TREM-2重组质粒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效果的鉴定
        3.3.2 TREM-2对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讨论
    3.5 附图
第四章 VIP对ALI时肺内TREM-2的表达调控
    4.1 材料
        4.1.1 动物
        4.1.2 细胞
        4.1.3 试剂
        4.1.4 仪器
    4.2 方法
        4.2.1 pGC-FU-VIP重组慢病毒构建
        4.2.2 pGC-FU-VIP重组慢病毒感染效果验证
        4.2.3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IP对ALI小鼠肺组织TREM-2表达的影响
        4.2.4 RT-PCR检测巨噬细胞TREM-2 mRNA的表达
        4.2.5 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TREM-2蛋白的表达
        4.2.6 生物信息学分析调控小鼠TREM-2表达的核心转录因子
        4.2.7 Real-time PCR检测VIP对LPS应激的巨噬细胞AP1 mRNA表达的影响
        4.2.8 统计学处理
    4.3 结果
        4.3.1 pGC-FU-VIP重组慢病毒的构建
        4.3.2 pGC-FU-VIP重组慢病毒感染肺组织效率的验证
        4.3.3 VIP对ALI小鼠肺组织和巨噬细胞TREM-2表达的调控
        4.3.4 VIP调控巨噬细胞TREM-2表达的机制
    4.4 讨论
    4.5 附图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槲皮素与奥司他韦对H1N1病毒感染细胞中TLR7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实验结果
5 讨论
6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重组人ICOS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ICOS分子的研究进展
        1.1 ICOS分子及其配体的结构及表达
        1.1.1 ICOS分子结构及表达分布
        1.1.2 ICOSL分子结构及表达分布
        1.2 ICOS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1.2.1 ICOS分子对T淋巴细胞的作用
        1.2.2 ICOS分子对B淋巴细胞的作用
        1.2.3 ICOS分子对诱导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
        1.2.4 ICOS分子对Th1、Th2细胞分化的作用
        1.3 ICOS分子在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1.3.1 ICOS分子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
        1.3.2 ICOS分子对器官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
        1.3.3 ICOS分子对肿瘤免疫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二章 重组人ICOS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Jurkat细胞培养
        2.2.2 Jurkat细胞总RNA的提取及其cDNA的合成
        2.2.3 引物设计
        2.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5 目的片段ICOS胞外区的扩增及克隆测序
        2.2.6 ICOS胞外区同源二聚体的扩增及克隆测序
        2.2.7 ICOS胞外区同源二聚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Jurkat细胞总RNA的提取
        2.3.2 目的片段ICOS胞外区的扩增及克隆测序
        2.3.3 重组载体pMD18-T-ICOS-AB的PCR扩增及克隆测序鉴定
        2.3.4 ICOS胞外区同源二聚体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酶切鉴定
        2.3.5 提取pET-28a-ICOS-AB质粒的测序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重组人ICOS胞外区的表达、纯化及免疫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3.2.2 目的蛋白的纯化
        3.2.3 Western blot鉴定
        3.2.4 小鼠免疫
        3.2.5 间接ELISA检测纯化的抗原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目的蛋白表达的分析及鉴定
        3.3.2 免疫后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
        3.4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附件
硕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的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疫调节分子BTN2A2的结构及其在肺癌和1型糖尿病表达情况的分析[D]. 杨文江. 贵州医科大学, 2021
  • [2]Treg和OPN联合检测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探讨[D]. 魏巍. 遵义医学院, 2018(11)
  • [3]调节性T细胞与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魏巍,罗猛,毛全,梅宏. 贵州医药, 2018(03)
  • [4]睾丸微循环结构及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J]. 顾磊,金保方,张新东. 微循环学杂志, 2014(03)
  • [5]共刺激分子B7-H3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D]. 陈赢. 苏州大学, 2013(11)
  • [6]CD200基因转染的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异基因小鼠皮肤移植免疫排斥调节作用的研究[D]. 王琼. 宁夏医科大学, 2013(03)
  • [7]卵巢癌早期诊断的预警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 胡凌云.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2(11)
  • [8]ALI时肺内TREMs家族表达谱的变化、TREM-2的保护作用及血管活性肠肽的调控[D]. 孙国瑛. 中南大学, 2012(12)
  • [9]槲皮素与奥司他韦对H1N1病毒感染细胞中TLR7信号通路的影响[D]. 陈琛. 暨南大学, 2011(10)
  • [10]重组人ICOS胞外区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D]. 李文秀.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共刺激分子的新成员——ICOS近期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