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集水区氮收支与平衡分析

紫色土集水区氮收支与平衡分析

一、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昊彧[1](2021)在《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文中认为水库消落带因其特殊的水文过程成为氮素生物地化循环的热区,对水库及下游水环境变化和水生态健康有重要影响。消落带被称为河流生态系统的“肝脏”,同时又因表层有机体的水解矿化而被认作是氮污染重要来源。消落带的两面性在水库反季节调节下显得尤为突出。目前关于反季节调节下消落带氮迁移转化机制的认识较为匮乏,以至于缺乏氮生消过程的定量化研究。本文以三峡典型库湾消落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监测、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反季节调节下消落带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与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究了反季节调节下消落带水土环境变化特征。研究区降雨集中在水位较低时期(5~7月),该时期水库水体含沙量大,总氮含量为全年峰值,水体溶氧较低,悬沙具有较大的反硝化潜力。水体叶绿素a在退水中期最高(3~4月),硝态氮被大量消耗,溶氧得到恢复,相应地有机氮含量在3~5月较高。水土界面溶氧、温度总体与水位变化呈反向趋势,是影响土层氮转化的关键因子。氮通量总体与水位成正相关,高水位期水体向土层入渗,反之亦然。土层氮功能微生物丰度主要受温度和p H影响,整体在低水位期较高。土层低水位期和淹水期以铵态氮为主,高水位期和退水期以硝态氮为主。(2)阐明了反季节调节下消落带氮循环机制。低水位期,土层脱氮水平较低,而水体悬沙反硝化潜力大,使土层和水体无机氮相应增加和减少;淹水期,以表层矿化为主,土层铵态氮显着上升,水体无机氮总量上升;高水位期,水体透明度高,各形态氮基本稳定,而土层在缺氧环境下反硝化作用强,硝态氮显着减少;退水期,起初水体硝态氮因浮游植物吸收浓度陡降,而土层因反硝化水平一般硝态氮出现一定累增,后期水体浑浊且溶氧低,水土反硝化作用均增强,但因5月初雨面源的影响,水土无机氮总量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纵观一个完整水文年,淹水期的土层和低水位期的水体悬沙都有较强的脱氮能力,能够抵消水库反季节调节在消落带形成的潜在污染。(3)建立了反季节调节下消落带氮循环过程模型。建立了消落带横剖面氮迁移转化二维数值模型,通过实测数据率定验证为良好。模拟分析了三峡水库完整水文年调度下消落带氮生消过程及其与关键因子的响应关系,验证了模型在反季节调节水库氮循环模拟中的适应性。

陈国清[2](2021)在《南流江流域泥沙空间分异及收支平衡研究》文中认为在经过多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水土流失的防控取得长足进步,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在下垫面改变的同时对径流输沙产生显着变化。以南流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日雨量资料以及土地利用数据、DEM、土壤数据,在界定流域侵蚀性降雨标准的基础上,利用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流域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侵蚀模型分析流域在1990、2000、2010、2015特定年份的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侵蚀热点区的变化,结合水文连通性指数分析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变化,进而模拟流域的产沙量,并与常乐站实测输沙量进行精度验证,在泥沙收支平衡概念下,探讨流域在1990-2015年沉积量的变化和侵蚀源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的土壤侵蚀风险和生态修复治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侵蚀性降雨标准的确定。在不同雨量级别的降雨侵蚀力与常乐站输沙量的相关性比较中发现,当日降雨量为≥20mm时,降雨侵蚀力与输沙量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94。结果表明,选用日降雨量≥20mm作为南流江流域的侵蚀性降雨标准更合理。(2)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流域1961-2015年均降雨侵蚀力为14040.5MJ·mm·hm-2·h-1·a-1,在2008年存在突变点,年降雨侵蚀力的变化主要是受汛期的降雨量影响,集中发生在春夏两季。在空间上由东北向西南递增,最小值在上游的玉林、北流,最大值在合浦、常乐,与降雨量的强弱中心带吻合,春、夏、秋季波动较大呈不显着的增加趋势,冬季呈不显着的下降趋势,整体上呈不显着的增长趋势。(3)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流域在1990、2000、2010、2015年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352.14万吨、142.40万吨、381.03万吨、363.98万吨,呈减小再增加到小幅度降低的趋势,主要以发生微度、轻度侵蚀为主,在1990-2010年剧烈侵蚀面积增长明显。在未利用地的侵蚀模数最大,林地类中数桉树林的侵蚀模数最高,不同地类的侵蚀模数大小依次为:未利用地>桉树林>其他林地>经济林>松树林>草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同时应加强在90~500m高程带尤其是150~300m高程带,坡度为10°以上的区域水土防治工作。不同侵蚀类型之间以强侵蚀向弱侵蚀转移为主,流域土壤侵蚀情况总体上趋于好转,在2000-2010年间则表现为“局部恶化,总体向好”的趋势。在空间上沿东北-西北-西南的方向逐渐减弱,极强度和剧烈侵蚀零散分布,在1990-2015年侵蚀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博白,向兴业、玉林、浦北等地区扩散的趋势,若在低侵蚀区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引发更高强度的侵蚀。(4)泥沙输移比的时空分布与变化。1990-2015年流域泥沙输移比呈现“沟谷大,坡面小”的空间分布,变化范围为0~0.559;1990-2000年在武利江中游和洪潮江水库的泥沙输移比增大,其他区域减少,2000-2010年在博白、玉林等零星分布泥沙输移比增大的地区,其他地区减少;泥沙输移比平均值介于0.236~0.435,相比1990年,2000、2010、2015年泥沙输移比平均值分别减少了0.148、0.150、0.199,植被覆盖度的提高和土地利用的变更是南流江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少的主要原因。(5)产沙模拟值的精度检验。泥沙输移比与土壤侵蚀模拟的产沙量,与常乐站输沙量进行验证,其吻合度较好,相关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为0.731和0.725,检验精度符合要求,产沙量模拟结果可以接受。(6)泥沙沉积汇和侵蚀源的变化特征。1990-2015年流域泥沙沉积量均大于入河产沙量,尤以2000年后泥沙沉积量与产沙量的差距更为明显;流域的沉积汇主要分布在流域的沟渠、沟谷、坑塘和水库以及河流下游的主干道河漫滩上;1990-2015年侵蚀源集中分布在兴业县、玉林东部和博白县的东南部以及合浦水库附近,00年代在罗阳山的侵蚀源密度相比90年代的小,在六万大山上部侵蚀源密度有所增加,到2010-2015年在大容山、六万大山、罗阳山等地侵蚀源的扩张速度更明显。

贾聪[3](2020)在《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文中指出为明确不同水氮调控对酿酒葡萄氮去向的调控效应,以及为酿酒葡萄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河北省定州市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本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空白对照、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水肥一体),通过15N标记确定树体吸收以及土壤残留量,并监测N20、NH3气体同时收集淋溶液,探明酿酒葡萄园水氮调控对肥料氮去向、树体养分吸收利用以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水氮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肥料氮在树体内分配表现为,地上部(叶片+枝条+果实+树干)>地下部(主根+须根);减少水氮投入量可促进氮素从树干向根部转移;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3.38%、19.62%、21.67%、25.46%;翌年膨果前累积利用率分别为:18.70%、34.25%、35.53%、40.33%;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利用率分别提高46.64%、83.16%,添加DMPP分别提高10.48%、6.68%,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调控下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90.28%、115.67%。(2)一个生长季后土壤15N丰度值随土层下移逐渐降低,并在40~60cm 土层略有累积平均丰度值为0.480%;180~200cm 土层15N丰度值为0.408%,与0~20cm15N丰度值0.402%接近,表明当季氮肥迁移深度达200cm;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氮素残留率分别为33.42%、11.07%、23.68%、41.91%,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氮素残留率减少66.88%,等氮条件下添加DMPP氮素残留率提高113.91%,根际施肥较传统水氮氮素残留率提高25.40%。(3)酿酒葡萄园,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生长季内N2O排放量分别为2.24、1.69、1.74、1.90 kg N/hm2,NH3挥发量分别为8.57、5.64、7.07、6.25 kg N/hm2;传统水氮氮素气态总损失10.80 kg N/hm2,分别是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水肥一体)的1.44、1.23、1.33倍,占氮素投入的3.08%;N2O排放与土壤中NO3--N含量和含水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417*、r=0.404*,NH3挥发与土壤中NH4+-N浓度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443*。(4)2018年生长季,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氮淋溶损失分别为 42.02、27.06、26.80、24.17 kg N/hm2,占施氮量的11.97%、15.03%、14.89%、15.70%;减氮控水、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与传统水氮相比,氮素淋溶损失量分别降低了 35.60%、36.22%、42.48%。2019年生长季5种水氮管理方式氮淋溶损失分别为39.86、25.23、25.03、22.16 kg N/hm2,占施氮量的11.36%、14.02%、13.91%、14.39%,减氮控水、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与传统水氮相比,氮素淋溶损失量分别降低了 36.72%、37.21%、44.42%。(5)2018年生长季,传统水氮、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移动水肥树体氮肥吸收率分别为13.38%、19.62%、21.67%、25.46%;氮肥土壤残留率分别为 3 3.42%、11.07%、23.68%、41.92%;氮肥损失率分别为 53.20%、69.31%、54.65%、32.62%。2018、2019年生长季内葡萄园氮素输入均以肥料氮为主,占氮素总输入的69.67%~83.52%,损失以淋溶为主,占氮素总投入的11.04%~17.02%。传统水氮氮素平均盈余量为165.75 kg N/hm2,盈余量分别是减氮控水、减氮控水+DMPP和移动水肥的2.13倍、3.39倍、50.79倍。(6)2018、2019年传统水氮葡萄产量分别为6300.00、7965.63 kg/hm2,减氮控水较传统水氮葡萄产量并未明显下降;移动水肥(水肥一体)糖酸比分别为22.17%、23.05%,较传统水氮显着增加了 21.75%、12.39%;减氮控水+DMPP总酚、总黄酮、黄烷醇分别为16.59、19.60、311.27mg/g,与传统水氮相比显着降低了 33.45%、49.61%、42.97%;2018、2019年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节本增效6702、9161元/hm2,节本增效效果最佳。综上所述,减少水氮投入量可促进氮素从树干向根部的转移。酿酒葡萄园内氮素输入以肥料氮投入为主,损失主要以淋溶损失为主。采用合理的水氮调控可降低土壤氮素的气态损失、淋溶损失,并且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水氮投入葡萄产量并未明显降低,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葡萄的品质。采用移动水肥(水肥一体)调控不仅使产量有所提高,还改善了葡萄品质,节本增效效果最佳因此为酿酒葡萄园最佳水氮调控措施。

曾学梅[4](2020)在《云南石林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被生态水文效应研究是进行植被恢复重建的基本依据,为探索滇中岩溶区植被演变的生态水文效应,本研究以云南石林岩溶区代表性植被类型,即密枝林、次生林、云南松林、耕地、裸地以及石灰岩灌丛共6种植被类型为对象,设置了相应的观测样地,并开展了为期两个雨季(2018-2019年)的野外观测,分别对不同植被类型的降雨量、穿透雨、树干茎流以及地表径流的生态水文过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近60年来石林县月均气温6月最高,1月最低,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年际气温总体呈显着的上升趋势;月均降水量在16.9mm-189.8mm间变动,季节变化不均匀,年际降水量变化总体呈不显着的下降趋势。观测期内密枝林年均温为17.6℃,云南松林为16.87℃,密枝林气温普遍高于云南松林。观测期内密枝林总降水量为833.8mm,云南松林为911.6mm,季节分配降水与长期降水变化规律一致,两地降雨类型以小雨为主,中雨次之,暴雨仅有1次。良好的水热组合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较好的生长条件。(2)不同植被类型林冠层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以及截留量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分配降水特征为:林外降雨量>穿透雨量>截留量>树干茎流量。总穿透率次生林最高,云南松林次之,密枝林最小;总截率与总穿透率变化规律相反;总树干茎流率次生林最高,密枝林次之,云南松林最低,此外在降雨量一定的情况下,同一树种不同胸径,胸径大的树干茎流量相应更大;同一树种胸径相当,树干茎流量相差较小;不同树种树干茎流量不一致。观测期不同植被类型密枝林、云南松林以及次生林林冠层分配降雨与降雨量特征具有相关性,与降雨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受降雨历时与两次降雨事件间隔的影响程度较高,与降雨强度也有一定关系。(3)森林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无林区产流多于有林区,不同植被类型产流情况不一致。无林区2018-2019年总产流情况表现为裸地最多,石灰岩灌丛次之,耕地最少,有林区2018年表现为云南松林>次生林>密枝林,2019年则表现为次生林>云南松林>密枝林;径流系数随着产流的增加/减少而变大/变小;不同植被类型降雨产流的区间不一致,具体表现为:密枝林3.6-6.2mm、云南松林>3.4mm、次生林>3.6mm、耕地>3.4mm、裸地1.2-1.4mm、石灰岩灌丛>7.2mm;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各样地的地表径流量也呈现增加趋势,不同径流小区土壤湿度与产流情况变化趋势一致,土壤湿度高的产流也大;影响地表径流最重要的因子为降雨量、两次间隔时间、降雨历时以及蒸发量,降雨强度、土壤湿度为次重要影响因子。(4)在生态系统的水循环过程中,密枝林总水源涵养增量为63.94mm,占降雨总量的30.97%;次生林总水源涵养增量为6.73mm,仅占降雨总量的2.74%;云南松林总水源涵养增量为78.46mm,占降雨总量的33.22%。研究成果可以为石林县乃至中国南方岩溶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以及生态环境整治改善提供科学参考。

罗娜[5](2019)在《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对水环境中点源污染治理的跟进与重视,面源污染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强,成为水环境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方向。位于浙江北部的苕溪流域作为太湖流域重要支流,苕溪流域水质优劣与太湖地区水环境质量息息相关。近年来,苕溪流域农业经济发达,已逐渐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典型河流,严重威胁至其周边流域水环境改善及流域水资源常态发展。本研究针对苕溪流域的面源污染现状,结合平原河网流域特征,根据面源污染的特点、因地制宜,对苕溪流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及治理措施进行探讨,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和对策。以苕溪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氮平衡模型对苕溪流域内氮收支状况进行某一年的统计,由氮收支状况进而得出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统计负荷的需要,进而研究选用综合水质指数法具体统计分析了流域内水质现状,判断流域内总氮、总磷污染物的来源及污染比重,最终得出各污染来源的成因及应积极响应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针对流域氮收支平衡研究中,苕溪流域主要氮输入是化肥氮,总量占全部氮输入的73%,大量农田施肥不当造成土壤中氮素的累积。流域中人畜粪便污染所造成的有机肥占比也较重,总占比高达15%,生物固氮、秸秆还田、种子携带的氮来源较少。在流域氮输出量中,氮素输出主要以作物收获为主,占总输出氮的89%,其次径流流失及淋洗在氮输出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这与已有的自然环境影响及人为因素有关,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氮平衡结构产生影响,不同施肥制度下的氮平衡和转化的机理的讨论,为切实减少库区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因此苕溪流域不同施肥制度下氮平衡状况调查应进一步研究探讨。(2)研究了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种植业的面源污染来源,以及总氮(TN)、总磷(TP)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评价了流域内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点,各污染来源的实际情况如下:在总氮污染来源中,畜禽养殖是最大的污染来源,占总贡献量的27%,其次是种植业,占比达25%,在总磷的污染负荷来源中,畜禽养殖是最主要污染来源,比例达49%。总结来看,苕溪流域面源污染氮磷来源主要为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种植业>水产养殖,流域内水环境生态安全与人为因素相关。(3)本研究对流域内产生污染的四大来源进行了成因分析,得出产生污染源的自然及人为的可能。从种植业、畜禽养殖、农村生活三方面分析各自污染源现状的原因。其中种植业主要因施肥方法、种植模式、田间管理措施、污染系数不确定的原因;畜禽养殖中依据条例整改的进度缓慢,畜禽养殖粪便处理设施的不完善,以及使用的改善工程在庞大的水系流域实行全面的推广还仍有距离。水产养殖中由于主管部门环保职责在于尾水污染轻末端治理;现行法规体系不够完善,执法依据不足;尾水污染防治的执法监管模式的不完善。生活污染源因流域内涉及村镇较多,跨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范尚未统一且研究区域内村镇村落居民居住较分散,大多为环保意识待加强。(4)针对不同来源,从种植业、畜禽养殖、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源进行污染控制策略分析,种植业中从科学施用化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畜禽养殖中调整养殖区域布局,改进畜禽养殖的科学实用技术以及法律支撑,市场监管,针对生活污染源的提高污水处理利用率,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及素养,水产养殖中构建水产养殖业环境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养殖池塘标准化和生态化改造、大力提升水产养殖科技水平。对于其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建议则从明确职能分工与职责、加大监测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流域内跨区域仲裁、建立信息公开与共享机制着手。从而对苕溪流域面源污染现状提出建议,为苕溪流域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健康提供支持,为今后相关平原河网的面源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梅雪梅[6](2019)在《晋西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影响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关键因素,林草植被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尤其是植被类型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和植物利用土壤水分规律探索,有助于重建该地区林草植被。是木文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流域人工刺槐林地、天然次生林地和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0-4m 土层土壤水分定位观测、染色示踪实验和氢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得到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垂直土壤剖面上,在0-100 cm 土层,天然草地的土壤水分显着高于天然林地,天然林地的土壤水分又显着高于人工林地;而在100-400 cm 土层土壤水分,草地显着高于林地,人工林地和大然次生林地差异不显着。从坡底到坡顶,人工林地100-400 cm 土层土壤水分呈现降低趋势,而0-100 cm 土层土壤水分趋势不明显;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呈降低趋势,天然林地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不显着。严重干旱年三种植被类型在整个生长季均以土壤水分消耗为主,平水年人工林地和天然林地以土壤水分消耗为主,天然草地部分坡位以入渗补给为主,中度湿润年,三种植被类型在整个生长季均以入渗补给为主,严重干旱年人工林和天然林100-200 cm和天然草地0-100 cm土层土层水分严重亏缺。(2)影响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因素随不同时段而变化。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在严重干旱年和平水年0-2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主要受坡度和坡向影响,200-4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受植被类型影响,而在中度湿润年,植被类型影响0-1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地形影响100-4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不同时段影响0-400 cm 土壤贮水量的环境因子的前向选择和蒙特卡洛检验表明,在正常条件下,植被类型是控制0-4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的主导因素;在严重干旱条件下坡向和坡位在控制0-400 cm 土层土壤贮水量上占主导地位。(3)优先流和入渗格局可以通过染色示踪实验与土壤水分运动准确表示。沿优先流通道的入渗量(PIV)和优先流对总渗透量的贡献率(Contribution)可以有效的评估优先流发育程度。在坡上和坡中处,大孔隙流占主导地位,与刺槐林地相比,天然林地由于其丰富的表层根系导致其优先流发育程度、优先流贡献率和入渗水的空间变异性更高。在坡下处,由于石粒的存在,侧向流占主导地位,且刺槐林地的优先流贡献率和入渗水的空间变异性高于天然林地。(4)在两场中雨事件中,降雨仅渗入表层土壤(小于40 cm),而在短历时高降雨强度的118.1 mm大暴雨事件Ⅱ和长历时低降雨强度的186.9 mm大暴雨事件Ⅲ中入渗深度分别为60 cm、160-200 cm。在四场降雨中,长历时低降雨强度的186.9 mm大暴雨事件Ⅲ产生的入渗量最大。整个研究剖面中,0-20 cm 土层蒸散发量最高。随着降雨结束后时间的推延,林地与草地的蒸散发呈现不同的规律。(5)在长时间未发生降雨条件下,刺槐林地主要利用80-100 cm的土壤水分,天然林地更多的利用60-100 cm的土壤水分,而天然草地主要利用0-40 cm的土壤水分。人工林地和天然林地在降雨后1d主要利用表层土壤水分,在降雨后7d利用的水分向深层土壤移动,而天然草地主要利用表层0-20 cm的土壤水分。植物利用土壤水分主要依靠根系。人工刺槐林地和天然林地细根主要分布在0-80 cm,天然草地细根主要分布在0-40 cm。本论文基于长期的野外观测数据,探讨了晋西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深化了对该地区坡面土壤水分盈亏、降水入渗和植物利用等问题的科学认识,为该地区植被配置提供理论指导。

田昌[7](2019)在《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大量施用氮(N)肥会导致稻田N素损失。系统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N素收入和支出情况,及基于农田N素管理的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对区域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在湖南双季稻区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设置等N量控释尿素(1.0CRU)、控释尿素减N 10%(0.9CRU)、控释尿素减N 20%(0.8CRU)、控释尿素减N 30%(0.7CRU)以及普通尿素(U)和不施N肥对照(CK)等6个处理,于2016~2017年研究比较U与CRU减施下双季稻田N素收入、支出情况及收支特征分析,并计算稻田N素盈余数量。主要结果如下:1.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平均为11.52t·hm-2,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20.93%。CRU的N素释放基本吻合水稻需N时期,施用CRU能显着提高双季稻成熟期N素累积和稻谷产量。CRU(1.0CRU、0.9CRU、0.8CRU、0.7CRU)处理双季稻两季产量2016和2017年分别为12.45~13.80 t·hm-2和12.14~12.94 t·hm-2,年平均产量以0.9CRU处理最高,为13.28 t·hm-2,显着高于1.0CRU、0.7CRU和U处理;0.8CRU处理次之,与0.9CRU处理差异不显着。水稻有效穗与稻谷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RU对晚稻增产效果优于早稻。CRU处理N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收获指数总体随N用量增加而降低,N肥吸收利用率平均为34.40%~40.05%,较U处理显着提高64.36%~91.36%,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总体以0.8CRU和0.7CRU处理最高。因此,考虑产量和N肥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0.9CRU和0.8CRU为较合适氮肥管理方式。2.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施基肥和分蘖肥后早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8~9 d内,峰值分别均于施肥后1~4 d出现;晚稻NH3挥发发生在施肥后6~9d内,峰值分别于施肥后2~3 d和3~4 d出现。受施肥方式影响,施分蘖肥NH3挥发损失率高于基肥;受气温和降雨影响,高温少雨有利于晚稻生长季稻田氨挥发排放。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NH3挥发总损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为N 110.25 kg·hm-2(26.82%);CRU处理总计NH3挥发损失量(率)平均为N 58.10~77.69 kg·hm-2(15.74%~16.95%),且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与U处理相比,1.0CRU、0.9CRU、0.8CRU和0.7CRU处理NH3挥发损失总量分别显着减少29.53%、37.03%、42.25%和43.45%。晒田期是稻田N2O排放的最主要时期,双季稻生长季N2O排放总量以U处理最高,为3.01~3.23kg·hm-2,N2O损失率为0.49%~0.52%。施用CRU能明显降低N2O排放,且随CRU用量降低而减少。与U处理相比,0.9CRU、0.8CRU和0.7CRU处理双季稻生长季平均分别减排15.71%、20.99%和25.48%。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N素气态损失,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为较理想CRU的N用量处理。3.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稻田施肥初期出现N素径流和渗漏峰值,是防控N素液态损失关键时期;受降雨影响,早稻生长季稻田易发生径流事件,降雨强度将增加N素液态流失负荷;随CRU施用量减少,N素液态流失量(率)逐渐降低。施N处理径流水中以NH4+-N为主要形态,占TN 60%以上;早、晚稻生长季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率)两年平均分别为5.99 kg·hm-2(2.40%)和5.81 kg·hm-2(2.11%);CRU处理较U处理径流水TN流失量分别降低13.86%~35.39%和14.54%~34.34%。早、晚稻和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渗漏水TN淋失量(率)最高,两年平均分别达25.62 kg·hm-2(13.12%)、25.99 kg·hm-2(12.67%)及51.61 kg·hm-2(12.33%);双季稻生长季0.8CRU和0.7CRU处理TN渗漏淋失量两年平均分别为40.75和36.22kg·hm-2,较U处理显着降低21.04%和29.83%;综合考虑双季稻产量和减排效果,在本试验条件下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且能明显降低双季稻田TN径流损失和渗漏淋失风险。4.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土壤氮素残留特征: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TN和NO3--N含量呈下降趋势,CRU合理施用能明显提高稻田0~20 cm土壤全N和NO3--N含量。土壤无机N残留量随CRU的N用量增加而增加,适量CRU能有效增加土壤无机N残留,CRU过量减施(如0.7CRU)则有消耗地力风险。因此,综合考虑产量和土壤N素残留,经方程拟合得出在本试验所设范围内0.8CRU和0.9CRU处理可获得较高双季稻产量和较理想稻田土壤无机N残留量。5.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生长季稻田氮素收支特征:在本研究区双季稻生长季,U处理因高量N肥投入使稻田整体N盈余,平均为N 53.26 kg·hm-2·a-1。化肥投入是稻田N素收入的主要来源;作物吸收是双季稻田N支出的主要方式,且气态损失中氨挥发、液态流失中渗漏淋失是也是其重要损失方式。CRU减量施用能有效提高植株养分吸收,减少田间养分流失,有效降低土壤N素盈余,且随N用量降低其土壤N素盈余量越少,且以0.8CRU和0.7CRU处理收支效果最佳。

汪涛[8](2019)在《丹江口库区典型湿地塘系统污染阻控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国家在丹江口库区先后实施了三期污染防治规划,点源基本得到控制。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治理,面源污染控制逐渐成为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的关键。本文选择丹江口库区典型的自然型、半自然型、人工型三种湿地塘系统,通过野外监测分析、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丹江口库区不同类型湿地塘系统污染阻控效果。通过采用邓肯单因素分析法,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丹江口库区自然、半自然湿地塘系统对面源污染的阻控效果研究;从负荷平衡角度,研究人工湿地塘系统对面源整体的阻控特征,系统内部的阻控特征,阻控特征随时间的变化,阻控特征与污染净化效果的关系等,为以后湿地塘系统对面源阻控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肖河小流域为代表的自然湿地塘系统的总体阻控效果不显着。从空间角度来看湿地塘1号监测点的总氮、总磷浓度均值最高;湿地塘2号监测点总氮浓度均值最小,氨氮浓度均值最高;自然沟渠监测点中,相对于其他沟渠监测点,自然沟渠1号监测点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较高;所有监测点中,自然湿地总磷浓度均值最低,为0.03 mg/L;流域出口各个污染物浓度均值皆未处于最高状态。(2)以张沟小流域为代表的半自然湿地塘系统对部分指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湿地塘系统中,塘2号监测点总氮浓度均值最高,为2.85 mg/L,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最小,分别为0.32 mg/L、2.89 mg/L,总磷浓度均值随着水流方向呈现递减趋势,即湿地塘1号在总氮去除方面充当了“源”的作用,在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方面充当了“汇”;湿地塘2号在总氮去除方面具有“汇”的作用,对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去除充当了“源”;湿地塘系统对磷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河道中深潭区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均值皆高于河段中其他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均值,深潭区总磷浓度均值低于部分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均值。(3)以余家湾小流域为代表的人工型湿地塘系统对污染径流净化阻控效果明显。湿地塘系统对总氮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均能够超过80%,对总磷的整体去除率约在80%,对高锰酸盐指数具有接近40%的去除率。湿地塘系统对养猪场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总氮和氨氮的出水浓度基本低于2.5 mg/L,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限值;总磷排放浓度部分低于1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限值;高锰酸盐指数出口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标准。(4)人工湿地塘的面积、植物种类、进水口污染物浓度等因素会导致底泥吸附污染物量不同,从而不同人工湿地塘的底泥释放特点不同。1号塘底泥总氮释放通量均值最大,为343.37 mg·(m2·d)-1;4号塘底泥氨氮释放通量均值最大,为12.60 mg·(m2·d)-1;2号塘底泥总磷释放通量均值最大,为29.71 mg·(m2·d)-1;3号塘底泥高锰酸盐指数释放通量均值最大,为168.16 mg·(m2·d)-1。1、2号塘底泥吸收对污染物去除占主导因素,3、4号塘植物吸收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因素。

杨明智[9](2019)在《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同时工农业用水效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粗放式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瓶颈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加强生态保护,统筹解决好水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时不我待。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我国的用水方式和管理发生了新的变化。201 1年中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构建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实施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管理。2017年,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了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建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指导方针。将我国当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对水文循环及其伴生过程的认识和研究相结合,提高指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所面临的重大科学需求,也因此成为水资源学科需要突破的方向。然而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尚停留在初步探讨阶段,对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没有清晰的理论基础,基于水循环机理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与科学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本文基于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在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方法体系,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拟模型SWATWAQER,并将模型成功地应用到了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突出的南流江流域。设置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节水、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等多种情景,采用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与生态五大系统多目标综合决策方法进行方案优选,量化了南流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以及绿色发展理念,以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理论为核算基础,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资源、生态与环境五维属性的协调发展为核算准则,以“指标选择-情景设置-方案模拟-效果评价-指标核算”为核算思路,以“量-质-效”三位一体控制为核算目标,并提出了方案设置、模型构架以及方案评价方法,系统构建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2)通过对SWAT模型的改进,研发了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SWATWAQER。模型采用全新的”子流域-灌区-行政区-水功能区”嵌套式坡面离散方法,很好地处理了天然子流域边界、行政区边界、灌区边界互不重合的问题;实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需水预测模型耦合、自然-社会水循环模型与水资源配置模型耦合,具有经济社会发展预测模拟、需水预测模拟、自然-人工水循环耦合模拟、水量水质耦合模拟以及水资源配置模拟等功能。通过模型进行水稻产量、径流、蒸散发、泥沙和水质等方面的校验,验证了 SWAT WAQER模型模拟性能可靠,模拟效果良好,可以作为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的有力支撑工具。(3)以广西南流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各方案的评价优选,量化了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总量控制与效率控制指标: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3.26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7.4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0965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9144t;总磷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12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11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4)通过采用HadGEM2-ES模式,分析了RCP2.6、RCP4.5和RCP8.5三种排放情景下的南流江流域水与物质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三种排放情景下,未来南流江流域降水和气温呈现增加态势。除RCP4.5排放情景外,未来南流江流域天然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中,在RCP4.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增加了4.0%;在RCP8.5排放情景下,天然径流量减少了10.8%;实际蒸散发分别增加了6.4%、4.5%和6.3%;三种排放情景下的污染负荷来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RCP2.6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减少39.6%,总磷负荷量减少46.5%;在RCP4.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减少27.9%,总磷负荷量减少28.6%;在RCP8.5情景下,流域总氮负荷量将增加6.9%,总磷负荷量增加7.8%;未来南流江流域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呈现减少趋势。三种排情景下,南流江流域水稻平均产量分别减少2.3%、0.67%和3.4%。(5)选用RCP4.5排放情景,采用SWAT WAQER模型的模拟以及对各方案的评价优选,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2030年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进行了核算:全流域国民经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其中,地表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为18.18亿m3,生活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3.98亿m3,工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42亿m3,农业用水控制指标为12.35亿m3,生态用水控制指标为0.43亿m3;全流域总氮入河排放量控制指标为8537t,其中点源排放量1821t,面源排放量为6716t;总磷入河排放量为750t,其中点源排放量148t,面源排放量为602t。万元工业增加值控制指标为27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

刘四义[10](2019)在《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氮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量元素,是土壤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但是,过量施用化学氮肥亦会对环境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施用引起的环境负面效应,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土壤内部的生物化学循环与氮素去向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鲜有研究探讨土壤氮转化过程、作物对无机氮形态的喜好以及气候条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氮肥利用、损失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室内15N培养试验以及田间15N微区标记和小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以及作物氮形态喜好之间的契合程度对氮肥去向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作物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的若干调控措施(前氮后移、优化氮肥用量、施用氮转化抑制剂等)的效果及其适用情形。本文以福建戴云山区的酸性土壤(pH,5.18)和位于四川盐亭的碱性紫色土(pH,7.83)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15N成对标记试验测定了它们的氮转化速率,通过大田试验和微区15N标记试验探究了喜铵作物(水稻)和喜硝作物(小麦)在两地的生长状况以及氮肥去向。结果表明,福建和四川试验区土壤的初级矿化速率没有显着差异,但福建试验区土壤的自养硝化速率(1.51 mg N kg-1 d-1)显着小于四川试验区土壤(14.54 mg N kg-1 d-1)。在水稻季,与四川试验区土壤相比,施用铵态氮肥后福建试验区土壤溶液中铵态氮不仅浓度显着较高而且滞留时间显着较长;水稻在福建试验区的产量和生物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显着高于四川试验区,而损失率则相反。而在小麦季,与福建试验区相比,施用铵态氮肥后,四川试验区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增加的速度显着较快且滞留的时间显着较长;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也显着较高,而损失率则相反。这表明土壤氮转化特性(尤其是硝化速率)所决定的无机氮主导形态与作物氮喜好的契合程度,对提高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减少氮肥损失有重要意义。使用硝态氮肥代替铵态氮肥,使之与小麦的氮形态喜好契合,显着提高四川试验区小麦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并减少氮肥的损失,但在福建试验区却没有观测到上述现象。这可能是因为硝态氮易损失,而福建试验区生长季较多的降水量为硝态氮大量淋失提供了条件。因此,通过匹配作物的氮形态喜好、土壤氮转化特性和氮肥形态来提高作物的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损失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如,降水)对不同形态无机氮损失的影响。通过田间微区的15N示踪试验进一步区分基肥和追肥的氮素去向,发现作物氮形态喜好、土壤氮转化特性以及气候条件契合与否导致的氮肥利用和损失率差异主要体现在基肥阶段。在基肥期,四川试验区小麦的氮肥利用率比福建小麦高80-333%;而在追肥期,四川试验区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则仅比福建试验区小麦高5-24%。同样地,在水稻季,福建试验区基肥利用率(22%)显着高于四川试验区水稻的基肥利用率(12%);损失率(48%)则显着小于四川试验区(63%)。但是两地水稻的追肥利用率和损失率则没有显着差异。这表明,基肥中作物氮利用及其损失状况的差异是导致气候-土壤-作物之间不同契合状态下作物氮肥利用率及损失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追肥阶段的作物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对氮肥的竞争能力较强,降低了作物-土壤-气候不契合的负面影响。因此,当作物的无机氮形态喜好与土壤的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不匹配时,实施“前氮后移”(如增加追肥的比例)可能是提高作物氮肥利用率,减少氮肥损失的一个有效措施。增加氮肥用量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以福建、四川以及湖南的酸性和碱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氮肥用量的梯度试验,探究氮肥用量对不同pH 土壤中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为100 kg N hm-2时,福建试验区单季稻的产量即可达到9.9 t hm-2,比相同施氮处理的四川单季稻产量显着高30.3%。氮肥施用量为180 kg N hm-2时,湖南试验区酸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分别为6.8 t hm-2和7.9 t hm-2,比相同施氮处理的碱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显着高27.7%和17.7%。将氮肥用量从100 kg N hm-2增加至200 kg N hm-2,福建和四川的水稻产量均没有响应。同样地,增加氮肥用量对湖南试验区酸性土壤的早稻和晚稻产量也没有显着影响。将氮肥用量从180 kg N hm-2增加至240 kgN hm-2没有提高湖南碱性土壤中早稻和晚稻的产量,而将氮肥用量增加至300 kg N hm-2时也仅使早稻产量增加10%,对晚稻产量没有影响。因此,酸性土壤仅用较少的氮肥即可获得高产,而碱性土壤想达到酸性土壤一样高的产量仅靠增加氮肥用量是不够的。除土壤转化特点及其控制的无机氮主要形态不契合作物喜好的氮形态外,碱性土壤可能还存在其它不利于水稻生长的因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我们尝试在肥料中添加脲酶和硝化抑制剂,通过调控土壤的氮转化特性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在福建试验区酸性水稻土和四川试验区碱性水稻土中设置了只施用尿素(U)、添加硝化抑制剂(UD)和同时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U DN)的处理;通过室内15N标记的培养试验和田间小区、15N微区标记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福建和四川试验区土壤的氮转化速率、田间水稻产量以及氮肥去向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同U处理相比,UD或者UDN处理显着降低福建试验区土壤的自养硝化速率和增加它的氨挥发速率,但是对自养硝化速率与氨挥发速率之和(ONH4+VNH3)没有影响。这说明UD和UDN处理没有改变酸性土壤对铵态氮的保持能力,因而对福建试验区水稻的氮肥利用、损失及产量等没有显着影响。而在四川试验区,UD处理显着增加氨挥发速率并降低自养硝化速率,但使ONH4+VNH3显着降低19.7%;UDN处理显着降低氨挥发速率和培养前期的自养硝化速率,使ONH4+VNH3显着降低15.8%。这有利于土壤对铵态氮的保持和喜铵作物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因而UD和UDN处理使四川试验区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显着增加46.1-66.2%,氮肥损失率显着降低26.4-25.2%。因此,水稻田中氮转化抑制剂的施用必须考虑水稻土氮转化特性对施用效果的影响。

二、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三峡消落带氮素平衡研究
        1.2.2 三峡消落带特定氮形态转化研究
        1.2.3 库区消落带氮转化关键影响因子
        1.2.4 库区消落带氮迁移转化数值模拟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野外监测
    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4 实验分析项目及方法
    2.5 质量控制
第三章 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水土环境变化
    3.1 区域降雨
    3.2 消落带理化指标
        3.2.1 上覆水基本理化
        3.2.2 土层基本理化
    3.3 消落带氮功能微生物丰度
    3.4 消落带水土界面交换通量
        3.4.1 潜流交换通量
        3.4.2 氮交换通量
    3.5 小结
第四章 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
    4.1 消落带氮转化实验
        4.1.1 静态培养实验
        4.1.2 流动培养实验
    4.2 消落带氮转化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净矿化与净硝化速率
        4.2.2 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速率
    4.3 消落带氮循环分析
        4.3.1 氮转化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4.3.2 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氮循环过程模拟
    5.1 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5.1.1 地形
        5.1.2 渗透系数
        5.1.3 土层非饱和参数
    5.2 消落带模型构建及率定验证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率定及验证
    5.3 消落带氮生消过程模拟及其适应性
        5.3.1 消落带氮生消过程模拟
        5.3.2 模型适应性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2)南流江流域泥沙空间分异及收支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现状
        1.2.2 水文连通性研究进展
        1.2.3 泥沙收支平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突变检验方法
        2.3.2 冷热点分析方法
        2.3.3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2.3.4 基于连通性指数的泥沙输移比方法
        2.3.5 泥沙收支平衡
3 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分析
    3.1 流域侵蚀性雨量标准的确定
    3.2 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变化特征
        3.2.1 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及突变
        3.2.2 降雨侵蚀力在季节和汛期、非汛期变化
    3.3 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特征
        3.3.1 降雨侵蚀力空间格局变化特征
        3.3.2 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趋势分析
    3.4 讨论
4 土壤侵蚀的特征分析
    4.1 土壤侵蚀的时间变化特征
    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特征
    4.3 地形因素的侵蚀特征
    4.4 土壤侵蚀的空间变化特征
        4.4.1 流域土壤侵蚀的总体空间变化
        4.4.2 侵蚀热点分布与变化
        4.4.3 基于不同市(县)区的侵蚀热点
    4.5 讨论
5 基于水文连通性的泥沙输移比分析
    5.1 水文连通性时空变化
        5.1.1 连通性指数空间分布及变化
        5.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IC分布
        5.1.3 连通性指数与年径流量的关系
    5.2 泥沙输移比时空变化
        5.2.1 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分布
        5.2.2 泥沙输移比的空间变化
        5.2.3 泥沙输移比与输沙量的关系
    5.3 产沙量模拟与输沙量的关系
6 泥沙收支平衡的分析
    6.1 泥沙沉积的变化
        6.1.1 泥沙沉积量的变化
        6.1.2 泥沙沉积汇空间分布
    6.2 侵蚀源空间分布
    6.3 输沙量的变化分析
7 结论与不足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科研成果
致谢

(3)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葡萄生产现状
        1.2.2 果园水氮投入现状
        1.2.3 果园氮素去向研究
        1.2.4 果园氮素的调控措施
        1.2.5 氮素平衡
    1.3 问题提出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括
    2.2 试验设计与布置
        2.2.1 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1 气体样品的采集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3 土壤溶液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4 淋溶损失的估算
        2.3.5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3.6 大气沉降氮采集与测定
    2.4 数据计算与统计方法
        2.4.1 数据计算
        2.4.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水氮调控对树体氮素吸收的影响
        3.1.1 水氮调控对树体当季~(15)N吸收的影响
        3.1.2 翌年膨果前树体对肥料氮吸收利用
    3.2 不同水氮调控下的土壤氮素残留与分布
        3.2.1 土壤不同层次的~(15)N丰度
        3.2.2 ~(15)N土壤残留量
        3.2.3 土壤剖面无机氮分布特征
        3.2.4 土壤无机氮含量的累积
    3.3 不同水氮调控下施氮土壤气态损失
        3.3.1 土壤N_2O排放特征
        3.3.2 土壤NH_3挥发特征
        3.3.3 不同水氮调控下土壤气体损失累积量与排放系数
        3.3.4 不同水氮调控下气体增温潜势
    3.4 不同水氮调控下土壤淋溶损失
        3.4.1 不同时期土壤溶液NO_3~--N变化特征
        3.4.2 不同时期土壤溶液NH_4~+-N变化特征
        3.4.3 土壤淋溶损失
    3.5 不同水氮调控下肥料氮去向与氮素收支平衡
        3.5.1 肥料氮去向
        3.5.2 氮素收支平衡
    3.6 不同水氮调控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3.6.1 产量
        3.6.2 品质及芳香类物质
        3.6.3 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4.1 葡萄树体氮素吸收、分配
    4.2 土壤氮素残留
    4.3 氮素气态损失
    4.4 氮素淋溶损失
    4.5 葡萄产量及品质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作者简历
致谢

(4)云南石林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森林生态水文学发展概况
        1.2.2 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社会经济
    2.2 试验地概况
    2.3 研究方法
        2.3.1 径流小区的设置
        2.3.2 穿透雨测定
        2.3.3 树干茎流测定
        2.3.4 林冠截留计算
        2.3.5 地表径流观测
第3章 研究区气候特征分析
    3.1 气温变化特征
        3.1.1 长期变化
        3.1.2 短期变化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长期变化
        3.2.2 短期变化
    3.3 小结
第4章 植被对降水垂直分配的影响
    4.1 林冠层分配降水特征
        4.1.1 监测数据分布情况
        4.1.2 林冠层分配降水
        4.1.3 林冠层分配降雨与降雨特征相关性
    4.2 穿透雨
        4.2.1 林内降雨与林外降雨关系
        4.2.2 不同雨量级下穿透雨
    4.3 树干茎流
        4.3.1 树干茎流与林外降雨关系
        4.3.2 树干茎流与树木胸径的关系
    4.4 林冠截留
        4.4.1 林冠截留与林外降雨关系
    4.5 小结
第5章 植被对降水的水平汇聚
    5.1 产流
        5.1.1 地表产流特征
        5.1.2 月份产流特征
        5.1.3 不同降水量等级下地表产流
    5.2 产流的影响因素
        5.2.1 降雨量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5.2.2 土壤湿度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5.2.3 蒸发与地表径流的关系
        5.2.3.1 不同林分下蒸发
        5.2.3.2 蒸发差值对比
    5.3 产流的主控因素
    5.4 水量平衡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农业面源污染的含义及特点
        1.1 农业面源污染的含义
        1.2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2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
        2.1 化肥农药
        2.2 畜禽养殖
        2.3 水产养殖
        2.4 农村生活污水及垃圾
    3 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3.1 面源污染的调查评价研究
        3.2 面源污染的模型机理研究
        3.3 流域氮收支平衡研究
        3.4 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研究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2.1 苕溪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苕溪流域氮素收支研究
        2.2.1 氮磷收支平衡分析模型
        2.2.2 流域氮输入
        2.2.3 流域氮输出
    2.3 面源污染核算方法研究
        2.3.1 经验统计法
        2.3.2 机理模型法
        2.3.3 统计方法对比选择
    2.4 面源污染控制策略方法
        2.4.1 数据调查及收集
        2.4.2 面源污染来源及分析
        2.4.3 面源污染控制处理技术
3 结果和分析
    3.1 苕溪流域氮收支模型分析
        3.1.1 流域氮输入
        3.1.2 流域氮输出
        3.1.3 苕溪流域氮平衡分析
    3.2 苕溪流域面源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3.2.1 苕溪流域种植业污染负荷统计
        3.2.2 苕溪流域畜禽养殖业污染负荷统计
        3.2.3 苕溪流域水产养殖业污染负荷统计
        3.2.4 苕溪流域农村生活污染负荷统计
        3.2.5 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分析
    3.3 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分析
        3.3.1 种植业负荷成因分析
        3.3.2 畜禽养殖负荷成因分析
        3.3.3 农村生活负荷成因分析
        3.3.4 水产养殖负荷成因分析
    3.4 苕溪流域氮磷面源污染控制策略
        3.4.1 种植业污染控制策略
        3.4.2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策略
        3.4.3 生活污染源控制策略
        3.4.4 水产养殖污染源控制策略
        3.4.5 其他控制策略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晋西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水分
        1.2.2 降水入渗
        1.2.3 稳定同位素在土壤水中的应用
    1.3 研究目标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植被特征
    2.6 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数据来源及获取方法
        3.3.2 数据处理方法
4 坡面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盈亏状况
    4.1 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分垂直分布规律
    4.2 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分沿坡面变化
    4.3 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分盈亏
    4.4 土壤水分盈亏预测模型
    4.5 讨论
        4.5.1 土壤水分沿土层深度变化
        4.5.2 坡位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4.5.3 土壤水分亏缺
        4.5.4 植被重建启发
    4.6 小结
5 土壤水分分布影响因子的动态变化
    5.1 土壤物理性质沿土壤深度变化
    5.2 不同时段土壤水分的冗余分析
        5.2.1 冗余分析的典型参数统计
        5.2.2 环境因子与排序轴的典型相关系数
    5.3 冗余排序图解
    5.4 讨论
        5.4.1 植被类型
        5.4.2 气候因素
        5.4.3 地形因素
    5.5 小结
6 优先流对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6.1 优先流的贡献率
    6.2 入渗的空间变异性
    6.3 优先流的影响因素
    6.4 讨论
        6.4.1 优先流和基质流的贡献
        6.4.2 影响优先流的主要因素
    6.5 小结
7 次降雨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7.1 次降雨事件特征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7.2 次降雨入渗补给特征
    7.3 次降雨后典型样地蒸散发特征
    7.4 土壤水量平衡分析
    7.5 水文响应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7.6 讨论
        7.6.1 土壤水分变化
        7.6.2 控制土壤水输入和输出的机制
    7.7 小结
8 植物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1 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8.2 不同降雨条件下植物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3 不同恢复类型植物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8.4 讨论
        8.4.1 降雨量
        8.4.2 根系特征
    8.5 小结
9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7)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田系统氮素收支平衡研究
        1.2.2 氮素收入
        1.2.3 氮素支出
        1.2.4 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的影响
    1.3 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
    1.4 本研究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氮素吸收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2 供试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计算公式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控释尿素氮素养分释放和水稻吸氮特征
        2.3.2 双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3.3 双季稻植株氮含量和地上部氮素累积量
        2.3.4 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
        2.3.5 早、晚稻控释尿素氮用量与稻谷产量、氮肥利用率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
        2.4.1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稻谷产量的影响
        2.4.2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2.4.3 控释尿素减施对双季稻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气态损失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4 计算公式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水稻生长期温度和降雨量
        3.3.2 双季稻田氨挥发损失
        3.3.3 双季稻田N_2O损失
    3.4 讨论
        3.4.1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2 控释尿素用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3 控释尿素对双季稻NH_3挥发速率及损失周期的影响
        3.4.4 施肥方式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5 气候条件对双季稻NH_3挥发损失的影响
        3.4.6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3.5 结论
第四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液态损失特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4.2.2 供试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4.2.5 计算公式
        4.2.6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降雨量
        4.3.2 氮素径流损失
        4.3.3 氮素渗漏损失
    4.4 讨论
        4.4.1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径流水氮素浓度的影响
        4.4.2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4.4.3 控释尿素减施对稻田氮渗漏淋失的影响
    4.5 结论
第五章 控释尿素减施下双季稻田氮素土壤残留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概况
        5.2.2 供试材料
        5.2.3 试验地基本情况
        5.2.4 试验设计
        5.2.5 测定项目与分析方法
        5.2.6 计算公式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收获期土壤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及分布
        5.3.2 收获期土壤全氮、无机氮的残留量
        5.3.3 双季稻田无机氮残留量与稻谷产量、控释尿素施氮量的关系
    5.4 讨论
        5.4.1 施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2 控释肥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3 控释肥减量对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4.4 控释肥对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
    5.5 结论
第六章 双季稻田氮素养分循环与收支特征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6.2.2 供试材料
        6.2.3 试验设计
        6.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6.2.5 计算公式
        6.2.6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稻田系统氮素输入特征
        6.3.2 稻田系统氮素支出特征
        6.3.3 稻田系统无机氮收支平衡特征
        6.3.4 稻田系统总氮收支平衡特征
    6.4 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创新点与展望
    7.1 创新点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丹江口库区典型湿地塘系统污染阻控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2 研究进展
    2.1 湿地塘系统概念
    2.2 人工湿地塘应用的发展历程
    2.3 人工湿地塘工艺的分类及特点
        2.3.1 好氧塘
        2.3.2 厌氧塘
        2.3.3 兼性塘
        2.3.4 曝气塘
        2.3.5 水生植物塘
        2.3.6 生态塘
        2.3.7 组合塘工艺
    2.4 自然、半自然湿地塘系统与面源污染的阻控
    2.5 湿地塘对污染物去除机理
        2.5.1 氮的去除机理
        2.5.2 磷的去除机理
        2.5.3 有机物的去除机理
3 总体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总体目标
    3.2 主要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典型自然湿地塘系统面源阻控特征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自然条件概况
        4.1.2 监测点选择
        4.1.3 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不同监测点水质变化特征
        4.2.2 不同监测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4.2.3 枯丰水期不同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4.3 本章小结
5 典型半自然湿地塘系统面源阻控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自然条件概况
        5.1.2 监测点选择
        5.1.3 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监测点水质变化特征
        5.2.2 不同监测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5.2.3 枯丰水期不同监测点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5.2.4 枯丰水期湿地塘去除率变化特征
    5.3 本章小结
6 典型人工湿地塘系统面源阻控特征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自然条件概况
        6.1.2 监测点选择
        6.1.3 水质监测与数据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湿地塘系统进出水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
        6.2.2 湿地塘系统进出水污染物浓度空间变化特征
        6.2.3 湿地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6.2.4 水力停留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6.2.5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7 典型人工湿地塘污染物净化过程模拟和负荷平衡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底泥采集
        7.1.2 模拟装置设计
        7.1.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7.1.4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讨论
        7.2.1 总氮变化规律
        7.2.2 氨氮变化规律
        7.2.3 总磷变化规律
        7.2.4 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规律
        7.2.5 植物吸收量
        7.2.6 底泥释放量
        7.2.7 进出水口污染物负荷
        7.2.8 湿地塘氮磷物质平衡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总结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8.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9)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文模型研究
        1.2.2 水文模型的耦合研究
        1.2.3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
    2.1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
        2.1.1 理论内涵
        2.1.2 核算特征
        2.1.3 指标体系
    2.2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科学基础
        2.2.1 自然-人工复合水循环
        2.2.2 多目标决策理论
    2.3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方法
        2.3.1 核算思路
        2.3.2 方案设置
        2.3.3 模型构建
        2.3.4 方案评价
    2.4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
        2.4.1 目标函数
        2.4.2 约束条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开发
    3.1 SWAT模型主要原理
        3.1.1 水文过程子模型
        3.1.2 污染负荷子模型
    3.2 SWAT改进需求
        3.2.1 SWAT模型的优点
        3.2.2 SWAT模型的不足
        3.2.3 改进的目标
    3.3 面向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调控的改进
        3.3.1 添加模块
        3.3.2 改进模块
    3.4 SWAT_WAQER主要功能
        3.4.1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3.4.2 国民经济数据空间展布
        3.4.3 需水预测
        3.4.4 人工水循环模拟
        3.4.5 多水源分质供水
        3.4.6 污染排放衔接计算
        3.4.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识别
    3.5 坡面离散方法
        3.5.1 天然子流域的划分
        3.5.2 河网的提取
        3.5.3 子单元的划分
        3.5.4 水文响应单元划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流江流域“量-质-效”联合调控模型构建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自然气候
        4.1.3 水资源量
        4.1.4 土壤与土地利用
        4.1.5 经济社会
        4.1.6 水环境状况
    4.2 基础数据准备
    4.3 模型构建
        4.3.1 计算单元划分
        4.3.2 点源概化
        4.3.3 面源输入
        4.3.4 水利工程概化
        4.3.5 水资源系统概化
    4.4 模型校验
        4.4.1 适应性评价指标
        4.4.2 水稻生长及产量校验
        4.4.3 径流校验
        4.4.4 蒸散发校验
        4.4.5 泥沙校验
        4.4.6 水质校验
        4.4.7 国民经济用水校验
    4.5 水资源管理指标互馈响应关系分析
        4.5.1 工业“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4.5.2 农业灌溉“量、质、效”指标响应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研究
    5.1 流域水量水质模拟分析
        5.1.1 供需平衡分析
        5.1.2 水污染规律分析
    5.2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情景设置
        5.2.1 经济社会发展情景
        5.2.2 国民经济节水情景
        5.2.3 污染控制情景
        5.2.4 生态保护情景
    5.3 单一情景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3.1 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3.2 节水对水资源利用影响分析
    5.4 方案设置
    5.5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5.5.1 效果评价
        5.5.2 方案优选
        5.5.3 指标确定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南流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6.1 气候模式选择
    6.2 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
    6.3 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分析
        6.3.1 天然径流影响分析
        6.3.2 蒸散发影响分析
    6.4 水环境影响分析
    6.5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分析
    6.6 情景选择与方案设置
    6.7 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
        6.7.1 效果评价
        6.7.2 方案优选
        6.7.3 指标确定
    6.8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成果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致谢

(10)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土壤氮转化特性及其对氮素的调配作用
        1.2.1 不同气候区域的土壤氮转化特性
        1.2.2 氮转化特性对土壤中无机氮形态组成的调配
        1.2.3 土壤氮转化特性对土壤中氮素损失的调控
    1.3 土壤氮形态与作物可利用性
        1.3.1 作物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
        1.3.2 土壤氮转化特性与作物氮喜好契合的意义
    1.4 提高农田氮肥利用率的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1.4.1 农田氮肥的主要调控措施
        1.4.2 农田土壤主要氮肥施用措施的调控效果
    1.5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气候-土壤-作物间的氮形态契合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田间实验设计与产量测定
        2.2.3 田间~(15)N标记实验
        2.2.4 土壤性质和氮转化速率测定
        2.2.5 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气候、土壤性质和无机氮动态
        2.3.2 作物产量、生物量和总吸氮量
        2.3.3 氮肥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去向
    2.4 讨论
        2.4.1 土壤的氮转化特性及其对无机氮动态的影响
        2.4.2 作物的氮形态喜好与土壤氮转化特性、气候条件相匹配的重要意义
    2.5 小结
第三章 气候-土壤-作物之间氮形态契合对基肥和追肥氮素去向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与大田试验设计
        3.2.2 田间15N示踪试验
        3.2.3 计算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氮肥用量对氮转化特点不同土壤的水稻产量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不同pH稻田土壤的无机氮动态
        4.3.2 不同处理下水稻籽粒产量和生物量
        4.3.3 不同pH稻田土壤中氮肥的去向以及收支平衡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氮转化抑制剂对氮转化特点不同土壤的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田间试验设计
        5.2.2 田间~(15)N示踪试验
        5.2.3 抑制剂对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影响的测定
        5.2.4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分析
        5.2.5 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运算模型
        5.2.6 计算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土壤无机氮浓度及其~(15)N丰度的变化
        5.3.2 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
        5.3.3 水稻产量、生物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
        5.3.4 抑制剂对氮肥去向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施用氮转化抑制剂对土壤氮转化速率的影响
        5.4.2 施用氮转化抑制剂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去向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反季节调节水库消落带氮循环特征及其机制[D]. 朱昊彧.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南流江流域泥沙空间分异及收支平衡研究[D]. 陈国清.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3]不同水氮调控下酿酒葡萄肥料氮去向研究[D]. 贾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云南石林岩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 曾学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及控制策略研究[D]. 罗娜.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4)
  • [6]晋西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D]. 梅雪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湖南双季稻田控释尿素减施条件下氮素收支特征研究 ——以潮沙泥为例[D]. 田昌.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8]丹江口库区典型湿地塘系统污染阻控效果研究[D]. 汪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基于水与物质循环的水资源管理指标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D]. 杨明智.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9(08)
  • [10]土壤氮素转化过程与作物氮吸收和氮损失的关系研究[D]. 刘四义.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紫色土集水区氮收支与平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