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理论论文_方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遏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恐怖主义,美国,职务犯罪,核力,警察,战略。

遏制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方颖[1](2016)在《遏制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恐怖犯罪防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已成为世界公众之敌,正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在恐怖分子群体中,女性恐怖分子在恐怖主义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价值越来越凸显,并因其发挥的作用的特殊性,而越来越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她们在恐怖活动的不同阶段扮演着不同角色。她们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恐怖分子之群体,形成的因素是多元的,它包括外部拉力因素与内部驱力因素。可以通过强化内外遏制力量,探索有针对性的防范恐怖主义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辽宁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晓军[2](2015)在《俄军“非核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其的几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首次正式提出了"非核遏制体系"的概念,并把"非核遏制体系"定义为"为了使用非核手段预防针对俄罗斯联邦的侵略而采取的一整套外交、军事与军事技术措施"。从地位与内容方面看,俄联邦的军事学说相当于俄罗斯的国防战略,因此,上述"非核遏制体系"定义是一个广义的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手段,具体到纯军事领域,"非核遏制"的核心仍是使用非核进攻性战略武器(本文来源于《现代军事》期刊2015年11期)

赵新强,王昊[3](2012)在《遏制理论视野中的高校职务犯罪预防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自主权的行使面临更广阔的空间,这些改革因素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高效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现阶段,我国高校职务犯罪数量激增,并呈易发高发态势,已成为学界与实践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运用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对高校职务犯罪现状进行分析,并为进一步预防、治理高校职务犯罪进行有益(本文来源于《人民检察》期刊2012年21期)

刘昂[4](2010)在《遏制理论视野下的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围绕雷克利斯在其遏制理论中提出的四个基本概念即外部压力或拉力、内部推力、内部遏制、外部遏制对刑讯逼供的成因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提出外部压力或拉力的牵引与内部推力的推动强强联手击败了内部遏制与外部遏制的软弱抵抗,从而造成了刑讯逼供行为的屡禁不止,进而指出减轻外部压力和内部推力的某些不良影响、增强内部遏制特别是外部遏制力量的发挥是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不二选择。(本文来源于《法学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程书兵[5](2007)在《恐怖主义的犯罪学遏制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已成国际社会的重要课题。将犯罪学遏制理论引入反恐研究,分析产生恐怖主义的原因,根据犯罪遏制理论审视恐怖主义发展蔓延的内部推力、外部推力和遏制其发展的内部遏制力、外部遏制力,进而制定出预防和遏制恐怖主义犯罪的各项措施,使国际社会逐渐从根源上消除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并对恐怖主义形成全球合力打击的局面,就会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泛滥。(本文来源于《公安研究》期刊2007年11期)

刘广叁,李艳霞[6](2006)在《网络恐怖主义及其防治——以犯罪学中的遏制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网络实施颠覆性破坏是恐怖主义发展的一个新趋向,如何有效地防控网络恐怖主义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以犯罪学家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为视角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宗教冲突、民族矛盾等是促成恐怖主义升级为网络恐怖主义的内部推力;实践中恐怖组织的不断受挫和利用网络实施恐怖活动的种种便利是推动网络恐怖主义产生的外部推力。因此,创建公平、公正、和谐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新秩序是消除网络恐怖主义的内部遏制力量,以立法为主导的综合防治对策是防控网络恐怖主义的外部遏制力量。(本文来源于《山东警察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A·赫里亚平,B·阿法那西耶夫[7](2005)在《俄罗斯战略遏制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战略遏制是指国家独立地或在联盟基础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其他领域内采取的一整套措施,旨在警示敌方将遭到还击而导致其无法承受的后果,因此不可能通过暴力方式达成其军事、政治目的。这一理论旨在为俄罗斯国家发展创(本文来源于《当代军事文摘》期刊2005年08期)

罗峰[8](2005)在《一封电报·一篇文章·一个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凯南在电报里概括了苏联对战后世界的看法,这成为美国制定对苏政策的“完美的逻辑依据” 1946年2月,美国政府致电驻苏使馆,要求弄清苏联有意不参加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协议的意图。代办凯南认为美国(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05-05-12)

潘嘉[9](2004)在《警察职务犯罪的生成机制及遏制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力量作为复合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机关,其职务犯罪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运用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探究我国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成因,可为建立有针对性的警察职务犯罪防控体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潘嘉[10](2003)在《警察职务犯罪的生成机制及遏制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警察力量作为复合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机关,其职务犯罪问题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运用雷克利斯的遏制理论探究我国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成因,对建立有针对性的警察职务犯罪防控体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遏制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首次正式提出了"非核遏制体系"的概念,并把"非核遏制体系"定义为"为了使用非核手段预防针对俄罗斯联邦的侵略而采取的一整套外交、军事与军事技术措施"。从地位与内容方面看,俄联邦的军事学说相当于俄罗斯的国防战略,因此,上述"非核遏制体系"定义是一个广义的保障国家国防安全的手段,具体到纯军事领域,"非核遏制"的核心仍是使用非核进攻性战略武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遏制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方颖.遏制理论视角下的女性恐怖犯罪防范研究[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6

[2].王晓军.俄军“非核遏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对其的几点看法[J].现代军事.2015

[3].赵新强,王昊.遏制理论视野中的高校职务犯罪预防与控制[J].人民检察.2012

[4].刘昂.遏制理论视野下的刑讯逼供成因及对策[J].法学杂志.2010

[5].程书兵.恐怖主义的犯罪学遏制理论分析[J].公安研究.2007

[6].刘广叁,李艳霞.网络恐怖主义及其防治——以犯罪学中的遏制理论为视角[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

[7].A·赫里亚平,B·阿法那西耶夫.俄罗斯战略遏制理论[J].当代军事文摘.2005

[8].罗峰.一封电报·一篇文章·一个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5

[9].潘嘉.警察职务犯罪的生成机制及遏制理论[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10].潘嘉.警察职务犯罪的生成机制及遏制理论[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4恶意节点平均收益的演化趋势结束语本文...中原工学院论文(23)中原工学院论文(6)中原工学院论文(9)中原工学院论文(13)中原工学院论文(8)

标签:;  ;  ;  ;  ;  ;  ;  

遏制理论论文_方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