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野博史:关于中国天台宗《观音经》的注释论文

菅野博史:关于中国天台宗《观音经》的注释论文

内容摘要:考察了中国天台宗关于《观音经》(《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释书《观音玄义》《观音义疏》《法华文句》之《观音品》注的内容。对佐藤哲英、平井俊荣所说的吉藏说的影响问题、注释书的成立问题、各注释书的构成与内容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观音经》;天台宗;《观音玄义》;《观音义疏》;《法华文句》

一序言

《观音经》是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以下或简称《法华经》)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以下或简称《观音品》)第二十五的别行经典。据《观音玄义》记载,由于昙无谶(385—433)念诵观世音的名号而治愈了河西王沮渠蒙逊(386—433)的疾病,《观音品》被单独编为一部经并广泛流行起来①参见《观音义疏》卷下“今所传者,即是一千五百三十言《法华》之一品。而别传者,乃是昙摩罗谶法师,亦号伊波勒菩萨,游化葱岭,来至河西。河西王沮渠蒙逊,归命正法。兼有疾患,以告法师。师云观世音与此土有缘。乃令诵念,患苦即除。因是别传一品,流通部外也”(《大正藏》第34册,第891页下)。《出三藏记集》第4卷“《光世音经》一卷(出《正法华经》或云《光世音普门品》)”(《大正藏》第55册,第22页中),由此可知,曾存在由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别行的《光世音经》,此别行本是否早于《观音经》的别行,待考。。这一传说的真伪待考,不过,现存最古的经录《出三藏记集》已经记载《观音经》别行本的存在②参见《出三藏记集》第4卷“《观世音经》一卷(出新《法华》)”。[1]。

由于《观音经》原本是《法华经》的一部分,所以在《法华经》的随文释义的注释书中,也包含对《观音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释。实际上,道生(355—434)的《妙法莲花经疏》、法云(467—529)的《法华义记》、吉藏(549—623)的《法华玄论》《法华义疏》以及《法华统略》、智 (538—597)和灌顶(561—632)的《法华文句》、窥基(632—682)的《法华玄赞》等都包含《观音品》的注释。此外,还有如本文所考察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这样的独立对别行本《观音经》进行注释的著作。

基于《法华经》的信仰形态包括对《法华经》的读诵、书写、闻法、讲义、烧身供养、冥想等[2-5],在上述高僧大德的学术性注释书以外,历史上曾出现各种信仰形态。值得注意的是,从很早的时期开始,就有了宣扬观音信仰与其现世利益的感应故事。

在中国,有各种应验记之类的著作,其中最早的当属关于观音菩萨的应验记。应验记,是指佛、菩萨为救度众生而在世间应现的记录。从得到救度的众生的角度看,应验记又可以说是因为信仰佛、菩萨而获得功德的体验记。根据《观音经》的说法,信仰观音菩萨可以获得12种功德(免除七难、远离三毒、得男得女等)。关于观音菩萨最早的应验记之一是陆杲 (459—532)的 《系观世音应验记》。但此书在中国散逸已久,后来在日本的青莲院吉水藏被发现,牧田谛亮曾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③ 牧田谛亮 《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平乐寺书店,1970年)曾对此写本进行翻刻、注释、研究。此外,关于观音信仰、观音应验记、《观世音三昧经》等,参考拙稿《〈法华经〉の中国的展开》(《大乘佛教大系5:智慧、世界、语言》所收,春秋社,2013年,第 305—329页)。[6]。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包括86条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应验记,其中有傅亮(374—426)所收集的7条、刘宋张演 (5世纪前叶)所收集的10条、陆杲所收集的69条。这些应验记,不言而喻,都是与观音菩萨的十二功德相关联的内容。

此外,还有王琰撰《冥祥记》(只有片段,鲁迅《古小说钩沉》收录)、唐临撰《冥报记》三卷[永徽年间(650—655)]等著作中虽然书名里没有出现“观音”的名字,但也包含观音菩萨灵验记的内容。恵祥《弘赞法华传》十卷、僧详《法华传记》十卷也包含观音菩萨灵验的内容。

以下,本文对中国天台宗关于《观音经》的注释做一简单介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尚不多见。

二 关于《观音玄义》

中国天台宗关于《观音经》的注释包括:《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法华文句》的“观音品”注。其他尚有对于《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的注释《请观音经疏》。本文提到的《观音玄义》的注释书有四明知礼(960—1028)的《观音玄义记》四卷。明代则有菩提庵圣行(生没年未详)刊行的《观音玄义》和《观音玄义记》的汇本《观音玄义记会本》四卷[崇祯四年(1631)]④ 另,笔者对于《观音玄义》的译注研究收于《新国译大藏经·中国篇·法华玄义(Ⅲ)》(大藏出版,2018年 8月)。[7]。 汇本,对阅读者来说非常便利。

(一)《观音玄义》《观音义疏》与吉藏疏之间的关系

《观音玄义》基于名、体、宗、用、教的五重玄义而对《观音经》进行了解释。本文中有十五处以“大本玄义”“大本玄”“彼玄义”“大本”等说法言及《法华玄义》,并提示读者详细说明见《法华玄义》。这说明《观音玄义》是在《法华玄义》的基础上对《观音经》做出的进一步注释。在《观音玄义》之外,关于《观音经》还有随文释义的注释书《观音义疏》(后述)。当然,《法华文句》也包括《观音品》的注释,其分量只有《大正藏》的两页,而《观音义疏》则有近15页。但根据佐藤哲英的研究,《观音义疏》并不是《法华文句》相关注释的扩充,相反,《法华文句》的注释是在参考《观音义疏》的基础上撰述的[8]。

在Photoshop中打开风光特效文件包,接着打开照片文件,注意文件包分成了横竖两个版本,需要根据自己的照片朝向选择。打开文件后,执行“窗口>图层”命令打开图层面板。首先在我们需要处理的照片中依次使用快捷键Ctrl+A、Ctrl+C全选并拷贝文件,接着来到我们的特效文件,从图层面板中选择背景文件,然后使用快捷键Ctrl+V将待处理文件粘贴到背景图层上方。如果照片与画面大小不一致,使用快捷键Ctrl+T进入自由变换模式,然后拖动四角的调整手柄将其处理到与画面一致。

由表2可知,反应时间短,铁和硅含量指标明显偏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铁和硅含量的急速下降,到2.5h以后,铁和硅含量变化趋于稳定。考虑工作时间效率,最佳反应时间为2.5h。

此外,与《法华玄义》的情况一样,《观音玄义》也有五处出现了带有“私”的特殊说法,即卷上“私难”(《大正藏》第 34 册,第 878 页上)、同卷上“私答”(同前,第878页上)、同卷下“私用观十法界性德修得善恶”(同前,第890页上)、同卷下“私就普门品捜十普之义、证成此者”(同前,第890页下)、同卷下“私难此语”(同前,第891页上)等。这种特殊说法表明,虽然在形式上,《观音玄义》的本文出自智 ,但特定的地方则是灌顶所加。曾出版《天台大师の研究》、对天台三大部进行详细的文献学研究的佐藤哲英,在书中也对《观音玄义》进行了考察,并推定《观音玄义》属于灌顶的著作[8]475-496。

佐藤关于《观音玄义》相关研究的结论概括如下:第一,“由于《观音玄义》不仅模仿《法华玄义》,整体上也是以五重玄义的方式而构成,而且“详见《法华玄义》”的说法在《观音玄义》中出现了15次,在《义疏》(《观音义疏》―菅野注)中出现了一次,所以《观音玄义》是在大量参考《法华玄义》内容基础上撰述而成的”[8]494; 第二,“由于 《观音玄义》的“释名章”下举出“人法”、“慈悲”等“十双”,并以此为中心而构成通释的部分,而此“十双”说与嘉祥的《法华玄论》中的“二十双”、《法华义疏》中的“十双”相关联,所以《观音玄义》的整体构成也受到嘉祥之说的启发”[8]494; 第三,“《观音玄义》的普门释中的“十普门”之说,也与嘉祥的《法华义疏》的“三普”有关联”[8]494;第四,“《法华文句》的普门品释中有“别有私记两卷”,而且前半部分的品题释参考《观音玄义》,后半部分的随文释参考《观音义疏》,所以灌顶在修改《法华文句》之际参考了本疏”[8]494; 第五,“本疏的成立年代当在 《法华玄义》的现行形态的成立(597—602)以后、《法华文句》修改(629)以前,即公元597—629年之间。由于本书参考了嘉祥的《法华玄论》或《法华义疏》,所以难以将此书归于智 名下”[8]494;第六,“因而,本疏与其说是智 所讲、灌顶笔录整理之作,不如说是灌顶自身在公元七世纪初独自执笔撰述的著作”[8]494;第七,“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本疏为灌顶所撰的说法,如京都禅林寺的古写本就有《天台顶法师记》的撰号。这也从侧面证明本疏为灌顶所撰”[8]496。 根据这种推定,佐藤认为,《观音玄义》中有名的如来性恶思想的最初提倡者不是智 而应该是灌顶。

以下介绍科文。

1.1.2. 标人(921b18)

冲在最前面的战士一个个倒了下去,后面的战士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往上冲。一时间,东山寺山上山下,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佐藤所指出的《观音玄义》卷下的“十普”[8]485是指“一慈悲普、二弘誓普、三修行普、四断惑普、五入法门普、六神通普、七方便普、八说法普、九供养诸佛普、十成就众生普”[9]888,而被认为所参考的《法华义疏》卷第十二的“三普”则是指:他心普、神通普、说法普[9]624。 但佐藤没有注意到的是,《法华义疏》的“三普”已经出现于初期的《法华玄论》卷第十,即“一知他心普、二说法普、三神通普”[9]447。

引领儿童潜心投入,读活文本 从诵读入手,凭借语言文字,形成表象,让学生进入情境,使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在脑海中活脱脱地浮现,实现“情景再现”,与文中的主人公同欢笑、共悲伤,产生共鸣。这种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创造出新的意义,使阅读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佐藤虽然主张《观音玄义》的著作权应该归于灌顶名下,但佐藤本人也承认,智 曾几次讲解《观音经》,因此,或许灌顶是以智 的讲义为基础而撰述了此疏。不过在灌顶的主观意识中,由于智的《观音经》讲义分量很重,所以只在特定的地方加以“私”字以示谦逊,即把自己附加的部分与灌顶继承自智 的部分区分开来。

(二)《观音玄义》的构成与内容

以下对《观音玄义》的构成略作说明[7]。开头是相当于“序”的短文,对“观”“世音”“经”“普门”“品”等经题中的关键词分别进行说明。接下来,模仿《法华玄义》,依释名、出体、明宗、辩用、教相等五重玄义对《观音经》进行解释。第一玄义的释名最详细,其他四个玄义则非常简洁。

在第四辩用中,以慈悲益物为用。

1.2.1.2.2. 明解脱(922c21)

在第一项“列名”中,列举了人法、慈悲、福慧、真应、药珠、冥显、权实、本迹、缘了、智断等十义的名词。

在第二项“次第”中,关于十义的次第顺序,分别从“观”和“教”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关于后者的“教”,省略了通义,只对别义进行了说明。关于别义,又分为五味和四教进行说明,而关于四教的说明被省略。关于五味,作者就《华严经》、三藏教、方等部的教、《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 等各以十义加以说明(在各教中,说明十义之一部)。

在第三项的“解释”中,对于十义进行详细解释。

在第四项的“料简”中,以问答的形式进一步阐释十义。在料简“缘了”的段落,提出了所谓如来性恶思想[11]516。

在“别释”中,对“观世音”和“普门”分别加以解释。

关于“观世音”的解释,分为思议之境智、不思议之境智。关于前者的思议之境智,又分为理外、理内。关于后者的不思议之境智,又分为作为境之“世音”与作为智之“观”。

关于“普门”的解释,分为通释与别释。通释分为六义:列门之名、示门之相、明诸门之权实、明普不普、约四随、明观心②关于“约四随”“明观心”的说明,见《法华玄义》。。别释是经历十义而释,如上所述,包括十普。别释即对十普的生起(次第顺序)及十普的内容分别加以解释。

在第二出体中,将灵智与法身相合视为体。

综上所述,通过对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规范培训,提高其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实施自助献血,医疗机构、血站和政府的联动机制,来扩充血源,满足临床合理的医疗用血要求;多举措破解临床供血不足。

在第三明宗中,以感应为宗。关于感应,设六义(列名、释相、释同异、明相对、明普不普、辨观心),详说见《法华玄义》。

第一释名分为通释和别释,前者将 “人”与“法”合在一起解释,而后者则对“人”“法”分别加以解释。

在第五教相中,分为《法华经》的流通分、流通圆教之相、流通醍醐味。

三 关于《观音义疏》

如上所述,《观音义疏》二卷是对《法华经》“观音品”随文释义的注释书③ 盐入法道曾对《观音义疏》开头至《大正藏》第34册第913页下进行译注研究。参见盐入法道《天台智 说〈观音义疏〉译注(1)》(《大正大学研究纪要》(90),人间学部、文学部,2005 年,第1—24 页)、《天台智 说〈观音义疏〉译注(2)》(《大正大学研究纪要》(91),人间学部、文学部,2006 年,第 45—67 页)。。四明知礼有《观音义疏记》四卷。之后,明代的菩提庵圣行曾刊行《观音义疏》与《观音义疏记》的汇本《观音义疏记会本》四卷④另,笔者对于《观音玄义》的译注研究收于《新国译大藏经·中国篇·法华玄义(Ⅲ)》(大藏出版,2018年8月)。[7]129。

(一)《观音义疏》的科文

《观音义疏》卷上的开头是关于《观音经》的科文。以下对《观音品》的构成略作说明。其开头即“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12]56即无尽意菩萨问观音的名号的由来(称为第一问)。之后,释尊在第一答中,解释了观音菩萨名号的由来及受持名号的功德 (免除火灾等七难、远离贪嗔痴三毒、生男生女等十二种功德)。接下来,“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12]57,即无尽意菩萨问观音菩萨救度活动的内容(称为第二问)。其后,释尊在第二答中,指出观音菩萨基于现一切色身三昧而示现三十三种変化身。接下来,无尽意菩萨宣讲对观世音菩萨的供养。现行的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有偈颂部分,而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和最早的《妙法莲华经》没有偈颂部分。这一偈颂部分是阇那崛多 (523—605年)在益州龙渊寺译出 (569年左右),与长行相配合而插入的。所以后来译出的《添品妙法莲华经》(601年)和现行的《妙法莲华经》都有偈颂部分。《观音义疏》《法华文句》的“观音品”注没有对偈颂的注释,而四明知礼的《观音义疏记》则有对偈颂部分的注释。最后,“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2]58持地菩萨在宣说了听闻《观音品》众生有诸功德之后,又具体说明了听众所得的利益。

佐藤所指出的《观音玄义》的“十双”[8]483-484是指卷上的“十义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9]。而被认为所参考的吉藏的《法华玄论》卷第十则有:人法一双、本迹一双、三轮一双、名德一双、内外一双、智慧功德一双、智断一双、显密一双、慈悲一双、二身一双、权实一双、三业一双、三德、浅深、二德、神通示现、力无畏、四等四摄、解行、悲慧一双的“二十双”①另,吉藏《胜鬘宝窟》卷第一“次明正释名门者,今就一题,作五双十义释之。言五双十义,初人法一双。题胜鬘,谓能说之人也;师子吼已下,明所说之法。谓人法一双。师子吼者,譬也;一乘大方便方广者,法也。谓法譬一双。一乘者,谓体实也。大方便者,谓权用也。谓体用一双。从胜鬘师子吼至一乘大乘大方便,谓一经之别名也。方广者,谓大乘经之通称也。谓通别一双。从胜鬘至方广,谓所诠之理也。经者,能诠之教。谓理故(或“教”之误)一双。盖是不二而二,故开五双。若二而不二,则十义无别”(《大正藏》第37册,第2页上、中)。吉藏对《胜鬘经》的经题也以五双十义而解释。[9]447;同为吉藏所撰的《法华义疏》卷第十二则有:人法一双、真应一双、内外一双、慈悲一双、珠药一双、感应一双、世出世一双、神通示现一双、显密一双、名德一双的“十双”说[9]623-624。

第一,引述某人之说:“有人亦作三段分文。谓初问去为序,佛答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9]921。 如上所述,无尽意菩萨的问题有两个,具体是指序文还是正文,科文的表现并不清楚。或许第一问是序,第一答、第二问、第二答合在一起是正。关于“流通分”,则没有问题。

第二,又引述某人之说云:“复有云,经家序者为序,无尽意白佛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9]921。 根据这种说法,《观音品》开头的“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12]56这一经家的叙述部分为“序”,第一问以下、第一答、第二问、第二答等部分为“正”。关于“流通”,与第一说相同。

接下来是“今师”之说,即天台智 之说。“今师有时亦作三段,有时不作三段名,但分为三章:一无尽意问,二佛答,三持地叹。或为四章,三如前,四者闻品得益。或作二段,谓前后两问答也。多种分章,随人意用也”[9]921。天台智 有时分为序、正、流通三段,有时不使用三段之名而是分为三章,但划分方法是相同的。但由于有两个问答,仅仅说第一章的无尽意之问与第二章的佛之答,具体所指并不明确。或许,第一章的无尽意之问中包含第一问和第二问、而第二章的佛之答中包含第一答和第二答。这与通常科文的做法不同。在分为四章的场合,是将分为三章时的第三章,即“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分为两章,即“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为第三章,而“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第四章。此外,在分为二段的场合,是将两个问答分为二段,但严格说来,这种科文并不是以“观音品”所有内容为对象的科文。这里介绍了智 的几种科文,具体选取哪个,是随自己喜好。

由于会计信息化将所有资料数据记录在计算机软件中,因此如果软件存在技术缺陷或漏洞,在数据的存入、存储、转移等环节将很容易出现失误导致财务信息泄露,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由于软件技术交替更新换代很快,有些中小企业自己开发的软件漏洞更多,无法从根本上保障财物信息安全,因此,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减少会计信息在输入、存储等过程中的出错率,是当下企业会计信息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在介绍了关于科文的诸说之后,《观音义疏》云:“若作问答分章,则有两问答。初问答明观音树王冥益等义,后问答明普门珠王显益等义”[9]921。下面介绍这部分科文① 实际上,《观音玄义》的科文在前问答、后问答之后增加了叹闻品功徳。参见盐入法道《天台智 说〈观音义疏〉译注(1)》(《大正大学研究经要》(90),人间学部、文学部,2005 年,第 1—24页。虽然在知礼的《观音义疏记》中有详细的科文,但本文基于《观音义疏》的本文,加以笔者的推定,列出如下科文。。

就经济管理工作而言,网络系统的构建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3]。目前,基于我国具体情况及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网络系统可对财务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确保信息无差错,保证财务信息作用的正常发挥。例如,借助网络系统管理银行的现金、核算固定资产等。结合当前资金流状况,可采用网络系统对资金进行严格审核与监督,实现对资金的实时监控,从而有效避免和打击虚假财务管理行为[4]。

1. 前问答(921b7)②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4卷的页、段、行,没有括号之处,表示与前面的页、段、行相同。

1.1.问

1.1.1. 时节(921b8)

对于佐藤的《观音玄义》受到吉藏影响之说,安藤俊雄提出反论。安藤指出,《法华玄论》的“二十双”之中,除了“人法一双”与“三业一双”,其他的十八义都出现于《维摩经文疏》卷第三,所以,应该是吉藏受到《维摩经文疏》的影响[10]。平井俊荣对安藤此说提出严厉批判,认为很可能是灌顶在智死后,将吉藏之说插入《维摩经文疏》之中① 关于这一问题,还可以参考小野嶋祥雄《〈天台维摩疏〉智 亲撰说への疑问:吉藏撰述书との比较を通し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9),2009 年 3 月。[11]。 在当今学术界,平井之说是主流见解。

1.1.3. 敬仪(922a3)

1.1.3.1. 起(922a4)

1.1.3.2. 袒(922a10)

1.1.3.3.合掌(922a16)

1.1.4. 正问(发问)(922a29)

别人跟住声音去羡慕她。过了一阵又是谁说她被公馆里的听差扭一下嘴巴。她说她气病了一场,接着还是不断地乱说。这一些烦烦乱乱的话金枝尚不能明白,她正在细想什么叫公馆呢?什么是太太?她用遍了思想而后问一个身边在吸烟的剪发的妇人:

1.1.4.1. 称叹(922b7)

1.1.4.2.标所问人(922b8)

1.1.4.3. 正问(922b9)

要进行生态化治理,特别是在风景名胜区、城镇和聚居区周边、交通沿线等可视区范围,治理工程需要推广非开挖、低扰动、隐蔽式融入环境的生态化治理技术,如绿色生态边坡防护、水泥毯铺装式工程结构、落石帘式防护网、多级柔性拦砂坝、防落石柔性棚洞等。简而言之就是采取生态化的治理工程措施以便恢复生态环境。

微课制作完成后,要能够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有效学习。所以,微课的发布最好与教师的微信公众账号关联。该微信公众账号最好是只做某单一课程的微课内容。如此,学生便可以在无基础的状态下,从历史信息中进行系统的学习。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所支持的视频为腾讯视频,因此,经营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师需要建立相应的腾讯视频账户。教师也可以利用诸如网易公开课、腾讯公开课等平台进行相关微课的发布。

1.2. 答(922b12)

1.2.1. 总答(922b13)

丝黑穗病:播前种子处理,用药剂处理种子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方法有拌种、浸种和种衣剂处理三种。药剂防治必须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农药,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效可稳定在60%~70%。

1.2.1.1. 明机(922b14)

1.2.1.1.1. 标人数(922b15)

1.2.1.1.2. 遭苦(922b25)

1.2.1.1.3. 闻名(922c4)

1.2.1.1.4. 称号(922c8)

1.2.1.1.4.1.事

首先,顾客对支付宝账号的创建过程十分简单,只需要在网页或者手机APP上进行支付宝账户的实名登记即可,操作步骤也只需轻轻一键即可购买余额宝,这与银行基金和理财产品的购买的过程相比方便并且简洁明了,除此之外,余额宝每天的收益都会在余额宝的账户上加以显示,客户随时随地都可清楚的看到过去一天获取的收益是多少,这使得顾客体验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1.2.1.1.4.2. 理(922c15)

1.2.1.2. 明应(922c18)

1.2.1.2.1. 明应(922c19)

通释又分为列名、次第、解释、料简四项。

1.2.2. 别答(923a8)

1.2.2.1.口机感应(923a9)

1.2.2.1.1.明七难

1.2.2.1.1.1. 火难(923b26)

1.2.2.1.1.1.1. 贴文(923c1)

使用保水剂并于浇水后每隔10天测定一次结果,浇水后第一次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施用保水剂后相比对照土壤的含水量有明显增加。经过3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保水剂显示出对土壤水分的保持作用,但3种保水剂保水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旱地宝农林专用保水剂和农林用长效型保水剂均在测定中后期表现出了良好的保水能力,延长了土壤有效水的供应时间,且旱地宝蓄水能力更强。R101型保水剂在测定中期表现出良好的保水能力,但后期差别逐渐减小,说明保水剂保存的水分可能已部分供应作物吸收利用。综上所述,保水剂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为:旱地宝农林专用保水剂>农林用长效型保水剂>R101型保水剂。

1.2.2.1.1.1.1.1.持名

1.2.2.1.1.1.1.2. 遭苦(923c12)

1.2.2.1.1.1.1.3.应

1.2.2.1.1.1.1.4. 结(923c13)

1.2.2.1.1.1.2. 举事证(923c13)

1.2.2.1.1.1.3.观行解释(923c24)

1.2.2.1.1.2. 水难(924c10)

1.2.2.1.1.2.1. 贴文(924c11)

1.2.2.1.1.2.2. 引证(924c19)

1.2.2.1.1.2.3. 观释(924c29)

1.2.2.1.1.3. 罗刹难(925b23)

《观音玄义》的开头有“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的题记,即此书是智 所讲、其弟子灌顶所记录的著作。这种体裁与《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等智 的许多著作的体裁是一样的。

1.2.2.1.1.3.1. 贴文(925b25)

1.2.2.1.1.3.2.约事

1.2.2.1.1.3.3. 观释(925c29)

1.2.2.1.1.4. 刀杖难(926b5)

1.2.2.1.1.4.1. 贴文(926b7)

1.2.2.1.1.4.2. 约事证(926b13)

1.2.2.1.1.4.3. 观释(926b25)

1.2.2.1.1.5. 鬼难(927a19)

1.2.2.1.1.5.1. 贴文(927a20)

1.2.2.1.1.5.2. 约事证(927a27)

1.2.2.1.1.5.3. 观解(927a28)

1.2.2.1.1.6. 枷锁难(927c18)

1.2.2.1.1.6.1. 贴文(927c19)

1.2.2.1.1.6.2. 约事证(927c28)

1.2.2.1.1.6.3. 观释(927a3)

1.2.2.1.1.7. 怨族难(928b11)

1.2.2.1.1.7.1. 贴文(928b12)

1.2.2.1.1.7.1.1. 标难处(928b14)

1.2.2.1.1.7.1.2.标遭难人(928b19)

1.2.2.1.1.7.1.3. 明有机(928b26)

1.2.2.1.1.7.1.4. 明应(928c4)

1.2.2.1.2. 结口机(928c5)①此科文本来不应该在这里,而应该在“1.2.2.1.1.7.3.观释(928c22)”之后。

1.2.2.1.1.7.2. 约事证(928c11)

1.2.2.1.1.7.3. 观释(928c22)

1.2.2.2.意机感应(929a10)

1.2.2.2.1. 贴文(929a11)

1.2.2.2.2. 观解(929b26)

1.2.2.3.身机感应(930a27)

1.2.2.3.1. 贴文(930a29)

1.2.2.3.2. 引事证(930b9)

1.2.2.3.3. 观解(930b11)

1.2.3. 劝持(931c23)

1.2.3.1. 劝持(931c25)

1.2.3.2. 格量(931c27)

1.2.3.2.1. 格量本(931c28)

1.2.3.2.2. 问(932a2)

1.2.3.2.3.答

1.2.3.2.4.正格量②“正格量”中出现了“又约观解者……”(932a22),但未列入科文表。

1.2.3.3. 结观(932a25)

2. 后问答(932a26)

2.1. 问(932b2)

2.2. 答(932b18)

2.2.1.别答

2.2.2. 总答(935a18)

2.2.3. 劝供养(935a28)

2.2.3.1. 劝供养(935b11)

2.2.3.1.1.称美功德(935b12)

2.2.3.1.2.出供养意

2.2.3.2. 奉旨③“奉旨”之后有“若就观解者……”(935b21),但未列入科文表。(935b15)

3.叹闻品功德(935c12)

(二)《观音义疏》注释方法的特征

《观音义疏》的注释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关于《观音经》的记述,在进行一般性的解释之后,以“约事证”“引事证”“举事证”等形式,多处引用上述《系观世音应验记》的内容①《观音义疏》卷上“次约事证者,晋世谢敷作《观世音应验传》,齐陆杲又续之。其《传》云,竺长舒晋代元康年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下风,岂有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临舍而灭。乡里浅见,谓为自尔。因风燥日,掷火烧之,三掷三灭,即叩头忏谢”(《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4册,第923页下)。,即以具体的信仰体验的事实来佐证《观音经》所说内容的真实性。这可以说是本疏注释方法的一大特征。

2.设立“观解”“观释”“观行解释”等项目,叙述相当于《法华文句》的四种释(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中的“观心释”的内容。不过,《法华文句》的“观心释”主要就圆教的观心而言(多表述为即空、即假、即中),而《观音义疏》中的“观心”则贯穿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等各教,与《法华文句》的“约教释”有相通之处。

3.“有人云”“有人解云”等说法出现了十几次,而“旧解”“旧释”也出现了数次,这表明作者引用了其他注释家的解释。如前所述,《观音义疏》受到吉藏的影响。此疏与吉藏解释之间的比较研究是今后的课题。

关于《观音义疏》内容的详细考察也是今后的课题。

四 《法华文句》的《观音品》注

《法华文句》的《观音品》注是对《法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的注释② 关于笔者对《法华文句》的译注研究,参见《法华文句》(Ⅰ)—(Ⅳ),《第三文明选书》(4—7),2016—2017 年, 第三文明社,2007—2011 年。。在《法华经》全部内容分为“一经三段”的场合,由于《分别功德品》格量偈以下的部分被视为“流通分”,故《观音品》也属于“流通分”。在“二经六段”的场合,《观音品》属于本门,所以被视为本门的“流通分”。本门的“流通分”比较复杂,列举如下:

1.明弘经功德深劝流通

1.1.明初品因功德劝流通——《分别功德品》格量偈以下、《随喜功德品》

1.2.明初品果功德劝流通——《法师功德品》

1.3.引信毁罪福证劝流通——《常不轻菩萨品》

2.付嘱流通

2.1.嘱累流通

2.1.1.明菩萨受命弘经——《如来神力品》

2.1.2.明如来摩顶付嘱——《嘱累品》

2.2.约化他劝流通

2.2.1.苦行乘乘——《药王菩萨本事品》

2.2.2.三昧乘乘——《妙音菩萨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2.2.3.总持乘乘——《陀罗尼品》

2.2.4.誓愿乘乘——《妙荘严王本事品》

2.3.约自行劝流通——《普贤菩萨劝发品》

由此可见,《观音品》被规定为付嘱流通、约化他劝流通、三昧乘乘。

《观音品》注的开头是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这一题名的解释,其中有“通之十双”“别之五只”说法。“通之十双”的内容由于与《观音玄义》的“十双”完全相同,故如佐藤哲英所指出的,这部分内容受到吉藏的影响。关于这一点,平井俊荣在佐藤说基础上又做了如下分析:

《法华文句》的“十双”名目中,既与《法华玄论》难以对应、又与《法华义疏》难以对应的,是第九项的“缘了”。此“缘了”,众所周知,出自《观音玄义》卷下“料简缘了,问,缘了既有性德之义,亦有性德之恶否?答,具……”(《大正藏》第34册,第882页下)。后世往往将其作为天台宗特有的思想而举出,作为性恶说的出处。关于缘了一双,由于《玄论》《义疏》的项目中都找不到与其相对应的内容,所以可以视为天台宗思想家独自插入的内容,而剩下的九项目或者与《玄论》相对应,或者与《义疏》相对应,故它们是三者之间具有密切关联的证据……《文句》(《观音玄义》)中关于这一法门的内容,显然是借用了吉藏的《法华玄论》或《法华义疏》的相关内容[11]516。

关于“别之五只”,此疏分为观、世、音、普、门五项目加以考察。关于“普”,与《观音玄义》一样讲到了“十普”。如前所述,这一说法是在吉藏的“三普”说基础上的扩大解释。但此疏在原有的“三普”基础上增加了“七普”,从中看出此疏作者的思想创意。

在“五只”之后是“随文释义”,这部分内容是对《观音义疏》内容的极为简洁的概括。

五小结

以上,考察了中国天台关于《观音经》(《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注释书《观音玄义》《观音义疏》《法华文句》《观音品》注的内容。对佐藤哲英、平井俊荣所说的吉藏说的影响问题、注释书的成立问题、各注释书的构成与内容做了简单介绍。关于这些注释书的详细研究是笔者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出三藏记集:第4卷[M]//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55册.大藏出版社,1928:22.

[2]道端良秀.中国佛教と《法华经》の信仰[M]//横超慧日,编.法华思想.平乐寺书店,1975:506-523.

[3]圣严.中国佛教以《法华经》为基础的修行方法[J].中华佛学学报,1994(7).

[4]圣凯.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上)[J].法音,2002,215(8).

[5]圣凯.论中国早期以《法华经》为中心的信仰形态(下)[J].法音,2002,216(9).

[6]牧田谛亮.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M].平乐寺书店,1970.

[7]小野玄妙.佛书解说大辞典:第二卷[M].平文社,1935:129.

[8]佐藤哲英.天台大师の研究[M].百华苑,1961:486-489.

[9]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34册[M].大藏出版社,1926:877.

[10]安藤俊雄.天台学:根本思想とその展开[M].平乐寺书店,1968:387-418.

[11]平井俊荣.《法华文句》の成立に关する研究[M].春秋社,1985:516-518.

[12]高楠顺次郎.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9册[M].大藏出版社,1925:56.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Avalokite vara Sūtra of the Chinese Tiantai School

KANNO Hiroshi1,2Trans.,ZHANG Wenliang3
(1.Institute of Oriental Philosophy,Tokyo,Japan;2.Soka University,Hachioji,Japan;3.School of Renmin Univer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Abstract: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ontents of the Guanyin Xuanyi(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Avalokite vara Sūtra),the Guanyin Yishu(The Interlinear Commentary on the Avalokite vara Sūtra),and the commentary on the Guanyin Chapter of the Fahua Wenju(The Interlinear Commentary on the Lotus Sūtra) as the commentaries on the Avalokite vara Sūtra.And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influence of Jizang’ theory,which Satō Tetuei and Hirai Shunei pointed out,and the problem of the foundation of those commentaries,and their structure and contents.

Keywords:Avalokite vara Sūtra;Tiantai School;Guanyin Xuanyi;Guanyin Yishu;Fahua Wenju

中图分类号:B946.1;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2-0001-08

收稿日期:2018-11-14

作者简介:菅野博史(1952- ),男,日本东洋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创价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佛教研究。

译者简介:张文良(1966- ),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佛教研究。

标签:;  ;  ;  ;  ;  ;  ;  ;  ;  ;  ;  ;  ;  

菅野博史:关于中国天台宗《观音经》的注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