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论文_马友忠

导读:本文包含了计算机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计算机,工科,类专业,课程,校企,应用性,系统。

计算机类论文文献综述

马友忠[1](2019)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内在要求,校企合作是实现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部分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仍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应从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加强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应用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来源于《河南教育(高教)》期刊2019年12期)

胡荣林,张海艳,王媛媛,李翔[2](2019)在《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服务超市”人才培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围绕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根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特点,把学校作为"超市",教师作为"服务员",为学生"顾客"提供课程及其它创新实践活动"商品",构建基于"教学服务超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学服务。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效果很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适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12期)

丁红发,熊云龙,蒋合领,喻曦,李均涛[3](2019)在《基于SPOC的信息融合式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SPOC在MOOC之后,成了一种适应高等院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作者设计了混合学习模式的计算机类课程改革模式框架,从课程选取与课程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角度,对具体的计算机类课程进行了实践性的SPOC混合教学改革实践。实践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框架能够指导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所进行的教学实践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50期)

栾岚[4](2019)在《浅析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合思政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人才应该是具有造福于人民、社会和国家的才能的人。德才兼备,德始终是在第一位的。本文讨论了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如何在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以及如何细化落实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侯金奎,王成端,陈春雷[5](2019)在《校企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新技术层出不穷、快速迭代的产业实际,指出目前地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从产业实际需求、校企协同、校企共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研究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形成了以信息产业及教育政策、本地区信息产业实际、和高校专业建设为叁个支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已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4期)

杜松江,张洁[6](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新经济"形势下对"新工科"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从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专业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水平、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形成优势或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彭晏飞,张全贵[7](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各高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多采用的同年级横向统一培养、不同年级纵向阶梯式进阶培养模式与学生个性化需求差异较大的问题,提出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按需求跨年级分流的多元化培养"模式,将学生按需求分流为科研型、创新创业型和应用技能型3个方向,按不同培养目标浸入到不同实践教学环境中分类培养。为新工科建设大背景下各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种借鉴方案。(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潘小艳[8](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内涵与现状出发,以山东工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分别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33期)

邓娜,刘永川,陈旭,熊才权,叶志伟[9](2019)在《智慧教室场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逐步深入,高等教育也面临重大改革。作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重要基础设施,智慧教室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重视。为填补当前相关研究空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与改革思路,在分析智慧教室功能与优势后,针对计算机类课程的特殊性,总结传统教室场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数据挖掘课程中的网络爬虫章节为例,设计智慧教室场景下的教学过程,以探讨未来智慧教室场景下的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张德芬,程东升,陆芸婷,何涛[10](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与新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大力开展新工科建设。以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等探讨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分别从建立"平台+方向+模块"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开发形式多样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将成果导向理念贯彻到教学以及"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等方面阐述具体相关措施,可为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新兴产业与新经济需要的技能型计算机人才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计算机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务。围绕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根据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特点,把学校作为"超市",教师作为"服务员",为学生"顾客"提供课程及其它创新实践活动"商品",构建基于"教学服务超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教学服务。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效果很好,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着提升,适宜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计算机类论文参考文献

[1].马友忠.校企合作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9

[2].胡荣林,张海艳,王媛媛,李翔.应用型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服务超市”人才培养模式[J].软件导刊.2019

[3].丁红发,熊云龙,蒋合领,喻曦,李均涛.基于SPOC的信息融合式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

[4].栾岚.浅析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合思政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5].侯金奎,王成端,陈春雷.校企融合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9

[6].杜松江,张洁.“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数码世界.2019

[7].彭晏飞,张全贵.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8].潘小艳.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教学策略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9].邓娜,刘永川,陈旭,熊才权,叶志伟.智慧教室场景下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软件导刊.2019

[10].张德芬,程东升,陆芸婷,何涛.新工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9

论文知识图

网络调查问卷界面光传飞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模块划分计算机类课程公共服务系统模块计算机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浙大计算机类专业与网新恒天软件...2 双证结合的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

标签:;  ;  ;  ;  ;  ;  ;  

计算机类论文_马友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