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陶红亮1茹殷云2

刍议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陶红亮1茹殷云2

1.浙江杰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10004;2.浙江宝恒建设有限公司310012

摘要:我国建设市场的发展和走向受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只有好的建筑工程,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任,才能为人民带去实际利益;不好的建筑工程,不仅会对人民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威胁,也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前言:

现代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庞大,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人员也日益增加,实现高效和高质量施工的目标,就必须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协作制度。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实际施工过程往往依靠经验进行管理,还没能发挥出制度的管理作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没能形成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导致建筑工程领域制度应用不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在于现场控制上,在现代工程分包制的模式下,现场管理责任不落实,质量监控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时常存在,常常导致建筑工程工地的实际管理混乱。

1影响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分析

1.1工程的物质基础因素

建筑工程是在固定地域和环境开展的,遵循既定设计方案,围绕材料进行的建设活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和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都依赖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首先,材料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只有严把材料的进口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合格,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现场管理效率,进一步减少管理过程的压力。其次,采购人员的行为对材料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只有严防劣质材料进入工地,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正常进行。其次,能否妥善保管建筑材料对工程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只有做好施工前的材料检验工作,才能使建筑工程安全高效的进行。

1.2工程的人力资源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主要是由具体的人来进行的,建筑工程从根本上是需要不同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应当围绕建筑工程不同人员的职责,全面提高各级工作人员的管理效能。首先,人的因素决定了管理职责是否履行到位,相关规章制度是否能落实在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其次,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是否能够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决定了问题的处理方式及使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最终影响着工程的质量。第三,管理人员是否尽职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走向,以及工程成本的高低,预示着工程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

1.3工程的组织协调因素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影响,只有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科学的施工方法、有效的现场管理手段,才能保证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达到预定目标。首先,是否有科学的监督管理方案,直接决定了能否全面的对工程进行管理,并直接决定了施工成本和工期是否会延长。其次,先进的施工工艺对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也有重要影响,工艺不仅影响着操作方法,同时也影响着现场管理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管理和质量控制效率。第三,各部门的协调性也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各部门之间建立了协调的关系,按照统一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才能使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日常监管的效率,全面提高现场管理控制水平。

1.4工程的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对工程管理的难度有重要影响,通常施工环境越好,受到的限制因素越少,工程的进度会越快,工程管理和质量目标也越容易实现。反之,限制性条件越多,建筑工程的现场管理和质量控制难度越大。首先,水文、气象、绿化、污染等自然环境会对施工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要求施工现场监督管理人员切实注重恶劣天气对混凝土浇筑的影响等。其次,社会环境也会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有影响。例如,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不扰民,不破坏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等,这些问题需要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及质量控制人员予以重点关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在合乎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进行。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

2.1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统一各方面人员参与到建筑工程的管理过程中,能够积极听取相关利益方对工程质量意见建议,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的水平。其次,建立完善高效的协作程序,从客观上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问题的预判能力,可以积极利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模拟建筑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力求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为协调相关方面提前做好必要准备,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2.2提高现场监督管理的执行力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并逐步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制度,全面提高各项制度的可行性,保证把制度落到具体工作的实处。其次,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制度的认识,让所有人员认识到执行制度的作用。具体要让管理人员认识到执行制度对提高管理效率带来的益处。让施工人员意识到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仅可以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而且可以给施工人员带来相应的物质奖励。第三,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由建筑工程组织管理机构不定期抽查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罚。第四,依靠科学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使用标准化、信息化的工程质量检验方法,从而用数据来监督各项制度是否履行。

2.3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的成本是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控制效率的直接反应,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工作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工作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建立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和估算制度,全面收集工程的相关数据,有效核算工程的成本情况。对施工成本进行认真必要的分析,找出可供改善的方面,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予以必要整改。其次,树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成本节约意识,尽可能的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浪费现象,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并且积极开展节约成本的宣教工作。第三,将工程的实际花费与工程的预算进行对比,减少输出成本的同时,有效控制各项目和分段的成本,从而全面提高对工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水平。

2.4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加强对管理人员的资质审核,为建筑工程安排有专业技术能力,能执行相关管理制度的监督管理人员。其次,加强对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人员必要的岗前培训工作,使监管人员明确工程的性质、监管的要点、相应的技术标准等具体要求,从而全面提高监管工作人员的水平,使日常监管工作有的放矢的进行。第三,加强对监管人员的日常考核,建立监管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绩效考评与待遇挂钩,同时着重分析监管人员的履职情况,对职责不到位的监管人员予以必要的帮扶教育,切实督促建筑工程管理人员高效的履行职责。

3结语

现代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革新,同时也提高了全社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只有加强施工过程管理,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建筑工程企业应当依靠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系统有效的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效率,切实有效的满足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

参考文献:

[1]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筑科学,2013(32)

[2]万选奎.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的相互促进[J].建材与装饰,2016(13).

标签:;  ;  ;  

刍议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陶红亮1茹殷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