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反应器论文_章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子,反应器,偶氮,生物,催化剂,脯氨酸,高效。

分子反应器论文文献综述

章奇明[1](2019)在《加氢裂化工业反应器建模和原料油分子重构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氢裂化是炼油与石化行业的关键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对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采用离散集总法建立了加氢裂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用于模拟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公司的减压瓦斯油(VGO)加氢裂化工业装置。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产品组成(气体、石脑油、航空煤油、柴油和加氢尾油)和反应器床层的温度分布,可以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此外,利用该模型考察了原料油流量、补充氢气流量、进料温度等操作变量对VGO加氢裂化反应的影响。然而,基于上述模型得到的产品组成较为粗略(按沸程进行切割的馏分组成),无法获得更为详细的分子组成,为此本文进一步对VGO原料进行了分子重构的研究。运用概率分布函数对烃类分子结构进行数学描述,建立了随机重构模型,用于预测沙中VGO和伊朗VGO的组成。结果显示,由随机重构模型得到的模拟分子混合物在密度、元素组成、族组成等物性数据上均与工业实测值较为吻合,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后续可用于构建分子水平的加氢裂化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8)

黄晓遇,谭炳琰,李淳峰,陈雨佳,韦童[2](2019)在《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生物脱氮反应器中痕量信号分子AI-2》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污泥菌群间的群体感应作用,建立了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定量检测介导细菌种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方法。取反应器的泥水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氨基磺酸掩蔽亚硝酸盐干扰,并与2,3-二氨基萘(DAN)发生衍生化反应,衍生化产物用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经氮吹浓缩后上机分析。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乙腈与水(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荧光检测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 nm和503 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1~200 ng·mL~(-1)范围内呈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ng·mL~(-1),回收率为55.08%~59.25%,相对标准误差为2.98%~10.41%。该方法适用于杂质干扰多的痕量信号分子AI-2定量分析,可为生物脱氮工艺中信号分子AI-2介导群体感应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浩[3](2017)在《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在砷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及其分子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水和酸性矿坑水中的砷污染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对砷污染水体的修复关系到国计民生。我们采用石门酸性尾矿土壤和中性尾矿土壤富集得到了砷氧化微生物群落,并且将其在珍珠岩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以此构建一种用于修复高砷地下水中砷污染的生物膜反应器和一种用于修复酸性矿坑水的砷污染的生物膜反应器。用于修复地下水中砷污染的生物膜反应器能够在10分钟内将合成地下水(pH6.8~7.0)中的1.1 mg/L As(Ⅲ)氧化成As(V);经过140天的运行,仍可以在20分钟内将全部1.1 mg/L As(Ⅲ)氧化。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的16S rRNA基因分析显示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占大多数。此外,我们从生物膜上随机分离得到了6株不同的砷氧化可培养单株。功能和基因分析显示全部6株细菌都具有砷氧化活性,其中五株是化能自养。进一步分析显示该生物膜上有多样性极大的氧化酶(AioA)和两种类型的固碳酶(RuBisCO)。这说明了该生物膜反应器对砷的高效氧化是由大量化能自养砷氧化微生物催化完成的。我们还发现该生物反应器是可以简洁地复制和扩大规模的。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该生物膜反应器是已知生物反应器中砷氧化速率最快的反应器,同时,它也是最稳定、经济、环境友好的。第二个生物膜反应器被用来氧化pH 4.0的酸性矿坑水。当砷的浓度为120mg/L时,需要24小时才能将全部As(Ⅲ)氧化成As(V)。当砷的浓度降低到20 mg/L时,只需4.5小时就可以将As(Ⅲ)全部氧化成As(V)。我们还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该生物膜反应器的砷氧化能力。当pH降低到3.5时,反应器6.5小时能将全部20 mg/L的As(Ⅲ)氧化成As(V)。此外,我们采用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来进一步定量评估生物膜反应器的砷氧化效率。速率常数随着pH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在珍珠岩表面形成了致密的生物膜,说明生物反应器对砷的氧化是由大量的微生物催化完成的。16S rRNA测序分析显示Proteobacteria占比66.98%,占据了大多数。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该生物膜上的砷氧化酶多样性相对较小,这说明酸性环境中能够生存的微生物种类相对较少。据我们所知,该生物膜反应器是目前唯一一种针对高砷酸性矿坑水环境的砷氧化生物膜反应器。综上所述,我们利用石门雄黄尾矿的中性和酸性土壤分别构建了一种氧化高砷的地下水中砷的生物膜反应器和一种针对酸性矿坑水的生物膜反应器。我们对其砷氧化能力和分子基础都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7-06-01)

郑安荀[4](2017)在《光调控的分子印迹微反应器多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印迹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前景好,是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光刺激响应的分子印迹材料在催化领域的应用较少,本文合成了叁种类型光刺激响应性单体-偶氮苯和修饰的羟脯氨酸,以两种物质为单体合成共聚分子印迹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对其催化aldol反应进一步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对分子印迹进行概述,介绍了分子印迹的发展、特点及应用。对偶氮苯作为光控基团催化光控反应进行总结。最后概述了负载型聚合物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现状。对分子印迹技术制备光响应性刺激响应催化材料提出了构想和设计。第二章以3,5-二甲基苯胺、苯酚、甲基丙烯酸、羟脯氨酸等为原料,经重氮偶联、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偶氮苯功能单体DMAMA,合成催化单体衍生物ProMA。通过1HNMR、13CNMR、质谱等证实了其结构,考察了DMAMA的光致异构化性能。以产物为模板分子、DMAMA和ProM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材料。讨论了交联剂用量,偶氮苯单体与催化剂单体的比例等对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SEM、TG、FT-IR、紫外-可见光谱、氮吸附等对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光控催化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对溶剂、MIP投入量,反应温度、时间,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光控催化条件。MIP催化aldol反应的转化率达到82%,光控差值达到20%。催化剂对不同底物具有不同的催化性能,其能重复使用叁次。第叁章3,5-二羧基苯胺、苯酚等为原料,经重氮偶联反应、酯化反应、合成了叁种具有光响应性的偶氮苯单体。通过1HNMR、13CNMR、质谱证实了其结构,考察单体的光致异构化性能。合成不同的印迹催化剂,讨论了其光致异构化性能。用SEM、TG、FT-IR、氮吸附等对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光控催化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不同链长的醇对催化活性和光控差值的影响。链越长光异构化速率降低,不利于光的调控。MIP催化转化率达到66%,光控差值达到23%。第四章3,5-二甲氧基苯胺、苯酚等为原料,经重氮偶联反应、酯化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光响应性的偶氮苯单体DOAMA。通过1HNMR、13CNMR、质谱证实了其结构,考察DOAMA的光致异构化性能。以产物为模板分子、DOAMA和ProMA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合成分子印迹材料。用SEM、TG、FT-IR、氮吸附等对材料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光控催化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索:溶剂、反应温度、偶氮苯单体与催化剂单体的比例等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催化转化率达到83%,光控差值27%,其能重复使用3次。第五章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7-05-20)

苏成勇[5](2017)在《配位超分子自组装—纳米分子容器/反应器的配位空间功能化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Metal-Organic Cages, MOCs)自组装是当前配位超分子化学领域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研究方向,被寄希望在主客体化学、分子容器和反应器、分子器件和机器等方面具有重要前景。本报告简要介绍我们课题组在金属-有机分子笼自组装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如何组装功能化的"活性分子笼"。如通过含钌金属配体和Pd2+离子组装得到几何构型为斜方十二面体、笼壁镶嵌具有氧化-还原和光学活性金属中心的、拥有尺寸均一的窗口的金属-有机笼状化合物。利用"疏水作用"可以将一些分子尺寸适合的非极性芳香有机分子选择性地束缚于笼子空腔内部,实现极性和水环境下的分子输送[1]。结合钌金属配体的构象手性,我们采用预拆分的策略分组装得到光学纯的手性金属-有机分子笼,具有较高的客体包合能力和很高的立体化学稳定性,成功实现对阻转异构体分子的手性拆分[2]。进一步可以将此具有多光催化中心和多光敏中心的分子笼应用于可见光光水解产氢,实现具有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笼单分子产氢体系(如图1示)[3]。(本文来源于《“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期刊2017-04-28)

张鹏[6](2017)在《力化学反应器制备PP/PS的共混材料及其计算机分子模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条件已经不能够满足生产生活所需,由于聚合物共混材料能够取长补短,使得共混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单一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聚合物共混材料也越来越受到科研学者的关注。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是现如今五大通用塑料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两种塑料。由于其两者自身性质使用的有限性,需要将二者共混使其达到人们所需的性能。本文的内容包括仿真模拟和实验两方面对PP/PS二元共混和PP/PS/PP-g-MAH叁元共混进行研究。一方面,从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对PP/PS二元共混和PP/PS/PP-gMAH叁元共混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中的分子动力学模块,通过建立分子链、几何优化、退火、动力学计算及机械性质的模拟,对PP和PS单胞模型进行了力学性能仿真。根据刚度矩阵和柔度矩阵,计算出PP和PS的杨氏模量、剪切模量、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等力学性质。采用DPD模块对PP/PS二元共混体系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其相态图及等密度图。同样,利用DPD模块对PP/PS/PP-g-MAH叁元共混体系进行了仿真模拟,在时间步长为20万步时,得出当PP/PS/PP-g-MAH比例为90/10/3时,体系的相容效果是最好的,同样和实验结果也是吻合的。为了研究时间步长对共混体系的影响,又仿真模拟了一组时间步长为40万步的体系,比较分析两组相形态图。另一方面,实验部分主要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研发的单螺杆强剪切力化学反应器进行PP/PS二元共混、PP-g-MAH的制备和PP/PS/PP-g-MAH叁元共混。当螺杆转速为50r/min时,PP/PS配比为90/10时共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在不同转速不同配比的条件下制备相容剂PP-g-MAH,得出螺杆转速为80r/min、PP/MAH/DCP含量为100/3/0.3时制得的相容剂PP-gMAH接枝率最高。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在PP/PS/PP-g-MAH比例设定为90/10/3时,得出当螺杆转速为50r/min时,PP/PS/PP-g-MAH叁元共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是最好的。考虑到增加螺杆的剪切作用,对螺杆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最大剪切速率、最大剪切应力、最大混合指数和累积停留时间四个参数的考量,发现当螺棱断面梯形底角角度为60o、螺棱断面凹槽为1.5mm的结构组合为最佳组合方案。(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4-01)

龚晚君,赵智勇,刘思敏[7](2016)在《葫芦脲作为超分子纳米反应器/催化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葫芦脲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关注和长足发展的一种新型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其刚性的结构、疏水性的空腔及电负性的端口赋予其极为特殊的识别性质——对有机阳离子客体的高选择性和高亲合性。过去的十几年里,学者们利用其独特的性质将其应用在包括从基本的分子识别与组装到复杂的叁维材料的制备以及药物传输及缓释等各个领域中。此外,创造性地将葫芦脲分子用于控制化学反应进程则成为了葫芦脲化学又一备受瞩目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葫芦脲及其衍生物作为超分子纳米反应器/催化剂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国内在此领域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葫芦脲通过主客体作用对反应底物的反应活性的影响,希望能给对葫芦脲介入的化学反应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学进展》期刊2016年12期)

高宁宁[8](2016)在《丙烯高温氯化反应动力学分子模拟及氯化反应器CFD模拟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丙烯氯化反应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类重要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丙烯与氯气无需催化剂,就可发生取代、加成等反应。其中,不仅有生成3-氯丙烯(3-C_3H_5Cl)的主反应,同时还伴随多种副反应,产物组成十分复杂。主产物3-C_3H_5Cl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和基础原料,用途非常广泛,常用于有机合成、香料、粘合剂、农药、涂料、也用于合成树脂和塑料阻燃等。但目前丙烯高温氯化法工业生产中存在开车周期短、收率较低、能耗高、副产物多等难题。本文提出从氯化反应源头出发,通过深入探索氯化反应的分子机理以及氯化反应器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试图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具体来说,本文工作分为以下两个主要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于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丙烯高温氯化反应机理,提出了高温下叁个主要氯化反应的机理。这叁个主要反应是:氯气与丙烯生成3-氯丙烯与氯化氢(Cl_2+C_3H_6→3-C_3H_5Cl+HCl)、氯气与丙烯生成1,2-二氯丙烷(Cl_2+C_3H_6→1,2-C_3H_6Cl_2),氯气与3-氯丙烯生成2,3-二氯丙烯与氯化氢(Cl_2+3-C_3H_5Cl→2,3-C_3H_4Cl_2+HCl)。本文在MP2/6-31G理论计算水平上,搜索了最可能反应路径上的过渡态,得到了上述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模型。以上叁个反应依次被称为反应I、反应II和反应III。分子模拟研究表明:(1)丙烯高温氯化反应的机理是自由基机理,且存在决速步;(2)根据基元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获得了以上叁个反应的决速步及其活化能,依次是78.42k J/mol、27.83 k J/mol和148.87 k J/mol;(3)叁个反应决速步的反应速率常数依次是k(1-2)=1.94×10~7×exp((-71.29×1000)÷8.314T) k(2-3)=4.61×10~6×exp((-3.9.26×1000)÷8.314T) k(3-2)=7.01×10~7×exp((-143.08×1000)÷8.314T) (4)通过对叁个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的分析,得出结论:低温有利于加成反应,高温有利于取代反应。叁个反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依次是:r_1=3.61×10~9×exp((-113.98×1000)÷8.314T)(Cl_2_~(1/2)(CH_2CHCH_3) r_21=3.61×10~3×exp((-70.52×1000)÷8.314T)(Cl_2_~(3/2)(CH_2CHCH_3) r_3=2.2.8×10~(10)×exp((-185.77×1000)÷8.314T)(Cl_2_~(1/2)(CH_2CHCH_2Cl)第二个部分是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射流混合反应器进行模拟和优化。运用分子模拟获得的宏观动力学模型,采用CFD模拟方法优化丙烯高温氯化反应器。射流反应器优化的主要方面包括喉道半径、混合长度、混合角、C_3H_6/Cl_2进口摩尔比和C_3H_6入口温度。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因素对射流搅拌反应器的温度分布、产品分布影响的分析,获得了一组优化数据。CFD模拟优化研究表明:(1)反应器CFD模拟结果与实际工业生产的结果趋势上是一致的;(2)基于一系列的喉道半径、混合长度、混合夹角、C_3H_6/Cl_2进口摩尔比以及C_3H_6进口温度的模拟分析,当喉管半径为50mm,混合长为150mm和混合夹角为30°,C_3H_6/Cl_2进口摩尔比取5.4:1、C_3H_6进口温度取613.15K时较为有利于3-C_3H_5Cl的生产。(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16-04-30)

吴俊康,余冉,陈良辉,刘美婷,常岩[9](2016)在《纳米ZnO对恒流反应器中欧洲亚硝化单胞菌的毒性影响及分子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NPs)得益于其微小粒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物医药行业和科研领域。纳米氧化锌(n-ZnO)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工程纳米材料之一,在其生产、应用、流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释放于周围环境,并进入市镇下水管网系统,使得市政污水处理厂成为其重要的环境归趋中介之一([1])。由于其独特的溶解性和微小结构特点,n-ZnO更易于穿透细胞膜、(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2生物法》期刊2016-04-22)

赵蓉[10](2016)在《带有光敏分子开关的智能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及可控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催化剂的广泛使用和现代催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活性高、稳定性和选择性好、使用寿命长的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成为当前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金属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但同时又有易团聚、易失活的缺陷,故在使用时通常将其负载在适当载体上。介孔氧化硅的纳米孔道不但为金属纳米粒子的原位生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也为最终的催化反应提供了一个限域场所,所以近年来常被作为催化剂载体来制备纳米反应器。目前,智能纳米反应器主要分为温敏型、pH敏感型和光敏感型等。其中,光敏感型纳米反应器因其无毒且在安全性、可控性和便利性等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外界光刺激作用下,偶氮苯基团(Azo)可以发生顺反异构,从而与环糊精(CD)发生可逆的复合(430nm)与解复合(365nm)过程。根据以上特点,为实现利用光波信号来控制催化反应的目的,我们选择Azo基团和α-CD复合体系来做光敏分子开关。本文利用Ag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含有Azo/α-CD光敏分子开关的介孔氧化硅(MS)材料为催化剂载体,制备了带有光敏分子开关的智能纳米反应器Ag@MS-Azo/α-CD。第一部分,我们制备出含有Azo光敏基团的纳米反应器,该反应器由Ag纳米粒子和带有Azo光敏基团的MCM-41型介孔氧化硅材料制备而成。首先我们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对其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来分析MS的孔道内包覆的Ag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含量。接着利用综合热(TG-DSC)分析和元素分析来计算Ag@MS-Azo中各基团的接枝率。最后,我们利用高压汞灯为光源,用紫外可见光分度计来表征纳米反应器表面的光敏基团的可逆光异构效应,结果证明Azo接枝到MS后仍具有高效可逆光异构效应。以上的表征和测试,证明了实验成功地制备了带有光敏基团的纳米反应器Ag@MS-Azo。第二部分我们将Azo/α-CD复合体系引入MS表面,构建出一种带有光敏分子开关的智能纳米反应器Ag@MS-Azo/α-CD。利用高压汞灯为光源,通过电化学实验来探索Ag@MS-Azo/α-CD的通道“开/关”作用,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度计来表征其可控催化性能。结果表明,λ=430nm时,α-CD与Azo形成复合结构,MS孔道表面被环糊精分子覆盖,反应物无法进入孔道与Ag纳米粒子接触,催化效率较低;当λ=365nm时,Azo基团与环糊精空腔解除复合,此时反应物可顺利进入孔道,催化效率提高。因此,在外界不同波长光波照射下,利用Azo/α-CD分子开关,来对MS纳米孔道进行“开/关”的响应性操作,从而实现对催化反应的控制。这种带有光敏分子开关的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来包埋金属纳米粒子制备反应器的方法为催化剂载体的设计、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6-04-01)

分子反应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污水生物脱氮工艺中污泥菌群间的群体感应作用,建立了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定量检测介导细菌种间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的方法。取反应器的泥水混合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用氨基磺酸掩蔽亚硝酸盐干扰,并与2,3-二氨基萘(DAN)发生衍生化反应,衍生化产物用C18固相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经氮吹浓缩后上机分析。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进行分离,乙腈与水(含0.1%甲酸)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使用荧光检测器(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71 nm和503 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在1~200 ng·mL~(-1)范围内呈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 ng·mL~(-1),回收率为55.08%~59.25%,相对标准误差为2.98%~10.41%。该方法适用于杂质干扰多的痕量信号分子AI-2定量分析,可为生物脱氮工艺中信号分子AI-2介导群体感应研究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反应器论文参考文献

[1].章奇明.加氢裂化工业反应器建模和原料油分子重构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2].黄晓遇,谭炳琰,李淳峰,陈雨佳,韦童.柱前衍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生物脱氮反应器中痕量信号分子AI-2[J].环境工程学报.2019

[3].李浩.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在砷污染水体修复中的应用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

[4].郑安荀.光调控的分子印迹微反应器多相催化Aldol反应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苏成勇.配位超分子自组装—纳米分子容器/反应器的配位空间功能化与应用研究[C].“一带一路,引领西部发展”——2017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17

[6].张鹏.力化学反应器制备PP/PS的共混材料及其计算机分子模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

[7].龚晚君,赵智勇,刘思敏.葫芦脲作为超分子纳米反应器/催化剂的研究[J].化学进展.2016

[8].高宁宁.丙烯高温氯化反应动力学分子模拟及氯化反应器CFD模拟与优化[D].湘潭大学.2016

[9].吴俊康,余冉,陈良辉,刘美婷,常岩.纳米ZnO对恒流反应器中欧洲亚硝化单胞菌的毒性影响及分子机制[C].第十叁届全国水处理化学大会暨海峡两岸水处理化学研讨会摘要集-S2生物法.2016

[10].赵蓉.带有光敏分子开关的智能纳米反应器的合成及可控催化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代数树枝分子内壁修饰的毛细管酶...底物浓度对四代葡萄糖氧化酶毛细管微...(1)ZSM-5分子筛催化剂的XRD标准谱图反应器内细胞材料表面免疫蛋白分子沉积...一1自由状态及两种分子反应器内腔...一1用OPLS方法优化得到的分子反应器

标签:;  ;  ;  ;  ;  ;  ;  

分子反应器论文_章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