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斌:《平安帖》《丧乱帖》论文

马斌:《平安帖》《丧乱帖》论文

【作品概况】《平安帖》也称《修载帖》,为王羲之书写尺牍作品。因《平安帖》《何如帖》《奉橘帖》合裱于一卷而又称“平安三帖”。现存墨迹本为唐代双钩摹拓,硬黄纸本。行书。三帖纵24.7 厘米,横46.8 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观典赏析】《平安帖》用笔峻利,沉着潇洒,俊宕清健,体势丰满,为行书典范。除了从整幅欣赏其风韵外,还可细察对比每一字的遒丽。如“复”字,三帖出现四次,《平安帖》中“当复”的“复”为草书,《何如帖》中三个“复”字都是行书,《平安帖》运笔提按顿挫的变化较多,钩挑转折间,锋颖秀发,一些牵丝引带的草书笔法,也十分生动灵巧。《何如帖》较端整,三个“复”字,无一雷同,或异其偏旁,或变其转折,都鲜活生动,结构精密,神思凝淀。《奉橘帖》字形大小饶富变化,“三”字如横空掠燕,笔画互有照应,“百”字起笔上扬,末画斜下挫锋,“未”字出现两次,笔法也不尽相同。其他如“白”“奉”等字,也是变化不一,可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将王羲之《奉橘帖》与王献之《送梨帖》对比欣赏,父子二人一送橘一送梨,章法相似,颇为有趣。

【作品概况】《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是抒发王羲之悲痛之情的作品。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8 行62 字,与《二谢帖》连成一纸,纵28.7 厘米,横58.4 厘米。中唐时期流入日本,日本帝室藏。现有影印本问世。

【观典赏析】《丧乱帖》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笔法精妙,结体纵长,以欹侧取势,有奇宕潇洒之致。轻重缓急极富变化,动感强烈,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章法极为丰富,大部分行轴线略向左倾而又平衡,形成特殊面貌。此帖前两行有雄强浓郁之美,后六行为惨淡之美,挥洒自如之态,更觉老练畅达,无一丝造作的地方。王羲之书法有其“简远”的一面,但《丧乱帖》中的“追、绝、虽、即”诸字雄强浓郁,也展现了右军书法的另一面。全篇和谐统一,神采外耀。《丧乱帖》是王羲之欹侧之风的代表作品,历来为书法学习者所重。

(马斌 选荐)

标签:;  ;  ;  ;  ;  ;  

马斌:《平安帖》《丧乱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