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论文和设计-吴雪琴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感应元件、感应底座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分别连接于壳体拐角处,感应底座与传感器支架的活动端连接,感应元件安装在感应底座上;感应底座为中空结构,感应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感应底座内填充有干燥剂;壳体的背部连接有传感器天线,壳体为双层壁结构,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排列有若干个环簧与散热翅片;环簧与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上交错设置有散热孔,外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内壁上布置有沟槽,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一防震垫板;该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结构新颖、便于推广与运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感应元件、感应底座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拐角处,所述感应底座与若干根传感器支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感应元件安装在所述感应底座上;所述感应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感应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感应底座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壳体的背部连接有一传感器天线,所述传感器天线与感应元件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壳体为双层壁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环簧与散热翅片,所述环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连接,所述散热翅片仅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环簧与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上交错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所述内壁上布置有沟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一防震垫板,所述防震垫板包括垫板本体以及交错设置在所述垫板本体内的隔板层和缓震层。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感应元件、感应底座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拐角处,所述感应底座与若干根传感器支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感应元件安装在所述感应底座上;所述感应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感应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感应底座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壳体的背部连接有一传感器天线,所述传感器天线与感应元件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壳体为双层壁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环簧与散热翅片,所述环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连接,所述散热翅片仅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环簧与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所述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上交错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外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所述内壁上布置有沟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一防震垫板,所述防震垫板包括垫板本体以及交错设置在所述垫板本体内的隔板层和缓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支架设有一折角部,所述折角部的两边连接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孔体,连接杆内填充有干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层的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缓震层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凸块;所述垫板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所述凸块的材质为玻璃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的开口两端设置有卡挡部,所述卡挡部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安装有一轴流风扇,所述轴流风扇上连接有轴流风扇安装螺丝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多个弧形内凹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散热孔处安装有防尘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的厚度小于0.3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加快物联网发展,培育和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国家工信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且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然而用于物联网的传感元件精度高、容易受到环境干扰、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用于物联网的传感器散热效果不高,且当需移动或产生外部碰撞时易影响其使用寿命,影响传输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其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感应元件、感应底座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分别连接于壳体拐角处,感应底座与若干根传感器支架的活动端连接,感应元件安装在感应底座上;感应底座为中空结构,感应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感应底座内填充有干燥剂;壳体的背部连接有一传感器天线,传感器天线与感应元件通过导线连接;

壳体为双层壁结构,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环簧与散热翅片,环簧与壳体的内壁与外壁连接,散热翅片仅与壳体的内壁连接;环簧与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壳体的内壁与外壁上交错设置有散热孔,外壁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内壁上布置有沟槽,壳体的底部安装有一防震垫板,防震垫板包括垫板本体以及交错设置在垫板本体内的隔板层和缓震层。

进一步地,传感器支架设有一折角部,折角部的两边连接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为中空结构,连接杆上设有若干个孔体,连接杆内填充有干燥剂。

进一步地,隔板层的截面为椭圆形,缓震层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凸块;垫板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凸块的材质为玻璃棉。

进一步地,壳体内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开口两端设置有卡挡部,卡挡部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地,壳体上安装有一轴流风扇,轴流风扇上连接有轴流风扇安装螺丝孔。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多个弧形内凹结构。

进一步地,设置在壳体内壁的散热孔处安装有防尘网。

进一步地,散热翅片的厚度小于0.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感应元件未直接放置在壳体上,而是采用感应底座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配合支撑的方式将感应原件安装在壳体内中部位置,使感应元件的各面能够均匀地朝四周空间散热,且其四周空气也可有效地形成对流,增加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感应元件的温漂,提高传输的稳定性;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之间的内壁上布置有沟槽,可以引导散出的气流更好地传递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该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感应底座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感应底座内填充有干燥剂,用于除潮;连接杆上内填充有干燥剂,更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水气对感应元件的干扰。环簧与防震垫板的有效布局设计可有效地缓冲撞击,确保内部运作的稳定性。环簧与散热翅片均为铝合金,导热效果好且具有屏蔽辐射的作用,散热翅片上多个弧形内凹结构的设计,既增大了散热翅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又扰动了空气流动,便于更有效地带走更多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壳体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防震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感应元件;3、感应底座;4、传感器支架;5、活动端;6、通孔;7、传感器天线;8、内壁;9、外壁;10、环簧;11、散热翅片;12、散热孔;13、凹槽;14、沟槽;15、防震垫板;16、隔板层;17、缓震层;18、折角部;19、连接杆;20、孔体;21、凸块;22、线槽;23、卡挡部;24、橡胶垫;25、轴流风扇;26、内凹结构;27、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如图1~图6所示,该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感应元件2、感应底座3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4。传感器支架4分别连接于壳体1拐角处,感应底座3与若干根传感器支架4的活动端5连接,感应元件2安装在感应底座3上;其感应元件2未直接放置在壳体1上,而是采用感应底座3和若干根传感器支架4配合支撑的方式将感应原件安装在壳体1内中部位置,使感应元件2的各面能够均匀地朝四周空间散热,且其四周空气也可有效地形成对流,增加了散热效率,降低了感应元件2的温漂,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感应底座3为中空结构,感应底座3上设有若干个通孔6,感应底座3内填充有干燥剂,用于除潮,减少空气中的水气对感应元件2的干扰。壳体1的背部连接有一传感器天线7,传感器天线7与感应元件2通过导线连接,有助于将传感器信号无损失的发射出去。壳体1为双层壁结构,壳体1的内壁8与外壁9之间间隔排列设置有若干个环簧10与散热翅片11,环簧10与壳体1的内壁8与外壁9连接,散热翅片11仅与壳体1的内壁8连接;其中壳体1内环簧10的设置可有效地缓冲撞击,确保内部运作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中,优选散热翅片11与壳体1内壁8一体成型,散热翅片11的厚度小于0.3mm;热量通过壳体1内壁8传递给散热翅片11,再经散热翅片11传递出去。位于相邻两个散热翅片11之间的内壁8上布置有沟槽14,可以引导散出的气流更好地传递散热,提高散热效率。环簧10与散热翅片11均为铝合金,导热效果好且具有屏蔽辐射的作用。

该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的壳体1的内壁8与外壁9上交错设置有散热孔12,外壁9上交错设置有若干凹槽13,对位于传感器外部的风形成导流,带走热气,提高散热效率。在实际操作中,环簧10与散热翅片11位于相邻两散热孔12之间,相邻两散热孔12之间气流流动进而带走环簧10与散热翅片11上的热量,结构新颖、散热效率高,极大地降低了感应元件2的温漂,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壳体1的底部安装有一防震垫板15,当该传感器进行移动或收到冲击时,防震垫板15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外部冲击震感,减小了对传感器的损害,保证了传感器工作的稳定性。防震垫板15包括垫板本体以及交错设置在垫板本体内的隔板层16和缓震层17,在隔板层16和缓震层17的相互配合下,进一步提高了传感器的防振缓冲性能。且优选隔板层16的截面为椭圆形,缓震层17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凸块21,垫板本体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凸块21的材质为玻璃棉,凸块21的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传感器支架4设有一折角部18,折角部18的设置缓冲了支撑强度;折角部18的两边连接有一连接杆19,连接杆19为中空结构,连接杆19上设有若干个孔体20,连接杆19内填充有干燥剂,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水气对感应元件2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壳体1内设置有线槽22,可将壳体1内的导线置于线槽22内,避免杂乱;线槽22的开口两端设置有卡挡部23,卡挡部23的尺寸较小,整理时,将导线按压入线槽22内,避免线槽22跑出的现象;卡挡部23的边缘设置有橡胶垫24,防止按压过程刮花导线外层裹覆的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壳体1上安装有一轴流风扇25,轴流风扇25上连接有轴流风扇25安装螺丝孔,通过螺钉安装在壳体1上,进一步起到了散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散热翅片11的其中一侧面设有多个弧形内凹结构26,既增大了散热翅片1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又扰动了空气流动,便于更有效地带走更多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为:设置在壳体1内壁8的散热孔12处安装有防尘网27,防止灰尘落入装置内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2009.X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280009U

授权时间:20190820

主分类号:G01D 11/30

专利分类号:G01D11/30;H05K7/20

范畴分类:31P;

申请人: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第一申请人: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大道2000号

发明人:吴雪琴

第一发明人:吴雪琴

当前权利人: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代理人:李志清

代理机构:51101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用于物联网通用平台上传输稳定的传感器论文和设计-吴雪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