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试论心理干预中拓展训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节论文

刘升:试论心理干预中拓展训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节论文

摘要:家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得青少年时期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加大,运用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通过拓展训练来排解青少年心里的疾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个青少年心理工作者日常工作中要实践的环节。

关键词:青少年;拓展训练;心理危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寄托,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支柱。一代青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所以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我们必须给予特殊的关爱和特殊的保护。一代青年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各种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其性格品质的成熟与健康。大数据时代到了,他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许多不同背景的多元文化对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着极大的冲击。而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不能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理智的选择和辨别,甚至产生模仿的现象,这就与其在传统教育中接受的教育理念发生背离,会产生消极颓废的心理现象。而家长与老师平日的管束,全家几代人的重望,使得这些青少年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增,出现抑郁、自我封闭、焦虑、品行障碍、强迫症状甚至厌学厌世。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引导他们走上人生的正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以往的育人思路也要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笔者认为,很有必要通过危机干预的方式来排解青少年心理的负面阴影,避免积少成多,久郁成疾。而拓展训练的方法非常适用,无论从场地的安排、人员的组织、道具器械的使用都很容易在学校的范围内实现,只要我们不断摸索,发现并使用规律,用耐心不断坚持,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断培养出心理健康的青少年。

一、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当下青少年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并不少,精神卫生医院每年青少年的就诊量也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逐渐重视而不断增加。学术领域内关于此方面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但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出发,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导致的结果也是各异的。比如,在提出素质教育口号已经多年的现行教育机制下,成绩、分数和排名依然是决定一名学生未来归属的重要指标。中考成绩的好坏决定是否能上重点高中甚至能否上高中,而高考成绩又决定了学生能否上好的大学,好的院系,能否遇上好的教师,从而奠定一生发展的基调。在这种教育机制里,分数的引导仍然是办学者优先考虑的事宜。从招生、教师的配置、班级的编排等诸多方面都能看到这方面的影子,而家长往往也会站到老师一边,不断重复学习和分数的重要性,时间一长,青少年一些天性的智慧会被泯灭,取而代之的是所谓的应试能力,甚至出现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

其次,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尤其是原生家庭关系的和谐程度对青少年在青春期的心理发育起着极大的作用。青年男女在结为夫妇准备生育一个孩子之前,一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这种准备不单指生理上的准备,更要有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如果青年男女婚后仍存有不成熟的心理现象,如无端的争执、相互的猜疑、过于的强势、心里的浮躁或者对家庭的不忠等等都会给自己的婚姻埋下危机的种子,导致日后产生更大的婚姻危机。而这些更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极大的负面示范效应,孩子在原生家庭里看到的父母关系会投射到他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会造成性格的孤僻、冷漠和焦虑不安。对于孩子成年后的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也种下了危机的种子。心理专家们也在多种媒介上说过:“夫妻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而孩子问题的根源往往来自父母和家庭。只有足够成熟的人才有资格为人父母,否则会给自己的晚年带来不幸福。

最后,也有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产生于自身思维的习惯性无助。如前文中提到的学业上的压力,客观环境中的竞争氛围、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以及未能建立起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负性事件时,无处诉说,只得采取逃避的方式。久而久之,遇到问题,害怕问题,逃避问题,内心中产生的焦虑、抑郁、消极的负面情绪增多,自尊心敏感,攻击性增强和逃课厌学现象,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般而言,汉代律、令并行。汉初,经过定律,至汉武帝时期,逐惭形成了汉律六十篇的体系,其中包括汉初丞相萧何制定的《九章律》九篇,叔孙通制定的《傍章律》十八篇。汉武帝年间,赵禹制定《朝律》六篇,御史大夫张汤制定《越宫律》二十七篇。四部法律相加正好是六十篇,汉律六十篇的体系自武帝时完成,东汉相沿不改。

二、国内青少年积极心理干预应用的现状

积极心理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由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最先开始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包括人类的美德、发展潜力等优秀品质,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者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过上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心理学研究自身发展的结果,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宠儿。[1]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者正进行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在权威媒介上也时常被看到。

学生的心理健康维度和能力的增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靠平常单调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只凭借一两个事例就使学生瞬间提高也是不现实的。拓展训练可以把各种生活和学习中的场景编制进去,使学生身处其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拓展活动看作一个载体,让它承载青少年良好心理发育的目的,让参与者体验气氛,实现活动目标。

1. 拓展训练是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有力途径。拓展训练要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设计和组织一定的活动,引起参与学生的主观体验和感受,达到积极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拓展活动中,主要采用以趣味性为主要特点的各种活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降低消极被动情绪,展现自己的风采和特长。

长期以来,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都希望探讨一种新的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既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又能结合现代学生的实际情况。传统的课程讲授、知识宣讲效果有限,而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又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所以,拓展训练便脱颖而出,以其场地便于安排、人员方便组织、道具器械操作使用简单等都很容易在学校的范围内实现而广受青睐。

3.学生数量与心理健康教师的比例不符。部分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在班额,学生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未配备全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2]而实际中,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由其他科任课老师兼任,并不具备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质,或者心理健康教师承担学校其他工作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心理健康教师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因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在大部分学校里也未落实,只凭着一腔热血在工作。

2.校园心理健康活动开展单一且不全面。学校里的心理健康工作,大多是依托于学校的德育部门和心理健康教师来开展。而每年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往往是按照惯例,按部就班,很难有新意,开展拓展活动少之又少。在心里课堂上,老师的精力往往放到了知识的讲解,对学生的心理干预作用往往是有限的。而初一、高一新生训练和毕业年级户外拓展,也存在军事训练大于心里拓展的现象。

三、拓展训练对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方法

对于这些疑问,在现今众多涉及音乐作为文本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看法,一些问题却并没有完全得以解决。本文试图从现已存在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加以分析,试图推导出音乐作品作为文本来研究的可能性途径。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1994 年8 月31 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到2015 年7 月29 日,教育部办公厅教基一厅〔2015〕36 号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20 多年间,十几份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文件纷纷出台,广大心理健康工作者迎来了事业的机遇期。

1.在日常常规教育里,主课的成分过大。教学成绩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尺,在分数因素的驱使下,不少学校在编排课程时,主课优先,无论是课时量还是上课的时间段都可以找到这方面的影子。而到了临近考试或是毕业班级,副课的上课时间会被进一步的挤压。课时量的缺乏和户外拓展活动开设的不足,使得学生由于种种因素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

在国内,积极心理学也有学者开始介入并进行研究,但重点都在理论的挖掘上,实际中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虽然通过积极的拓展训练对青少年负面情绪的排解有很大的作用,但在现实教育环境中,所起到的效果仍然理预期有着较大的差距,通过观察,发现有如下几个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选煤工业发展讯速,煤炭选煤技术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模式,选煤厂主要有炼焦煤选煤厂和动力煤选煤厂,工艺单一或复合,与矿井配套或不配套两种形式。在节能减排方面基本上具有相同的规律,都消耗一定的煤、电、油或其他能源,也都排放污染物。因此选煤厂开展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 拓展训练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动力。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师在拓展训练中可以敏锐的发现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对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同时参与的学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倾听他人的内心世界,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和探索者。拓展活动的设计要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到有趣味性、有针对性、有教育意义和互动性。帮助学生自己体验情绪,发现问题,反思自我,学习技能。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 主要的精力仍然要放在学业上, 所以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种因素中, 我们不能忽视学习本身带来的作用。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习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可能来自父母,同学或者老师,从而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拓展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拓展活动,注意语言的表达,为每个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动力。

3.拓展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拓展活动是在动态中实施的,其中必然伴随一些随机性的语言和动作,难免有特殊情况发生,比如学生的拒绝,不遵守规则,情绪波动较大等等,这就对组织实施拓展活动的心理健康老师提出了一些要求。要在活动正式开始实施之前认真揣摩活动的各个细节,了解班级和学生,事先预防特殊情况的出现。活动进行中若有与预期不同的状况出现,心理健康教师要灵活应对,可以适当调整活动的过程和要求,绝不袖手旁观,任其发展。个别情况下,要在整体活动后对个别学生进行个体辅导。

总之,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健康与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身体发育相结合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也是关系到家国民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作为基层及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能够坚守岗位,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摸索规律,利用规律,并总结经验。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在摸索的过程中,仍需要有一批踏实于工作的园丁。

饮食总公司对于食品生产的卫生和质量管理,通过以食堂标准部制订加工标准,对食堂的各个主副食品种统一确立了科学的制作程序和质量标准,严格操作流程和标准。总公司为食堂培训了专职、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0多人,在食品留样上实行专人专用冰箱管理,每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抽查;加强了食品添加剂“五专”管理标准及从业人员晨检制度的落实,确保了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安全无事故。

北方农村地区室内环境污染源多且复杂,采取有效的通风换气措施改善室内居住环境显得十分重要。通风换气措施受居民生活习惯和意识的影响较大,因此需提出一种切实有效的通风换气措施,针对北方农村特有的室内环境,可以起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同时,要容易操作,初投资低,可在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积极心理学在实际中的运用远未达到理想的标准,但这也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契机。通过在校园开展拓展活动,拉近师生距离,钻研心理学知识,打磨自身教育能力,不断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要认识到青少年正确,合理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其毕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要学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和事,积极对待生活,消除负面情绪,保证人格的健全。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0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EB\OL].教育部网站: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

On the adjustment of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by extension training i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Liu sheng
(party schoo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5499)

Abstract:parents'high expectations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during the adolescent perio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use 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method and expand training to solve the disorders in the adolescent mind.It is also a link that every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orker should practice in their daily work.

Keyword: Teenagers; Ourward bound training;psychological crisis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908(2019)04-0019-04

[收稿日期]2019-08-15

[作者简介]刘升(1982-),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员会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基层党组织建设。

(责任编辑:张少云)

标签:;  ;  ;  ;  ;  ;  ;  ;  ;  ;  

刘升:试论心理干预中拓展训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