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粘性模型论文_谢洪勇,陈淑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塑粘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粘性,模型,库仑定律,粉体,流体,定律,摩擦。

塑粘性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谢洪勇,陈淑花[1](2002)在《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流体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Jenike剪切仪实验测量了15种简单库仑粉体的应力与应变率关系,结果表明,在低剪应变率时粉体遵循牛顿摩擦定律,在高剪应变率时粉体遵循库仑摩擦定律,基于牛顿与库仑摩擦定律提出了τ~(-1)=τ_c~(-1)+(μ_Nγ)~(-1)塑粘性本构关系,结合莫尔-库仑定律发展了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流体模型,并与粉体在锥体和管道内速度分布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02-11-01)

陈淑花[2](2001)在《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模型及对粉体在管道中流动速度分布的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Jenike剪切仪,以粗玻璃球、细玻璃球、铺路石、黑米和大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粉体的摩擦行为,发展了粉体牛顿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同时,应用Jenike剪切仪测定了五种粉体的内摩擦角和壁面摩擦角。在测量粉体的壁画摩擦角的过程中,用砂纸提高了粉体与壁面的摩擦程度,测定了相应规格砂纸下的壁面摩擦角。 用示踪颗粒法测量了粗玻璃球、细玻璃球、铺路石、黑米和大米五种粉体在管道中的速度分布,同时测定了不同规格的砂纸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在粉体摩擦行为试验结果之上,通过摩尔-库仑定律及牛顿摩擦定律,建立了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流体模型;应用塑粘性模型对速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并与Jenike共轴理论预测值及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1-06-06)

塑粘性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用Jenike剪切仪,以粗玻璃球、细玻璃球、铺路石、黑米和大米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粉体的摩擦行为,发展了粉体牛顿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同时,应用Jenike剪切仪测定了五种粉体的内摩擦角和壁面摩擦角。在测量粉体的壁画摩擦角的过程中,用砂纸提高了粉体与壁面的摩擦程度,测定了相应规格砂纸下的壁面摩擦角。 用示踪颗粒法测量了粗玻璃球、细玻璃球、铺路石、黑米和大米五种粉体在管道中的速度分布,同时测定了不同规格的砂纸对速度分布的影响。 在粉体摩擦行为试验结果之上,通过摩尔-库仑定律及牛顿摩擦定律,建立了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流体模型;应用塑粘性模型对速度分布进行了模拟,并与Jenike共轴理论预测值及试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粘性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谢洪勇,陈淑花.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流体模型[C].中国颗粒学会2002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2

[2].陈淑花.粉体流动的塑粘性模型及对粉体在管道中流动速度分布的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1

论文知识图

计算模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超塑变形过程液相协...!流体充填微管道的儿何模型示意图蓄压式电控喷油器的计算模型体特1.2岩体弹塑粘性损伤力学模型1....

标签:;  ;  ;  ;  ;  ;  ;  

塑粘性模型论文_谢洪勇,陈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