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政策论文_戴永红,张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南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亚,政策,印度,美国,塔利班,孵化器,外交政策。

南亚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戴永红,张婷[1](2019)在《印度南亚援助政策的理念、实践与趋势:从“古杰拉尔主义”到“莫迪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亚地区始终是印度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印度对外援助政策也主要集中于南亚国家及地区。冷战期间,印度的南亚外交政策目标在于建立和确保其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其南亚援助政策带有强烈的霸权色彩。冷战后,印度的南亚外交政策开始在确保南亚主导地位的前提下,推行改善与邻国关系的睦邻政策,即"古杰拉尔主义",秉持着"睦邻友好,不求相应回报"的理念,其南亚援助政策也开始面向更大范围的南亚邻国。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外交政策更为积极,更加注重地区外交政策,坚持"印度第一,邻国优先"的理念,形成了带有亲和色彩的"莫迪主义",其南亚援助政策更积极有为。随着印度南亚外交政策理念的发展变化,印度的南亚援助有了多元化的趋势,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叁圈层式"的双边援助为中心,辅之以南亚区域多边援助为支点的周边对外援助模型。印度2019年大选尘埃落定,新一任政府的南亚政策是否会有所变化,南亚援助政策是否会受到影响,未来印度南亚援助政策的发展新方向会是什么,值得我们思考。因此,总结分析冷战后印度南亚援助政策的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窥见印度南亚政策的利益关联,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在南亚的开展。(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张淑兰[2](2019)在《印度的南亚政策:历史遗产与现实动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亚地区的历史赋予独立后的印度以特殊的南亚政策遗产,深深影响了独立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印度不同政党政府的南亚政策及其策略手段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是,直到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才第一次给予邻国政策以清晰的战略界定,并对南亚邻国采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实用主义外交手段。直到1985年印度才开始在南亚地区采用多边主义的政策,但是其自始至终是以双边主义为主轴。印度一直强烈排斥域外大国进入南亚,其领导南亚、超越邻近地区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印度对待美国和中国在南亚存在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它允许美国介入,承认中国在南亚的事实存在。(本文来源于《南亚研究季刊》期刊2019年03期)

张瑾[3](2019)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南亚政策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多次出台了针对南亚的外交战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档案文件中对南亚的政策涉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锡兰和尼泊尔。当时是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亚政策是为冷战服务的,最终目标是遏制共产主义。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对南亚的战略包括了对南亚的局势分析、政策目标和具体行动方案等方面。美国这一时期的南亚政策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进展但也存在复杂的危机。通过研判20世纪50年代美国南亚战略的转变,可以更好地了解冷战初期美国对南亚从不甚关注到越来越重视的外交政策风向的转变过程和深刻内涵。(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尼尔森·本杰明·维利亚,埃利奥特·翁布卡·麦吉尼[4](2017)在《印度粮食安全政策对南亚小麦和水稻市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印度成功稳定小麦和水稻市场价格,对南亚其他国家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市场价格高和低的两个时期,探讨印度贸易和价格政策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对印度在调整国内和世界范围供应时价格政策的波动情况进行了随机模拟。南亚地区的小麦市场和水稻市场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因此其地区内受价格传递波动影响较弱。但是我们发现,当印度的政策支持隐性出口补贴时,从印度进口粮食的国家的消费者会受益,与此同时,隐性生产者税收的增加会危害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巴基斯坦是印度在该地区唯一争夺国外市场的国家,当印度减少出口补贴时,巴基斯坦的市场份额将会有所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印度政策造成的过度波动,导致印度邻国降低了该地区内的贸易保护壁垒。(本文来源于《世界银行经济评论》期刊2017年03期)

杜娟[5](2018)在《南亚国家智库及其对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库在欧美国家取得了较大发展,呈现出繁荣局面,受此影响,世界其它地区智库建设也开启新一轮变革,南亚智库是其中之一。作为世界智库的一部分,南亚智库既具有智库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本土化特质,在南亚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南亚国家智库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智库类型和独具风格的智库理念,在一些研究领域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在南亚国家政府外交决策中以其独特视角、专业化的知识储备为政府建言献策,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近些年来,南亚国家智库在政府外交决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贡献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国际及地区热点问题上,智库频繁发声,不仅普及了广大社会民众的相关知识,教育了民众,引导了社会舆论走向,而且对政府的政策走向发挥了影响力,而对此成就较少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首先对南亚国家智库进行总体情况的研究性分析,尤其是知名外交型智库,其次以智库在南亚国家外交决策体制中的角色和功能为切入点,以智库对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方式为视角,以南亚智库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说明智库对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中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而南亚国家智库在建设中积累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特色智库建设具有直接的启示意义。南亚地区作为中国的近邻,重视南亚智库及其对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对于中国处理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显得较为重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希望提供有意义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01)

张浩淼,田华丽,秦嘉[6](2017)在《南亚地区女性社会救助政策的经验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贫困女性化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容易陷入贫困,主要原因在于经济上的不独立、受教育程度的不足及健康水平的低下等。南亚发展中国家重视针对女性的社会救助,并根据各自国情形成了不同的政策安排以减少女性贫困。本文通过考察印度母亲安全计划、孟加拉微型金融借贷计划和巴基斯坦贝·布托收入支持计划,对南亚地区女性社会救助政策安排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其特征、成效及面对的挑战,以期对我国女性社会救助能够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西部发展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章华龙[7](2017)在《特朗普着手调整南亚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政府1日在首都新德里举行了为期两天的“美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就印美双边关系及地区问题进行了对话。据报道,该论坛的主要目的是重塑与拓展印美双边关系,并称这是美国政府试图拉拢印度而投下的新砝码。美国思科公司执行主席约(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7-08-04)

贾献培[8](2017)在《开启昆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首席记者贾献培报道 日前,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昆明市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和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开启面向南亚东(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17-07-18)

史博伟[9](2017)在《新世纪以来印度裔政治游说有效影响美国南亚政策的原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美国两度修改移民法以鼓励技术性移民迁入。受益于此类改革,在科教方面成就斐然的美国印度裔群体规模迅速扩大,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政治力量。由于其浓烈的故土情结,印裔群体极为热切地为母国印度的利益在美国政界“奔走呼号”四处游说,影响着美国南亚政策的制定和美印关系发展。由此,该群体如何建构其政治影响力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印裔的群体特点和新世纪以来的诸多政治表现进行研究,提炼并分析了该群体之所以能对外交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本文第一章探究该群体特点时,较多采用量化分析。各项数据呈现出一个坐拥大量财富、政治参与度高且与原籍国藕断丝连的印裔形象。案例研究贯穿本文的第二,叁两章。新型动员模式——“政治活动委员会”(PAC)模式的采用使得该群体在自2008年以来的“反巴基斯坦”运动取得瞩目成效。务实的游说策略——“结盟游说”也使得该群体避短扬长,鼓动各利益攸关方共同游说。凭此策略,印裔群体在2005-2008叁年间成功游说美国会通过备受争议的《美印民用核协议》。对比分析在本文亦有体现。第二章对比了印裔在80和90年代采用的旧有模式和新型模式的优缺点,论证了PAC模式真正促进了印裔群体各分散政治势力的强大聚合。此外,本文还通过比较印裔群体和犹太裔群体的异同,解释印裔在后者经验基础之上的策略调试和创新,并佐证了“结盟游说”在可预见未来仍将是印裔群体的必然选择。经研究,可以发现,1)卓越的生态属性、2)成熟高效的政治动员模式、3)务实的游说策略是印裔群体建构起强大政治影响力的根本因素;其富有成效的游说促使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南亚政策制定更为偏向印度,并在美印双边关系良性快速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叁者的有效互动,加之印裔人口规模在美国迅速扩大,将使得该群体的游说能力望以色列游说集团之项背。(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4-01)

孙成昊[10](2016)在《2016美南亚政策 “东一脚西一脚”》一文中研究指出奥巴马政府进入最后一年,其南亚政策未见较大调整,仍在既定轨道上运行,一方面着力应对阿富汗“后撤军时代”可能恶化的安全形势,另一方面继续推动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双边关系,但在如何平衡处理对印对巴关系上陷入困境。美阿继续保持密切军事合作,但效果不彰(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16-12-12)

南亚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亚地区的历史赋予独立后的印度以特殊的南亚政策遗产,深深影响了独立后印度在南亚地区的国家利益。印度不同政党政府的南亚政策及其策略手段具有共性也存在差异,既有继承也有创新,但是,直到印度人民党莫迪政府才第一次给予邻国政策以清晰的战略界定,并对南亚邻国采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实用主义外交手段。直到1985年印度才开始在南亚地区采用多边主义的政策,但是其自始至终是以双边主义为主轴。印度一直强烈排斥域外大国进入南亚,其领导南亚、超越邻近地区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印度对待美国和中国在南亚存在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它允许美国介入,承认中国在南亚的事实存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南亚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戴永红,张婷.印度南亚援助政策的理念、实践与趋势:从“古杰拉尔主义”到“莫迪主义”[J].南亚研究.2019

[2].张淑兰.印度的南亚政策:历史遗产与现实动向[J].南亚研究季刊.2019

[3].张瑾.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南亚政策探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尼尔森·本杰明·维利亚,埃利奥特·翁布卡·麦吉尼.印度粮食安全政策对南亚小麦和水稻市场的影响[J].世界银行经济评论.2017

[5].杜娟.南亚国家智库及其对南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8

[6].张浩淼,田华丽,秦嘉.南亚地区女性社会救助政策的经验与启示[J].西部发展研究.2017

[7].章华龙.特朗普着手调整南亚政策[N].文汇报.2017

[8].贾献培.开启昆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征程[N].昆明日报.2017

[9].史博伟.新世纪以来印度裔政治游说有效影响美国南亚政策的原因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

[10].孙成昊.2016美南亚政策“东一脚西一脚”[N].学习时报.2016

论文知识图

郑州大学着作(4)郑州大学着作(1)郑州大学着作(5)郑州大学着作(2)郑州大学着作(3)论文研究框架图

标签:;  ;  ;  ;  ;  ;  ;  

南亚政策论文_戴永红,张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