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电机论文和设计-凌芳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第一收容空间的壳体、振动单元、将振动单元悬置于第一收容空间内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壳体的线圈组件,振动单元包括与弹性件连接的支架、固定于支架的质量块以及磁钢;支架包括顶壁、由顶壁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贯穿顶壁的通口以及由通口弯折延伸的两个分隔壁;顶壁与侧壁围成第二收容空间,两个分隔壁将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两个副收容空间,主收容空间与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质量块包括两个且别收容固定于两个副收容空间内,磁钢包括位于主收容空间内且固定于分隔壁的第一磁钢,线圈组件延伸至主收容空间内且与磁钢间隔。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振动电机装配简单且精度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第一收容空间的壳体、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线圈组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支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质量块和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垂直所述振动单元振动方向设置的顶壁、由所述顶壁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贯穿所述顶壁的通口以及由所述通口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两个分隔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成第二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所述主收容空间与所述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所述磁钢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贴设固定于所述分隔壁。

设计方案

1.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第一收容空间的壳体、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线圈组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支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质量块和磁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垂直所述振动单元振动方向设置的顶壁、由所述顶壁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贯穿所述顶壁的通口以及由所述通口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两个分隔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成第二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所述主收容空间与所述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所述磁钢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贴设固定于所述分隔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贴设固定于两个所述分隔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矩形,两个所述分隔壁平行于所述支架的短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还包括收容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两个第二磁钢,两个所述第二磁钢分别固定于平行于所述支架长轴的相对两个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包括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的质量块本体以及由所述质量块本体的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弯折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支撑壁,所述第一磁钢抵接支撑于所述支撑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盖设于所述底板并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上盖;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并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上盖内,所述线圈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铁芯以及绕设于所述铁芯的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振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磁钢间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一般都会用到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高,稳定性好且使用寿命长。

相关技术中的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线圈组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固定支撑于所述弹性件的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相对两侧的质量块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架相对两侧的磁钢。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装配所述磁钢的过程中,需要先对所述磁钢和所述支架进行对位工作,而对位工作容易产生对位的偏差,使得难以保证所述磁钢的所述支架之间的装配精度,而且使得装配难度高;另外,所述磁钢直接胶合于所述支架内侧,所述磁钢缺乏支撑,在振动过程中容易脱落,影响了所述线性振动电机振动的可靠性。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的线性振动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其包括具有第一收容空间的壳体、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内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弹性件以及固定于所述壳体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振动的线圈组件,所述振动单元包括与所述弹性件连接的支架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的质量块和磁钢;所述支架包括垂直所述振动单元振动方向设置的顶壁、由所述顶壁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贯穿所述顶壁的通口以及由所述通口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两个分隔壁;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成第二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所述主收容空间与所述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所述磁钢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贴设固定于所述分隔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钢包括两个且分别贴设固定于两个所述分隔壁。

优选的,所述支架呈矩形,两个所述分隔壁平行于所述支架的短轴。

优选的,所述磁钢还包括收容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两个第二磁钢,两个所述第二磁钢分别固定于平行于所述支架长轴的相对两个所述侧壁。

优选的,所述质量块包括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的质量块本体以及由所述质量块本体的远离所述顶壁的一端弯折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支撑壁,所述第一磁钢抵接支撑于所述支撑壁。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以及盖设于所述底板并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的上盖;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并将所述振动单元悬置于所述上盖内,所述线圈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铁芯以及绕设于所述铁芯的线圈。

优选的,所述线圈组件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磁钢间隔。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所述主收容空间与所述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包括两个且分别收容固定于两个所述副收容空间内,所述磁钢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贴设固定于所述分隔壁,所述线圈组件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磁钢间隔。上述结构中,在装配时,所述质量块直接固定收容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所述质量块与所述支架的精确定位,提高了装配精度,而且省去了对所述质量块与所述支架装配时的对位工作,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部分结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同时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振动电机100,其包括具有第一收容空间10的壳体1、振动单元2、弹性件3以及线圈组件4。

所述壳体1包括底板11和盖设于所述底板11并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的上盖12。

请同时参阅图2~4所示,所述振动单元2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振动单元2通过所述弹性件3支撑悬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内,所述线圈组件4固定于所述壳体1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2振动。

具体的,所述振动单元2包括固定支撑于所述弹性件3的支架21以及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21的质量块22和磁钢23。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21包括垂直所述振动单元2振动方向设置的顶壁211、由所述顶壁211周缘弯折延伸的侧壁212、贯穿所述顶壁211的通口213以及由所述通口213相对两侧分别弯折延伸的两个分隔壁214;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支架21呈矩形为例展开说明,两个所述分隔壁214平行于所述支架21的短轴。

所述顶壁211与所述侧壁212围成第二收容空间20,两个所述分隔壁214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20分隔成主收容空间201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201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202,所述主收容空间201与所述通口213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21包括两个且分别收容固定于两个所述副收容空间202内,所述磁钢23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201内的第一磁钢231,所述第一磁钢231包括两个且分别贴设固定于两个所述分隔壁214,所述线圈组件4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201内且与所述磁钢23间隔。

当然,所述分隔壁214设置的位置不限于此,所述分隔壁214平行于所述支架21的长轴方向设置也是可行的。

上述结构中,在装配时,所述质量块22直接固定收容于所述副收容空间202内,实现了所述质量块22与所述支架21的精确定位,提高了装配精度,而且省去了对所述质量块22与所述支架21装配时的对位工作,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简单。

更进一步的,所述质量块22包括收容固定于所述副收容空间202内的质量块本体221以及由所述质量块本体221的远离所述顶壁211的一端弯折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201内的支撑壁222,所述第一磁钢231抵接支撑于所述支撑壁222。

在装配工过程中,所述支撑壁222直接将所述第一磁钢231固定在装配位置,实现了所述第一磁钢23与所述分隔壁214的精确定位,提高了装配精度,而且省去了对所述第一磁钢231与所述分隔壁214之间的对位工作,进一步降低了装配难度,进一步简化了装配流程;同时,所述支撑壁222为所述第一磁钢231提供支撑,使得所述第一磁钢231与所述支架21的装配更加可靠,避免了所述第一磁钢231在振动过程中发生脱落的现象,从而使得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振动可靠性高。

为了提高所述振动单元2的振动性能,本实施方中的所述磁钢23还增设了收容于所述主收容空间201内的两个第二磁钢232,两个所述第二磁钢232分别固定于平行于所述支架21长轴的相对两个所述侧壁212。通过所述第二磁钢232的设置,增强了磁场强度,使得所述线圈组件4与所述磁钢23之间产生的驱动力更强,从而进一步提升所述线性振动电机100的振动性能。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弹性件3将所述振动单元2悬置于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0内。即所述弹性件3一端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2,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具体为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所述上盖12内且将所述振动单元2悬置于所述上盖12内。

所述线圈组件4固定于所述壳体1并驱动所述振动单元2振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4固定于所述底板11。

具体的,所述线圈组件4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铁芯41和绕设于所述铁芯41的线圈4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圈组件4具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11,其与两个所述第一磁钢23正对间隔设置,所述线圈42通电后,所述铁芯41形成磁场并与所述第一磁钢23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振动单元2往复直线运动,产生振动效果。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中,所述支架设置有所述第二收容空间,两个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分隔成主收容空间和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相对两侧的两个副收容空间,所述主收容空间与所述通口正对设置且连通;所述质量块包括两个且分别收容固定于两个所述副收容空间内,所述磁钢包括位于所述主收容空间内的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贴设固定于所述分隔壁,所述线圈组件延伸至所述主收容空间内且与所述磁钢间隔。上述结构中,在装配时,所述质量块直接固定收容于所述副收容空间内,实现了所述质量块与所述支架的精确定位,提高了装配精度,而且省去了对所述质量块与所述支架装配时的对位工作,降低了装配难度,使得装配简单。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线性振动电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9152.6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SG

国家/省市:SG(新加坡)

授权编号:CN209389907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H02K 33/00

专利分类号:H02K33/00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新加坡卡文迪什科技园大道85号2楼8号

发明人:凌芳华;陶锋;浦晓峰

第一发明人:凌芳华

当前权利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巍巍

代理机构:44298

代理机构编号: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线性振动电机论文和设计-凌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