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M_S7.0级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提取

九寨沟M_S7.0级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提取

论文摘要

针对D-InSAR地震形变监测中存在LOS(line of sight)视线向模糊的问题,该文构建了一种融合升降轨不同视线向干涉测量数据获取三维同震形变场的方法。以2017年九寨沟MS7.0级地震为例,基于研究区的Sentine11A数据和SRTM(1″)DEM数据,采用二轨差分的D-InSAR技术,融合升降轨LOS向以及自定义视线向的干涉测量数据进行联合解算,获取了研究区三维同震形变场,解决了单一轨道雷达LOS提取结果不能准确反映地表三维形变场的问题。实验表明,此次地震造成了震中附近一定范围地表的沉降和东南向的滑移,并通过震区形变剖面图和形变等值线图,分析了形变场的空间分布以及此次地震所造成地表断裂的位置,认为此次地震与塔藏断裂、虎牙断裂存在关联性,其运动形式为主动盘逆冲的走滑型地震。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常规D-InSAR形变干涉测量技术
  •   1.2 三维形变信息提取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选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选取
  • 3 升降轨数据形变信息提取
  • 4 升降轨数据融合及结果分析
  •   4.1 升降轨数据融合
  •   4.2 结果分析
  • 5 结束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燕燕,于海洋

    关键词: 三维同震形变,九寨沟地震

    来源: 测绘科学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3044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8033103),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项目(672105,216)

    分类号: P315.7;P237

    DOI: 10.16251/j.cnki.1009-2307.2019.05.002

    页码: 8-13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500K

    下载量: 286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幅干涉图像提取震间形变场模拟研究[J]. 测绘科学 2016(03)
    • [2].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同震-震后形变场特征及演化过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07)
    • [3].利用InSAR数据的汶川地震形变场提取及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10)
    • [4].两种活动块体模型在地壳形变场分析中的比较[J]. 价值工程 2013(23)
    • [5].日本9.0级地震前后华北形变场变化特征与地震趋势分析[J]. 地震 2012(02)
    • [6].关于重构三维形变场的方法综述[J].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 2018(00)
    • [7].由多台定点长水管倾斜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演化图像的初步尝试及应用[J]. 西北地震学报 2009(01)
    • [8].青藏高原及周边2001年以来三次特大地震引起的形变场分布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0)
    • [9].基于高分遥感影像匹配的露天矿滑坡形变场监测方法[J]. 金属矿山 2018(11)
    • [10].利用附加系统参数的GPS-InSAR综合形变模型建立三维形变场[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7(04)
    • [11].2008、2009年柴达木盆地地震群InSAR分析及同震形变场反演[J]. 地震地质 2017(03)
    • [12].华北现今三维形变场空间变化的基本特征[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1)
    • [13].基于D-InSAR的长宁地震形变场提取与模拟[J]. 测绘通报 2020(05)
    • [14].山东地区近期垂直形变场精细特征分析[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9(02)
    • [15].InSAR干涉形变场远程模拟系统实现与地震地表形变场模拟算例分析[J]. 地震 2009(04)
    • [16].用InSAR研究地面形变场DEM的提取[J]. 城市勘测 2011(02)
    • [17].基于D-InSAR技术的当雄地震形变场提取研究[J]. 测绘工程 2016(08)
    • [18].基于InSAR技术的玉树Mw7.1地震3D形变场解算与分析[J]. 工程勘察 2019(05)
    • [19].汶川M_S 8.0地震前InSAR垂直形变场变化特征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11)
    • [20].四川汶川Ms8.0级地震同震干涉形变场定量分析[J]. 自然科学进展 2009(09)
    • [21].2017年伊朗Mw7.3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三维形变场获取[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20(02)
    • [22].基于InSAR与多源数据的三维形变场获取研究与应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5(08)
    • [23].ScanSAR干涉测量汶川地震形变场[J]. 测绘科学 2013(06)
    • [24].基于InSAR与GPS观测的汶川同震垂直形变场的获取[J]. 地震地质 2014(03)
    • [25].DInSAR技术监测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的研究[J]. 测绘工程 2011(06)
    • [26].三峡重庆地区形变场及构造应力场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8(02)
    • [27].尼泊尔M_W7.8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1)
    • [28].基于ALOS-2数据的2015年6.5级皮山地震同震形变场反演[J]. 测绘 2017(02)
    • [29].基于多视线向D-InSAR技术的三维同震形变场解算方法研究及应用[J]. 国际地震动态 2012(10)
    • [30].基于D-InSAR技术的玉树M_S7.1地震同震形变场提取与分析[J]. 地震 2011(03)

    标签:;  ;  

    九寨沟M_S7.0级地震三维同震形变场提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