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成本效益

基于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成本效益

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523146)

摘要:本文主要对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了解。近年来,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内造船行业发展迅速;面对多变的经济情况,在成本效益优化方面仍需要改进。国内船舶建造管理在加快生产进度方面效果明显,成本效益的分析与国外企业略有差距。船舶附加值持续降低,成本效益的分析更加重要。

关键词:船舶建造;工程管理;成本效益

一、船舶建造工程管理的难点

在船舶建造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在跳板上调试设备之类的高空作业,加上安全设施配置不到位,或安全设备质量较差等因素。极容易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高空坠物、保险带松动的危险情况,导致施工人员被坠物砸伤,或失足从高空滑落,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在建设过程中常需进行使用气割电焊对设备进行安装,加工管件物料等相关明火作业,在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因为空间密闭,范围狭小等因素形成火灾,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出现爆炸现象。

船舶建造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项目工程,参与的工作部门数目较多,人员规模较大。施工时通常会涉及到许多零件的配置方式,施工方式等,且在各个部门内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极易形成信息传递零乱,甚至出现信息传递错误,导致施工步骤出错,对工程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且在施工期间,由于人员间的专业水平差异,导致在项目沟通过程中对信息理解程度有较大的差距,出现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配合度不足,影响建造工程的整体进度。

由于船舶建造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所以在管理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例如在购置材料时,没有做好相关的规划工作,添置了过多的建造材料,致使在完成阶段性的建造任务后,剩余的材料过多。然后缺乏相应的处理对策,将其随意丢弃或者搁置,导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不仅对船舶建造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形成耗费成本过高的恶劣影响,不利于长远发展。

二、船舶建造工程管理

船舶建造工程管理流程;船舶建造工程属于复杂、多工种交叉作业的生产项目,可归集为机械制造业,又可以归集为工程项目。建造周期长,技术质量要求高,成为工程管理的难点。船舶建造由船体焊接、上层建筑、轮机工程、管道工程等子项目组成。通过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分析与控制物资、材料、资金、成本、人员、劳动力等元素,满足工艺要求前提下,完成船舶的建造。

船舶工程施工周期;钢板切割开始标志着施工阶段正式启动,试航结束、成功引渡标志着建造施工阶段的结束。期间需完成分段上船台、主船体搭载,船舶下水,主动力系统启动,试航实验等主要节点任务,如表1。根据船舶内部功能性要求、吨位大小、内部结构等特点,一般万吨级以下船整个施工周期为18-26个月;万吨级以上船舶建造时间长达28-32个月;海洋工程船以及各类海洋钻井平台由于功能复杂,施工质量要求高,整体建造周期通常要2-4年之间。因此船舶建造工程的工程属性较为明显,如表2;

三、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内容

船舶工程管理的概念是从日本引进的,我国是从1995年正式提出来的。工程管理的日语含义是“进度”和“工序”,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工程计划管理,但日本造船企业推行的工程管理包括如下内容:三大支柱,三大要素,三大流程。

三大支柱为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计划管理(又称流程管理),强调制定计划的依据(工作量、能力),制定计划的策划,计划的自主管理权力,计划早期展开制定的时间表;质量管理强调质量的自主管理意识,质量状况的解析、分析和对策研究,装配精度的控制(偏差的统计分析);成本管理从设计开始的全过程进行,重视成本中材料、人工、费用的分配比例,成本分解的量化和生产过程的应对关系,关注企业总体的投入产出分析。

三大要素为机构、方法、人。机构强调机构的层次和幅度,设置和区域类型的对应,指挥者和参谋者;方法强调工厂制度、法规、标准的完善,有法可依;人员素质强调数量化管理,信息的重要性,基本知识、技能、技术的熟练程度,事业心、进去心和打破现状的创新能力。

三大流程;生产流程强调流水作业,连续建造;生产管理流程强调信息反馈、日报,形成管理循环;生产设计流程强调设计进度同生产流程一致,工程分解及组合同生产流程一致。以下为工程管理系统图:

四、成本-工效分析法

成本-工效模型的建立思路源于价值工程相关概念。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有些人也称其为功能成本分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L.D.迈尔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提出了购买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功能的概念,实现了同功能的不同材料之间的代用,进而发展成在保证产品功能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价值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这门学科以提高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促进老产品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为核心内容。现代造船生产模式下,对项目的工序、安装流程和工艺进行优化,是生产建造发展的必要环节。创新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方面优化和工作时间的减少,成本的投入却在船舶交付核算后才会进行分析。在工作效率提高的大数据下,投入成本的增加容易被忽视。基于这种原因,提出成本-工效量化对比模型。

参考文献:

[1]船舶建造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戴杏英.船舶物资与市场.2019(02)

[2]船舶建造工艺的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案[J].谭勇.化工管理.2016(06)

[3]做好船舶建造工作几点思考[J].王松.珠江水运.2019(08)

[4]造船合同剖析及船舶建造管理[J].陶吉生.才智.2015(31)

标签:;  ;  ;  

基于船舶建造工程管理及成本效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