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分析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分析

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均分为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对比两组引产效果、母婴分娩结局。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总有效率为89.1%,剖宫产率为21.7%,总产程时间和临产时间分别为(10.3±2.2)h、(11.2±4.1)h,与催产素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羊水粪染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满意,剖宫产率低,临床可在规范用药指征、明确禁忌症和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关键词】晚期妊娠引产;米索前列醇;缩宫素;效果

目前,催产素是临床引产中的一种首选促宫颈成熟药物,但对于宫颈成熟度较差的孕产妇而言很容易引产失败[1]。本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纳入的92例晚期妊娠引产孕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探讨了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制订的《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2]相关标准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92例晚期妊娠引产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年龄23~37岁,平均(28.5±3.4)岁;孕周39~42周,平均(40.5±0.9)周;其中64例为初产妇,28例为经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平均为(5.2±1.3)分。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对象均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催产素组,两组病例的年龄、孕周、产次、宫颈Bishop评分等基线特征相似,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米索前列醇组应用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米索前列醇,常规消毒后经阴道后穹窿给药,给药量为25ug。催产素组给予催产素,取500ml5%葡萄糖溶液+2.5个单位催产素静滴,起始用量为8滴/min,观察孕产妇宫缩情况并适当调整滴速,最高不超过30滴/min。若宫缩效果仍不满意,则催产素浓度加倍。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方差齐者或者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者以t检验,方差不齐或者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者则行秩和检验,当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引产总有效率对比见表1。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3讨论

晚期妊娠引产是产科临床利用药物等手段在自然临产前发动产程,最终实现分娩目的,其中宫颈成熟程度是决定引产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般来说宫颈Bishop评分>6分就已成熟,而评分越高,则意味着成功引产的几率越高,临床对于Bishop评分<6分的孕产妇应采取促宫颈成熟措施。应强调的是,促宫颈成熟最理想的状态是近似于宫颈自然成熟,即不会导致子宫收缩过强、不会过度刺激或干扰子宫,对子宫血流量无影响,不会导致严重的母婴并发症[3]。正确、科学地选择促宫颈成熟方法对于引产效果和安全性来说极为关键。

米索前列醇和催产素是临床常用的两种促宫颈成熟药物,前者是前列腺素PGEI类似物,为人工合成,其用于晚期妊娠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已经得到国内外诸多研究的证实。米索前列醇可软化宫颈,松弛宫颈平滑肌,收缩宫体平滑肌,利用牵拉作用扩张宫颈,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并发动分娩,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但存在宫缩过频、过强的问题,有可能造成羊水粪染以及新生儿窒息等危险事件。本次研究中米索前列醇组中即有4例羊水粪染,3例新生儿窒息,但与催产素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催产素在引产和催产方面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其利用结合催产素受体来发挥药物效果。由于宫颈上催产素受体分布相对较少,因此催产素不会直接干预宫颈成熟,而是对子宫平滑肌产生选择性兴奋作用,进而加快子宫收缩频率,增强收缩力,最终促进宫颈成熟并发动产程。临床出于对用药安全性的考虑,在应用催产素时多选择小剂量滴注给药的方法,产妇需要长时间卧床,活动受限而对自然分娩产程有不良影响。此外,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所需时间一般不少于48~72h,且有较大几率失败,长时间待产往往会导致产妇丧失信心,并产生焦虑、疲劳以及怀疑等情绪。本次研究中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为43.5(20/46),总有效率为89.1%,剖宫产率为21.7%,与催产素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总产程时间和临产时间更短,说明米索前列醇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优于催产素。此外邹丽颖[4]等研究报道称米索前列醇有可能导致经产妇急产,本研究并未发现这一问题,说明本次用药方法是可取的,也可能与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积累和总结。

综上,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效果满意,剖宫产率较低,临床可在规范用药指征、明确禁忌症和具体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冯晶瑾,王玉贤.三种方法应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比较与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13,22(2):132-134.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2):881-885.

[3]郑剑兰,付景丽,张小琼等.双球囊导管及O.8mm控释地诺前列酮栓在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方面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1,46(8):610-612.

[4]邹丽颖,范玲.瘢痕子宫孕妇孕中晚期引产的方法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7-21.

标签:;  ;  ;  

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