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器械的检查与保养

浅谈器械的检查与保养

王香莲刘倩谢华琴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644000)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54-02

器械清洗质量和功能状态的检查是包装前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洗质量合格是保证灭菌成功的关键所在。很多手术器械在使用和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会受到磨损、变钝、变形或碎裂,甚至功能丧失,不但影响手术的进行,还影响手术安全,因此,在器械包装前应对器械进行清洗质量、功能状态的规范检查和科学的维护保养,保证手术安全。我院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均经过严格的检查与保养后再包装灭菌,保障手术安全,现总结如下:

1.清洗质量检查

1.1应采用目测或使用带光源放大镜对干燥后的每件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检查,保证清洗后的器械、器具表面及关节、锯齿部、锁扣及管腔清洁、光亮、无残留物质和锈斑、无毛刺或缺口、无裂缝或毁损。

1.2待检查的器具及器械充分干燥后,关节呈90打开。

1.3检查管腔类器械;目测管腔器械应干燥,表面无血迹、污渍、水垢、锈斑;用湿润的棉签或棉棒检查管腔的开口处,管腔内外应清洁。在带光源的放大镜下检查管腔,其内外应无残留物质堵塞,腔体通畅。

1.4检查穿刺针:目测穿刺针,穿刺针应干燥表面无血迹、污渍、锈斑;在带光源的放大镜下检查穿刺针管腔,其内无残留物质;再将穿刺针芯与针套组装,针芯应能顺利通畅地穿过针套。

1.5细小精密器械均在带光源放大镜下检查,应无血迹、污渍、水垢、锈斑。

1.6复杂器械应使用带电源放大镜检查所有拆卸下的组件。

1.7检查盘、盆、碗等器具内外两面及边缘有无污垢、锈斑、微小破孔或漏洞等,尤其是器皿边缘或凹陷部分。

1.8玻璃类物品应光亮、透明、不挂水珠、无污垢。

1.9检查确认器械、器具及物品干燥清洁,摆放整齐待包装。

2.功能状态的检查

2.1器械关节、咬齿、尖端的检查:关节应灵活,松紧适度,咬齿完整,咬合整齐;尖端部分闭合紧密,无扭曲,无变形,边缘圆滑无磨损。

2.2器械锁齿的检查:可用钳子夹紧橡胶管,然后抖动,如自动弹掉则应更换。也可将器械卡锁在第一齿的位置,持器械的夹持端,将手柄指环端用手掌拍打,如自动弹开,则表示锁持功能不佳。

2.3器械张力的检查:应将器械合并,两边齿干上锁,齿间应有1mm左右的距离,如发现关节较紧,可用水溶性的润滑剂喷于关节表面。器械张力日常检查由操作人员手感判定,特殊精密器械应由厂家使用专用仪器检测。

2.4剪刀的检查:应锋利,不可有钝、卷曲、缺口的现象。剪刀闭合时应无空隙,主柄对称,关节松紧适宜,螺丝无松动。锋利度测试:刃口5cm以上剪刀以尖端处一次性剪齐4层纱布:刃口5cm以下的剪刀,则应以尖端处一次性剪齐2层纱布:剪刀剪切时切口光滑,不能撕扯。根据剪刀的类型选择测试材料:纱布绷带、棉质或人造纤维敷布、人造丝织物。在进行剪切试验的过程中,不可通过剪刀的刀身从旁施加压力并应进行3次连续不间断的剪切。剪刀应与测试材料的编织方向呈对角或直角方位,在进行剪切试验的过程中剪刀不能被卡住。

2.5持针器的检查:咬合面应无磨损,锁铰应易于关闭并能牢固地锁住对象。取一根与持针器相匹配的缝合针,持针器颚夹部咬合面的网格间距与缝针大小匹配,用持针器夹住缝针,将卡锁在第二锁齿的位置,试着摇动缝针,如果缝针可以用手轻易取出,则表示持针器功能不佳,需要更换。

2.6精密镊子的检查:镊子表面和齿牙均不能有污物残留,颚部带齿的镊子在闭合时,从尖端开始必须成一线并有弹性,颚部带尖牙的镊子牙与牙必须吻合良好且弹簧部无弯曲,有导引针的不能粘在一起,器材应对称地回合且没有交叠。

2.7无创阻断钳的检查:关节表面和齿牙处不能有污物残留。无创阻断钳的功能测试方法:颚部的齿闭合时不能咬破热封塑料(壁厚0.05mm,注有半袋水)及棉纸。采用单层薄绵纸测试,器械闭合时夹口锯齿必须留下完整的齿压痕,但不能穿透薄绵纸。如果夹口不能留下完整的齿压痕,则表明夹钳没有完全闭合。

2.8管腔类器械的检查:管腔内应无异物并通畅。不同管腔采用不同检查方法。金属气管导管由外管、内管、管芯组成,检查时应将内管插入外管,其管内长度比外管长度短1~2mm,管芯(又名堵头)尖端要求为光滑椭圆形,插入外管的椭圆形部分应突出外管0.5mm,其周围必须完全吻合,内外管上的固定器必须灵活、易转动,不得太松,以防止脱落。带减压孔的金属吸引管主要用于神经外科和血管类手术。金属吸引管由吸引管和通条组成,检查时首先应检查减压孔有无污垢及异物堵塞,再将通条插入吸引管,其长度应超过吸引管3~5mm,才能在手术中血块堵塞吸引管时给予及时疏通,保证良好的减压功能。带减压孔的金属吸引管型号较多,检查包装时应注意各种型号搭配,以确保手术正常使用。

2.9带电源器械应进行绝缘性能等安全检查:仔细查看管线有无裸露、断裂。接口螺丝有无松动、脱落。

2.10穿刺针类的检查:目测其尖端无倒钩,并须测试其锋利度。将针尖斜面在橡胶皮上划过,划痕整齐,无钩挂痕迹说明锋利度合适;如橡胶皮钩挂明显说明穿刺针不够锋利。穿刺针芯组装时应和穿刺针腔体匹配。以刚好超过针套腔体为宜,两者斜面角度一致,顺滑,不突出,不内凹。

2.11带螺钉螺母器械的检查:螺钉螺帽应固定完好;牵引弓无变形;各类牵引器能保持在张开状态;咬骨钳检查咬口应无骨渣,刃口无缺口,闭合完好;滚轴去皮刀应检查滚轴有无变形;电动去皮刀去皮厚度调节卡功能应良好。

2.12拉钩类的检查:常见的有皮肤拉钩、腹腔拉钩、肌肉拉钩、创口钩、专科拉钩等。检查各种拉钩的形状是否正常有无变形。皮肤拉钩齿端应完整、无缺口;弹簧拉钩弹簧功能完好;“S”形拉钩调节弧度适宜。

2.13器皿的检查:盆、盘、碗等形状应正常,无缺口及漏洞。

2.14其他物品应根据相关知识判定其功能完好,按操作要求。

3.器械的保养

3.1器械的保养应使用医用润滑剂(水溶性喷雾润滑剂和水溶性滴注润滑剂),可采用机械润滑和手工润滑。

3.2所有耐高温、耐湿热的器械宜进入机洗流程,确保清洗质量并给予均匀上油保养。

3.3手工清洗的器械应使用专用水溶性润滑剂对器械进行保养。

3.4精密、易损坏的器械应在容器内加以保护垫给予保护。

3.5骨科器械及动力器械的齿部和轴节处应使用专用润滑剂喷雾或滴注,以维持良好的功能。

3.6软管器械如光源线、电源线等应避免90°弯曲,防止折角变形或功能损坏。

3.7根据器械的大小选择合适容器装置,防止器械的受压、变形及损坏。

3.8按器械的规范图示组装器械,避免器械损坏。

器械的清洗质量是保障灭菌质量的基础,经过清洗、消毒、干燥处理的器械物品,应仔细检查清洁度、功能状态,并对器械进行保养,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器械物品应返回去污区重新进行清洗处理,及时发现锈蚀严重和功能损坏的器械,进行维修或报废,及时予以更换,再进行包装、灭菌,延长使用寿命,保障手术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4.2.1.2.

[2]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颁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5.6.3.

[3]姜华,薛澄琳,屈芸娜等.腹腔镜手术器械人工清洗与机器清洗质量的比较[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80-381.

[4]虎绍丽.消毒供应室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8-89.

标签:;  ;  ;  

浅谈器械的检查与保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