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业论文_张德仲,张恒嘉

导读:本文包含了绿洲农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绿洲,农业,生态农业,民勤县,新疆,玉门,石河子。

绿洲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张德仲,张恒嘉[1](2019)在《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针对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研究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结构、水资源利用结构和产值结构及采用能值分析法对系统能值投入与产出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民勤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不协调、功能不完善。因而解决该问题是改善民勤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可为稳定该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12期)

[2](2019)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与绿洲农业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国-柬埔寨胡椒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揭牌》一文中研究指出应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邀请,6月19~28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郝朝运副所长、杨建峰副研究员、李志刚副研究员和王灿博士一行4人组成的专家调研考察团,赴柬埔寨开展胡椒产业调研和技术指导,并为香饮所与绿洲农业(柬埔寨)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胡椒示范基地揭牌。(本文来源于《世界热带农业信息》期刊2019年08期)

关法春,王超[3](2019)在《“高原绿洲”生态农业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西藏农业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水分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西藏河谷地带的资源状况分析,提出建设西藏"高原绿洲"生态农业体系的设想,并对其技术体系和发展途径进行阐述,以期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本文来源于《高原农业》期刊2019年03期)

陈珏[4](2019)在《关于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历年来中央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业方面的指导性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对于第一产业的重要与关注。我国绿洲大多集中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5个省份,这种绿洲的存在也为当地带来了特殊的农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文章从新疆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分析对发展绿洲农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5期)

[5](2019)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在原新疆作物高产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2003年1月由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04年10月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验收。主管部门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依托单位为石河子大学。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吸引疆内外优秀人才,开展交流与合作,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刘强国[6](2018)在《戈壁辟良田 荒滩造绿洲——以玉门市戈壁生态农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真总结了了近几年玉门市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并就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体系等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今后五年戈壁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些思路对策。(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8年24期)

雷振丹,陈子真,李万明[7](2018)在《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绿洲生态农业的内涵,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建了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其中,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对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发展贡献最大,而社会效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村》期刊2018年06期)

杨思睿,薛朝辉,张玲,苏红军,周绍光[8](2018)在《高光谱与LiDAR数据融合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农业区精细作物分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光谱遥感能同时获取地物空间影像和连续且精细的光谱信息,以图谱合一的形式更为精确地描述地物,然而高光谱影像普遍存在同物异谱和同谱异物现象,给准确地物分类带来挑战;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能够获取地物拓扑信息,可用于构建地表叁维模型,但单纯采用LiDAR数据无法准确识别地物。基于以上2点,开展高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的融合研究,采用形态学属性剖面进行特征提取,借助稀疏多项式逻辑回归分类器分类,探讨在不同特征组合下的融合与分类效果;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农业区精细作物分类为目标,采用航空高光谱影像和LiDAR DSM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可获得精度更高和稳定性更好的分类结果,高光谱与LiDAR融合的方法分类精度最高可达94. 50%。(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8年04期)

潘旭东,王江丽,吴玲,张建萍,赖先齐[9](2019)在《亚洲中部干旱区绿洲水热匹配与生物、农业技术适应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中部干旱区"中亚天山北坡—新疆天山北坡—甘肃祁连山北坡"山前平原,在古丝绸之路和现代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期均为社会、经济、文化最繁荣的重要地区。而一个地区某生物的生长发育除与降水、气温有关外,还与当地的水热匹配特征密切相关。中亚天山北坡区段水热不同步—新疆天山北坡区段水热较同步—甘肃祁连山北坡河西走廊区段水热同步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当地的天然动植物种类及其生长发育,使某些生物在研究区内各区段间形成了发生中心区、扩散区及无发生区的规律性分布;不同区段多项绿洲农业技术的差异性也反映出其对当地水热匹配特征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沈骁[10](2018)在《青海省都兰县绿洲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工作选择柴达木盆地都兰地区的四个绿洲农业,运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方法技术,以土壤、植物、水体为主要调查介质,开展都兰县绿洲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以查明元素在土壤、植物等系统中的分布、分配、迁移、富集规律为目的,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取得的成果如下:1.取得了1:5万土壤测量1117km~2的测试数据,编制了28元素(指标)地球化学图,对各工作区土壤的丰度特征、富集离散特征、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基本查明了测区土壤地球化学分布分配特征;圈定各类综合异常70处,其中有益元素异常39处,有毒有害元素异常11处,其它异常20处。2.在诺木洪地区发现富硒土壤(Se≥0.23×10~(-6))413.6km~2。硒异常呈弧状分布于诺木洪北部,南以洪积扇缘细土绿洲带为起点,向北延伸至柴达木盆地腹地,西至田格里河,东止于宗加乡,富硒土壤在西侧未圈闭。富硒区内土壤硒平均含量达0.474×10~(-6),最大值为2.845×10~(-6)。3.对工作区作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工作区环境质量清洁;工作区土壤肥力总体为缺乏-较缺乏等级;综合等级察汗乌苏-夏日哈地区以二、叁等为主,占比分别为21.4%,68.9%,香日德地区一、二、叁等土地占比分别为11.1%,55%,33.2%,巴隆以二、叁等土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99%,诺木洪以一、叁等土地为主,分别占比24.9%,64.9%。4.对特色作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黑枸杞、白刺果、红枸杞对硒较为敏感,植物与土壤的相关关系较好,是重要的富硒作物。据现行农业行业标准中关于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的限量标准,对工作区农作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区内特色作物中重金属含量低,安全性高,其中藜麦样本中安全率和绿色率均为100%,枸杞及白刺类样本4种重金属全部未超过标准,绿色率为100%。5.对香日德硼异常、诺木洪硒异常进行了查证和解释推断:香日德硼异常来源为河流冲洪积物,异常区油菜籽和藜麦对硼较为敏感,小麦在高硼区表现出高产的生态效应;诺木洪硒异常来源为北部第四系湖积物质,异常区种植红枸杞、黑枸杞表现出较好的富硒效应。6.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异常解释推断、特色作物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香日德地区绿色高产、诺木洪地区富硒特色农业种植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11-01)

绿洲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柬埔寨皇家农业大学农业科学院邀请,6月19~28日,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郝朝运副所长、杨建峰副研究员、李志刚副研究员和王灿博士一行4人组成的专家调研考察团,赴柬埔寨开展胡椒产业调研和技术指导,并为香饮所与绿洲农业(柬埔寨)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胡椒示范基地揭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绿洲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1].张德仲,张恒嘉.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与绿洲农业公司合作共建的中国-柬埔寨胡椒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揭牌[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19

[3].关法春,王超.“高原绿洲”生态农业体系的构建[J].高原农业.2019

[4].陈珏.关于绿洲农业现代化建设[J].广东蚕业.2019

[5]..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刘强国.戈壁辟良田荒滩造绿洲——以玉门市戈壁生态农业为例[J].甘肃农业.2018

[7].雷振丹,陈子真,李万明.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发展综合评价分析[J].南方农村.2018

[8].杨思睿,薛朝辉,张玲,苏红军,周绍光.高光谱与LiDAR数据融合研究——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农业区精细作物分类为例[J].国土资源遥感.2018

[9].潘旭东,王江丽,吴玲,张建萍,赖先齐.亚洲中部干旱区绿洲水热匹配与生物、农业技术适应性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9

[10].沈骁.青海省都兰县绿洲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吉林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新疆绿洲农业发展模式北屯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基于绿洲农业开发的地表水与地下...兵团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可更新资...于田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年武威绿洲农业水足迹结...

标签:;  ;  ;  ;  ;  ;  ;  

绿洲农业论文_张德仲,张恒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