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

浅谈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垦利县供电公司山东省东营市2575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问题,论述了跳闸的原因和跳闸的主要解决的方法,希望可以为今后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35kV;输电线路;跳闸

一、前言

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很多,因此针对跳闸的问题要进行重点问题,不同原因造成的跳闸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才能够提升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使用效果。

二、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

输电导线在电力系统中起着输送电能的作用。架空导线一般选用裸导线。裸导线按其结构分有单股和多股绞线。在35kV及以上架空线路上导线选用技术要求是无特殊要求时宜选用钢芯铝绞线、铝合金绞线或铝合金铝绞线。风力较强地区宜采用铜芯绞线或钢芯铝合金绞线。铜芯导线虽然载流量大,但造价高,易发生被盗。随着最后铜芯导线35kV南土线改造完成,江南地区基本上使用钢芯铝绞线。这种导线的芯子是钢线,以增强导线的机械强度,弥补铝线机械强度较差的缺点;而外围有铝线取其导电性较好。由于交流电流通过导线时有集肤效应,所以交流电流实际只从铝线通过,从而克服了钢线导电性差的缺点。

三、引起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

1、树障

雨天或空气湿度过大情况,在高压作用下树木就会成为导电体对树木周围的建筑、设备、人员和地下管线都会构成危害,并可能造成重大设备、人身伤亡事故。

树障处理有两大难点。一是树木对导线距离的估算。用目测法心算弧垂到树顶距离,应从多种角度观察。这种方法的误差是由人的观察角度和错觉引起的。另一个难点是树木的赔偿问题,有些村民往往把供电部门的赔偿当做摇钱树,提出的赔偿要求不合理。为了较准确计算导线弧垂与树木之间的距离,避免乱砍乱伐破坏植被,但是在实际巡视工作中不可能总携带测高杆、经纬仪等笨重仪器。介绍一种较简单方法,只需携带一把45直尺即可。

2、雷击或闪络

雷击按发生机理分感应雷和直击雷。感应雷原理简单说是云层带有大量电荷,因此导线上感应相应的异种电荷,加上原来电量产生雷击过电压。直击雷有3种:一是雷击杆塔塔顶,塔顶最高,雷有个特性即首先击最高处;二是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导线带有大量电荷,电荷异性相吸,所以架空导线容易被雷击,但这种情况对于输电线路保护是不愿看到的,三是雷击避雷线,避雷线作用就是保护导线免遭雷击,避雷线在杆塔上的挂点与下面磁瓶挂点的连线与垂线的夹角称为避雷线的保护角。

架空接地导线与铁塔塔身、接地装置一起构成线路防雷系统。架空地线不带电的观念是错误的。架空地线带有几百甚至几千伏电压。所以接地线和个人保安线不能挂在架空地线上。

3、小动物、鸟害

特别是在位于树林、湖边的杆塔有鸟巢的状况比较常见。在武汉江南片区鸟类以灰椋为主。

这类故障形成的机理:

以鸟类、鸟蛋为食的蛇或其他小动物上杆塔,形成导线经动物体接地短路。

鸟类在筑巢进程中所需的材料如小树枝接触或靠近带电导线形成回路引起跳闸。

长期在杆塔上活动的鸟类在绝缘上泄鸟粪。鸟粪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污闪。

4、山火跳闸原因

导线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或者合成绝缘子绝缘性能下降时导致火线跳闸的主要原因。由于山火导致的线路跳闸常常很难做到精确数据的定性分析,原因是山火的破坏性较大,现场往往获得准确的数据,但是根据事故现场勘查结果。大多数山火跳闸是因为山火产生的大量热能导致周围的空气因高温热游离绝缘性能降低,因而被击穿。在此过程中电杆塔与导线的空气间隙最小,也是最容易被击穿的,其最小间隙仅为4.3m。

四、输电线路跳闸防范措施

1、防范线路跳闸的管理措施

(1)重视线路跳闸分析工作寻找运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今后管理改进和技术提高的重点。输电线路跳闸后,不论重合是否成功都要根据调度信息、天气状况、时间段、季节、负荷情况、故障相别情况、故障测距数值和特殊区域、隐患情况迅速对故障情况进行定性、定位、定相,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通过电视、广播及平面媒体的宣传攻势,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加大防外破宣传力度,在大型工地主动进行特种作业车辆的宣传教育,强化大型工地重要跨越点的蹲守工作。选择输电线路及人流均较为密集的道路作为载体,在道路两边的铁塔及护坡上,密集安装大型防外破宣传牌,或者涂刷保护电力设施的宣传警示标语,形成“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走廊”,促使防外破宣传文化落地,提高相关行业人员对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认知和电力安全意识,杜绝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

(3)深化落实警示牌、强制隔离围栏、强制限高架等多位一体的立体技防措施。对离线路防护区相对较远的施工作业点采取安装大型警示标牌,对从线路通道线下经过的道路两端安装强制限高架,严防机械碰线,对铁塔位于工地中央,在铁塔四周采取安装强制隔离围栏,避免大型机械靠近铁塔碰触导线。对施工完毕安全隐患消除的外破点,及时回收已安装的大型警示牌、围栏、限高架,循环利用降低防外破成本。

(4)严格执行“标准化线路管理”进行线路巡视,按照规定的巡视周期开展输电线路巡视检查,并根据线下隐患情况缩短线路巡视周期,及时掌握线路运行环境变化情况。

(5)深入推进公司输电线路属地化联动工作机制,严格执行输电线路运维属地化联动工作管理办法,及时发现并消除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

(6)加大发挥外围已聘请护线员的眼线作用,探索外围护线员聘用、考核及退出机制。

(7)认真加强设备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工作,在项目管理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参与设备验收工作。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保证设备“零缺陷”送电。对隐蔽工程加强中间验收工作。特别是对高压电缆线路应加强施工中验收工作不断提高运行技术能力,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2、防范线路跳闸的技术措施

(1)加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为线路运维提供良好的基础。输电线路的安全性与路径选择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搜集沿线情况综合考虑所有因素。除了路径选择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对线路基础、杆塔材料、施工挖掘充分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输电线路运行中的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跳闸事故。

(2)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对于线路或是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符合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工序应有质量监督员把关,并记录在案杜绝失去质量监督的电网工程,对隐蔽工程更需质检人员进行现场监督确保符合工程标准。投运前必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在确保安装正确、试验合格条件下才可投网运行。

(3)重视后期技术管理。线路和设备投运后,经过长时间的运行线路与设备都会出现老化现象应适时安排大小修或是技改,同时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对线路和设备以及保护定值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

(4)合理编制运行方式。襄阳电网线路多为辐射供电方式,为此需要针对其供电特点,合理编制各种情况下的运行方式,以保障电网正常供电减少停电面积快速切除故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今后必须要更加深入的分析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的应对策略,提高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想凌,程建翼.湖北电网各地市供电网络运行分析[J].湖北电力,2015,30(增刊).

[2]王莉英,葛小燕.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事故浅析及防雷反事故措施的研究[J].西北电力技术,2015,31(3).

[3]陈世昌.区域输电网智能防雷措施调研[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唐林.江津35kV线路防雷新技术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5]黄会贤,罗标,曹云轩,石孝文.山区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对策[J].电力建设,2012,05:52-55.

标签:;  ;  ;  

浅谈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跳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