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O 交叉绘图应用分析

AVO 交叉绘图应用分析

一、AVO交绘图应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向珈林[1](2019)在《广角AVO有理函数表征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在地球物理学中,地震勘探是探寻油气资源储量与分布的重要方法,其本质是利用地层介质各个属性之间的区别,用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并对地层的响应进行检测、观察和分析,进而预测地层的性质、形态。其中AVO(Amplitude Variation with Offset)技术是一项利用地震波振幅资料来研究岩性、探测油气资源的地震勘探技术,1980年至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传统AVO技术的理论基础在于Zoeppritz方程及其近似式,通常只适用于一定角度范围内(40度以下)的地震平面波反射系数,但是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发现地震球面波在广角处表现出的大振幅和大相移属性对地层密度参数反演更有利,此时Zoeppritz方程已不适用,因此研究广角反射波的AVO特征非常重要,如何表征广角AVO属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论文根据地震球面波反射系数符合有理函数(特别是在广角处)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有理函数拟合技术(矢量拟合)来对地震球面波反射系数进行处理,得到表征广角AVO的有理函数零极点-留数属性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应用该技术对AVO进行分类和对岩性进行区分。通过测试不同的模型证明了由有理函数得到的零极点-留数属性可以有效表征AVO,与传统的AVO属性表征方法相比,此方法可以将研究范围由近偏移距扩展到远偏移距,而且能够挖掘更丰富的信息,能更精确地对地震资料进行分析。

沙志彬[2](2019)在《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丰富、高效清洁,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接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但是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状态有块状、脉状、结核状、团块状和薄层状等多种类型,而且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一性,这增加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刻画及资源量准确计算的难度及不确定性。近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东北部XN海域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并实施了多次钻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本次研究基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采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震数据的精细解释、钻井测井数据的深入分析,取得一些认识。以海底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水溶气—游离气—天然气水合物之间的动态转化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为纲,建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数值模型,实现了宏观盆地演化动力学模型与微观物质输运-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形成了适合研究区的集多学科、多研究手段于一体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分析-钻前预测-钻后评价-资源量计算”评价体系,为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规律、评价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目标、指导规模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计算得到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田,资源前景良好,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开发的有利区域。根据储层的特性,并指出“地层流体抽取法”可能是最适用于试采的技术方法,也是实现达到降本增效、安全开发有效途径。此外,本文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刻画的技术体系上也取得创新性突破。依据对天然气水合物较为敏感的速度、能量半衰时、三瞬属性、AVO等地震属性,结合OBS横波变化信息,联合无井叠后波阻抗反演与无井叠前同时反演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矿体进行定量预测,形成了一套从定性到定量的天然气水合物钻前预测方法。同时,钻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结果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与预测精度,随机模拟反演则充分利用测井数据的垂向高分辨率和地震数据的横向高分辨率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矿体垂向预测精度,两种反演方法结合利用能够更为准确地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范围,为天然气水合物钻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且孔隙度、饱和度解释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孔隙度、声波孔隙度模型与双水饱和度模型是适合本研究区的测井解释模型,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等重要物性参数的准确计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地质认识、理论以及技术方法的创新,对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进行综合预测与评价,经对比实际钻探及试采结果,论文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区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钻前预测和钻后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希望能够为本区下一步的精准勘探与后期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它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和评价提供借鉴,从而达到提高勘探成效、减少勘探风险、降低勘探成本的目的。

司文朋,狄帮让,魏建新[3](2017)在《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地震物理模拟及含气饱和度预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含气饱和度预测是天然气储层地震解释工作的重要目标.本文将岩石物理分析与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部分;饱和砂岩储层物理模型并进行含气饱和度预测分析.物理模型中设置了高孔渗常规砂岩和低孑孔渗致密砂岩两种模拟储层,每种储层都是由具有不同含水饱和度的气-水双相饱和砂体组成.岩石物理分析结果显示在低孔渗致密砂岩中气-水混合流体更加倾向于非均匀的斑块分布,而结合了Brie等效流体公式的Gassmann流体替换理论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纵波速度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趋势.对物理模型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处理后,对比了AVO特征和叠前同步反演结果对两种砂岩储层含气饱和度预测能力的差异.AVO特征结果显示,对于混合流体均匀分布的高孔渗砂岩储层,AVO响应曲线和属性变化很难对含气饱和度进行估算;对于混合流体斑块分布的致密砂岩储层,AVO特征可以定性地分辨出储层是否为高、中、低含气情况.反演结果显示,密度及纵横波速度比分别对高孔渗及致密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有着较好的指示能力.

陈楠,徐雷鸣,朱凌燕[4](2016)在《基于NEWS平台的叠前叠后联合解释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叠前叠后联合解释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以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油气综合解释系统平台——NEWS为基础,利用NEWS平台提供的业务资源和服务接口,以图形化的方式通过点、线、面的粒度对叠前地震数据进行实时部分叠加,方便用户快速分析出优势叠加参数,实时的叠前AVO属性(如梯度P、斜率G、曲率C剖面)及方向金字塔去噪等功能,可以协助地质人员更方便地进行储层预测及含油气检测,在沿时间线自动追踪的基础上,通过对选取的面元进行模拟椭圆和余弦拟合分析,利用目的层振幅随方位角—偏移距/入射角的变化规律,统计面元内细微裂缝的综合走势效应,估算裂缝的发育方向和强度,形成了一套集叠前裂缝检测、叠前道集属性分析、AVO属性交汇分析以及成果图形化工具为一体的综合性叠前油气分析系统。

司文朋[5](2016)在《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常规高孔隙以及致密含气砂岩储层中,含气饱和度都是表征储层是否具有商业勘探开发价值的重要参数。随着致密砂岩气藏成为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高丰度含气储层的识别成为地震勘探工作的重要目标,因此针对砂岩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论文中,通过可控参数人造砂岩方法研究了单一参数对砂岩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为AVO正演和反演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利用AVO数学正演方法针对砂岩矿物及泥质含量改变、气-水混合流体饱和模式、储层厚度对AVO特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将岩石物理分析与地震物理模拟技术结合,构建不同含气饱和度砂岩物理模型,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后,利用AVO特征和叠前同步反演方法对常规高孔和致密含气砂岩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进行定量预测研究。在岩石物理研究方面,以单一参数对砂岩弹性参数的影响机制为研究目的,以人工砂岩样品、天然砂岩样品、测井曲线为手段进行实验及理论研究,探究骨架矿物、泥质含量、含水饱和度、压力参数对砂岩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改进了Xu-White模型可以更加准确的求取砂岩的弹性参数,为AVO正演和叠前反演工作提供了岩石物理理论支持。利用数学正演方法针对砂岩骨架矿物、泥质含量、气-水双相流体饱和模式、储层厚度四个重要参数改变时AVO响应及属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矿物及泥质含量改变与AVO特征基本是线性变化关系;气-水饱和模式对不同含气饱和砂体的AVO特征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饱和模式将会导致AVO方法对含气饱和度的不同预测能力;储层厚度则可能对AVO特征分析产生干扰作用。在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方面,通过构建不同含气饱和度砂岩储层地震物理模型,结合岩石物理和数据采集处理,利用AVO特征和叠前同步反演方法针对常规高孔含气储层、致密含气储层的含气饱和度进行定量预测研究。结果显示AVO特征可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含气饱和度大小的半定量预测,对常规高孔砂岩储层预测能力较差。而利用叠前同步反演方法,通过优选反演结果中不同的敏感参数可分别给出两种含气砂岩储层含气饱和度的定量预测结果。

陈晓红,刘展,王志敏,王云专,尚跃强,张旺[6](2013)在《储层厚度和泊松比对AVO截距-梯度交会图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AVO交会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及叠加反演技术的进步,可提取更丰富的AVO属性资料。通过将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的属性交会于AVO交会图上,结合已经获得的一些先验信息,可以直观分析该种属性因子的变化规律,并识别和解释其所代表的油气或者岩性异常。这里研究储层厚度和泊松比两种属性因子对AVO交会图的影响,参数选取恰当,规律明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沈晓昱[7](2009)在《中、下地壳深地震反射地震资料的AVO岩性识别技术》文中指出随着深反射地震技术从解决构造问题转向解决深部的岩性问题,深反射地震的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已经成为深部地球物理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在我的研究中,基于Hudson和Thomsen裂隙介质理论,将中、下地壳岩体等效为裂隙介质,考虑裂隙介质各向异性的特点,采用R(u|¨)ger(1998)的HTI(包括VTI)介质中的AVO公式,考虑裂缝密度、裂缝方位、孔隙度、流体充填物、饱和状态,甚至地层压力、温度等因素分析中、下地壳介质的AVO响应,并采用实际的WLR(Wollaston Lake Reflector)反射剖面数据进行验证。通过我们的研究,希望能够利用反射振幅的AVO属性,来建立中下地壳岩石物性的识别方法与准则,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下地壳岩石物性、形成机制及其动力学过程的认识。结果表明,WLR层的真实振幅值的总体趋势是随着炮检距逐渐增大的,AVO斜率很小。将真实振幅值与四个各向异性模型数据拟合之后,发现模型一与真实数据拟合的最好,而模型三偏离真实数据较远。因此,在WLR层反射亮点的四个解释成因中,模型一(辉绿岩,Christensen,1996)是最佳成因。且随着泊松比的减小,拟合误差也逐渐降低,这意味着WLR的强振幅可能是由低泊松比的地层引起的。运用各向异性理论AVO交绘图,我们发现泊松比和纵波速度是检测岩性的最佳因子。在反射系数交绘图中,AVO曲线的斜率和截距交绘图也能很好的区分岩性。从实际地震剖面中分别提取了含流体层段和不含流体层段的AVO斜率和截距,发现斜率和截距交绘图能很好的区分含流体与不含流体层段。而且从含流体到不含流体层段的变化趋势和理论模型的变化趋势是一样的。这说明我们的各向异性AVO理论是正确的。通过对裂隙和孔隙并存介质的有效压力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有效压力的增大,介质中的裂隙随之闭合,各向异性现象逐渐消失;速度和反射系数也增大,但增量逐渐减小;比较考虑与不考虑等径孔隙的模型表明,在相同的弹性参数下,有效压力从0MPa增加到30MPa的过程中,其速度和反射系数的差值是逐渐增大的,在20MPa—30MPa左右,其差值达到最大。而有效压力继续增大时,其两者的速度差值逐渐减小,最终重合。因为在0—30MPa的范围内裂隙孔隙度和等径孔隙度的变化也最大。随着有效压力的继续增大,介质的弹性参数也趋于常数。

沈晓昱,张宪旭,余洋,史云鹤[8](2009)在《AVO交绘图划分岩石基性》文中提出AVO属性交绘图是解释岩性和孔隙流体异常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与其他的交绘图有所不同,AVO理论分析中包含了横波的信息,这就相当于纵、横波联合反演。文章利用垂直入射反射率和泊松反射率交绘图,使不同S iO2含量的岩石落在交绘图的不同位置,成功的区分了中下地壳变质岩的基性。

刘前坤[9](2008)在《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及弹性波阻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方位各向异性AVO理论是进行裂隙储层预测的重要理论基础。HTI介质中方位纵波AVO反射系数的提出后,一系列纵波检测裂隙,估算裂隙密度方法大量涌现出来。相对而言,方位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AVO的研究方面却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明确简洁的转换波反射系数公式,这一点不仅大大限制了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转换波AVO研究,同时也影响了联合PP波进行联合反演,以及弹性波阻抗反演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开展。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引入常用的等效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对公式进行了推导,得到了更为简单实用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并对新公式的AVO属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PP波和PS波弹性波阻抗方程,把入射角和方位角引入弹性波阻抗公式,拓宽了弹性波阻抗的应用范围。岩石物理学基础研究是AVO技术中关键一环。它是各种地震数据准确转换成为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等有用的地质信息的桥梁,本文建立了Gassmann孔隙流体-HTI模型,分析了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对地层AVO的影响。

刘前坤,韩立国,廉玉广,王恩利[10](2008)在《基于等效Thomsen参数的P-SV波AVO属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等效Thomsen各向异性参数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基础上研究了反射系数的多种AVO(振幅随炮检距变化)属性特征,针对不同的属性特征构建了多属性AVO交绘图;并利用反射系数公式对三类含气砂岩AVO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V波反射系数公式可以有效的区分第三类含气砂岩;岩石的孔隙度、流体饱和度等信息是影响地震波AVO的重要因素。利用Gas-smann方程进行了对上层为HTI介质,下层为孔隙储层的介质模型进行了流体替换计算,分析了孔隙度、含气饱和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变化对地层AVO的影响。

二、AVO交绘图应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VO交绘图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角AVO有理函数表征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1.2.1 AVO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2.2 广角地震勘探研究现状及发展
        1.2.3 有理函数拟合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AVO技术简介
    2.1 AVO技术理论基础
        2.1.1 Zoeppritz方程
        2.1.2 Shuey简化式
    2.2 AVO属性分析
        2.2.1 AVO响应及其特征分类
        2.2.2 AVO截距-梯度交绘图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有理函数的广角地震波反射系数拟合方法
    3.1 地震球面波反射系数有理特性
    3.2 有理函数拟合
        3.2.1 有理函数拟合方法基本原理
        3.2.2 有理函数拟合方法框架流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角地震数据理论模型的处理及应用
    4.1 广角地震数据拟合及属性提取
        4.1.1 拟合及属性提取
    4.2 可行性分析
        4.2.1 重构分析
        4.2.3 敏感性分析
    4.3 应用
        4.3.1 AVO分类
        4.3.2 岩性区分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成果
致谢

(2)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地质概况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地层特征
        2.1.4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相
        2.2.2 沉积速率
        2.2.3 沉积物类型
        2.2.4 自生矿物
    2.3 成藏地质要素
        2.3.1 成藏的气源条件
        2.3.2 成藏的稳定条件
        2.3.3 成藏的构造条件
        2.3.4 成藏的储集条件
    2.4 地球化学特征
        2.4.1 沉积物力学性质和粒度特征
        2.4.2 沉积物矿物学特征
        2.4.3 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数值模拟研究
    3.1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过程的概念模型与数值模型
        3.1.1 宏观地质演化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
        3.1.2 微观物质能量演化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
    3.2 典型剖面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模拟及参数选取
        3.2.1 模拟流程
        3.2.2 模拟参数选取
    3.3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模拟结果分析
        3.3.1 有机质热演化与气源供应
        3.3.2 流体动力场演化与含甲烷气体运移
        3.3.3 温压场演化
        3.3.4 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聚集
    3.4 南海东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布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水合物钻前综合预测
    4.1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1.1 BSR分布规律
        4.1.2 BSR特征
        4.1.3 速度特征
        4.1.4 地震属性特征
    4.2 地震速度属性精细分析
        4.2.1 层速度精细分析
        4.2.2 OBS资料速度分析
    4.3 AVO属性分析
        4.3.1 AVO属性分析
        4.3.2 AVO属性优选
    4.4 波阻抗反演预测
        4.4.1 无井叠后波阻抗反演
        4.4.2 无井叠前同时反演
    4.5 钻前预测效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天然气水合物钻后测井评价
    5.1 钻孔测井数据预处理
    5.2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
    5.3 测井评价模型及参数确定
        5.3.1 孔隙度解释模型与参数确定
        5.3.2 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参数确定
    5.4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解释评价
        5.4.1 W05 井测井解释结果
        5.4.2 W08 井测井解释结果
    5.5 钻后测井评价效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评价
    6.1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6.1.1 测井曲线整理
        6.1.2 控制模型层位解释
        6.1.3 井震标定与子波估算
        6.1.4 地质建模
        6.1.5 效果分析
    6.2 随机反演
        6.2.1 原理及流程
        6.2.2 效果分析
    6.3 孔隙度、电阻率及饱和度反演
        6.3.1 原理及方法
        6.3.2 效果分析
    6.4 钻后综合评价
        6.4.1 钻后评价
        6.4.2 钻前钻后对比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
    7.1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地质特征
        7.1.1 垂向分布特征
        7.1.2 平面分布特征
    7.2 成因模式探讨
        7.2.1 扩散型成因模式
        7.2.2 渗漏型成因模式
    7.3 开发利用前景
        7.3.1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储量计算
        7.3.2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前景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3)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地震物理模拟及含气饱和度预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物理模型构建及岩石物理分析
    2.1 物理模型
    2.2 砂体参数
    2.3 测量参数与Gassmann理论结果对比
3 物理模型地震数据采集及处理
    3.1 模型地震数据采集
    3.2 模型地震数据处理
4 含气饱和度预测分析
    4.1 AVO响应
    4.2 AVO属性
    4.3 叠前同步反演
5 结论

(4)基于NEWS平台的叠前叠后联合解释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软件系统架构
    1.1 NEWS平台服务
    1.2 软件系统架构
2 系统功能展示
    2.1 多源叠前地震数据导入
    2.2 实时部分叠加
    2.3 叠前裂缝检测
    2.4 AVO派生属性交互分析系统
3 结束语
附:关键代码示例
    2.4AVO派生属性交互分析系统PG属性计算代码示例

(5)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岩岩石物理研究现状
        1.2.2 AVO正演研究现状
        1.2.3 AVO反演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AVO技术的理论基础
    2.1 Zoeppritz方程及其近似公式
    2.2 含气砂岩的AVO响应及属性特征
        2.2.1 含气砂岩的AVO响应特征
        2.2.2 含气砂岩的AVO属性特征
    2.3 Gassmann流体替换理论
        2.3.1 混合流体时流体替换
        2.3.2 Brie混合流体等效体积模量公式
第3章 单一参数对砂岩弹性参数影响的分析
    3.1 可控参数人造砂岩制作及基本参数测量
        3.1.1 人造砂岩制作
        3.1.2 人造砂岩基本参数测试
    3.2 骨架矿物改变对砂岩体积模量的影响
    3.3 泥质含量改变对砂岩体积模量的影响
    3.4 不同孔隙度砂岩速度-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3.4.1 纵波速度变化规律
        3.4.2 横波速度变化规律
        3.4.3 围压对速度变化规律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含气砂岩AVO特征变化的分析
    4.1 骨架长石矿物含量对AVO属性影响
    4.2 泥质含量对AVO属性影响
    4.3 气-水混合流体饱和模式对AVO特征的影响
    4.4 砂层厚度对AVO特征的影响
        4.4.1 单砂层厚度对AVO特征的影响
        4.4.2 薄互层厚度对AVO特征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地震物理模型数据的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
    5.1 不同含气饱和度砂岩物理模型
        5.1.1 地震物理模拟基本原理
        5.1.2 模型构建
    5.2 地震资料采集及处理
        5.2.1 地震资料采集
        5.2.2 地震资料处理
    5.3 AVO响应及属性分析
    5.4 叠前同步反演含气饱和度定量预测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7)中、下地壳深地震反射地震资料的AVO岩性识别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裂隙介质理论及其AVO基本理论
    2.1 AVO基本理论
    2.2 裂隙介质理论及其相关各向异性AVO理论
    2.3 方位AVO
3 研究区概况及模型的建立
    3.1 研究区的概况
    3.2 s-2-b测线的重新处理
    3.3 s-2-b测线的CDP叠加道集
    3.4 目标层振幅的提取
    3.5 子波的选取
    3.6 建立模型
    3.7 地下流体物理特性的估算
4 WLR层真实数据与理论模型的拟合
    4.1 含流体模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拟合
        4.1.1 真实数据与各向异性理论模型的拟合
        4.1.2 真实数据与各向同性理论模型的拟合
    4.2 拟合误差分析
    4.3 不含流体各向异性模型与真实数据的拟合
5 AVO交绘图分析
    5.1 AVO交绘图基本理论
    5.2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AVO交绘图分析
        5.2.1 含流体模型的AVO属性交绘图分析
        5.2.2 不含流体模型的AVO属性交绘图分析
    5.3 真实地震数据的AVO交绘图分析
6 裂隙—孔隙介质中AVO的压力敏感性分析
    6.1 引言
    6.2 有效压力与裂隙—孔隙介质弹性参数的关系
        6.2.1 裂隙纵横比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6.2.2 裂隙密度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6.2.3 等径孔隙度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6.3 有效压力的敏感性分析
        6.3.1 各向异性参数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6.3.2 地震速度与有效压力的关系
        6.3.3 有效压力对反射系数的影响
    6.4 与不考虑等径孔隙度的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及弹性波阻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 及弹性波阻抗理论研究的意义
    1.2 方位各向异性AVO 及弹性波阻抗理论的研究进展
        1.2.1 各向同性介质AVO 理论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2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 理论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2.3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阻抗理论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AVO 分析的基本理论
    2.1 界面上平面波反射和透射的基本方程
    2.2 AVO 的近似公式
        2.2.1 Aki 近似公式
        2.2.2 Shuey 近似公式
        2.2.3 Hilterman 近似公式
    2.3 AVO 分析的岩石物理学基础
第三章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AVO 分析
    3.1 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的反射和透射
    3.2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PP 波反射系数
    3.3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PS 波反射系数
        3.3.1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基于Thomsen 参数的PS 波反射系数公式
        3.3.2 各向异性参数对PS 波反射系数的影响
        3.3.3 PS 波近似反射系数公式数值模拟
        3.3.4 新PS 波反射系数AVO 属性分析
        3.3.5 PS 波反射系数对烃类的识别
        3.3.6 小结
第四章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 与岩石物理模型
    4.1 Gassmann 孔隙流体理论
        4.1.1 Gassmann 方程及其应用条件
        4.1.2 流体置换分析
    4.2 HTI-孔隙流体介质模型研究
第五章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阻抗研究
    5.1 各向同性介质中的P 波弹性波阻抗
    5.2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PP 波弹性波阻抗
    5.3 方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PS 波弹性波阻抗
    5.4 PP 和PS 波弹性波阻抗对烃类的识别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四、AVO交绘图应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角AVO有理函数表征方法研究[D]. 向珈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2]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D]. 沙志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3]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地震物理模拟及含气饱和度预测分析[J]. 司文朋,狄帮让,魏建新.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4)
  • [4]基于NEWS平台的叠前叠后联合解释系统设计与开发[J]. 陈楠,徐雷鸣,朱凌燕. 华北地震科学, 2016(04)
  • [5]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研究[D]. 司文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2)
  • [6]储层厚度和泊松比对AVO截距-梯度交会图影响分析[J]. 陈晓红,刘展,王志敏,王云专,尚跃强,张旺.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3(02)
  • [7]中、下地壳深地震反射地震资料的AVO岩性识别技术[D]. 沈晓昱. 西北大学, 2009(08)
  • [8]AVO交绘图划分岩石基性[J]. 沈晓昱,张宪旭,余洋,史云鹤.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02)
  • [9]方位各向异性介质AVO及弹性波阻抗研究[D]. 刘前坤. 吉林大学, 2008(07)
  • [10]基于等效Thomsen参数的P-SV波AVO属性研究[J]. 刘前坤,韩立国,廉玉广,王恩利. 西北地震学报, 2008(03)

标签:;  ;  ;  ;  ;  

AVO 交叉绘图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