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方式探析——以《唐山大地震》电影研究为例

电影与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方式探析——以《唐山大地震》电影研究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繁盛,以电影为视听符号载体,塑造城市形象的传媒方式走向成熟化和多样化。本文梳理了以电影与城市形象建构为主题的相关论文,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出发,论述电影是如何塑造城市的符号形象的。发现重复和隐喻是两种重要的塑造城市形象的符号学方式。

论文目录

  • 一、电影视听符号构建城市形象符号的路径———隐喻和重复
  • 二、《唐山大地震》中城市符号形象的隐喻解读
  • 三、《唐山大地震》中视听元素的重复应用
  • 四、结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少华

    关键词: 唐山大地震,符号,重复,隐喻

    来源: 视听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信息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单位: 四川大学

    分类号: J905

    DOI: 10.19395/j.cnki.1674-246x.2019.12.043

    页码: 86-87

    总页数: 2

    文件大小: 3106K

    下载量: 289

    相关论文文献

    • [1].唐山大地震后我们是如何战“疫”的[J]. 共产党员(河北) 2020(08)
    • [2].《唐山大地震》[J]. 美术研究 2020(03)
    • [3].论《唐山大地震》的人性书写[J]. 文艺评论 2020(03)
    • [4].唐山大地震亲历者40年后的幸福感调查[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5].《世说新语 档案百年》第四十四集 唐山大地震[J]. 档案天地 2019(10)
    • [6].震后余生,残生余震——影片《唐山大地震》分析[J]. 艺苑 2018(01)
    • [7].唐山大地震期间的地市委领导们[J]. 党史博采(上) 2018(08)
    • [8].唐山大地震记忆——写在唐山大地震41周年之际[J]. 档案天地 2017(08)
    • [9].东西方灾难影片的对比——基于《日本沉没》《唐山大地震》《2012》等影片的讨论[J]. 美与时代(下) 2015(12)
    • [10].亲历唐山大地震救援[J]. 档案春秋 2016(07)
    • [11].纪念唐山大地震40周年征文启事[J]. 防灾博览 2016(03)
    • [12].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叙事模式分析[J]. 电影文学 2015(07)
    • [13].解析灾难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美学[J]. 电影文学 2015(22)
    • [14].我只是一个演员[J]. 小学教学研究 2017(09)
    • [15].亲历唐山大地震[J]. 金秋 2016(21)
    • [16].“国民同学”张子枫,一路坚持 一路花开[J]. 人生与伴侣(上半月版) 2016(12)
    • [17].张子枫:一路坚持 一路花开[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6(23)
    • [18].那笑容,一生难忘[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01)
    • [19].往事如烟忆恩师[J]. 唐山文学 2016(12)
    • [20].乐山亦乐水[J]. 缤纷 2017(01)
    • [21].爱看电影的母亲[J].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7(01)
    • [22].周先生教我读《自愿奴役论》[J]. 清华西方哲学研究 2017(01)
    • [23].亲历唐山大地震救护[J]. 百姓生活 2017(03)
    • [24].“马小辫”家的危墙[J]. 法律与生活 2017(14)
    • [25].唐山大地震41周年[J]. 齐鲁周刊 2017(28)
    • [26].万里送军马,军民情谊深[J]. 中国老年 2017(12)
    • [27].地震救援[J]. 国家人文历史 2017(14)
    • [28].大震前夜(外一篇)[J]. 海燕 2017(Z1)
    • [29].地震中的那张日历[J]. 乡音 2017(09)
    • [30].洛杉矶经验与中国的雾霾治理——北京能从洛杉矶雾霾治理中学到什么[J]. 留学 2017(18)

    标签:;  ;  ;  ;  

    电影与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方式探析——以《唐山大地震》电影研究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