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新华: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论文

简新华: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论文

【摘要】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所蕴含的三重逻辑是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中国潜在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无法变成现实的“红利”,难以形成“有效市场”,更不会走上正确的改革开放道路、创造经济发展奇迹。

【关键词】经济发展 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走自己的路”,是理解新中国奋斗历程的一把钥匙。新中国70年,是上下求索、探索前行的70年,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70年。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回望过去,辉煌成就写入史册;展望未来,民族复兴召唤在前。当此之时,解读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剖析70年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优势”和深刻启示,将为我们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70年来,中国由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农业国转变为制造业总量世界第一、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的工业国,由被嘲笑为“万国汽车博物馆”转变成被誉为世界上国民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完整的“世界工厂”……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成就,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也就是内在动因和机理,成为全世界都非常感兴趣、力图破解的“中国发展奇迹”。

对于“中国发展奇迹”,国内外出现了多种不同解读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70年取得巨大经济发展成就,是因为中国政府是“有为政府”,建立了“有效市场”,发挥了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加工贸易;有人认为是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实行了改革开放,获得了“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劳动力充足价廉、土地廉价,能够获得“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为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勤劳苦干肯学习、“望子成龙”重视教育、大量海外华侨爱国,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还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成功是由于“共产党加市场经济”,是“地方政府竞争造就了中国奇迹”;甚至有人认为是因为中国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实行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的结果。

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的根本原因是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坚持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主要是共产党逻辑、马克思主义逻辑、社会主义逻辑。

在笔者看来,这些看法大多数都有一定道理,都从某个方面说明了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的原因,但是,都不全面,更不深入,特别是没有准确地解读“内在逻辑”、揭示内在动因和机理特别是制度根源,有的看法甚至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错误的。比如,所有的国家都有政府和市场,为什么许多国家的政府没有成为所谓“有为政府”,不少国家的市场也没有成为“有效市场”,而中国政府成为了“有为政府”并且形成了“有效市场”?所有的国家都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有后发优势,为什么不少国家没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中国能够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较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不少国家的劳动力也充足廉价、土地价格也不高,为什么没有取得“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带来经济的大发展?旧中国的中国人同样勤劳苦干肯学习、“望子成龙”重视教育、海外华侨数量也很多而且也爱国,经济发展为什么没有取得新中国这样巨大的成就?上述这些看法都没有明确回答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没有完全说清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

【资料链接】

我国会计监督工作的成效、问题和未来展望——基于财政部2018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的研究刘胜良22-8

新中国7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刘崐为人耿直,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为政清廉,所到之处,治理森严,力革弊政,遴选人才多属伟器。培养了曾国荃、谭继洵(谭嗣同之父,官至湖北巡抚)等知名学子,扶持和保护了彭玉麟、李元度、左宗棠、王闿运、郭嵩焘、席宝田等能吏,为湖湘名家铺垫了平台。此后,湖南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将士和伟人,无愧于“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誉。曾国荃后回忆说“方督学我湖南也,振拔人才,一以学术深远、操持坚正为主,戒勿竞声誉,勿徇俗尚,所甄录者类皆磊落奇伟之士,庠序之气焕然一新” 。

在改革开放以前,正是由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且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广大人民群众,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在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大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抗美援朝的难得胜利和“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之所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是因为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闭关锁国、僵化封闭的结果”等观点,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取得的宝贵成就,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前30年,之所以成就突出,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之所以发展还不理想、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除了“一穷二白”的客观条件和封锁禁运的外部因素之外,主要是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健全完善。

中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也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结果。强调改革开放的重大作用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决不能忽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性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保证,中国政府难以成为“有为政府”,难以走上正确的改革开放之路,无法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潜在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都难以变成现实的“红利”,不可能真正获得并且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可能是不少拥有稳定政府、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潜在“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的国家没有创造出“经济奇迹”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领导中国积极稳妥地走上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重工业优先赶超战略转变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才能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主导,又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没有搞全面私有化;才能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发挥公有制、政府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完全市场化、自由化,避免了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才能既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僵化封闭的缺陷、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生产力发展,又没有走“全盘西化”、改旗易帜的邪路;也才能使得中国取得经济发展的举世公认的惊人成就,没有遭受苏联那样亡党亡国、经济大幅度衰退的严重挫折和失败。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的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了非公有制经济、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放了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了对外开放,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经济发展惊人成就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些并不能等同于所谓“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还在发展公有制经济,强调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和主体,并没有搞“私有化”;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导调控下的对外开放,也不是无底线无原则的放任自流的对外开放。一段时间以来造成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贫富差距扩大等缺陷的原因,也不是“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而是因为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方式不科学、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制度都尚不完善等。所以,克服这些缺陷、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不是“彻底实行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毫不动摇地做强做优做大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健全和完善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由于按照西方经济学的指导,实行了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一段时间以来之所以经济下行、经济结构不优,则是因为经济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开放化还不彻底”的观点,也是不符合中国实际的、不正确的。首先,中国改革开放是参考借鉴而不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因为参考借鉴不等于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西方经济学中找不到答案,而且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可能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像前苏联那样误入歧途。实践证明,中国经济改革是在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

在当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意识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党史学科真正进入了“没有创新,就没有研究”的时代。创新与创造已成为推动党史研究发展的最强大力量。要挖掘史料、纠正前人研究中的错误、通过研究填补空白,这是中国共产党史学研究人员经常面临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

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地深沉,如此地动人心魄、撼人心魂;中国梦,是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和渴望中生长的,国家的强劲发展是它的现实支撑,所以它才如此地强烈,如此地动人心扉、振奋人心。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实现中国梦是顺应人民意愿、合乎历史逻辑的正义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

在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实验仪器的微机化、数字化、智能化,给我们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同时为我们改变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所以,我们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引进了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并安装了相应的配套软件,可取代传统的记录仪、示波器和刺激器等实验仪器,使实验数据智能处理.实景仿真实验能够直观的了解实验现场,其中包括实验对象、实验装置和仪器等.另外,通过了解实验方法、技术及手术过程,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整个实验流程.实景仿真实验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成功率,节省了实验成本,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靠的不是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对外开放中展现了大国担当。前进征程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形态指标测量完毕后,继续测量相应幼苗地上部分和根鲜质量。其中,地上部分分别测量茎、叶片、叶柄三部分鲜质量。之后放入105℃烘箱杀青30 min,再调至60℃烘干48 h至恒重,称量各部分干质量。采用幼苗的干质量来计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10月4日1版)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新华网,2019年3月4日。

②简新华:《中国经济改革是在什么经济学指导下取得巨大成就的?——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7年度重大项目“中国经济走势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036)的研究成果】

责编/赵橙涔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  ;  ;  ;  ;  ;  ;  ;  ;  

简新华:7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重逻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