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房春华(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辽宁阜新123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2-0249-02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压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的下肢病变的统称,因为此病多发生于足部,所以称其为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主要有双下肢末梢麻木和疼痛,双足更严重。因痛觉及温度觉减退,在受伤后足部易破溃,加上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差容易形成坏疽,如不积极治疗可因截肢致残,它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和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近年来收治糖尿病足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年龄40-72岁,创面5×10cm到2×2cm不等。其中有2例感染到肌层,有窦道形成,1例深达骨骼,3例足坏疽、脚趾变黑,1例足背变黑,1例截肢。

2护理

2.1糖尿病足的护理根据糖尿病人发生溃疡、感染、坏疽的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护理:(1)对已发生破溃、感染的患者可采取局部渗液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素。一般全身静脉点滴抗菌素,局部常规消毒,清除坏死组织,根据创面大小用0.9%生理盐水20ml+敏感抗生素+胰岛素适量,按比例配成混合液体滴在创面上,如表面渗液较多可彻底清洁创面后用利福平面剂+胰岛素调成糊状涂在创面上,将无菌纱布用上述混合液体浸湿敷于创面上,每日用注射器抽上述混合液体将创面上的纱布浸湿2-3次,并根据创面情况每日局部清创换药1-2次,直至肉芽生长良好或治愈,则停止换药。(2)对感染较深达肌层并有窦道形成的,要切开引流,并每日用甲硝唑液体对窦道进行冲洗,冲洗要彻底,冲洗后将上述混合液体向窦道内滴注,每日滴注2-3次,并根据伤口情况可每日冲洗1-2次。(3)对局部皮肤有水泡者,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在一般情况下,避免切开,在无菌操作下抽出水泡内的液体,并向水泡内注入少量胰岛素,给予无菌包扎。水泡干枯后,形成痂皮,因具有保护作用且可预防感染,切勿剥落,顺其自然脱落为佳。(4)根据不同类型的坏疽,采取不同的换药方式,干性坏疽要保持创面湿润,湿性坏疽要采取尽量减少渗出,如有窦道的要引流通畅,对有腐烂坏死组织,要分期或选择适当时机予以清除,换药后包扎,松紧适宜,冬天要注意保暖。注意:在给患者治疗护理期间,一定要把患肢抬高,减少患肢的活动。

2.2饮食、心理及足部的护理饮食控制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的措施,饮食护理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要保证。要严格控制食物的总热量,一日三餐合理分配,其中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0.8-1.2,糖类在总热量中占50%-60%,脂肪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三餐强调定时、定餐、定量,合理指导病人进餐,真正达到饮食治疗的目的。要经常通过体重、病情、血糖及尿糖监测等变化调整三餐,发现不合理饮食,应及时加以纠正,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糖尿病病人常会因为病情变化而影响其情绪状态。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患病后生活单调,用药和饮食的约束,会使性情改变,表现为悲观、忧虑、猜疑、脾气急躁,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血糖不易控制。而病情一旦好转,病人会兴奋忘记自己应遵循的治疗和护理原则,使病情恶化和加重。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解除不正常的心理影响,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指导病人掌握糖尿病自我监测及自我护理的技能,与营养师制定饮食计划,指导病人合理用药,了解药物的名称、用药的方法及副反应。学习糖尿病的运动疗法,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其次,重视手足的保养和护理。糖尿病人大都存在足部血液循环差,皮肤感觉敏感性差,足底皮肤易受损且愈合极为缓慢的现象,所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足部受到伤害,是护理的关键。病人应每天细心检查双足,观察有无水泡、伤口,有无胼底、鸡眼等,如有请在医生指导下处理。每天洗足,水温不宜超过37℃,洗毕应保持足部的干燥。修剪指甲应谨慎,不宜太短,应稍长于趾尖,不穿紧袜,紧鞋。不可赤脚走路,防止足部受伤。经常保持足部温暖,避免冻伤。

3结论

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体会到:合理的饮食控制,严格的按时服药,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缓糖尿病进展,而且日常简单的护理,则可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目的,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标签:;  ;  ;  

20例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