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乳液论文_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乳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乳液,甲基丙烯酸,性能,纳米,精油,芦柑,烷基。

复合乳液论文文献综述

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1](2020)在《十六烷基膦酸配合的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稳定的O/W乳液中甲苯单一氧化为苯甲醛(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苯甲醛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重要化学品,通过O_2氧化甲苯制取苯甲醛是最佳生产途径,也是近几十年来工业界迫切需要的反应之一.虽然该反应在苄基上结合一个氧再脱除两个氢即可,对该反应的多相催化过程也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其性能仍远远低于工业要求.当前的工业过程主要有甲苯氯化水解法和甲苯均相氧化法两种,但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腐蚀问题,且产品中含有少量卤素,阻碍了其在诸如香水或食品中的高端应用.近年来,以O_2作为氧化剂及Pd,Au,Pt,Ag,Ru等贵金属或它们间的合金为催化剂的甲苯液相氧化反应研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进展,但仍然不能在高甲苯转化率下高选择性地得到苯甲醛.本课题组曾报道了一种高效的混相催化体系,以O_2作为氧化剂将甲苯专一地催化氧化为苯甲醛,其中十六烷基膦酸-氧化铁(HDPA-FeO_x)纳米颗粒处在甲苯和水的界面上,稳定了该O/W类皮克林乳液(Pickering).为了进一步提高催化剂晶格氧的移动性以提升催化活性,本文采用Mn, Co, Ni, Cu, Cr, Mo, V和Ti等一系列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HDPA-Fe O_x进行掺杂,同时使用一种特殊的纳米Al_2O_3作为载体,大大地增加了催化剂制备的便捷性和保证了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TEM和XRD结果表明,Al_2O_3负载了金属氧化物后,其形貌仍为纳米棒状结构,并只能观察到Al_2O_3的晶相衍射峰,表明金属氧化物均匀地负载在其表面.BET结果表明,负载后的催化剂的孔结构与载体Al_2O_3类似.FT-IR结果表明,HDPA很好地吸附在了催化剂表面.TG结果表明,催化剂中HDPA含量与加入量相符,质量分数为~5%.结合前期工作可知,HDPA能够调整Fe M纳米棒表面催化性质,且以1 HDPA/nm_2的密度为最佳,此时,甲苯液相氧化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最佳.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吸附了HDPA后,甲苯的转化率显着增加,且只生成苯甲醛.在所考察的第二种掺杂金属中,以Ni的效果为最好.该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苯转化率为83%(TOF=0.0_27nm–_2·s–1),苯甲醛选择性为~100%.而Cr,Mo,V和Ti等高价金属则抑制了该反应,这也说明通过掺杂第二种金属调变晶格氧的活动性可影响反应性能.经过优化后,最佳反应条件为:p H值为_2.5,反应温度为180°C.原位FT-IR结果表明, 180°C下,甲苯在吸附有HDPA的催化剂表面能够发生化学吸附,苄基C–H键解离并与晶格氧产生结合,形成了C6H5–CH_2–O–Fe中间物种,该物种脱附即得苯甲醛.该温度下,表面HDPA对甲苯的化学吸附不可缺.(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20年02期)

安文,马建中,徐群娜,王佳影[2](2019)在《酪素基水滑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维层状材料镁铝水滑石(MgAl-LDH),后将其采用物理共混法引入酪素体系中,制备酪素基水滑石复合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皮革涂饰,以期获得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皮革涂饰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分别对MgAl-LDH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探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卢薇,黄晓梅,韦翠兰,欧阳颖,郭健[3](2019)在《小麦蛋白酶解产物/槲皮素/甜菜果胶复合乳液的构建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槲皮素(Quercetin,Que)作为一种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疏水性极强,限制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研究利用小麦蛋白酶解物(wheat protein hydrolysate,WPH)、Que构建复合纳米颗粒,以甜菜果胶(sugar beet pectin,SBP)作天然复合乳化剂,成功构建了WPH/Que/SBP复合乳液并对其进行性质表征,主要结论如下:WPH对Que具有良好的增溶效果,Que溶解度从8.13μg/mL提升至126.39μg/mL。在乳化包埋的过程中,SBP优异的乳化性能可能有利于其在竞争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并弥补WPH乳化性能的劣化,故界面WPH和界面Que含量下降。随着SBP的添加,复合乳液粒径显着下降,中性和酸性复合乳液的表面积平均粒径分别从2.35μm和1.03μm下降至0.56μm和0.76μm。复合乳液表现出良好的短期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电点附近可能有利于SBP与WPH的结合,故酸性复合乳液整体表现优于中性乳液。(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宋家楠,褚翠兰[4](2019)在《SBR和VEA复合乳液对半柔性路面的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半柔性路面水泥基灌浆材料因收缩产生裂缝的现象,采用SBR胶乳(丁苯胶乳)和VEA乳液(醋酸乙稀-乙烯共聚乳液)复合改性水泥基灌浆材料。对复合改性浆料进行流动性和压折比试验,用复合乳液改性浆料制备半柔性路面材料,并进行路面材料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试验和低温抗裂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分子共聚物SBR胶乳和VEA乳液加入浆料后,使浆料中形成弹性的高分子网状结构,因此浆料的抗裂性能得到提升,用其制备的半柔性路面沿袭了普通半柔性路面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同时也大幅提升了路面的低温抗裂性能。(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19年05期)

康炜,刘喜军,王宇威,申路严,韩贤新[5](2019)在《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为分散助剂得到石墨烯/MMA分散液,然后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以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高阻计等仪器设备对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DMAEMA的助分散作用,实现了PMMA对石墨烯的完全包覆,并且DMAEMA的胺基与石墨烯表层官能团间存在强相互作用;石墨烯的引入提高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增加约6.4℃、初始热分解温度增加约38.3℃;石墨烯的引入改善了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及拉伸性能,但冲击性能略有下降。(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9年10期)

张光华,唐进霞,郭明媛,刘丹,倪美乐[6](2019)在《造纸用纳米粒子复合香豆素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7-羟基-4-甲基香豆素为母核与丙烯酰氯反应,得到香豆素荧光单体。在乳化剂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与引发剂过硫酸铵的作用下,将其与丙烯酰胺、苯乙烯和改性纳米粒子经乳液聚合制备得到荧光乳液。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粒径分析、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及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等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光学性能研究及应用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复合纳米粒子的荧光乳液粒径分布更加均匀,性质更稳定,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涂覆于纸张表面,发现纸张白度得到改善,纸张强度和抗水性均大幅提高,且经过紫外老化后,发现目标产物有更好的抑制纸张返黄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7](2019)在《水性环氧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防腐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氧树脂E20和亚麻油酸,制得中间体环氧脂(PGE);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羟丙酯(HPA)、苯乙烯为单体,以二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为分散体系,制得丙烯酸酯大分子表面活性剂(PAE),用PAE乳化中间体PGE制得环氧脂PGE-PAE复合乳液。讨论了中间体PAE中分散体系含量对漆膜表干时间和黏度的影响; PGE与PAE质量比对乳液粒径、漆膜物理性能及漆膜防腐性能、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PGE-PAE复合乳液最佳配比:PAE中分散体系含量为20%,PGE与PAE质量比为2∶1; PGE-PAE-c复合乳液平均粒径为282. 0 nm,PDI为0. 048;可在水中无限分散,稳定存放6个月以上;漆膜表干时间小于2 h,硬度为2H,附着力为0级,防腐性能可达72 h以上;胶膜在SEM和AFM观察下平整致密。(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王伟浩,杨鑫,李飞,孙梦梦,王垚磊[8](2019)在《载酶海藻酸钙复合微球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及其强化界面酶催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疏水改性二氧化钛修饰的载酶海藻酸钙微球(E@Alg@s-TiO_2微球)稳定水包油(O/W)型Pickering乳液用于两相界面酶催化反应。与传统的两相游离酶体系相比,此体系以绿色、温和的方式将酶固定在乳液界面上,并强化了两相界面酶催化反应。研究成果归纳如下:油水比为1∶1.2时,Pickering乳液为O/W型;E@Alg@s-TiO_2微球浓度为3%(质量)时稳定效果最好,脂肪酶的负载量为15.8 mg·g~(-1)。以叁丁酸甘油酯的水解反应为研究对象,该体系对油水体系的界面酶催化反应有很好的强化效果,具有96%转化率并提高酶活力7.8倍。重复使用5个批次能保留80%的酶活力。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载酶海藻酸盐微球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的应用范围,有望为O/W体系的界面生物催化过程提供绿色平台。(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项伟,杨宏林,全琼瑛[9](2019)在《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的细乳液聚合制备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罗丹明B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通过细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借助粒径分析仪、透射电子扫描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测试了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的粒径、Zeta电位、形态结构及荧光性能;采用刮印的方法将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整理于棉织物,讨论了乳胶质量分数、黏合剂质量分数对棉织物荧光反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平均粒径为86.2 nm,Zeta电位为-54.7 mV,分散稳定性较好,荧光性能增强;当乳胶质量分数为10%、黏合剂质量分数为20%时,整理后棉织物的K/S值和荧光反射率较高,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达到4级,耐摩擦色牢度为3~4级。(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乔自鹏,李书明,王奇志[10](2019)在《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构建及其对芦柑保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好的资源化利用入侵植物胜红蓟,提高芦柑的保鲜效果,本研究以胜红蓟精油为油相,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碳酸钠和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为水相,采用拟叁元相图筛选最优纳米级复合微乳液体系,并检测其在不同浓度(2.5、5.0、10.0和20.0 mg·mL~(-1))下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活性和芦柑染菌抑制效果,用最优浓度处理芦柑果实,探究其对芦柑在不同贮藏条件下(25℃和4℃)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最优复合微乳液体系(A_(80))的配方为胜红蓟精油∶乙醇∶吐温-80∶3%碳酸钠∶0.5%羧甲基壳聚糖=0.13∶0.38∶0.13∶1∶3,其粒径为34.47 nm。复合微乳液体系浓度为20 mg·mL~(-1)时,对意大利青霉、指状青霉和扩展青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4.86%、60.23%和86.96%,对芦柑的染菌抑制率为76.48%。此浓度复合微乳液A_(80)对4℃贮藏条件的芦柑保鲜效果最好,贮藏30 d后芦柑失重率为22.24%,对照组失重率为26.47%,腐烂率为11.33%,较对照组降低50%。构建的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处理芦柑,不仅可以有效抑菌,延缓芦柑果实水分散失和重量损失,而且能延长芦柑的保鲜期。本研究结果为胜红蓟精油天然保鲜剂的开发和芦柑储藏保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复合乳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首先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二维层状材料镁铝水滑石(MgAl-LDH),后将其采用物理共混法引入酪素体系中,制备酪素基水滑石复合乳液,并将其应用于皮革涂饰,以期获得一种具有阻燃功能的皮革涂饰材料。采用XRD、SEM和TEM分别对MgAl-LDH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进一步探究复合乳液的稳定性影响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乳液论文参考文献

[1].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十六烷基膦酸配合的复合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稳定的O/W乳液中甲苯单一氧化为苯甲醛(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20

[2].安文,马建中,徐群娜,王佳影.酪素基水滑石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阻燃性能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3].卢薇,黄晓梅,韦翠兰,欧阳颖,郭健.小麦蛋白酶解产物/槲皮素/甜菜果胶复合乳液的构建及表征[J].现代食品科技.2019

[4].宋家楠,褚翠兰.SBR和VEA复合乳液对半柔性路面的性能影响[J].广东公路交通.2019

[5].康炜,刘喜军,王宇威,申路严,韩贤新.乳液聚合法制备PMMA/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J].中国塑料.2019

[6].张光华,唐进霞,郭明媛,刘丹,倪美乐.造纸用纳米粒子复合香豆素荧光乳液的制备及性能[J].化工学报.2019

[7].张泽清,李小瑞,马国艳,杨凯,成航航.水性环氧脂-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防腐性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8].王伟浩,杨鑫,李飞,孙梦梦,王垚磊.载酶海藻酸钙复合微球稳定水包油型Pickering乳液及其强化界面酶催化反应[J].化工学报.2019

[9].项伟,杨宏林,全琼瑛.聚丙烯酸酯/罗丹明B复合乳胶的细乳液聚合制备及其应用[J].纺织学报.2019

[10].乔自鹏,李书明,王奇志.胜红蓟精油复合微乳液体系构建及其对芦柑保鲜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表面引发ATRP法制备核壳结构聚合物-...为5wt%MBA/AM磁性凝胶的透射电镜照片使用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所得复合粒子...+正丁醇/环己烷/氨水体系的相图复合乳液的TEM图片及粒径...纳米TiO2复合乳液的TEM图

标签:;  ;  ;  ;  ;  ;  ;  

复合乳液论文_邓长顺,许孟霞,董珍,李磊,杨金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