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

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

一、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向远林[1](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李博[2](2020)在《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迫在眉睫,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但针对该省前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并不多见。湖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该省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并已开发出众多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有许多旅游资源亟待挖掘。当前,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其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可观,亟需对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素及旅游开发潜力展开研究。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区,以65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不平衡指数、网格维数、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等空间分析和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了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探究了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驱动因素,并借助熵权法构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文章最后提出了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差异较大,区域尺度上,主要分布于湘西、湘南地区;市州尺度上,主要集中在湘西、怀化、郴州、永州、邵阳等5个市州;在区县尺度上,传统村落分布在全省75个县市区,其中11个县市区的传统村落数量不少于20个;传统村落分形特征明显,且分形结构较为复杂,在自组织演化过程中呈现出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村落的高密度集聚区主要分布于3个片区: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和湘南山区,分布带的走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正的空间自相关性,无论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多的地区,还是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的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态势。(2)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受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地貌、植被盖度、河流水系、年降水量、年均气温等是影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内在因素;而社会经济、人口密度、客源市场、交通区位、高级景区等是重要的外部推手,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影响较为显着。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行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发现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布面积较广,全省79个县市区内明显分布着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二级潜力区位于一级潜力区的外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主要分布在45个县市区内,即湖南省三分之一以上的地区都有分布,且一级潜力区主要位于湘西、湘南和湘中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沿路”、“沿河”等空间分布规律。(3)为保护和发展湖南省传统村落,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等建议。

王旭[3](2020)在《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空间的绿色发展成为新时期的重要课题,“三生空间”协同也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能促进乡村生活环境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有效缓解乡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空间质量下降、生产空间布局混乱及生活空间品质低下等问题。陕南地区作为我国内陆重要生态保护区及集中连片贫困区,面临着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需求。本文以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一地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对象的三生空间功能需求,提出功能提升规划策略,对研究区乡村发展建设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并借助GIS工具,分析研究区乡村空间分布特征,解析乡村三生空间的构成要素与功能承载,依据研究区乡村三生空间的功能现状,剖析研究区乡村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及生态空间功能存在问题。聚焦于生活空间功能弱化;生产空间功能缺失;生态空间功能不足展开研究。针对研究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存在的问题,运用访谈法,针对村民改善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三个不同需求主体的诉求,对研究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需求展开研究,进而提出研究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策略。针对生活空间进行功能修补,通过改善居住功能的附属空间、模块化布局社会支撑功能、流动式布局生活保障功能、修补祠堂等社会文化功能、修缮村委会等社会保障功能等5方面提出功能修补策略;针对生产空间进行功能增补,通过簇群布局生产空间功能、完善道路等生产支撑功能、增设服务产品生产功能等3方面提出功能增补策略;针对生态空间进行功能织补,通过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基底管控、构建生态廊道修复山林景观、织补生态景观绿核与线状绿带等3方面提出功能织补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以商南县花园村为实践案例,借助三生空间功能提升的规划策略,探索了花园村三生空间的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提出的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策略,可以为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发展提供借鉴,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乡村发展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实践指导与典型示范。

施紫越[4](2020)在《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活动最强烈、频繁的国家之一,山区地带特有的能量梯度(复杂的地质构造、集中的降水程度等)使其成为泥石流活动的主要分布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武陵山区的中心腹地,日益增加的泥石流隐患威胁着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针对湘西州泥石流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迫切需要进行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本文基于野外调查数据,结合经验公式、地貌参数、模型应用、ArcGIS统计评价等方法,对湘西州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影响因素、危险性区划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到了如下结论:(1)基本阐明泥石流的发育特征:泥石流最集中于龙山县、花垣县和保靖县,主要分布在沅水、武水河谷及其支流两侧;每年的6月、7月、8月是泥石流暴发的高频期,5月、9月是泥石流暴发的低频期;泥石流均由暴雨引发,以沟谷型发育为主,目前多处于壮年期,活跃性较强。(2)初步明确泥石流的影响因素:高程2001000m,坡度2040°、沟谷密度1.11.4km-1的陡坡地带;12181357mm的年降水量;断裂带与次级断裂的破碎集中带;风化较为强烈的寒武系灰岩与白云岩,志留系页岩与粉砂岩,二叠系、奥陶系、震旦系页岩、硅质岩,白垩系砂岩与泥岩,青白口系板岩等基岩;矿山活动产生的废渣堆积;地震活动的累计影响。(3)构建基于信息量、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和最大熵模型的危险性评价体系,引入理论检验和野外检验方式,结果表明最大熵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适用于湘西州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4)划分泥石流危险性区域:认为年降水量、地层岩性、坡度和断裂构造是影响泥石流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泥石流危险性总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的态势,主要表现为片状和条带状特征;将泥石流危险区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极低危险区等5个区域。(5)探讨泥石流的防治措施:将泥石流防治区分为8处重点防治区、3处次重点防治区和8处一般防治区,建议在工程建设时做好泥石流灾害的全面风险评估,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对于受泥石流灾害威胁严重、但不宜采用工程措施治理的居民点,结合相关扶贫与生态移民的政策,实行主动避让、易地搬迁。加强各社区内泥石流的防灾宣传、知识培训与相关演练,使灾害的防治转化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张江峰[5](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王红明,代先尧,罗红明,程江涛[6](2019)在《谷竹高速公路某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分析》文中提出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边坡开挖使其原始应力状态发生改变,有可能导致滑坡体复活和诱发新的滑坡。以谷竹高速公路某滑坡为研究背景,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建立滑坡的工程地质模型,并通过二维数值模拟,再现滑坡体变形破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体的地形及物质组成是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切脚开挖成为滑坡失稳触发因素;滑坡中后部位移量大,而前缘区位移量小,表现为滑坡中前部处于挤压变形状态,为推移式滑坡。

张飞雷[7](2019)在《古滑坡肇灾机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古滑坡作为一种形成时间较久的特殊地质体,在长期的内外营力不断的耦合作用下,滑带土体重新胶结生成再生强度,使古滑坡与外界系统达到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山区各类工程建设的不断进行,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古滑坡复活问题。全面研究古滑坡的形成原因及基础特征,对其扰动因素及稳定性进行评价对预防古滑坡有重要意义。首先,查找阅读有关古滑坡的国内外文献和资料,系统总结出在古滑坡稳定性分析、双折减系数法和外力扰动古滑坡复活等方面的成果。对古滑坡的基本定义及独特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古滑坡复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针对外部因素影响下的古滑坡复活特征进行总结,认为古滑坡稳定性受到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两者不断的耦合作用最终导致古滑坡的复活。其次,对双折减系数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双折减系数比、参数折减路径以及综合安全系数三方面。基于岩土体材料的应变软化特性,推导出抗剪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式,建立一种双折减系数法的配套折减机制。依据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算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然后,以湖南省桑植至张家界高速公路段碎石土古滑坡为依据,借助大型直剪仪等设备,对碎石土滑带土体进行物理特性试验。通过人为配制碎石土试样的方式,探讨含石量、含水率、压实度以及剪切速率不同条件下的碎石土强度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含水率变化时对古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以张家坪某中级古滑坡为原型,建立半挖半填路基分析模型。以FLAC3D有限差分法数值分析软件为基础,对古滑坡不同位置挖填扰动、不同规模扰动和挖填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几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从整体到局部剖析挖填扰动对古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此类滑坡的施工建设和治理提供合理的建议。

张莞[8](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陈书芳[9](2018)在《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观不仅是一个与人类活动有着紧密联系的宏观生态学研究对象,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梅山地区聚居着汉、瑶、苗等多个民族,深受梅山文化影响,境内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近年来,梅山地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旅游业发展较快。然而,作为湖南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面临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矛盾时,如何走出一条合理利用景观资源之路,既能青山常在、文化永续,又能发挥资源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实现梅山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本文以梅山核心区的安化县和新化县为研究范围,综合运用生态旅游学、景观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景观设计等原理,利用RS、GIS等技术,对两县的旅游景观资源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景观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景观潜在利用方式等方面对景观适宜性进行评价,探讨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模式,力图提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利用方案,探索一条适合梅山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生态规划路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中国梅山文化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进而丰富并完善地域性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为梅山文化的保护和梅山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有效途径。全文共分为八章,研究内容按逻辑关系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研究背景及理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策略及实践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为课题背景及理论研究。第一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接着通过文献的收集与查阅,针对与论文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第二部分为对象分析研究,主要针对梅山地区景观资源、景观格局和景观适宜性评价做系统分析,涵盖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第三章,通过文献收集与实地调研,对梅山地区的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进行分析,并将梅山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资源进行分类整理,进而研究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在获得的梅山地区地形图、卫星图、土地利用图等基础数据上,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及数据的处理功能,对研究区的28项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进行分析,并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提高后期景观生态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现实性和工作效率。第五章,运用GIS的综合分析功能,构建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AHP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景观资源环境特征、人地作用关系特征、景观潜在利用方式、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等方面对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进行系统评价。第三部分为策略及实践研究,包括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六章,通过SWOT分析、问卷调研等方法科学分析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第七章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符合地域特色、整体优化的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方案,主要包括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环境文化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系统研究。第八章,在操作层面上对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进行验证,选取安化县梅山文化园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遵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方法展开研究,使理论与实践共同完善,从小尺度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为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实证借鉴。最后的结语部分对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周宋南[10](2018)在《抗滑桩支挡隧道边坡合理桩隧间距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山岭隧道施工时,由于地质构造、外界因素的影响,山体可能出现滑坡。隧道在开挖施工与运营过程中常出现初衬开裂、侵陷或垮塌、二衬开裂以及扰动变形或滑塌等问题,直接影响隧道工程施工与运营安全。在利用抗滑桩治理该类病害时,当抗滑桩与隧道结构的距离较小的时候,抗滑桩会挤压隧道并增加作用在隧道衬砌结构上的滑坡推力作用;如果桩隧间距较大,抗滑桩与隧道结构之间的土体可能会发生相对滑动,并形成二次滑坡,从而对隧道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由此可以看出桩隧间距是治理滑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隧道与滑坡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是影响最优的桩隧间距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隧道—滑坡正交体系为背景,将隧道与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划分为三种:隧道与滑面相交、隧道位于滑面之上和隧道位于滑面之下,并由此抽象出与之相对应的隧道结构的力学模型:侧向剪切型、坐船顺滑型和拱顶扰动型。本文将针对于滑坡、隧道和抗滑桩之间相互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工作,并重点研究抗滑桩与隧道结构之间的桩隧间距将对隧道与滑面相对位置关系变化的敏感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论文将结合张家界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端坍塌的实例,在以上对隧道分析的基础之上,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抗滑桩与隧道结构之间的的间距对隧道与滑面相对位置关系变化的敏感性程度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最优的桩隧间距。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总结了滑坡成因机制、诱发因素,以及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对隧道—滑坡体系的类型进行了简要划分,总结出了相对应的地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隧道的受力和变形特征;(2)利用Midas/GTS软件对隧道与滑面不同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桩隧间距;(3)以张桑高速麻栗垭隧道工程为背景,分析总结了隧址区域的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工程特性;利用Midas/GTS软件对实体工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最优的桩隧间距。

二、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3.2.1 远古的呼唤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3.3.1 基本特征
        3.3.2 时空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5.1.3 景观意象提取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1.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
        1.4.2 数据来源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自然地理
    2.3 社会经济
    2.4 交通网络
    2.5 旅游发展
        2.5.1 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概况
        2.5.2 旅游业发展概况
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3.1 传统村落概况
    3.2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
        3.2.1 最邻近指数分析
        3.2.2 变异系数分析
    3.3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均衡特征
        3.3.1 空间分布集中程度
        3.3.2 空间分布均衡程度
        3.3.3 网格维数分析
    3.4 湖南省传统村落市县分布特征
        3.4.1 市州分布特征
        3.4.2 县域分布特征
    3.5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密度特征
    3.6 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关联特征
        3.6.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6.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1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4.1.1 湖南省旅游传统村落概况
        4.1.2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
        4.1.3 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人文地理因素
    4.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构建与结果
        4.2.1 评价指标确定
        4.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评价指标分级
        4.2.4 模型构建与结果验证
    4.3 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
        4.3.1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高级潜力区分析
        4.3.2 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一级潜力区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发展建议
    5.1 调查村落资源,做好传统村落规划
    5.2 运用新技术,做好管理、宣传工作
    5.3 坚持合理适度开发传统村落
    5.4 积极打造湖南增长极,实现点线面多维度发展
    5.5 储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人才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建设
        1.1.2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短板的有效途径
        1.1.3 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是协调保护和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
        1.1.4 乡村三生空间发展的紧迫性
        1.1.5 陕南地区三生空间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主要内容
    1.4 基本概念界定
        1.4.1 陕南低山丘陵区
        1.4.2 乡村
        1.4.3 三生空间
        1.4.4 功能提升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低山丘陵区乡村相关研究
        2.1.2 三生空间国内外相关研究
        2.1.3 功能提升规划相关研究
        2.1.4 乡村空间功能提升
        2.1.5 研究评述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系统论
        2.2.2 协同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人地关系论
        2.2.5 乡村人居环境生态化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现状及问题
    3.1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概况
        3.1.1 陕南低山丘陵区现状概况
        3.1.2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概况
    3.2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构成要素解析
        3.2.1 乡村三生空间构成要素
        3.2.2 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承载
    3.3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现状分析
        3.3.1 生活空间功能布局有序、设施差异布局、社会保障不足
        3.3.2 生产空间功能资源丰富、空间布局分散、产品结构单一
        3.3.3 生态空间功能基底良好、生态环境脆弱、山水景观独特
    3.4 生活空间功能现状问题
        3.4.1 居住功能的附属空间弱化
        3.4.2 社会支撑功能设施配置不完善
        3.4.3 生活保障功能空间配置不合理
        3.4.4 社会文化功能传承不足
        3.4.5 社会保障功能落后
    3.5 生产空间功能现状问题
        3.5.1 农林畜产品生产功能布局分散
        3.5.2 道路等生产支撑功能不完善
        3.5.3 缺乏服务产品生产功能
    3.6 生态空间功能现状问题
        3.6.1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削弱生态空间功能
        3.6.2 高速、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破坏山林格局
        3.6.3 河流水体文化景观功能衰落、供给功能不足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策略
    4.1 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需求分析
        4.1.1 基于居民满意度的生活空间功能需求分析
        4.1.2 基于产业特色的生产空间功能需求分析
        4.1.3 基于山林水保护的生态空间功能需求分析
    4.2 生活空间功能修补
        4.2.1 改善居住功能的附属空间
        4.2.2 模块化布局社会支撑功能
        4.2.3 流动式布局生活保障功能
        4.2.4 修补祠堂等社会文化功能
        4.2.5 修缮村委会等社会保障功能
    4.3 生产空间功能增补
        4.3.1 簇群布局生产空间功能
        4.3.2 完善道路等生产支撑功能
        4.3.3 增设服务产品生产功能
    4.4 生态空间功能织补
        4.4.1 生态敏感性评价,生态基底管控
        4.4.2 构建生态廊道,修复山林景观
        4.4.3 织补生态景观绿核与线状绿带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
    5.1 花园村概况
        5.1.1 交通区位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自然条件概况
    5.2 花园村三生空间功能现状与问题
        5.2.1 生活空间功能现状与问题
        5.2.2 生产空间功能现状及问题
        5.2.3 生态空间功能现状及问题
    5.3 花园村生活空间功能修补
        5.3.1 改善居住功能附属空间
        5.3.2 模块化配置基础设施,提升社会支撑功能
        5.3.3 流动式公共服务供给,提升生活保障功能
        5.3.4 修缮祠堂,提升社会文化功能
        5.3.5 修缮村委会,提升社会保障功能
    5.4 花园村生产空间功能增补
        5.4.1 花园村产业空间簇群布局
        5.4.2 完善道路信息站等支撑功能
        5.4.3 增设旅游服务产品生产功能
    5.5 花园村生态空间功能织补
        5.5.1 花园村生态底线划定
        5.5.2 花园村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5.3 花园村河流河岸修复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花园村居民生活空间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2 生活环境配套服务重要性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泥石流研究进展
        1.2.2 国内泥石流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2.4 区域矿产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野外实测数据
        3.1.2 室内分析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危险性评价方法
        3.2.2 模型检验方法
4 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
    4.1 泥石流时空分布特征
        4.1.1 泥石流时间分布
        4.1.2 泥石流空间分布
    4.2 泥石流主要类型
        4.2.1 水体供给类型
        4.2.2 土体供给类型
        4.2.3 集水区地貌类型
        4.2.4 流体性质类型
        4.2.5 物质组成类型
    4.3 泥石流小流域特征
    4.4 泥石流沟谷活跃性特征
5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1 泥石流危险性分析体系构建
    5.2 泥石流影响因素分析
        5.2.1 泥石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
        5.2.2 泥石流与断裂构造的关系
        5.2.3 泥石流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5.2.4 泥石流与降水量的关系
        5.2.5 泥石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5.2.6 泥石流与矿山开采活动的关系
        5.2.7 泥石流与沟谷密度的关系
    5.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因子
        5.3.1 高程
        5.3.2 坡度
        5.3.3 地形起伏度
        5.3.4 沟谷密度
        5.3.5 地层岩性
        5.3.6 断裂构造
        5.3.7 地震活动
        5.3.8 采矿影响带
        5.3.9 年降水量
    5.4 基于不同模型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4.1 信息量模型应用
        5.4.2 信息量—BP神经网络耦合模型应用
        5.4.3 最大熵模型应用
    5.5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结果检验
        5.5.1 基于理论方法的检验
        5.5.2 基于野外调查的检验
6 湘西州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灾害防治探讨
    6.1 泥石流危险性影响因子分析
    6.2 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特征
    6.3 泥石流防治区划及防治措施探讨
        6.3.1 泥石流防治区划分
        6.3.2 泥石流防治措施探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现实背景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三)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二、产权理论
        三、社区参与理论
        四、差异化理论
        五、体验经济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一、水磨镇概况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一、川主寺镇概况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一、古尔沟镇概况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附录3 :访谈纪要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致谢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6)谷竹高速公路某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
3 滑坡工程地质特征
    3.1 滑坡形态特征
    3.2 滑坡物质组成特征
    3.3 滑坡变形破坏迹象
4 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4.1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4.2 力学模型与计算参数
    4.3 模拟结果分析
    4.4 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5 结论

(7)古滑坡肇灾机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古滑坡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
        1.2.1 古滑坡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2 强度折减法研究现状
        1.2.3 古滑坡扰动机制研究现状
    1.3 当前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古滑坡扰动肇灾因素
    2.1 引言
    2.2 古滑坡定义及基本要素
    2.3 古滑坡复活肇灾内部因素
        2.3.1 地质构造
        2.3.2 地形地貌
        2.3.3 滑坡土性
    2.4 古滑坡复活肇灾外部因素
        2.4.1 人类活动
        2.4.2 水力作用
        2.4.3 地震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折减系数法研究
    3.1 引言
    3.2 双折减系数法定义
    3.3 双折减系数比η研究
        3.3.1 双折减系数比η介绍
        3.3.2 双折减系数比推导
    3.4 参数折减路径
    3.5 综合安全系数讨论
    3.6 基于应变软化规律的折减机制
        3.6.1 岩土体材料强度参数软化规律
        3.6.2 强度参数衰减关系
        3.6.3 折减方案及实现步骤
    3.7 算例验证及分析
        3.7.1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3.7.2 计算过程
        3.7.3 计算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滑带土力学特性试验及古滑坡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项目概况
    4.3 试验准备
        4.3.1 试验原材料
        4.3.2 击实实验
        4.3.3 试验设备
        4.3.4 试验参数确定
    4.4 大型直剪试验过程
        4.4.1 直剪试样制备
        4.4.2 试样压实
        4.4.3 试样剪切
    4.5 试验结果分析
        4.5.1 剪切面破坏特征
        4.5.2 试验数据处理
        4.5.3 基于含石量变化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分析
        4.5.4 基于含水率变化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分析
        4.5.5 基于压实度变化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分析
        4.5.6 基于剪切速率变化的抗剪强度及其强度指标分析
    4.6 基于含水率变化的古滑坡稳定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挖填扰动作用下古滑坡肇灾机制
    5.1 引言
    5.2 数值理论基础
        5.2.1 FLAC3D计算原理
        5.2.2 本构模型
        5.2.3 屈服准则
        5.2.4 失稳状态判据
    5.3 计算模型及方案设置
        5.3.1 工程概况及参数
        5.3.2 数值模拟方案设置
        5.3.3 模型建立
        5.3.4 计算过程
    5.4 计算结果分析
        5.4.1 不同位置挖填施工对古滑坡稳定性影响
        5.4.2 不同规模挖填施工对古滑坡稳定性影响
        5.4.3 施工过程对古滑坡稳定性影响
        5.4.4 不同挖填施工步数对古滑坡稳定性影响
    5.5 古滑坡治理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区域背景
        1.1.3 课题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梅山地区
        1.2.2 生态旅游
        1.2.3 景观生态学
        1.2.4 景观格局
        1.2.5 景观生态规划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2.1 宏观领域
        2.1.1 生态旅游学研究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
    2.2 中观领域
        2.2.1 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2 景观格局研究
        2.2.3 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2.3 微观领域
        2.3.1 梅山文化研究
        2.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研究
第3章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生成发展语境
        3.1.1 复杂丰沛的自然地理语境
        3.1.2 优化融合的产业经济语境
        3.1.3 神秘多元的人文社会语境
    3.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及特征
        3.2.1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分类
        3.2.2 梅山地区旅游景观资源特征
    3.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3.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第4章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1.1 研究数据的来源
        4.1.2 研究数据的处理
    4.2 梅山地区景观构成要素
        4.2.1 基本要素
        4.2.2 要素的空间配置形式
    4.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1 梅山地区整体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3.2 研究区景观类型水平指数的选取与分析
    4.4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4.4.1 梅山地区景观类型变化
        4.4.2 梅山地区植被指数变化
    4.5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驱动力分析
第5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
    5.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础
        5.1.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架
    5.2 梅山地区景观资源环境特征评价
        5.2.1 梅山地区景观自然度评价
        5.2.2 梅山地区景观旷奥度评价
        5.2.3 梅山地区景观美景度评价
    5.3 梅山地区人地作用关系特征评价
        5.3.1 梅山地区景观敏感度评价
        5.3.2 梅山地区景观相容度评价
    5.4 梅山地区景观潜在利用方式评价
        5.4.1 梅山地区景观可达度评价
    5.5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评价
        5.5.1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
        5.5.2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特征
        5.5.3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
        5.5.4 梅山地区传统村落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适宜性评价
    5.6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6章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与开发模式研究
    6.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6.1.1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客观条件
        6.1.2 梅山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6.1.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6.2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和定位
        6.2.1 战略目标和开发原则
        6.2.2 生态旅游的发展战略
        6.2.3 生态旅游发展定位
    6.3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6.3.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模式
        6.3.2 产品维度——多元化导向开发模式
        6.3.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模式
        6.3.4 关系维度——均衡型共管开发模式
第7章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7.1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
        7.1.1 系统性原则
        7.1.2 保护性原则
        7.1.3 多样性原则
        7.1.4 地域性原则
        7.1.5 可操作性原则
    7.2 梅山地区景观生态功能分区
        7.2.1 核心生态保护区
        7.2.2 外围保护性缓冲区
        7.2.3 集中引导性开发区
    7.3 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优化规划
        7.3.1 基质和斑块优化
        7.3.2 廊道景观优化
    7.4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
        7.4.1 生态旅游景观资源空间布局规划
        7.4.2 生态旅游线路规划
        7.4.3 旅游服务要素提升规划
    7.5 梅山地区环境文化保护规划
        7.5.1 自然生态资源保护规划
        7.5.2 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第8章 理论实证与案例研究
    8.1 项目概况与设计背景
        8.1.1 项目概况
        8.1.2 设计目标
        8.1.3 设计理念
    8.2 基地分析
        8.2.1 基地周边环境
        8.2.2 基地内部现状
    8.3 梅山文化园景观空间格局规划
        8.3.1 总体格局与景点设置
        8.3.2 功能分区与旅游策划
        8.3.3 道路规划与景观营造
        8.3.4 视线组织与竖向设计
        8.3.5 水系重塑与水景设计
        8.3.6 植物配置与动物养殖
    8.4 梅山文化园旅游开发模式
        8.4.1 空间维度——保护性分区开发
        8.4.2 产品维度——复合型多元开发
        8.4.3 时间维度——阶段性渐进开发
        8.4.4 关系维度——联动式多方开发
    8.5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线路规划
        8.5.1 梅山文化园旅游产品开发
        8.5.2 梅山文化园旅游线路规划
结语
    研究总结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作品目录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目录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设计项目
附录D 《梅山地区生态旅游市场状况调查问卷》
致谢

(10)抗滑桩支挡隧道边坡合理桩隧间距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滑坡问题的研究现状
        1.2.2 抗滑桩的研究现状
        1.2.3 隧道与滑坡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滑坡体隧道的特性分析
    2.1 滑坡成因机制及诱发因素
        2.1.1 滑坡成因机制
        2.1.2 滑坡诱发因素
        2.1.3 滑坡破坏形式
    2.2 隧道变形的主要因素
    2.3 隧道-滑坡体系的类型划分
    2.4 滑坡-隧道正交体系变形的地质力学模型
    2.5 隧道受力和变形特征
        2.5.1 扰动挤压型
        2.5.2 抗滑剪切型
        2.5.3 坐船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滑桩与滑坡隧道的合理间距的数值分析
    3.1 概述
    3.2 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
    3.3 隧道与滑面不同相对位置关系所对应的合理桩隧间距分析
        3.3.1 模型的计算
        3.3.2 计算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滑桩支挡隧道边坡实例数值模拟分析
    4.1 依托工程地质条件
        4.1.1 工程区域地形地貌
        4.1.2 工程区域地层岩性和地层构造
        4.1.3 洞身围岩工程地质评价
        4.1.4 地震
        4.1.5 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评价
        4.1.6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
        4.1.7 不良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的评价与整治
    4.2 隧道总体设计
        4.2.1 隧道建筑限界
        4.2.2 隧道衬砌内轮廓
        4.2.3 隧道规模
        4.2.4 隧道平纵面设计
    4.3 隧道滑坡情况及处理方案
        4.3.1 项目概况
        4.3.2 滑坡概况
        4.3.3 处理方案
    4.4 桩隧间距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项目与工作

四、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2]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D]. 李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陕南低山丘陵区乡村三生空间功能提升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D]. 王旭. 长安大学, 2020(06)
  • [4]湖南省湘西州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施紫越.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6]谷竹高速公路某滑坡形成机制数值模拟分析[J]. 王红明,代先尧,罗红明,程江涛. 中外公路, 2019(04)
  • [7]古滑坡肇灾机制影响因素研究[D]. 张飞雷. 湖南大学, 2019(06)
  • [8]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9]基于生态旅游的梅山地区景观格局与规划设计研究[D]. 陈书芳. 湖南大学, 2018(06)
  • [10]抗滑桩支挡隧道边坡合理桩隧间距的数值模拟[D]. 周宋南.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张家界唐家坡滑坡形成机制及成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