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应力论文_李健,李户晓,王冬冬,刘才玮

导读:本文包含了施工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组合,数值,腹板,挠度,吊杆,斜拉桥。

施工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李户晓,王冬冬,刘才玮[1](2019)在《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应力实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在施工时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情况,进行了2片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应力的实测试验,监测了从开始浇筑混凝土到最终应变值稳定这一过程中各测点的应变值。将应变值进行整理并对同一水平高度或同一竖直方向的应变值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监测结果分析得出在浇筑混凝土时的应变分布规律,并得出外侧钢板及对拉栓钉的最大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不同位置的应变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最终趋于稳定时的稳定值大小,得出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对外侧钢板应变值的影响规律,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建筑钢结构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张妮[2](2019)在《美国新西七街大桥施工应力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新西七街大桥是一座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网状吊杆拱桥,为了评估该桥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并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在拱肋关键截面安装了可监测应变和温度的埋入式振弦传感器,对后张预应力张拉、主拱旋转、主拱起顶及成桥等阶段的应力数据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有限元计算较好地模拟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拱肋混凝土没有出现开裂和压应力大于50%抗压强度的情况:施工过程中拱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但需关注拱肋处于竖立位时应力情况;通车后的静载试验表明,结构处于安全状态。(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19年01期)

于明聪[3](2018)在《连续刚构桥施工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结构在施工过程或者成桥状态下的受力状态与设计保持一致与否,是桥梁结构安全和质量控制关键。施工应力控制通过预埋应变片对桥梁的截面进行监控与数据传输。确保桥梁的理论应力与实际的应力在可控范围之内,才能满足桥梁的应力监测符合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山东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范海波,英鹏程,英向东[4](2018)在《某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施工应力应变控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为例,通过现场埋设监测仪器及有限元仿真分析两种方式对该桥梁索塔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及应变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及理论分析结果可知,该斜拉桥索塔在施工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每个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因此在施工应力应变控制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有限元理论分析,找出索塔施工各个阶段影响应力应变的主要因素,然后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以便削弱或抵消不利影响,使各个施工阶段索塔受力均处于合理状态,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本文来源于《公路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苗金丽,郭宏[5](2018)在《铁路隧道衬砌欠厚返修施工应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因施工过程中各种原因导致的铁路隧道二衬欠厚缺陷,考虑其作用,根据现行规范,当既有缺陷混凝土衬砌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70%以上时需要返修补强处理。为保证衬砌返修施工过程中结构稳定,施工安全,需确定一次性返修凿除衬砌的范围,除施工中通常采用的工程类比确定凿除面积的方法外,可通过数值及解析计算方法确定。通过对隧道自稳定性较差的非层状Ⅳ级及Ⅴ级围岩衬砌进行解析计算,并采用GTS岩土有限元2D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衬砌结构在拱顶凿除不同范围工况下其受力特征及结构安全系数。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衬砌结构在拱顶开窗处、侧墙及底脚是应力较大部位,且拱顶衬砌产生拉应力作用区。对于Ⅳ级围岩,在不考虑钢筋作用条件下,拱顶开窗面积<2 m~2时,衬砌结构稳定;对于Ⅴ级围岩,考虑衬砌配筋条件下在拱顶一次性凿除面积<2 m~2时,衬砌结构也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2)

唐春会,武鑫哲[6](2018)在《大跨径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非对称悬臂施工应力及屈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径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为了减少悬臂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墩顶箱梁承受的剪力及负弯矩,在设计时通常将跨中一定范围内的箱梁混凝土底板替换为钢底板来减小中跨结构重量,而边跨相对应节段采用满堂支架施工,这种非对称悬臂施工会使桥梁边跨及中跨混凝土应力分布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对某叁跨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在非对称悬臂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应力分布特性及屈曲分析特征值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些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18年03期)

王士德[7](2018)在《重载铁路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应力分析及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跨汉宜高铁特大桥混凝土连续箱梁顶推施工实例,从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分别对钢管柱支架及钢导梁进行应力监测分析,从抗压、抗拉特性方面对混凝土箱梁进行应力监测分析,研究分析各种异常情况下继续顶推的可行性,以确保混凝土箱梁在顶推过程中安全顺利进行。(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杰,许世展,彭文龙,梁岩[8](2018)在《预应力混凝土V墩叁角刚构施工应力与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预应力混凝土V墩叁角刚构施工过程中应力、变形变化规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以前程路大桥(V墩异型钢-混梁拱组合桥)为背景,采用MIDAS/FEA建立大桥组合有限元模型,依据施工方案,详细分析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V墩叁角刚构受力和变形特点。结果表明:V墩分段施工至支架拆除,V墩斜腿顶、底板压应力不断增大;中跨钢结构施工至吊杆初次张拉,V墩斜腿顶、底板最小正应力保持稳定不变;拆除中跨下部支架结构体系转换后,V墩斜腿底板最小正应力明显减小;边跨支架拆除和桥面二期铺装完成时,V墩斜腿顶、底板混凝土分别出现第一主应力和第叁主应力最大值,且最大第一主应力分布区域主要在V墩斜腿靠中跨侧顶部顶板和底部底板局部,最大第叁主应力分布区域分布于V墩中跨侧斜腿中下部顶板局部;整个施工过程中V墩叁角刚构上部箱梁底板最大压应力-9.96 MPa;在边跨预制梁架设后,V墩叁角刚构上部箱梁跨中上挠最大(相对支承边,跨中最大上挠8.6mm);中跨支架拆除结构体系转换后,上部箱梁南侧支承边竖向位移沿横桥向差异比北侧支承边的大(最大2.9mm);对于前程路大桥,在大刚度的V墩叁角刚构和两端横梁的共同作用下,上部箱梁扭转及横向变形很小。(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5期)

仲维玲[9](2017)在《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应力分析与刚性支撑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深茂铁路台城河特大桥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分析连续梁合龙时的应力情况,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外刚性支撑设计,介绍了合龙段临时锁定施工方法,对连续梁或连续刚构合龙具有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S1期)

康利华[10](2017)在《基坑支护的施工应力与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必然伴随着交通需求日益增加的现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的建设,基坑工程被广泛采用。同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坑越挖越深,迁就城市规划的需要,设计施工质量不能完全保证,造成层出不穷的基坑工程开挖事故。因此,对基坑工程支护过程中的应力与变形进行分析,并展开深入研究,是一项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紧迫任务。论文依托福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的基坑工程,通过土工试验确定基坑现场各土层的土工参数,进而根据这些参数进行基坑的数值模拟,同时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控量测,对比、分析实际过程监测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一个更为精确的结果,用于指导该基坑工程的施工。论文所涉及的主要工作以及得到的最后结论如下:1、以福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基坑工程场地土层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制备各地层土样,安排土工试验,对各土层土样进行了基本物理性质试验、一维固结压缩试验和叁轴压缩试,得到了各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本文所得试验结果,不仅为以后相类似的基坑工程带来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也为后续叁维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试验数据。2、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福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型考虑周边复杂的地层条件,采用本文土工试验得到的参数,基坑围护采用实际的围护墙围护结构及复杂的支撑体系,并根据先支撑后开挖的顺序实现对现场实际施工的模拟。数值模拟主要考虑了围护墙变形、地表沉降和支撑受力情况,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工况下的数值模拟曲线图。3、利用监测仪器,包括水准仪、全站仪、测斜仪等,建立合理的监测网、监测点,合理控制施工频率,对福州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深层水平位移、周边建筑地表沉降以及基坑支撑内力进行施工动态监测,对此,将监测后的结果与上述的数值模拟进行比照。比较结果表明:虽然数值计算的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两者差别不大且分布形式接近,数值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现场实测得到的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因此在参数选取合理的前提下,数值模拟的结果能够反映实际施工的结果。而两种方法结合操作更能反映现场实际情况,去粗取精,对实际施工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1-01)

施工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美国新西七街大桥是一座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网状吊杆拱桥,为了评估该桥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并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在拱肋关键截面安装了可监测应变和温度的埋入式振弦传感器,对后张预应力张拉、主拱旋转、主拱起顶及成桥等阶段的应力数据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有限元计算较好地模拟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结构的响应,拱肋混凝土没有出现开裂和压应力大于50%抗压强度的情况:施工过程中拱肋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但需关注拱肋处于竖立位时应力情况;通车后的静载试验表明,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施工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李健,李户晓,王冬冬,刘才玮.双钢板组合剪力墙施工应力实测与分析[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9

[2].张妮.美国新西七街大桥施工应力监测分析[J].世界桥梁.2019

[3].于明聪.连续刚构桥施工应力分析[J].山东交通科技.2018

[4].范海波,英鹏程,英向东.某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施工应力应变控制优化研究[J].公路工程.2018

[5].苗金丽,郭宏.铁路隧道衬砌欠厚返修施工应力分析[C].2018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6].唐春会,武鑫哲.大跨径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非对称悬臂施工应力及屈曲分析[J].广东公路交通.2018

[7].王士德.重载铁路混凝土箱梁顶推施工应力分析及监测[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8].李杰,许世展,彭文龙,梁岩.预应力混凝土V墩叁角刚构施工应力与变形分析[J].公路.2018

[9].仲维玲.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应力分析与刚性支撑设计[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康利华.基坑支护的施工应力与变形分析[D].福州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隧道信息化施工流程图(刘招伟,2004...深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以最大沉降点作...基岩标安装钻孔平面分布图应力盒与钢筋计平面分布图一5一7沿东西方向的底板钢筋应力分布一...计算模型地表外荷载施加示意图

标签:;  ;  ;  ;  ;  ;  ;  

施工应力论文_李健,李户晓,王冬冬,刘才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