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区取暖装置论文和设计-邓方华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区取暖装置,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固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第二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使用时,由于两个风道组件都是独立运行的,可以达到双区域同时吹风取暖,或者一个区域吹暖风,另一个区域换气的功能,同时,本装置结构布局合理,使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和利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固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第二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

设计方案

1.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固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第二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和与第一蜗壳的风道口相配合的导流槽,第一蜗壳内设有第一电机和与第一电机配合的第一风轮,导流槽一侧设有第一进步电机,导流槽内设有导风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蜗壳和与第二蜗壳相配合的第二发热组件,第二蜗壳内设有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配合的第二风轮,第二蜗壳设有顺时针风道和逆时针风道,顺时针风道的上方设有第一发热组件,逆时针风道的前端设有第二发热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组件包括耐热框底座和耐热框上盖,耐热框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耐热框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步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发热块组件与第一、第二出风口互相垂直设置。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室内加热器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两个不同区域吹风取暖、且具有宽幕送风的取暖装置的机械部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卫浴间所用的风暖类电器,仅实现单区域吹风取暖功能,还没有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解决双区域同时实现吹风取暖功能的需求。

比如申请号为“201811061906.9”名称为 “暖风机”发明在先申请,描述了这样的技术方案“暖风机外壳的背壁的内侧面设置有壁挂孔,暖风机包括沿顶端往下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的挡水构件、引流构件和第一排水口,第一排水口设置在外壳上;挡水构件包括第一挡水壁,第一挡水壁在背壁的内侧正对壁挂孔设置,第一挡水壁的下端与背壁之间形成挡水出口;引流构件包括设置在背壁内侧面上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具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通道入口与挡水出口连通,通道出口与第一排水口连通。”这种结构的暖风机无法实现宽幕吹风,更没有办法同时对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吹风或者取暖控制,使用范围比较窄,不适合现代卫浴面积大,沐浴区和洗漱区各自区分布局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区取暖装置,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双区域无法实现同时取暖或者吹风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固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第二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

优选的,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和与第一蜗壳的风道口相配合的导流槽,第一蜗壳内设有第一电机和与第一电机配合的第一风轮,导流槽一侧设有第一进步电机,导流槽内设有导风板。

进一步,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蜗壳和与第二蜗壳相配合的第二发热组件,第二蜗壳内设有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配合的第二风轮,第二蜗壳设有顺时针风道和逆时针风道,顺时针风道的上方设有第一发热组件,逆时针风道的前端设有第二发热组件。

更进一步,第一发热组件包括耐热框底座和耐热框上盖,耐热框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耐热框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步电机。第一发热块组件与第一、第二出风口互相垂直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除了整体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很多细节方面的改进,具体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方案,箱体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风道组件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由于两个风道组件都是独立运行的,可以达到双区域同时吹风取暖,或者一个区域吹暖风,另一个区域换气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中,第二蜗壳设有顺时针风道和逆时针风道,顺时针风道的上方设有第一发热组件,逆时针风道的前端设有第二发热组件,由于第二蜗壳设有两个风道,同时分别设有发热组件,使得第二蜗壳可以朝着两个方向吹风或者释放暖气,使得吹风或者暖气的覆盖面更广,使得本装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吹风或者吹暖气;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发热组件包括耐热框底座和耐热框上盖,耐热框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当两个风道组件中的风轮同时顺时针转动时,即可通过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同时向摆页输出热风,增强了暖风的热效能;

4、本实用新型结构布局合理,使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风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发热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第一风道组件吹风时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5在第一风道组件换气时的C-C剖视图;

图8为图5在第二风道组件吹风时的B-B剖视图;

图9为图5在第二风道组向第一风口方向吹风时的A-A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使用状态参考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第一风道组件、3层板、4摆页、5摆页上盖、6第一发热块组件、7第二风道组件、8第一出风口、9第二出风口;

21导流槽、22第一步进电机、23第一蜗壳、24第一电机、25第一风轮、26导风板;

51耐热框底座、52第一发热块、53第二发热块、54第三步进电机、55耐热框上盖;

71第二发热块组件、72第二蜗壳、73第二电机、74第二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区取暖装置,具体参见图1,包括箱体,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固定层板的下方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组件,分别为第一风道组件和第二风道组件,固定层板的上方设有摆页和第一发热块组件,箱体的侧部设有用以室内内部循环的第一出风口和用以换风的第二出风口,第一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二出风口相对应,第二风道组件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出风口相对应。

具体来说,箱体外侧设有一个接室内出风口及一个接室外出风口,分别是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箱体内设有固定层板,二个功能独立的风道组件固于层板下,摆页、摆页上盖及第一发热块组件依次固定在层板上;第一发热块组件通过层板固定在第一导流槽和第二蜗壳的顺时针出风口及第二发热块组件的正上方,且垂直于二个出风口。

第一蜗壳内设有驱动第一风轮顺时针旋转的第一电机,蜗壳的出风处为导流槽,并在导流槽水平方向的对应位置的箱体上设有第一出风口;固定在导流槽上的第一步进电机操作第一导风板的开启或闭合。

第二蜗壳内设有可顺时针、逆时针转动的第二风轮及第二电机,当第二风轮和第二电机顺时针转动时,顺时针出风口正上方为第一发热块组件,当第二风轮和第二电机逆时针转动时,逆时针出风口处设有第二发热块组件,这就可以确保当第二风轮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时,可以朝着不同的出风口进行吹风。

使用时,本装置可以对着不同区域进行吹风或者取暖,如果设置两个区域,分别是沐浴区和洗漱区,本装置则可以通过驱动不同的风道组件和发热块组件,对沐浴区和洗漱区进行工作。

比如对沐浴区进行吹风或者取暖模式,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22关闭导风板26,同步操作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73分别驱动第一风轮25及第二风轮7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和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23及导流槽21和第二蜗壳72、分别流经第一发热块组件6中的第二发热块53和第一发热块52、沿摆页上盖5及摆页4吹向室内,以实现沐浴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对洗漱区进行吹风或者取暖模式,通过控制开关操作第二电机73第二风轮74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72、第二发热块组件71及第一出风口8排入室内,以实现洗漱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换气功能,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22开启导风板26,同步操作第一电机24驱动第一风轮25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23、沿导流槽21水平吹向箱体1上的第二出风口9及风管排出室外以实现换气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独立的风道,每个不同功能的风道对应有不同区域的出风口;通过控制开关操作不同风道组件的独立工作或联动组合工作,来实现不同区域的吹风取暖及换气等功能。可以有效的解决了卫浴间双区域不能同时吹风取暖的技术难题;同时还具备在原宽幕送风(风口尺寸>480MM)的情况下,实现第二区域的吹风取暖功能。

具体而言,第一风道组件包括第一蜗壳和与第一蜗壳的风道口相配合的导流槽,第一蜗壳内设有第一电机和与第一电机配合的第一风轮,导流槽一侧设有第一进步电机,导流槽内设有导风板。第一蜗壳近似螺旋状的风道,风道口则与导流槽相连,导流槽呈方形结构,导流槽内设有导流通道,导流槽的一侧设有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导流槽内设有导风板,所述的导风板包括主衬板和设在主衬板两端的支撑板,支撑板呈三角形状,支撑板的三角一端设置于导流槽的两端内侧壁处,支撑板可带到衬板沿着导流槽进行转动。

进一步,第二风道组件包括第二蜗壳和与第二蜗壳相配合的第二发热组件,第二蜗壳内设有第二电机和与第二电机配合的第二风轮,这里第二电机与第二风轮可以配合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逆时针转动,第二蜗壳设有顺时针风道和逆时针风道,顺时针风道的上方设有第一发热组件,逆时针风道的前端设有第二发热组件。这里的第二蜗壳设有组合风道,组合风道包括方形风道和圆弧形风道,风道口设置于圆弧形风道的端部,风道口设有第二发热块组件。

更进一步,第一发热组件包括耐热框底座和耐热框上盖,耐热框底座上分别设有第一发热块和第二发热块,耐热框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三进步电机。第一发热块组件与第一、第二出风口互相垂直设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装置可以开启如下几种应用模式:

1 “沐浴区+洗漱区”组合吹风或取暖模式(如图10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导流槽21上的第一步进电机22关闭导风板26,同步操作第一电机24启动第一风轮25顺时针旋转,同时第二电机73启动第二风轮74的逆时针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及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再将第一风道区域空气经第一蜗壳23、导流槽21、导风板26、第一发热块组件6中的第一发热块52、沿摆页上盖5及摆页4吹向室内,以实现室内“沐浴区”的吹风或取暖功能;同时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72、第二发热块组件71及第一出风口8排入室内,以实现洗漱区吹风或取暖功能。

2 “沐浴区”吹风或取暖与换气功能(如图11示)

通过控制开关操作第二电机73驱动第二风轮74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72、分别流经第一发热块组件6中的第二发热块53、沿摆页上盖5及摆页4吹向室内,以实现室内沐浴区吹风或取暖功能;同时也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一步进电机22开启导风板26,操作第一电机24驱动第一风轮25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第一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一蜗壳23、沿导流槽21水平吹向箱体1上的第二出风口8及风管(图中未作标示)以实现换气功能。

3“洗漱区”吹风或取暖与换气功能的组合示意图;(如图12示)

通过控制开关驱动第二电机73启动第二风轮74的逆时针旋转,第二风道区域内产生空气负压后,将室内空气经第二蜗壳72、第二发热块组件71及第一出风口8排入室内,以实现洗漱区吹风或取暖功能,同时启动同上序“换气”功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双区取暖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0214.3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639115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F24D 13/04

专利分类号:F24D13/04;F24D19/00

范畴分类:35C;

申请人:浙江赞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赞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亚澳路西侧3号楼六楼

发明人:邓方华

第一发明人:邓方华

当前权利人:浙江赞家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佳妮

代理机构:31320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双区取暖装置论文和设计-邓方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