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巴郎山论文_蔡蕾

导读:本文包含了卧龙巴郎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卧龙,同位素,多氯联苯,生物量,效应,径流,草甸。

卧龙巴郎山论文文献综述

蔡蕾[1](2011)在《卧龙巴郎山阳坡高寒草甸花卉的生态梯度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郎山位于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内,观赏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高寒草甸,其分布的植物种类不仅繁多而且珍稀花卉植物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相同海拔带上罕见的“绿色宝库”。本文以巴郎山阳坡高寒(以下简称“调查研究区”)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带、样方相结合调查法与直接取样法,对区域内花卉植物的区系特征、地理分布、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与海拔梯度的耦合、土壤因子与生物量在海拔格局中的相关性做了研究,意在为今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保护、园林植物引种育种提供基础资料。1、采用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对调查研究区的草甸花卉植物进行区系特征分析,该区草甸花卉植物共有30科,76属,125种,具有明显的重点科,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科、属、种的温带成分明显,种的特有化程度高。2、在海拔梯度格局中,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呈n型曲线,叁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Pielou均匀度是影响α多样性的因子,但不及丰富度明显。随海拔差的增大,p多样性指数逐渐变大,海拔差越小则p多样性指数小,相互间的共有种多。相邻两个海拔梯度间的β多样性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β多样性指数变化很大,变化趋势相近。3、调查研究区草甸花卉植物共有13个优势群落,随海拔的升高,地上生物量呈n曲线,中等丰富度下初级生产力最高。草甸花卉植物生殖器官(花、果)、茎、叶的生物量在海拔梯度格局上均表现为单峰格局,叁者的生物量总是与地上总生物量保持高度一致性(p<0.05)。地下生物量在海拔梯度格局下呈U型曲线。中等海拔(即水分适中,阳光充沛的海拔梯度)适宜草甸花卉植物地上部分生长。4、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存在Logarithmic增长关系(p<0.01),地下生物量与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与丰富度呈单峰格局。5、调查研究区土壤均为酸性土壤,随海拔的升高,土壤酸性加强。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有机质、全N、有效P含量均降低,水解N、全K含量则升高。全N、速效K含量升高会导致花卉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升高,而地下生物量随有机质、有效P的升高而升高,随全K、水解N含量的升高而降低(p<0.01)。全N是决定草甸花卉植物生长健壮与繁茂程度的主要因素。全N、速效K是有利于花卉植物地上部分生长的关键因子,有机质和有效P则是促进花卉根系生长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潘静,杨永亮,陈大舟,朱晓华,罗松光[2](2009)在《卧龙巴郎山地区夏、冬两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低氯代多氯联苯的海拔高度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了卧龙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低氯代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海拔高度2800m以上,土壤中HCHs和DDTs平均含量冬季(0.517和0.556ng·g-1dw)高于夏季(0.293和0.323ng·g-1dw).夏、冬两季的土壤中PCB28和PCB52含量浓度水平相近.以土壤干重表示的OCPs和低氯代PCBs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用有机碳归一化表示的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证明了在卧龙高海拔地区存在着POPs的辛醇-空气分配系数与冷凝结效应相结合的富集现象.(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09年05期)

徐庆,蒋有绪,刘世荣,安树青,段正峰[3](2007)在《卧龙巴郎山流域大气降水与河水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流域皮条河河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并与同期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比较,研究了河水和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1δ8O线性关系为:(δD=3.8881δ8O-45.614(R2=0.494,p<0.05,n=61)。河水δD、δ18O变化幅度远小于降水δD、1δ8O值的变化幅度。河水氘过量参数(d)与大气降水的氘过量参数(d)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冬春季氘过量参数(d)值较高,而夏秋季较低。(2)不同的季节,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不同,雪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河水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6月。(3)当降水量在0~10 mm时,降水δD、1δ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δ1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3天滞后发生。当降水量在10~20 mm时,降水δD、δ18O的升高或降低引起河水δD、1δ8O升高或降低,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2天滞后发生。降水量在20~30 mm时,这种影响在降水后第1~2天发生。这表明河水δD、δ18O的响应时间与降水强度紧密相关,显示出发育良好的亚高山暗针叶林植被结构有利于土壤对降水的吸收、渗透和运移,从而调节和补充河川径流。(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07年03期)

崔军,安树青,徐振,徐庆,王中生[4](2005)在《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对巴郎山区夏季降雨和不同海拔样地穿透水的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由于8月底9月初冷气团的到来较大地改变了降雨的同位素特征,该地区夏季大气降水线为δD=9.93δ18O+26.07,偏离全球降水线(GMWL)较多。降雨的温度效应和雨量效应表现出相互交叉的现象,表明该地区温度和雨量是交替起主导作用而引起降雨同位素组成变化的。H的同位素效应比O明显,其原因是H同位素分馏比O剧烈,从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O灵敏,因此H同位素在森林水文研究中比O更有用。H同位素值在不同样地穿透水间存在差异,这是由它们不同的植被结构及周边微环境因子引起的水分蒸发状况和对雾水截获能力差异导致的。穿透水和降雨同位素值间存在较强线性关系。穿透水的同位素值不一定大于降雨,表明影响穿透水同位素值的因素不仅仅是水分蒸发和植被对雾水的截获,而应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对这些因素的全面了解将对同位素技术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进一步应用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卧龙巴郎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测定了卧龙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和低氯代多氯联苯(PCBs)的含量.海拔高度2800m以上,土壤中HCHs和DDTs平均含量冬季(0.517和0.556ng·g-1dw)高于夏季(0.293和0.323ng·g-1dw).夏、冬两季的土壤中PCB28和PCB52含量浓度水平相近.以土壤干重表示的OCPs和低氯代PCBs含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而用有机碳归一化表示的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证明了在卧龙高海拔地区存在着POPs的辛醇-空气分配系数与冷凝结效应相结合的富集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卧龙巴郎山论文参考文献

[1].蔡蕾.卧龙巴郎山阳坡高寒草甸花卉的生态梯度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2].潘静,杨永亮,陈大舟,朱晓华,罗松光.卧龙巴郎山地区夏、冬两季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和低氯代多氯联苯的海拔高度分布[J].环境化学.2009

[3].徐庆,蒋有绪,刘世荣,安树青,段正峰.卧龙巴郎山流域大气降水与河水关系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

[4].崔军,安树青,徐振,徐庆,王中生.卧龙巴郎山高山灌丛降雨和穿透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

论文知识图

川西地区都江堰和小金气象站月平均温度...一沙棘资源考察照片附自2一沙棘资源考察...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和降水月平均氘过...夏季(a)和冬季(b)土壤中PCBs含量的海...卧龙地区皮条河河水δD~δ18O关系图一沙棘资源考察照片6(康定叁道桥雅拉河...

标签:;  ;  ;  ;  ;  ;  ;  

卧龙巴郎山论文_蔡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