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论文和设计-张家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包括壳体、加热锅、保温盘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掀盖式的台板,所述台板上嵌设有两个加热锅,且加热锅与台板焊接固定,所述台板的下方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适配的安装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保温盘固定安装在台板的顶面,且保温盘设置在靠近壳体的背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能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避免明火加热的安全隐患,设置加热锅和保温盘两个功能区实现展示和保温功能,同时水箱与保温盘的连接处形成液封,密封自然,方便拆卸,且密封性能好,保温效果强;将上台板与炖台铰接,十分便于维修检。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加热锅(20)、保温盘(30)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有掀盖式的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嵌设有两个加热锅(20),且加热锅(20)与台板(11)焊接固定,所述台板(11)的下方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适配的安装板(12),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上,所述保温盘(30)固定安装在台板(11)的顶面,且保温盘(30)设置在靠近壳体(10)的背板的一侧。

设计方案

1.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加热锅(20)、保温盘(30)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有掀盖式的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嵌设有两个加热锅(20),且加热锅(20)与台板(11)焊接固定,所述台板(11)的下方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适配的安装板(12),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上,所述保温盘(30)固定安装在台板(11)的顶面,且保温盘(30)设置在靠近壳体(10)的背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盘(30)的下方设置有水箱(31),所述水箱(31)内设置设有自动补水浮球阀(311)和缺水感应开关(312),所述水箱(31)的顶部设有蒸汽溢出通道(313),所述蒸汽溢出通道(313)的外侧设有围板(314),所述围板(314)的下端与蒸汽溢出通道(313)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盘(30)的底部设有与蒸汽溢出通道(313)适配的蒸汽进入通道(301),且蒸汽进入通道(301)设置在蒸汽溢出通道(313)与围板(31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盘(30)内设有蒸汽均分气道(302),所述蒸汽均分气道(302)的进气口与蒸汽进入通道(301)连通,所述蒸汽均分气道(302)的上方设有多孔垫板(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盘(30)的底部设有溢水孔(304),所述溢水孔(304)的下端与水箱(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20)的底部外侧设有保温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41)、加热机芯(42)、控制面板(4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41)与加热机芯(4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的顶面,所述电磁感应线圈(41)与加热机芯(4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3)固定安装在壳体(10)的正面,所述控制面板(43)与加热机芯(42)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1)与壳体(10)的背板铰接,所述台板(11)与壳体(10)的侧板之间设有气撑(50),所述气撑(50)的缸体与壳体(10)的侧板铰接,所述气撑(50)的活塞杆与台板(11)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11)上设有锁扣(51),所述壳体(10)的侧板上设有与锁扣(51)适配的扣件(52)。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

背景技术

多头煮炉一般供餐饮企业煮制各种肉类食物使用。现有技术中,多头煮炉一般采用燃气加热的方式,采用火排或煤球炉头加热桶来煮制肉类食物,其缺点是燃气炉头的火侯不易控制,且存在安全隐患,厨师的工作环境温度高,容易汗流浃背,带来食品卫生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燃烧会排放大量的燃烧废气,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污染环境;也有些多能组合炉采用电热丝加热的,如用不锈钢桶,在底部安装电热管,电热管通电发热来加热桶内水和食物,发热体与食物直接接触,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发热体和外壳及水接触,容易损坏及产生漏电现象,带来安全隐患。另外,餐饮企业在食材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换锅的情况,即食材加工到一定程度需要盛出,再加工其他的辅材,这过程中已经加工好的食材通常需要保温,否则再次入锅后要好费时间再次加热,降低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包括壳体、加热锅、保温盘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掀盖式的台板,所述台板上嵌设有两个加热锅,且加热锅与台板焊接固定,所述台板的下方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适配的安装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保温盘固定安装在台板的顶面,且保温盘设置在靠近壳体的背板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盘的下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设有自动补水浮球阀和缺水感应开关,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蒸汽溢出通道,所述蒸汽溢出通道的外侧设有围板,所述围板的下端与蒸汽溢出通道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盘的底部设有与蒸汽溢出通道适配的蒸汽进入通道,且蒸汽进入通道设置在蒸汽溢出通道与围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盘内设有蒸汽均分气道,所述蒸汽均分气道的进气口与蒸汽进入通道连通,所述蒸汽均分气道的上方设有多孔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盘的底部设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的下端与水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锅的底部设有保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加热机芯、控制面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加热机芯固定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面,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与加热机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正面,所述控制面板与加热机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板与壳体的背板铰接,所述台板与壳体的侧板之间设有气撑,所述气撑的缸体与壳体的侧板铰接,所述气撑的活塞杆与台板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板上设有锁扣,所述壳体的侧板上设有与锁扣适配的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采用电磁加热装置,能量利用率高,节能效果明显,避免明火加热的安全隐患,在台板上同时设置加热锅和保温盘两个功能区,不仅具有展示功能,还能临时保温半成品食材,降低食材回锅后的加热时间,提高食品加工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盘通过内部水箱供给水蒸气,水箱通过电磁加热装置实施加热,保证保温效果,同时水箱与保温盘的连接处采用插入对接式结构,形成液封,密封自然,无需外部连接,方便拆卸,且密封性能好,保温效果强;

(3)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盘底部通过溢水孔将液化水蒸气回流到水箱内,提高资源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将上台板与炖台铰接,实现上台板的掀盖式安装,同时通过气撑实现上台板的定点固定,十分便于维修检;锁扣与扣件的配合能将上台板与炖台锁死固定,保证整个炖台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侧视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温盘与蒸汽溢出通道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与台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包括壳体10、加热锅20、保温盘30和电磁加热装置,所述壳体10的顶部设有掀盖式的台板11,所述台板11上嵌设有两个加热锅20,且加热锅20与台板11焊接固定,所述台板11的下方设有与电磁加热装置适配的安装板12,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上,所述保温盘30固定安装在台板11的顶面,且保温盘30设置在靠近壳体10的背板的一侧,如图3中所示,A为壳体10的正面,B为壳体10的背面,壳体10的背板安装在背面,两侧为壳体10侧板。

在餐饮行业中,食材加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换锅的情况,即食材加工到一定程度需要盛出,再加工其他的辅材,这过程中已经加工好的食材通常需要保温,本实用新型的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通过设计保温盘30实现保温的功能,保温盘30是长方形结构,高度100mm,四周由宽为20mm的围边焊接而成,保温盘30不仅能起到临时保温,同时还能具有展示功能,加热锅20为椭圆型锅,锅直径450mm,深度200mm;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装置加热,比传统的燃气加热热效率提高45%以上,比电热丝式的加热热效率提高30%以上,节能效果明显,避免明火加热的安全隐患及食品卫生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2和3所示,所述保温盘30的下方设置有水箱31,所述水箱31内设置设有自动补水浮球阀311和缺水感应开关312,所述水箱31的顶部设有蒸汽溢出通道313,所述蒸汽溢出通道313的外侧设有围板314,所述围板314的下端与蒸汽溢出通道313密封连接;水箱3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的上方,内部储存水,通过加热形成水蒸气进入保温盘30内从而达到保温效果,同时自动补水浮球阀311与缺水感应开关312连通,自动补水浮球阀311的进水口与外部的水管连通,自动对水箱31内的水位进行补充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保温盘30的底部设有与蒸汽溢出通道313适配的蒸汽进入通道301,且蒸汽进入通道301设置在蒸汽溢出通道313与围板314之间;装配时,蒸汽进入通道301插入蒸汽溢出通道313与围板314之间,通水蒸气之后,部分水蒸气液化后在蒸汽溢出通道313与围板314之间形成液封,密封自然,无需外部连接,方便拆卸,且密封性能好,保温效果强。

进一步的,如图3和4所示,所述保温盘30内设有蒸汽均分气道302,所述蒸汽均分气道302的进气口与蒸汽进入通道301连通,所述蒸汽均分气道302的上方设有多孔垫板303;水蒸气进入蒸汽均分气道302后均匀分布在保温盘30内,再通过多孔垫板303溢出,多孔垫板303对水蒸气进行二次均布,同时具有承载食材的功能,保证保温盘30各区域保温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保温盘30的底部设有溢水孔304,所述溢水孔304的下端与水箱31连通;水蒸气会有部分会液化残留在保温盘30的底部,当保温盘30的底部残留的水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通过溢水孔304经回流管305溢流回到水箱31内,提高资源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锅20的底部外侧设有保温棉(图中未示出);保温棉一方面能提高加热锅20的热保留效率,降低散热率,另一方面能保护加热锅20与加热锅20下方的电磁感应线圈41,起到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感应线圈41、加热机芯42、控制面板43,所述电磁感应线圈41与加热机芯4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2的顶面,所述电磁感应线圈41与加热机芯42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43固定安装在壳体10的正面,所述控制面板43与加热机芯42电性连接;电磁感应线圈41包括水箱电磁感应线圈和加热锅电磁感应线圈,每个电磁感应线圈41均单独连接有一个加热机芯42和一个控制面板43,加热机芯42向电磁感应线圈41提供频率高于16000赫兹的交变电流,电磁感应线圈41产生交变磁场,磁力线穿过水箱31和加热锅20,产生涡流发热,加热水箱31内的水产生水蒸气,并且加热加热锅20内的食物,其中与加热机芯42连接的控制面板43用于实现定时定温控制。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台板11与壳体10的背板铰接,所述台板11与壳体10的侧板之间设有气撑50,所述气撑50的缸体与壳体10的侧板铰接,所述气撑50的活塞杆与台板11铰接;传统的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为一体式结构,且多为焊接,拆卸过程繁琐,不利于维修检查,本实用新型将台板11与壳体10铰接,实现台板11的掀盖式安装,同时通过气撑50实现台板11的定点固定,十分便于维修检。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台板11上设有锁扣51,所述壳体10的侧板上设有与锁扣51适配的扣件52;锁扣51与扣件52安装在壳体10的内部或者外部,锁扣51与扣件52的配合能将台板11与壳体10锁死固定,保证整个壳体10的牢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42644.5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81960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F24C7/06

专利分类号:F24C7/06;F24C7/08;F24C13/00;F22B33/18;A47J27/00

范畴分类:15F;

申请人:合肥顺昌电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肥顺昌电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桃花工业园繁华西路1幢

发明人:张家顺;丁增敏;廖自升;姚建;倪振宇

第一发明人:张家顺

当前权利人:合肥顺昌电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学勇

代理机构:34143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商用多功能电磁组合炉论文和设计-张家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