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和诺拉的比较

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和诺拉的比较

一、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梅佚艽[1](2021)在《论蒋韵小说的女性书写》文中研究指明

LEE W00NG[2](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提出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崔丹[3](2020)在《“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文中认为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中,期刊在女性言说自我、传达女性诉求,争取女性应得权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期刊在发轫时期虽在精英男性知识分子的引导下萌芽成长,加之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使得女性解放不可避免地融入国家解放潮流之中,但这并不能完全遮蔽女性的自我主体性。本文以“孤岛”妇女期刊为主要参考材料,运用社会性别理论、话语理论、西方主体理论、女性主义等相关知识,分析女性如何依靠自身建构女性言说主体,改变男性话语霸权;又是如何策略地运用国家主义,将女性主体意识在国家层面中凸显出来。本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期刊创办的外部环境和期刊栏目内容两个方面探讨了“孤岛”妇女期刊在“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孤岛”背景下的报界日渐萎靡,舆论空间愈发狭窄,妇女期刊正是在艰难的现实夹缝中勇敢“发声”,确立女性话语主体身份。同时这些期刊创办者跨越了党派之间的政治分歧,在反映女性现实问题,争取女性主体身份上实现了“不同阵营、同一战线”的特殊局面,期刊栏目以女性为言说主体,传达女性自身的经验感觉与生命体验,并关注边缘群体的悲惨生活,创造女性自身话语权威。第二章以社会性别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孤岛”妇女期刊鼓励女性反抗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强制性塑造和命名。在人与女人的关系中强调女性应基于人的觉醒而改变;在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中,表达了女性由他者身份到争取作为人的主体性诉求;在女性与女性的关系中对女性自我进行了审视、肯定与反思。第三章主要分析女性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主体建构。妇女期刊通过关注女性的职场困境反思时代问题,通过强调“女国民”身份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利,将女性主体意识依托国家主义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此时期女性的思维观念和心路历程,展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体意识。第四章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共时性角度选择了解放区的《中国妇女》以及国统区的《妇女共鸣》两种期刊与“孤岛”妇女期刊相比较,突出“孤岛”妇女期刊的创刊主旨及刊发内容在特殊时代中具有的独特性。

高静[4](2020)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是加拿大首位摘此桂冠的作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首位仅凭短篇小说创作而获奖的作家。门罗的作品展现了一直处于主流文学边缘的加拿大文学的无穷魅力,也使得短篇小说(short story)这一长期被误解、被冷落和被低估的文体形式大放异彩。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门罗作品的学术研究,中国的门罗研究近年来也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国内对门罗的小说研究主要着墨于“女性主义”和“叙事手法”等问题上,而对作家创作的深层意识和作品形成的隐性因素探究不多,对显性的文本下隐含的内涵及深层文学学理问题涉及也相对很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门罗文学创作的心理基础为切入点,结合文学地理学、文学心理学、后女性主义和接受美学等理论,对门罗笔下的形象范式、心理动势、隐喻手法、审美表征和文化传承进行多维论述。每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心声”的表露,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让作者选择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创作心理决定作者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和写给谁等问题?本文就是要对这些左右着门罗创作机制的种种复杂因素和交互关系进行学理探讨,就是对那些门罗创作过程中不易被察觉的、从那些文本表层难以一窥究竟的甚至连作者自己都难以意识到的隐性因素进行考察和揭示。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是开宗明义,名实先明,对论文所使用的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然后对门罗看似庸常的人生过往和看去波澜不惊的创作历程进行追溯,然后对门罗研究的国内外历史与现状进行评述,渐次将论题引向本论文的核心。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从文本分析到心理跟踪,从文本细析到语境关联,从语言表层到修辞界面,从内部研究到外部研究,从纵向掘进到横向影响,依次对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形象机制、隐喻机制、审美机制和文化传承机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个性心理特征出发,结合地域情结、自卑情结和自主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作家独特的心理特征。门罗的童年经历以及成年后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形成了门罗隐秘的心理机制,影响了门罗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设定、各种意象的内涵以及她对探索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的兴趣。因此,论文的第二章论述门罗小说的形象定势,即门罗笔下各类人物形象的艺术特色及成因。在门罗的小说中,复杂的男女形象和两性关系隐含着门罗对女性困境以及两性关系的深刻思考。门罗拒绝直白控诉男女两性间的各种冲突,但她开放包容的两性气质观更能抓住读者的心,这有别于传统女性主义的性别观。独特的生活体验、文化认知和审美感受使门罗得以利用简约的文学语言和各种修辞手段,赋予寻常事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门罗正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这些普通意象来探讨人性的复杂,传达自身的感悟,从而给人以深刻启迪。这是论文第三章所着力探讨的内容。而第四章和第五章则从读者反应角度和文本之外的因素诠释门罗作品的美学风格。门罗作品真实细腻地记录了主人公顿悟的心智成长历程,又以“琐碎化”、“碎片化”为媒介,将作家内心活动和思想轨迹传递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五章重点考察作为作家的门罗与所处大环境的关系及其受到的外部文化的三维影响,考察门罗和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西方文学传统的密切关联,考察其所受到的熏染和浸润及其在作品中的能动反映。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正是其个性特征决定其面对相同的社会语境、文化传承和各种外部影响时才能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才能创造出具有独特美学表征和思想蕴含的文学作品。结语部分进一步分析门罗小说的艺术成就与其独特的心理动势间的关系。家庭背景、宗教背景、婚姻经历、性别身份和文化传承都会对作家的创作主题和艺术手法产生诸多影响,但这些影响作用于每个作家的结果却大异其趣。文学作品是作家心理建构的产物,其创作过程是一个包括文学家自己的需求、欲望、感觉、直觉、情感、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过程。门罗是一位了解人类心灵的作家,对自然、人物和世事有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感知,正是这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指引着门罗摒弃宏大叙事、倾力庸常描写,才使其作品看似寻常却奇崛,在小说美学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王峰灵[5](2019)在《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文中指出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潜心于短篇小说创作,共创作了 14部短篇小说集,近200个故事。门罗专注于书写小镇平凡人物,尤其是平凡女性的日常生活。她们的生活看似平淡乃至平庸,但她们的爱恨情仇都在这“死水微澜”里。这里蕴藏着女性微妙敏感又复杂难解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成长。门罗特别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普通女性心理的隐情与波动,不仅彰显出不同于男性作家的特异气质,也书写出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文学世界。门罗的写作姿态,明显受到了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社会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她完整经历了女性主义多个发展阶段,在女性书写中审视女性生活的诸多历史与现实问题,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观。门罗的成长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女性在两性世界的生存困境并以此作为其写作的主题。其独特的成长经历与多重身份、加拿大多元文化背景等赋予门罗女性书写以复杂性和深刻性。本论文通过精读门罗文本,梳理女性主义与门罗文学之路的关系,分析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提炼其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总结其女性书写的主题,从而揭示门罗女性书写的深刻内涵。全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绪论着重阐述门罗文学之路及国内外对门罗短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厘清国内门罗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要点与目标。第一章追述加拿大地域文化、个人成长经历对门罗写作的深刻影响,并由此进一步探寻门罗自身女性意识觉醒的可能轨迹,进而探讨其成熟理性、温和平静的女性观。门罗生长于加拿大一个美丽但又闭塞的小镇,这促使她萌生了一种文化意味上的“边缘心态”。边缘心态使门罗在生活上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创作上也有异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坛主流女性主义书写。第二章力图厘清女性主义与门罗女性书写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以此阐释门罗女性书写的特殊性与复杂性。门罗的文学创作几乎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思潮同步,但阅读其文本便不难发现门罗独有的女性主义特质。结合门罗的成长经历及其多次访谈记录,本章试图分析门罗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门罗不同于一般女性主义的女性观。门罗在长期的创作中逐步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温和的女性观,从而突破了传统书写对女性形象和性际关系的曲解,跳出了男女两性“非此即彼”的程式化循环。第三章着重分析门罗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细读其作品,我们便发现,地域色彩、女性主义只是其笔下女性人物的表面标签。她们有老有少,来自不同行业,仍然能够清楚地感知到男权社会的阴影存在。因此,她们或者面临某种生存困境,或者遭受某种误解,或者掀起某种情感和心理波澜,但她们最后都跟自己或他人达成了和解。她们的心理变化、情感成长已然超出二元对立的两性观,使我们看到更丰富、更真实的世界和人生。第四章总结门罗女性书写的主题意蕴。尽管每个女性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不完全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体验了婚恋、做母亲、年老和死亡等过程。在这些不同的人生过程中,不同的选择最终促成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概括起来,门罗书写触及了成长、婚恋、母女、离开等主题,意在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里怎样得到相对的独立空间,由此思索如何与这世界和谐相处而非破坏乃至颠覆这世界。第五章论析门罗小说的闪光点之一,即女性主题和叙事艺术的巧妙结合,旨在分析门罗小说的叙事策略、叙事视角、书信体叙事和开放式结尾对其女性书写的作用与意义。结语通过总结和引申“边缘”的文化意义审视门罗女性书写的意义。门罗的女性书写是一种融合共通的姿态,消解了男性/女性、男权中心/绝对女性、文明/野蛮、中心/边缘、城市/乡村等的对立对抗。沿着门罗的道路,文明可以思考,男女两性可以互融共通,其普遍的本质是人类性。同时,只有两种性状的动态互动才能够实现对对方的观察和反思,而静态对抗则难以实现。以此观之,“边缘”不是“有益而必要的补充”,而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域,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资源、更多样的观察视角、更灵活的生存姿态、更柔和的处世态度。由此,门罗的文学世界才能被打开,其真正的价值才能被发现。

李天石[6](2019)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娜奥米·诺维克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美国犹太裔女作家娜奥米·诺维克的小说进行文本与文化的解读。作为一位在西方幻想文学界获得星云奖、英国奇幻小说奖,今年又被提名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的女作家来说,她的作品以及影响力在国内并不为人所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奇幻小说长期以来在文学界中的尴尬地位所致。不论是奇幻小说还是科幻小说,它们都拥有跨文化的庞大市场与非凡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是思想观念滞后的学院派批评者们所忽视的。针对这种现象,笔者选取娜奥米·诺维克作为新生代女性奇幻作家的代表进行研究,她以宏大空灵的想象力与女性主义关怀为幻想文学带来了活力,同时,她翻转了传统奇幻小说男性视角的书写模式,以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角度为切入点,并将传统的西方奇幻小说的创作经验与原始神话的再创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女权主义者与男权社会的关系逐渐趋于平和,许多女性主义思潮就是在为女性不断地寻找出路。在奇幻的外衣下,娜奥米将女性主义思潮与对现代社会的思考结合,通过作品中的情节与人物开辟出一条适合当代女性的发展之路。

宋硕夫[7](2019)在《改良与滞后并存 ——对话视野下的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文中研究表明相对于十九世纪其他自然主义剧作家的作品而言,斯特林堡的戏剧更具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他的身上,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保守的女性思想共存;他的戏剧艺术主张在极具开创性的同时保有来自前人的深刻的影响痕迹。本文从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戏剧理论与主题思想出发,结合相关文论,探讨左拉、易卜生等人对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创作的影响,进而从斯特林堡与他们的对话关系中重新审视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复杂性、价值和启示。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斯特林堡的文学成就与文学地位。其次概述了国内外斯特林堡研究现状,发现以斯特林堡为核心的影响研究存在可挖掘的空间。最后以戏剧理论和主题思想为切入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第一章,提出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形式是先进的。本章着重探讨斯特林堡与左拉在戏剧理论方面的对话关系。首先论述了左拉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形成及其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对话的角度,论述了左拉对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影响以及两人之间相互的文学批评。最后论述了斯特林堡对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完善和创新,得出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具有改进的外在形式的结论。第三部分为第二章,提出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主导思想,即女性观念,是落后的。本章着重探讨斯特林堡与易卜生在戏剧主题方面的差异与联系。首先论述了易卜生妇女问题剧对女性与家庭的三种关系模式的探讨,总结出易卜生的女性观念。之后论述了斯特林堡在妇女问题上对易卜生的挑战,并结合叙事学、心理学、女性主义等理论综合探讨了斯特林堡女性观念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表现和原因。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发现斯特林堡的其他社会思想是进步的,也证实了其自然主义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推动了西方戏剧的发展。本章据此重新评估了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价值和地位。最后一部分为结论,文章认为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同时兼有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思想内容的保守。这种现象产生于斯特林堡对前人的思考,是其在戏剧中做出的反应。但从整体上看,斯特林堡的自然主义戏剧瑕不掩瑜。所以对斯特林堡戏剧创作进行历时的、多角度的、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是极具价值的。

魏斯华[8](2018)在《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与巴黎情结研究 ——以《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为例》文中认为《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作为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小说,跨越了伊迪丝·华顿的不同创作时期,侧重描绘美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老纽约个体觉醒挣扎的生存状态,集中表现了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与巴黎情结,昭显着新旧文化的冲突。本文尝试从心理学及文化视角对伊迪丝·华顿强烈情感(即情结)影响下的老纽约小说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伊迪丝·华顿的创作源泉。绪论部分,对论文中的关键词“情结”以及“老纽约小说”进行解释界定。正文部分分为三大章节。第一章侧重梳理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华顿心中怀着老纽约情结,所以老纽约故事才会源源不断地从她笔下倾泻而出。对冒险的期待,对改变生活的期待,对自由的期待,这些期待聚集成华顿心中的巴黎情结。老纽约情结与巴黎情结处于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之中,对比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个人的自我挣扎和心理矛盾,而且可以深入体会美国文化在传统与现代的震荡中的基本走势。第二章集中研究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在“老纽约小说”中的体现。以丽莉·巴特为例,展示伊迪丝·华顿在巴黎情结视角下对老纽约文化的审视方式,考察其所设想的以精神王国对抗物质财富的道路。以厄丁·斯普拉格为例,叙述厄丁如一个侵略者般颠覆了老纽约社会传统。她为了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一切,揭示华顿对炫耀性消费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充满欲望的现代文明的担忧。以埃伦·奥兰斯卡和纽兰·阿切尔为例,揭示伊迪丝·华顿小说中特有的现代性与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第三章深入分析情结书写的艺术特色与接受。老纽约小说是伊迪丝·华顿强烈个人情感纠葛的书写,具有真实美、精致美、悲剧美、怀旧美四大特色:老纽约小说因情感真挚而易于在读者那里激发共鸣;作为华顿精致意识下的情感书写,老纽约小说处处流露出精致美;老纽约小说的主题哀而不伤,体现出独具一格的悲剧风格;老纽约小说作为集体怀旧的情结消费,是集高雅与通俗、感伤主义与现实主义为一体的小说。老纽约小说的畅销反映大众市场的需求与读者品味的接受。最后是结论部分,老纽约情结是伊迪丝·华顿文学创作源泉;巴黎情结是她坚持不懈追求自由的精神力量。《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是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与巴黎情结的书写。

李志宇[9](2018)在《逃离与回归 ——《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中的女性逃离母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19世纪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以及当代加拿大小说家爱丽丝·门罗的《逃离》,用敏锐的视角都表现出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强烈关注,在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域下都是杰出的作品。虽然这三部作品时间跨度很大,但是三位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形象有着相同的特点—女主人公都是爱情、婚姻和家庭的逃离者和叛逆者。本文运用比较文学母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女性逃离母题为基本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女性逃离在历史上是一种亘古以来绵延不断的普遍社会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古希腊文学以来女性逃离母题不断地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书写和创新,成为文学创作的永久主题。因此,对西方文学中的女性逃离现象加以梳理,以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予以深入研究,既有明显的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因此,本文以《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三部作品为文本对象,运用比较文学母题研究和平行研究的方法,并结合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究该母题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发展流变及其具体特征。全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阐述论文选题缘由、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并详细梳理有关逃离母题文本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对《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三部作品的相关研究综述。第一部分以乐黛云、陈惇、陈召荣等学者相关着作中的理论观点为支撑,阐明母题概念和特征,确定以女性逃离为研究对象,并梳理其在西方文学中的发展历程,阐述以此三部作品为代表研究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是对女性“逃离”母题的文本分析,具体从女性对男权的逃离来分析比较作品的特点及其异同,其中将对男权的逃离分为父权的逃离和夫权的逃离,同时对旁观者在女性“逃离”过程中产生的推动或是阻碍作用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女性逃离后的回归问题,概括三部作品书写同一母题的传承关系,探究女性逃离母题出现的缘由,女性逃离母题存在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文章总结、归纳认为,女性首先应该认识自我、进而努力寻找自我、最终才能回归自我。

胡敏琦[10](2017)在《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种族、性别、文化等原因,学界一度难以为简·里斯(1890-1979)在文学史上找到一个适当的位置进行评估与赏析。而今我们重新发现里斯小说的经典性,但其特异性使之成为一个难解的谜。本文继承以往里斯小说的主题研究模式,即:探究其中蕴含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思想的表征方式,但更深入探讨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的阐发(有人物的,有叙述者的,以及隐含作者的;还有个体型声音、作者型声音以及集体型声音等等),由此挖掘其叙述手法与身份建构的复杂关系,进而揭示认同困境的叙述特征。本文除绪论、结论之外,主要由六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研究里斯小说的现代主义叙述声音;第二部分探索精神分裂式叙述声音;第三部分解读受虐叙述背后的女性声音;第四部分探究里斯笔下女人之“娜拉出走”宣言;第五部分聚焦里斯小说的后殖民叙述策略;第六部分综合分析里斯的加勒比题材小说中后殖民叙述声音与叙事权威的建构关系。结合里斯所有的长篇小说来看,我们发现里斯通过这些多重叙述声音的阐发模式,发出了自己作为克里奥尔女作家的声音,为多元文化身份的建构带来深刻的内在性、自省性、客体性、阈限性、非二元对立性和西印度感性,不仅为小说带来一场场叙述声音的盛宴,更为建构后殖民、后现代多元文学/文化导入一种声音诗学,起到了“加勒比之声”的文化先声作用。可以说,我们对于里斯小说多重叙述声音的研究,能够引领世界文学的读者深入跨文化交流,细心聆听来自边缘处一默如雷的声音诗学。本文作为国内第一部完整研究里斯所有长篇小说的研究论文,历时性与共时性兼备,在研究里斯的叙述声音与文化身份研究时,既有聚焦又能整合,确切有效地解答了里斯的“声音之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里斯如今兼具经典性与边缘性,而且对其小说的研究也能为叙述理论与文化研究提供文学解读与理论突破。

二、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妇女期刊
        (二)女性主体意识
    三、研究范围
    四、“孤岛”时期妇女期刊研究现状
        (一)论着类
        (二)论文类
第一章 战争中拓荒:“孤岛”背景下女性话语空间的主体彰显
    第一节 女性话语的彰显
        一、现实“夹缝”中的发声
        二、不同阵营,同一战线
    第二节 女性话语的建构
        一、女性特质的栏目设置
        二、特殊群体的关注
第二章 人本意识的觉醒:女性家庭空间中的自我体认
    第一节 人/女人:生命自由的追寻
        一、生理:自然性别的认同
        二、婚姻:自主婚姻与自由恋爱
    第二节 女性/男性:反“父权制”下的女性成长
        一、仇父情结:父女关系的破裂
        二、娜拉效应:女性出走叙事
    第三节 女性/女性:同性建构的女性世界
        一、伦理之母:婆媳关系中的女性悲剧
        二、私有领域:“姐妹情谊”的书写
第三章 走向社会的人:女性在公共空间中的主体建构
    第一节 女性与社会:职业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底层职业女性的苦难书写
        二、知识女性的职业困顿
    第二节 女性与政治:边缘到中心——女性政治身份的认同
        一、政治意识自觉性的召唤
        二、义务:女性参军与后援责任
        三、旧话新说:历史女性的翻案
        四、时代女性群像
第四章 “孤岛”妇女期刊与其他地区妇女期刊的比较
    第一节 与陕甘宁边区《中国妇女》的比较
        一、女性立场的差异
        二、妇女问题根源的挖掘
        三、“劳工神圣”论
    第二节 与《妇女共鸣》的比较
        一、女性想象“民族共同体”的建构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门罗的生平及小说创作简述
    第二节 门罗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门罗创作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情感体验中的地域情结
    第二节 逃离想象中的自卑情结
    第三节 细节描摹中的自主情结
    小结
第二章 门罗创作的形象机制
    第一节 反叛与内省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沉默与怯懦的男性形象
    第三节 相生与相克的两性关系
    小结
第三章 门罗创作的隐喻机制
    第一节 门罗笔下的空间隐喻
    第二节 门罗笔下的动物隐喻
    第三节 门罗笔下的服饰隐喻
    小结
第四章 门罗创作的审美机制
    第一节 门罗小说的入俗之美
    第二节 门罗小说的顿悟之美
    第三节 门罗小说的碎片之美
    小结
第五章 门罗创作的文化传承机制
    第一节 南安大略哥特文学的滋养
    第二节 美国南方文学传统的影响
    第三节 英国苏格兰叙事元素的浸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呈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艾丽丝·门罗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门罗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
第一章 地域文化背景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背景
        一、殖民史与边缘文化的“突围”
        二、移民潮与多元文化的形成
        三、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宗教背景
    第二节 门罗的边缘心态与女性书写
        一、边缘心态——打开门罗女性世界的钥匙
        二、小镇——边缘心态的表征
    第三节 门罗的文学之路
        一、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加拿大女性主义运动与门罗的女性意识
        三、加拿大英语文学传统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二章 女性主义与门罗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思潮面面观
    第二节 门罗女性书写的特点
    第三节 女性意识与温和的女性观
        一、女性意识的苏醒
        二、温和的女性观
第三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形象书写
    第一节 聪颖敏感而早熟的少女形象
    第二节 “疯女人”形象
    第三节 传统的家庭妇女形象
    第四节 独立的职业女性形象
第四章 门罗女性书写的多重主题
    第一节 成长:认知的觉醒与自我追求
    第二节 婚恋:隐忍·觉醒与自我追寻
    第三节 母女:对抗到和解
    第四节 离开:家园隐喻与冲动
第五章 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叙事
    第一节 女性视角的自我言说
    第二节 碎片化情节的拼凑
    第三节 书信体叙事的运用
    第四节 含混的开放式结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6)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娜奥米·诺维克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中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
一、屠龙者与龙形象的传统与颠覆
    (一)英雄主义的没落
    (二)女骑士的横空出世
    (三)无性别差异的龙世界
二、《无根之木》中的女性主义回归
    (一)大母神原型与波兰民间传说的再创作
    (二)女性主义的自我追寻——与狂野的姐妹共舞
    (三)两性关系在《无根之木》中的呈现
三、娜奥米小说创作特色
    (一)古典意识的生成
    (二)生态女性主义关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改良与滞后并存 ——对话视野下的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改良的外在形式——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革新
    第一节 存在问题——以左拉为代表的传统自然主义戏剧理论
        一 自然主义小说理论的形成
        二 源于小说理论的戏剧理论
    第二节 发现问题——新旧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交锋
        一 缺乏科学性——左拉对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的批评
        二 戏剧性不足——斯特林堡对左拉自然主义戏剧的批评
    第三节 解决问题——斯特林堡对旧有自然主义戏剧理论的改良
        一 从繁复到简化
        二 从生理到心理
第二章 滞后的主导思想——自然主义女性观念的守旧
    第一节 源起——易卜生进步女性观念
        一 对女性出走家庭的探索
        二 对女性坚守家庭的探讨
        三 对和谐家庭关系的思考
    第二节 发展——斯特林堡对易卜生女性观念的温和质疑
        一 易卜生女性观念对斯特林堡的伤害
        二 斯特林堡对《玩偶之家》的模仿和揶揄
    第三节 成熟——斯特林堡对易卜生女性观念的彻底否定
        一 性别、种族和阶级——复杂关系后的简单倾向
        二 娜拉和朱丽——相近理想下的相反结局
第三章 瑕不掩瑜——自然主义戏剧的新高度
    第一节 多样话题中的进步思想
        一 对包办式家庭教育的批评
        二 对阶级局限性的抨击
        三 对基督教信仰作用的质疑
    第二节 象征形式内的人文关怀
        一 柱子和大树——人与自我的关系
        二 军服和紧身衣——人与人的关系
        三 笼子里的黄雀——人与社会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与巴黎情结研究 ——以《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键词解析
        一、情结
        二、老纽约小说
    第二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
    第一节 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情结
        一、故乡老纽约:风土人情
        二、如花美眷:衣香鬓影
        三、似水流年:老纽约社交
    第二节 伊迪丝·华顿的巴黎情结
        一、浪漫自由:漫游巴黎
        二、闲情逸致:呼朋唤友
        三、岁月静好:自由安稳
    第三节 伊迪丝·华顿的情结冲突与融合
        一、老纽约社会变迁与淘汰
        二、古老礼仪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情结在“老纽约小说”中的体现
    第一节 在眷恋中挣扎
        一、离经叛道与传统习俗
        二、物质金钱与精神共和国
        三、适者生存的尝试
    第二节 在欲望中沉沦
        一、新国家风俗
        二、欲望与道德
    第三节 在逃离中游移
        一、天真与成熟
        二、人性与礼教
    第四节 在抗争中妥协
        一、人格面具下真实自己
        二、生命之花的意义
第三章 情结书写的艺术特色与接受
    第一节 情结书写之美
        一、真实美
        二、精致美
        三、悲剧美
        四、怀旧美
    第二节 市场与读者对情结书写的接受
        一、大众市场的情结品味
        二、读者的思考与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逃离与回归 ——《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中的女性逃离母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逃离母题及其研究
    (一)母题的概念、特征
    (二)逃离母题的发展历程
    (三)《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女性逃离母题研究的可行性
二、《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女性逃离母题的文本解读
    (一)女性对男权的逃离
        1.女性逃离行为
        2.女性逃离意识
    (二)旁观者“看”女性逃离
        1.逃离直接辅助力量
        2.逃离间接推动力量
        3.旁观者视角
    (三)女性逃离的结果
三、女性逃离与回归
    (一)女性逃离母题的传承
        1.文本层面
        2.作家女性观
    (二)女性为何逃离
    (三)女性逃离的意蕴
    (四)女性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内容概要一览图
1 绪论:里斯的“声音之谜”
    1.1 里斯小说:“多重声音的场所”
    1.2 本文研究方法与思路
2 忧郁的表征:里斯的现代主义叙述声音
    2.1 里斯的1913:当现代主义忧郁遇上加勒比怀旧
    2.2 “两种曲调”:内在世界的忧郁表征
    2.3 另一曲调的隐性进程:内视角下的呼声
3 “晚安,现代主义”:里斯的精神分裂式叙述声音
    3.1 精神分裂式叙述的碎片化表征
    3.2 语言的牢笼与精神分裂式的突围
    3.3 “自省性声音”:倒错的时间观与自反性意识
4 “美杜莎的笑声”:“里斯的女人”之受虐叙述
    4.1 假面舞会:“里斯的女人”之受虐美学
    4.2 受虐叙述中的“第三人称意识”
    4.3 里斯的“姿态”:妇女最漫长的革命
5 “从狗变成狼”:里斯笔下“娜拉出走”后的女性声音
    5.1 《离开麦肯齐先生之后》:出走后的现实主义命题
    5.2 “从狗变成狼”:女性主体意识的突围
    5.3 “表征的荒野”:自我缄默与女性声音的阐发
6 “白色寂静”:后殖民叙述策略与叙事权威
    6.1 帝国文本的空白之处:叙述转喻与平行叙事
    6.2 叙述转向:克里奥尔白人女孩的声音阐发
    6.3 “奥比之夜”:男女主人公声音的显隐转变
7 一默如雷:后殖民叙述声音与叙事权威的建构
    7.1 后殖民叙述声音:个体型与集体型叙述声音的融合
    7.2 西印度感性:伏都教、狂欢节与岛国风景
8 结论:走向声音诗学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与娜拉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论蒋韵小说的女性书写[D]. 梅佚艽. 江南大学, 2021
  • [2]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3]“孤岛”妇女期刊文艺创作的女性主体意识研究[D]. 崔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7)
  • [4]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创作机制研究[D]. 高静. 山东大学, 2020(09)
  • [5]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书写研究[D]. 王峰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娜奥米·诺维克小说研究[D]. 李天石.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7]改良与滞后并存 ——对话视野下的斯特林堡自然主义戏剧[D]. 宋硕夫. 郑州大学, 2019(07)
  • [8]伊迪丝·华顿的老纽约与巴黎情结研究 ——以《欢乐之家》《国家风俗》《纯真年代》为例[D]. 魏斯华. 闽南师范大学, 2018(12)
  • [9]逃离与回归 ——《美狄亚》《玩偶之家》《逃离》中的女性逃离母题比较研究[D]. 李志宇.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一默如雷:简·里斯小说中多重叙述声音研究[D]. 胡敏琦. 浙江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黑暗王国的新女性:安娜和诺拉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