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成分研究论文_向康林,韩庆通,赵琳,戴胜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成分,果酸,羟基,高效,鉴定,色谱,液相。

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康林,韩庆通,赵琳,戴胜军[1](2019)在《粘毛黄芩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粘毛黄芩Scutellaria viscidul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粘毛黄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结果从粘毛黄芩全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白杨素(2)、5,7-二甲氧基黄酮(3)、5,7,4′-叁羟基-6-甲氧基黄酮(4)、5,7,4′-叁羟基黄酮(5)、5,7,2′-叁羟基-8-甲氧基黄酮(6)、5,7-二羟基-8,2′-二甲氧基黄酮(7)、5,7,2′-叁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8)、5-羟基-6,7,8-叁甲氧基黄酮(9)、5,6,7-叁甲氧基黄酮(10)、3,5-二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11)、5,2′-二羟基-7,8,6′-叁甲氧基黄酮(12)、5,2′-二羟基-7,8,6′-叁甲氧基二氢黄酮(13)、5,7-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4)、7-甲氧基白杨素(15)、2′-羟基-5,7,8-叁甲氧基黄酮(16)、阿魏酸(17)、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8)、对羟基苯甲醛(19)、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20)、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21)、6,7-二羟基香豆素(22)。结论化合物1、3~16、18和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4期)

满兴战,周峰,谭洋,郭金铭,李玲[2](2019)在《福建野鸦椿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坡膜酸(5)、β-香树脂醇(6)、没食子酸(7)、3,3′-二甲氧基鞣花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异鼠李素(11)、2-表委陵菜酸(12)、3,3′,4′-叁甲氧基鞣花酸(13)、1-氧泰国树脂酸(14)、2-氧代坡膜酸(15)、木鳖子酸(16)、熊果酸(17)、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8)。结论化合物6、11~15、18为首次从福建野鸦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4期)

刘丽伟,周霖,李卓伦,王振辉,王晓霞[3](2019)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参松养心胶囊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HRMS)建立一种快速识别参松养心胶囊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分析方法。方法主要通过先进的UHPLC-Q-OrbitrapHRMS技术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多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以及Mass Bank、ChemicalBook等网络数据库信息从而实现对未知物的准确快速定性。结果共鉴定出54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酚酸类、黄酮类、萜类、醌类、生物碱类及其他类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系统、快速、准确地识别参松养心胶囊中的多种化学成分,鉴定得到的各类化学成分基本可涵盖组方中各药材的主要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质量控制及进一步临床应用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24期)

张丹丹,董晶晶,于海波,陈辉[4](2019)在《LC-MS/MS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LC-MS/MS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6种化学成分(绿原酸、栀子苷、黄芩苷、盐酸小檗碱、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采用Fortis Xi C18柱(5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6个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回收率(n=9)在94.7%~103.3%内,RSD均<3.3%;3个批次的样品测定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但批次间6个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蓝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23期)

张国栋,董玉启,王春华,李正,朱彦[5](2019)在《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inn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腊肠果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ODS、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抗氧化活性;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46.7炎症反应模型检测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5, 7, 4′-四羟基黄烷(1)、(-)-表儿茶素(2)、5, 7, 4′-叁羟基二氢黄酮(3)、7, 8, 3′, 4′, 5′-五羟基黄酮-8-O-鼠李糖苷(4)、epizfzelechin-(4β→8)-epizfzelechin (5)、β-腺苷(6)、3-羟基乌苏-12-烯-28-酸(7)、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8)、β-D-吡喃葡萄糖基-2-甲基丁酸酯(9)、β-D-吡喃葡萄糖基-2-甲基丙酸酯(10)、D-甘露糖醇(11)、β-谷甾醇(12)。化合物1~2、4~5有较强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IC_(50)(0.003±0)~(0.112±0.009) mg/mL。化合物1~3、8能够抑制LPS诱导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4~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5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3、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王治阳,唐素勤[6](2019)在《白毛藤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白毛藤Solanum lyratum Thunb.的化学成分。方法白毛藤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silydianin(1)、isosilychristin(2)、loliolide(3)、3,4-二羟基苯丙酸(4)、对羟基苯丙酸(5)、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8)、glansreginic acid(9)、2,5,7,9-四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0)、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1)、异海松醇(12)、木犀草素(13)。结论化合物1~2、10~12为首次从白毛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卢健,潘玲玲,彭财英,陈圣加,刘建群[7](2019)在《欧洲凤尾蕨化学成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欧洲凤尾蕨Pteris cretica L.的化学成分。方法欧洲凤尾蕨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C_(18)半制备柱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洋芹素-7-O-鼠李糖苷(1)、4′, 5, 7-叁羟基黄酮(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4)、5, 7-dihydroxychromone-7-O-neohesperidoside(5)、(-)-异落叶松树脂醇3-α-O-β-D-葡萄糖苷(6)、7S, 8R-二氢去氢双松柏醇(7)、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8)、7-β-D-glucosyloxy-5-hydroxy-chromone(9)、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10)、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苯甲酸甲酯(11)、phenylβ-D-glucopyranoside(12)、dearabinosyl pneumonanthoside(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4、11外,均为首次从凤尾蕨属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周涛,罗春梅,张松林,汤依娜,黄志芳[8](2019)在《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丹参叶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0.4%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20℃;检测波长不同时间段内分别为328、354、328、286 nm;体积流量0.6 mL/min。结果芦丁、异槲皮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分别在0.336 0~16.800 0、0.043 2~21.600 0、0.722 6~361.276 0、0.114 0~57.000 0 n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43%、101.36%、100.76%、98.11%,RSD分别为1.70%、0.63%、2.60%、1.94%。结论在干燥过程中,丹参叶脱水率对各成分的含有量有显着影响,含有量与水分呈负相关,阴干为丹参叶的最佳干燥方式。(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王翰华,阮洪生,陈云[9](2019)在《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检索中国知网、谷歌学术、Pub Med等数据平台,对有关枇杷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重点关注近10年的文献。枇杷花主要含有叁萜类、黄酮和酚类、挥发油、类胡萝卜素、蛋白质等;具有止咳、化痰、抗菌、抗炎、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枇杷花功效显着,在医药卫生、保健品、食品和日化品行业应用日趋广泛。应关注枇杷花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以期助推枇杷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增效。(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9年12期)

古丽巴哈尔·艾力,李蒙华,李玉玲,滕亮[10](2019)在《阿那日五味散中化学成分定性鉴别及安石榴苷的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阿那日五味散中化学成分定性鉴别及安石榴苷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胡椒碱为对照品,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为展开系统对制剂中荜茇药材进行薄层鉴别。建立阿那日五味散中安石榴苷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测定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叁氟乙酸,梯度洗脱,进样量为10μL,柱温30℃,于370 nm波长处检测,流速为1.0 mL/min。结果展开系统为甲苯-乙酸乙酯-丙酮(7∶2∶1),薄层色谱中胡椒碱的斑点清晰,与相邻斑点分离较好,阴性无干扰。安石榴苷浓度在8.297~531.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值为2.0%(n=6)。阿那日五味散中安石榴苷的平均含量为(44.48±1.73)mg/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鉴别方法适用于制剂中胡椒碱的鉴别,HPLC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制剂中的安石榴苷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福建野鸦椿Euscaphis fukienensis果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及纯化,并通过核磁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福建野鸦椿果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脂酸(1)、丁烯酮(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坡膜酸(5)、β-香树脂醇(6)、没食子酸(7)、3,3′-二甲氧基鞣花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异鼠李素(11)、2-表委陵菜酸(12)、3,3′,4′-叁甲氧基鞣花酸(13)、1-氧泰国树脂酸(14)、2-氧代坡膜酸(15)、木鳖子酸(16)、熊果酸(17)、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8)。结论化合物6、11~15、18为首次从福建野鸦椿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野鸦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1].向康林,韩庆通,赵琳,戴胜军.粘毛黄芩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9

[2].满兴战,周峰,谭洋,郭金铭,李玲.福建野鸦椿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9

[3].刘丽伟,周霖,李卓伦,王振辉,王晓霞.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参松养心胶囊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2019

[4].张丹丹,董晶晶,于海波,陈辉.LC-MS/MS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6种化学成分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5].张国栋,董玉启,王春华,李正,朱彦.腊肠果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J].中成药.2019

[6].王治阳,唐素勤.白毛藤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19

[7].卢健,潘玲玲,彭财英,陈圣加,刘建群.欧洲凤尾蕨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2019

[8].周涛,罗春梅,张松林,汤依娜,黄志芳.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J].中成药.2019

[9].王翰华,阮洪生,陈云.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9

[10].古丽巴哈尔·艾力,李蒙华,李玉玲,滕亮.阿那日五味散中化学成分定性鉴别及安石榴苷的含量测定[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隐藏的匕首和太赫兹图像对比丝试件材料试验机辉石分类命名图解(底图据Poldervaar...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松潘甘孜地区出露泉眼调查分布图

标签:;  ;  ;  ;  ;  ;  ;  

化学成分研究论文_向康林,韩庆通,赵琳,戴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