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白虾养殖试验

北美白虾养殖试验

一、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立早,张玉平,刘淑梅,张玲玲[1](2020)在《牧草类植物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的修复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室内盆栽试验,对比了一年生黑麦草、南方多年生黑麦草、北方多年生黑麦草、冬牧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等5种牧草对南美白对虾池塘底泥中氮、磷、有机质和重金属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一年生黑麦草、南方多年生黑麦草、北方多年生黑麦草长势最好,收获生物量分别为(2.69±0.32)、(2.95±0.04)、(2.83±0.07) kg/m2(鲜质量)。南方多年生黑麦草对底泥中的凯氏氮、总磷和铬(Cr)均有一定修复效果,去除率分别为6.2%、6.3%和31.4%。因此,综合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对底泥的修复效果,南方多年生黑麦草适合用于养殖间歇期对虾养殖池塘底泥的修复工程中。

暴丽梅[2](2020)在《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选取不同面积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探讨不同养殖面积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饵料系数的影响,同时就养殖周期内水体指标变化特点、终末出虾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1、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选定3335 m2、5336 m2、6670 m2三种面积池塘,每种面积各设置两口池塘,虾苗放养密度按照2.5万尾/667m2进行投放。自放苗日开始,每10 d对各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的体长和体重进行测量,经过90 d养殖,三种面积池塘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长、终末体重差异显着(P<0.05),3335 m2终末平均体长为14.42 cm/尾,终末平均体重为22.51 g/尾,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3335 m2池塘特定增长率、特定增重率均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在饵料系数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6670 m2池塘饵料系数显着低于3335m2、5336m2,饵料系数为0.90,其次为5336m2池塘,饵料系数为0.93,3335 m2池塘饵料系数最高,为0.98;在成活率方面,6670 m2池塘成活率为85.40%,显着高于3335 m2和5336 m2池塘(P<0.05),3335 m2和5336 m2池塘成活率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为75.52%、79.87%。试验结果表明,3335 m2池塘在凡纳滨对虾生长方面表现优势明显。2、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在养殖前中期,各养殖池塘未发生疾病情况;在养殖后期,各池塘相继出现对虾偷死症。主要症状表现为:病虾虾体及附肢发红,肠胃空,肌肉半透明,出现症状的虾均为较小的个体。各池塘发现对虾发病后,采取了控料、换水、改底等措施,较好地抑制了病害范围的扩大,没有发生大范围死亡。3、不同面积池塘水质指标变化情况在整个实验周期中,对试验池塘水质每5 d进行理化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包括水温、pH、溶解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浓度。每7 d监测池塘藻类优势种组成情况。在养殖周期内,3335 m2、5336 m2、6670 m2水温变化范围分别为22.030.5℃、21.430℃、20.729.5℃;pH值变化范围均在8.6-8.9之间;溶解氧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49.7 mg/L、5.59.0 mg/L、5.88.4 mg/L。水温、pH、溶解氧波动范围均在凡纳滨对虾适宜生长范围内。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对虾个体增大,投饵量增多,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在养殖后期有所升高,其中5336 m2、6670 m2池塘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氨氮浓度无变化,均处于稳定状态;3335 m2在养殖地65 d开始出现氨氮浓度骤升现象,达0.5 mg/L;3335 m2、5336 m2、6670 m2亚硝盐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3mg/L、0.10.15 mg/L、0-0.1 mg/L,3335 m2波动范围较5336 m2、6667 m2池塘大。监测到有害指标后,及时采取换水、施加水质改良剂等措施,使得各养殖池塘氨氮、亚硝酸含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对对虾生长的影响。优势藻类构成情况,在养殖前期,以硅藻、绿藻为优势种;到了养殖中后期,各池塘优势藻类以绿藻为优势种,其次为硅藻、再次为裸藻、隐藻,少量甲藻、蓝藻,且在养殖中后期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优质的藻类不仅在养殖初期为凡纳滨对虾提供了天然饵料,在养殖中后期维持水质稳定具有积极作用。4、不同面积池塘成本与经济效益在可变成本中,饲料成为成本第一大支出项目,各池塘饲料支出占比范围在3742%。以每667 m2为单位计,3335 m2池塘的饲料支出显着高于5336 m2、6670 m2池塘(P<0.05)。5336 m2与6670 m2池塘饲料支出差异不显着(P>0.05)。在药品支出和电费支出方面,三种面积池塘之间差异显着(P<0.05),3335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费用最高,分别为560元/667m2、440元/667m2,5336 m2次之,6670 m2池塘药品和电费支出最少。固定成本方面,每667 m2租金支出为1600元,为总成本的第二大支出项目,各池塘租金占总成本的2022%。虾苗、饲料、池塘租金是养殖成本投入的重要部分,总计占比达8090%。3335 m2、5336 m2、6670 m2生产成本合计支出差异显着(P<0.05),3335m2显着高于其他两种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合计为7620元/667m2,均高出5336 m2、6670 m2面积池塘生产成本。凡纳滨对虾经过整个养殖周期,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中,3335 m2池塘产量850.11斤/667m2,终末个体均重22.51 g/尾,净利润达12307.96元/667m2,其产量、终末体重以及净利润均显着高于5336 m2和6670 m2池塘(P<0.05)。结果显示,3335m2获得最佳产量,最优生长速度以及最大经济效益。其次是5336 m2池塘,贡献率最低的是面积为6670 m2的池塘。说明在本次研究中,相对比与5336 m2、6670 m2池塘,3335m2池塘养殖投入产出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结合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3335 m2池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最优。试验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面积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3335 m2池塘生长情况最好,经济效益高。5、凡纳滨对虾精养池塘技术要点及展望根据本次凡纳滨对虾实际养殖情况,汲取凡纳滨对虾成功养殖经验,结合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就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分别从虾苗标粗以及外塘养殖两个方面的细节把控进行了详述,对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颖[3](2021)在《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土地盐碱化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而且面积超过几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较大。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盐碱耕地这一非常规但重要的国土资源,是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景泰县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是甘肃省农业大县,受气候和湿度影响,当地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严重制约农业发展。本论文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在调查景泰县盐碱地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景泰县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盐碱地区虾和鱼等水产品养殖的生态效益、经济价值及社会效益,并针对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而且对于推动景泰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015-2020年期间,景泰县盐碱地改良初具成效。根据普查记载,该县1990年的盐碱化土地面积高达4.8万亩,且以每年5千亩的惊人速度迅速扩张蔓延,严重制约当地发展。截止2015年,已有27万亩耕地受盐碱化影响。之后,该县高度重视,提出以渔治碱思路,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盐碱化面积扩张速度逐步呈下降趋势,2020年减少到了24万亩。结果表明,滴灌或减少大水漫灌的方式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不明显,但通过实施盐碱地渔农综合,培育耐盐碱优良品种,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土地进行科学改良,p H值由8.8降到8.2,碱度由原来的6‰降到2‰左右。表明针对盐碱程度不同,采取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等措施可以明显地起到改善土壤盐碱化的目的。2.采用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评价了景泰县渔业经济质量,并调查分析了几项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盐碱水流水孵化鲑鳟发眼卵技术、水泥池流水养殖鲑鳟鱼类技术;稻渔综合种养鱼蟹沟开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南美白对虾淡化技术、池塘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水质调控技术;盐碱地池塘鱼虾混养技术、盐碱地池塘亚硝酸盐氮调控等技术。景泰县渔业分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盐碱水鲑鳟鱼苗种的卵孵化成活率达到90%,南美白对虾苗淡化成活率达到了96%以上,杂交鲟在景泰地区成活率在90%以上且能够正常越冬。3.南美白对虾和大宗淡水鱼等都非常适合在盐碱水环境下生长,景泰县特有的条件,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并且提高了养殖成功率。成立南美白对虾养殖新型经营主体2家,带动贫困户10户,盐碱地池塘南美白对虾亩产500斤,亩均收益10000元。盐碱地水产养殖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景泰县盐碱地治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研究范例。4.在渔业经济发展中,景泰县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支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农业技术信息不畅,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导致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较弱;农村改革进展缓慢,成效不显,对本地企业吸引力不足,企业家投资意愿不强;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品牌效应未形成,养殖户观念落后、养殖技术水平低下。在今后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实施专人专项指导,加强渔企沟通联系;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对相关企业的投资力度还需加大,要做好新型主体培养,引导渔业贯彻“走出去”战略;在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盐碱水资源;同时,在提高渔农生产积极性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修复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巩伦江,魏观渊,王成,杜文伟[4](2019)在《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六项关键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昌吉州个别养殖单位自2009年尝试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到2012年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渔业智力援疆,与昌吉州水利局持续组织实施"闵昌南美白对虾苗引进示范推广项目"以来,昌吉州南美白对虾养殖规模与产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2018年全州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00余亩,产量达到360t,成为新疆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

陈丽娇[5](2019)在《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文中认为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营养物质含量丰富,口感佳,自1988年从美国引进该品种培育成功后,便开始在我国大规模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类对虾养殖品种之一。随着我国海水养殖技术的日渐成熟,养殖模式也开始多样化,其中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产量高、占地少、抗风险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养殖从业者广泛采用。水产养殖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赤潮、富营养化、野生物种减少等。如何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成为相关政府部门、公众、养殖从业者关注的重点。南美白对虾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类对虾品种,对其进行系统、客观的环境影响评价对我国对虾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作为环境影响评价领域主要方法,其不仅可定量分析,而且其在系统的查看各个环节的环境影响大小方面具有显着优势。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而在农业、渔业领域较少运用,究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动植物生长周期较长,且农业、渔业第一手生产数据较难获得。本文依托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跟踪记录定点观测点,可获得详实、准确数据,继而对水产养殖领域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尝试。本文以山东省日照市为调研区域,选取10户定点调查养殖户,采用实地访谈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和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调查定点养殖户整个养殖周期内所有的投入产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的环境友好度,为政府及相关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有理有据的政策建议。本文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国内外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发现国外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多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且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水产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生物类型、环境影响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国内则总结了国内水产养殖领域专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关注的方法,以及研究水产品时关注的热点。综合国内外发展的差异,本文试图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研究我国北方水产养殖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部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并且理清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概念,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构建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生命周期评价模型,首先,概括了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包括养殖规模、养殖模式以及样本点的选择;其次,依据实际情况,构建理论模型框架并选取研究指标;最后,整理样本点调研数据,包括定点跟踪数据、入户访谈数据和发放问卷收集到的数据,统计10个样本点整个养殖周期所有投入-产出数据,并进行初步分析。第五部分,分析南美白对虾生命周期评价模型结果,运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eFootprint对两种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和池塘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进行生命周期评价,从纵向分析每个养殖模式3个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类型的大小,确定各个养殖阶段的环境影响,从横向对两种养殖模式的同一阶段进行对比。第六部分,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其中,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本文的功能单位为一吨南美白对虾,系统边界为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成虾养殖、运输过程和废水,将两种养殖模式的养殖阶段分为基础设施建设、饲料生产和成虾养殖阶段,环境影响类型指标有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GWP),初级能源消耗(Primary energy demand,PED),水资源消耗(Resource Depletion water,WU),酸化(Acidification,AP),富营养化潜值(Eutrophication,EP)5种,影响评估结果工厂化养殖为1.33E+07,池塘养殖为3.38E+06,且为更方便与同类型文章比较,本文对研究结果采用标准化之后的加权值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在两种养殖模式中,工厂化养殖模式总环境影响指标6.12>池塘养殖模式总环境影响指标2.24;两种养殖模式的环境影响指标大小顺序为: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潜值>气候变化>酸化>初级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的环境影响分别为17.72、4.63,富营养化潜值分别为6.12、2.24,气候变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3.46、0.91,酸化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2.63、0.77,初级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指数分别为0.69、0.17。可以看出:(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整个养殖产业链中影响最大;(2)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影响总量小于工厂化养殖;(3)富营养化在成虾养殖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占比最大;(4)水资源消耗在整个养殖活动产生的的环境影响最大。由此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加强水产养殖上游行业的环境治理;(2)权衡考虑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生产规划;(3)改进养殖饲料成分,精细投饵;(4)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5)建立对虾生态标签,引导市场绿色消费。

王静[6](2019)在《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渔业资源不断的减少、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以及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多,水产养殖业在满足广大消费者与日俱增的水产品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虾类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一个重要的养殖种类,具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高,受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中南美白对虾是我国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我国在世界南美白对虾养殖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滨对虾,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因南美白对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营养需求低,抗病能力强,亲本人工条件下易培养,适合高密度养殖等特征,使得南美白对虾养殖在我国迅速发展。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土池养殖模式发展为各种形式的养殖模式,目前各地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土池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以及工厂化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分析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有助于提高虾民管理水平,拓展对虾养殖环节的利润空间以及有助于政府正确的宏观引导南美白对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团队于2017年8月至9月深入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三个典型对虾养殖地区实地调研的数据,对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成本收益分析和管理效率分析。研究结论主要有:(1)三种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下,总成本工厂化养殖模式最高,然后是高位池养殖模式,最后是土池养殖模式。在成本结构方面,三种养殖模式下,其可变成本都要远远高于其固定成本。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成本支出项有饲料、水电煤、虾苗、虾药、土地租金(土池承包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和固定员工工资费用。(2)相比于土池与高位池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更好,投入产出更高,获取的利润所付出的代价较小,养殖销售获利水平较高,整体盈利能力更强。(3)三种养殖模式都具有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而相比于土池与高位池养殖模式,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更大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三种养殖模式下,净利润对于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都是最高的,然后是可变成本,最后是固定成本。(4)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管理效率存在差异,工厂化养殖模式的管理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水平都是最高的,然后是高位池养殖模式,最后是土池养殖模式。同时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管理效率越高,其养殖的经济效益就越好。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养殖户(企业)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原因都是投入要素过量。根据本文得出的以上相关结论,提出以下相关建议:(1)控制养殖可变成本: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投入要素都存在使用过量情况,而缓解这些要素投入冗余问题,需要政府、相关企业与养殖户(企业)共同努力。行业主管部门与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虾苗、饲料、虾病的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养殖户(企业)需要积极参与养殖技术培训,提高自身养殖水平。共同努力提高虾苗存活率、饲料和养殖机械设备的利用率以及虾病防治知识,减少不必要的养殖成本与风险。(2)提高养殖销售价格:在三种养殖模式下,净利润对于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都是最高的,因此三种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差异化销售,进而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3)从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角度出发,应该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

李大海[7](2007)在《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文中指出论文在对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从生产、市场、技术、政策等多个层面,揭示了海水养殖生产的特殊性,分析了其生产特性与产业发展规律之间的联系。通过构建海水养殖生产模型、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等数理模型,对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波动性明显、发展效率低下、环境病害问题突出等现象提供了经济学解释,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相关政策建议。论文首先综述了我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与现状,对“四次浪潮”中代表品种的发展历程做了详细分析,发现在海水养殖发展中,除了具有因生产周期较长、市场均衡存在时滞(与农业生产类似)因素引起的周期外,还存在另一种更剧烈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波动主要地由容量的限制所引发,与养殖规模、密度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在借鉴养殖容量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论文构建了海水养殖生产模型,提出了海水养殖最优生产理论。将养殖容量进一步细化为短期容量、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经比较发现短期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而可持续容量和经济最优容量有可能重合。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应根据可持续容量确定最大养殖规模;但海水养殖经营者会按照经济最优容量确定养殖规模,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经济最优容量大于可持续容量,将引发过度养殖。模拟显示,如不对海水养殖业进行任何干预,自发产生的过度养殖将使行业发展出现周期性波动,并引起生产效率下降。针对我国“小农式”的海水养殖经营模式,应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论文建立了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由于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养殖产生的污染物可扩散到周边养殖单元,使相同海域不同养殖者的生产决策相互影响。模型证明: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任何一个养殖者来说,其最优对策都是扩大养殖规模。海水流动性带来外部性,外部性将导致过度养殖。论文根据海水养殖生产函数推导了海水养殖市场供给函数,并对供给、需求进行了动态分析。发现供给和需求可能出现非均衡波动的情况,即当供、需曲线交点对应的产量大于可持续容量时,在容量限制与外部性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现价格持续上升与产量持续下降互相强化、最终导致市场供需完全失衡的现象。论文认为,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有可能加剧过度养殖和行业发展波动。在总结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历程的基础上,论文着重分析了容量限制对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影响。发现除一般意义上的技术进步(r型)外,海水养殖业还存在着容量集约型的技术进步(k型)。通过k型技术进步,单位面积海域能够容纳更多的要素投入,增大可持续养殖容量,提高养殖效益。在对对虾、扇贝等品种养殖的实证分析中发现,其发展初期的技术进步以r型技术进步为主;而当养殖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k型技术进步开始成为技术演化的主要方面。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分析显示,当养殖规模未达到可持续容量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较高,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为零;当出现过度养殖时,r型技术进步边际收益迅速下降,而k型技术进步的边际收益开始增加。论文认为,技术进步是海水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海水养殖业既无法通过自身调节、也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可持续、有效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实施适当的行政管理。但是,近30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对海水养殖业发展采取以数量为中心的行政管理,即把产量、收入等指标的持续增长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目标。论文综述了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海水养殖业管理政策的演变历程,根据海水养殖生产经营的特点提出了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路,认为应把控制养殖规模、防止过度养殖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环节,并结合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经验提出了具体措施。

赵捷杰[8](2019)在《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以短蛸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早期生长发育、消化系统的组织学、对生物饵料的利用以及环境胁迫对短蛸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对孵化后150日龄短蛸(Octopus ocellatus)幼体的体重、全长、腕长及胴长进行测量,观察并分析其早期生长变化特征。在水温为22℃24℃的养殖条件下,初孵短蛸平均全长为10.03 mm。11日龄幼体开始营底栖生活,以此为分界线划分为浮游期和底栖期。结果显示,111日龄浮游短蛸体重增长为立方函数增长类型,y=0.0001x3–0.0019x2+0.0098x+0.0409;1150日龄的底栖短蛸体重增长为指数函数增长类型,y=0.0284e0.092x。在150日龄短蛸幼体的生长过程中,体重(g)与全长(mm)呈立方函数关系,y=–8e–07x3+0.001x2–0.011x+0.099;全长(mm)与腕长(mm)呈线性关系,y=1.314x+4.952;体重、全长及腕长分别与日龄呈立方函数关系,y=6e–05x3-0.003x2+0.036x–0.03、y=0.0004x3+0.002x2+0.307x+10.604、y=0.0004x3–0.007x2+0.364x+4.205。通过研究短蛸幼体的生长发育特征,从而加深了对幼体生长的了解,并为短蛸人工繁育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二为了更好地了解短蛸的消化生理学,观察了短蛸消化器官的结构和组织学。结果表明:短蛸消化道为U形,背侧为“降支”,包括口、食道和嗉囊;腹侧为“升支”,包括肠、直肠和肛门;在U形曲线“降支”和“升支”之间为胃和胃盲囊。短蛸胃较食道肌层发达,嗉囊肌层较薄。胃盲囊和肠内壁突起许多褶皱,纤毛密集分布,肌层较薄。直肠粘膜上皮分布大量的粘液细胞和杯状细胞。试验三为比较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的利用效果,以南美白对虾、肉球近方蟹、菲律宾蛤仔和玉筋鱼四种饵料进行了饲喂实验。结果表明:1)肉球近方蟹组短蛸增重率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南美白对虾组脏体比显着高于玉筋鱼组(P<0.05),各饵料组肝体比无显着差异;2)南美白对虾组和肉球近方蟹组短蛸肌肉的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菲律宾蛤仔组和玉筋鱼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脂肪含量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灰分含量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3)南美白对虾组短蛸肝胰腺谷丙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肉球近方蟹组谷草转氨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显着低于其余各组(P<0.05),菲律宾蛤仔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余各组(P<0.05),玉筋鱼组胃蛋白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综上,投喂肉球近方蟹可以显着提高短蛸的增重率;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的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有影响,对其肝胰腺功能和胃蛋白酶活性也有显着影响。试验四为了探讨干露和盐度胁迫对短蛸的影响,实验以充氧干露(G1组)和空气干露(G2组)两种方式研究了干露时间(2、5、8、11h)胁迫对短蛸抗氧化能力和应激能力的影响;以不同盐度(22、24、26、28、30盐度)研究了短时(2、6、12、24h)胁迫下短蛸吸水率的变化;以盐度梯度(22、24、26、28盐度组)研究了不同胁迫时间(24、36、48h)下鳃组织SOD、CAT、Na+/K+-ATP酶活力和肌肉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1)干露初期,G1、G2组SOD、CAT及T-AOC活性均显着升高(P<0.05),达到峰值。之后,G2组SOD活力和G1、G2组T-AOC活性均降低;G1、G2组CAT活力降低后又升高。G1组乳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G2组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短蛸吸水率随盐度升高而降低;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12h时达到峰值。胁迫24、36h下Na+/K+-ATP酶活力均随盐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趋势,胁迫48h下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3)盐度胁迫初期,SOD、CAT活力具有协同性,均呈升高趋势。4)随胁迫时间延长,22、26盐度组乳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24盐度组先降低后升高;28盐度组变化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干露及盐度胁迫均对短蛸的生理状态产生显着影响,且在胁迫初期机体的抗氧化水平显着提高。

谢全森,蔡灵,青强民[9](2018)在《北方内陆地区泥鳅—对虾—莲藕立体种养不同模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台湾泥鳅、南美白对虾以及莲藕为材料,对立体农业模式进行经济效益比较,为后续开展立体种养模式方案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数据。采用对比试验法(单因素四水平三重复)进行研究。经8周养殖,各组存活率均在95%以上。对照组的总产值为19278元(利润3173.00元/667m2)。各试验组总产值分

石磊[10](2017)在《南美白对虾饲料营养剂的研制及其在大棚养殖中的功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对以鱼粉加工废水为原料生产鱼溶浆的工艺进行探究。通过研究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模式及池塘水体理化因子与浮游藻类的动态变化、鱼溶浆及配制饲料的营养成分,综合评价了鱼溶浆在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中的功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工艺流程的改进,酶解条件的优化最终确定了生产鱼溶浆的工艺流程及参数为:以鱼粉加工废水为原料,经脱脂后得到鱼蛋白水,在每1 kg鱼蛋白水中添加2.5 g中性蛋白酶,50±2℃、酶解2.5 h,再经过滤、浓缩后得到鱼溶浆。以干物质计,鱼溶浆中总氨基酸含量为66.69%,其中南美白对虾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4.85%,且种类齐全,组成平衡,完全可以作为南美白对虾饲料营养剂。鱼溶浆在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中的功效研究在浙江省岱山县岱山南锋水产养殖试验场进行,同时对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模式及池塘水体理化因子与浮游藻类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该养殖模式,3月22日投苗,7月20日左右起捕,整个养殖周期约为4个月,周期偏长;4口养殖池塘平均产量为1335±25.5 kg/667 m2,养殖成活率为77.88%±1.49%,饵料系数为1.51±0.04;养殖场配备海水沉淀池、消毒池、中央排污设施,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清洁和日常换水的进行,池塘配置底部爆气管增氧设备和水面水车式增氧,保证了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在5.00 mg/L以上。整个养殖周期,水温在16.8531.75℃之间波动,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前期水温太低,导致虾苗生长缓慢,这可能是导致养殖周期偏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考虑将投苗时间推迟到4月下旬,这样可以缩短养殖周期,减少成本;pH在养殖前期逐渐降低,中后期基本稳定;氨氮含量在0.206.56 mg/L之间,亚硝酸盐氮含量在0.00229.5 mg/L之间,各池塘中后期亚硝酸盐氮和氨氮含量显着偏高,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功能有不利影响。养殖水体中出现的浮游藻类6门36种(属),其中绿藻门13种(属),甲藻门6种(属),硅藻门6种(属),金藻门6种(属),裸藻门3种(属),蓝藻门2种(属)。优势种共8种(属),绿藻门的优势种为拟衣藻、卵囊藻、球衣藻,硅藻门的优势种为小环藻、菱形藻,金藻门的优势种为小土栖藻,蓝藻门的优势种为色球藻、颤藻。理化因子和浮游藻类群落结构阶段性变化明显。鱼溶浆在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的功效研究中以天邦南美白对虾2号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以平均体长为2.25 cm左右的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以投喂添加5%鱼溶浆饲料的池塘为试验组,以投喂未添加鱼溶浆饲料的池塘为对照组。研究发现,试验组南美白对虾提前4到6天上市,饵料系数降低了5.3%,养殖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虾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酚氧化酶(PO)的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添加了5%鱼溶浆的对虾饲料中南美白对虾必需氨基酸含量尤其是赖氨酸(Lys)含量明显提高,丰富的游离氨基酸(牛磺酸Tau)、小肽等小分子营养物质都可以促进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免疫力的提高,饲料利用率的提高;鱼溶浆本身具有浓郁的腥香味,具有诱食作用,对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有一定的作用;鱼溶浆可以促进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使水体中溶解氧升高,从而降低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氮和氨氮的浓度,减少甚至消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免疫功能的不良影响。

二、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牧草类植物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的修复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和处理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牧草品种的生长情况比较
    2.2 不同牧草对底泥中氮、磷和有机碳的影响
    2.3 不同牧草对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影响
4 结论

(2)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概况
    1.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发展历程
    1.3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3.1 种质退化
        1.3.2 土地资源浪费
        1.3.3 管理不当
    1.4 本论文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指标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2.2.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2.2.3 凡纳滨对虾病害发生情况
        2.2.4 不同养殖面积下凡纳滨对虾养殖成本收益比较
    2.3 讨论
        2.3.1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面积池塘水质变化情况
        2.3.3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病害的影响
        2.3.4 不同面积池塘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效益的影响
第三章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池塘精养技术要点
    3.1 技术要点
        3.1.1 虾苗标粗
        3.1.2 外塘养殖细节把控
    3.2 天津地区凡纳滨对虾发展展望
        3.2.1 分批放苗,多次起捕模式
        3.2.2 小棚标粗,棚塘养殖模式
        3.2.3 两批养殖,主养殖扣棚模式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盐碱地的成因
    1.2 盐碱地分布概况
    1.3 盐碱地危害概述
    1.4 盐碱地治理措施
        1.4.1 国际盐碱地治理措施
        1.4.2 国内盐碱地治理措施
        1.4.3 盐碱地改良利用新模式——水产养殖
第二章 景泰县现状及盐碱地治理方法调查
    2.1 景泰县农业发展现状调查结果
    2.2 景泰县盐碱地情况调查结果
        2.2.1 盐碱地面积
        2.2.2 盐碱地分布
        2.2.3 景泰县盐碱地主要成因
        2.2.4 景泰县现有盐碱地改良治理措施
        2.2.5 探索盐碱地发展渔业养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水产养殖治理景泰县盐碱地现状及效益评价
    3.1 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技术调查
        3.1.1 盐碱水鲑鳟鱼苗种孵化及养殖技术
        3.1.2 渔农综合利用改良盐碱地技术
        3.1.3 稻渔综合种养盐碱地改良技术
        3.1.4 盐碱地养殖虾类技术
    3.2 盐碱地水产养殖综合利用效益分析
        3.2.1 技术应用后成效
        3.2.2 经济效益
        3.2.3 生态效益
        3.2.4 社会效益
    3.3 景泰县盐碱地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1 盐碱地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3.3.2 盐碱地水产养殖应采取的措施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六项关键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虾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南美白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二、南美白对虾虾苗运输和二次淡化是池塘养殖成功的基础
    (一)南美白对虾的科学合理运输
    (二)南美白对虾虾苗成功的二次淡化是提高虾苗成活率的基础
三、南美白对虾养殖科学管理是关键
    (一)水体溶氧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殖效果
    (二)水质科学调控是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勤巡塘、早预防,防患于未然
四、适时科学捕捞是实现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
五、虾苗集中标粗、分户饲养是规模养殖的重要措施
六、温室大棚、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南美白对虾养殖发展方向

(5)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产业生态学理论
    2.3 生命周期评价理论
        2.3.1 生命周期评价定义
        2.3.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步骤
        2.3.3 生命周期评价软件
第三章 模型构建及样本点数据描述
    3.1 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区域养殖情况
    3.2 理论模型框架构建及指标选取
        3.2.1 理论模型框架构建
        3.2.2 环境影响类型指标选取
    3.3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
        3.3.1 分类及特征化
        3.3.2 标准化及加权
    3.4 工厂化养殖模式样本点情况
        3.4.1 养殖池的选址及构建
        3.4.2 虾苗放养
        3.4.3 养殖管理
        3.4.4 饲养模式
    3.5 池塘养殖模式样本点情况
        3.5.1 池塘选址及构建
        3.5.2 虾苗放养
        3.5.3 养殖管理
        3.5.4 饲养模式
    3.6 样本点两种养殖模式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分析
    4.1 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
    4.2 清单分析
    4.3 影响评估
    4.4 环境影响潜值标准化和加权评估结果
    4.5 解释分析与讨论
        4.5.1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整个养殖产业链中影响最大
        4.5.2 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影响总量小于工厂化养殖
        4.5.3 富营养化在成虾养殖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占比最大
        4.5.4 水资源消耗在整个养殖活动产生的的环境影响最大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加强水产养殖上游行业的环境治理
    5.2 权衡考虑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的生产规划
    5.3 改进养殖饲料成分,精细投饵
    5.4 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5 建立对虾生态标签,引导市场绿色消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外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2.1.1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1.2 从微观角度分析具体养殖品种的经济效益
    2.2 国内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进展
        2.2.1 从宏观角度分析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2.2 从微观角度具体分析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2.3 小结
第三章 我国虾类及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3.1 我国虾类养殖现状
        3.1.1 养殖现状
        3.1.2 主要品种
    3.2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现状
        3.2.1 产量
        3.2.2 主要产区
        3.2.3 主要养殖模式
第四章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成本收益分析
    4.1 研究方法和相关指标
        4.1.1 成本分析和相关指标
        4.1.2 收益分析和相关指标
        4.1.3 不确定性分析和相关指标
    4.2 数据来源
    4.3 我国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4.3.1 成本分析
        4.3.2 收益分析
        4.3.3 不确定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模式管理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5.1 管理效率
    5.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及说明
        5.2.1 研究方法
        5.2.2 变量选取及说明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5.3.1 管理效率分析
        5.3.2 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程度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控制养殖可变成本
        6.2.2 提高养殖销售价格
        6.2.3 从盈利和抗风险能力角度出发,应该鼓励发展工厂化养殖模式
参考文献
致谢

(7)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2.1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研究
        0.2.2 渔业资源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0.2.3 制度和技术经济学的有关研究
    0.3 本文内容和研究方法
    0.4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概述
    1.1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1.1.1 产量和产值
        1.1.2 养殖面积
        1.1.3 养殖单产
        1.1.4 主要品种
    1.2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历史
        1.2.1 中国海水养殖的发展阶段
        1.2.2 各海水养殖品种的发展历程
    1.3 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特点
        1.3.1 产量高,品种全
        1.3.2 发展速度快,开发强度大
        1.3.3 环境、病害问题突出
2 中国海水养殖“四次浪潮”及发展规律
    2.1 对虾养殖
        2.1.1 对虾生物学概述
        2.1.2 我国对虾养殖发展简史
    2.2 扇贝养殖
        2.2.1 扇贝生物学概述
        2.2.2 我国扇贝养殖发展简史
    2.3 海带养殖
        2.3.1 海带生物学概述
        2.3.2 我国海带养殖发展简史
    2.4 海水鱼类养殖
        2.4.1 养殖海水鱼类概述
        2.4.2 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简史
    2.5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规律
        2.5.1 发展的波动性
        2.5.2 波动的周期性
        2.5.3 一个发展周期的四个阶段
        2.5.4 海水养殖的周期性发展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3.1 海水养殖生态系统的特点
    3.2 养殖容量
    3.3 基于养殖容量理论的海水养殖生产模型
        3.3.1 海水养殖生产要素投入的特点
        3.3.2 封闭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的生产函数
        3.3.3 开放式海域的海水养殖生产函数
        3.3.4 短期最大产量和可持续最大产量
        3.3.5 海水养殖的成本曲线、收益曲线及经济最大产量的确定
        3.3.6 过度养殖与海水养殖发展周期
        3.3.7 海水养殖的休作轮养及其意义
    3.4 小农经营模式与过度养殖(共有海域的集体选择模型)
4 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市场机制
    4.1 多年来主要品种养殖效益的变化情况
        4.1.1 对虾
        4.1.2 扇贝
        4.1.3 海带
    4.2 海水养殖周期性发展中行业利润的变化规律
    4.3 海水养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分析
        4.3.1 海水养殖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函数
        4.3.2 海水养殖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4.3.3 容量限制下的蛛网模型(动态均衡分析)
    4.4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相关性假说及实证分析
        4.4.1 海水养殖经营效益与规模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假说
        4.4.2 关于对虾养殖的实证分析
        4.4.3 关于扇贝和海带养殖的实证分析
5 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与机制
    5.1 四次浪潮中的技术演化
        5.1.1 对虾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2 扇贝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3 海带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1.4 海水鱼类养殖发展中的技术演化
    5.2 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特点
        5.2.1 技术外生性
        5.2.2 时间分布的非均匀性
        5.2.3 技术演化的路径依赖(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5.2.4 多方向性和可逆性
    5.3 有关我国海水养殖技术演化的几个问题
        5.3.1 要素可获得性对技术演化的影响
        5.3.2 容量限制对技术演化的影响(技术演化的两个方向)
        5.3.3 要素相对价格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5.3.4 养殖风险对技术变迁的影响
6 容量限制、外部性与政府管理
    6.1 我国海水养殖政府管理综述
        6.1.1 政策的演变
        6.1.2 主要管理手段
    6.2 我国部分海水养殖政策效果评价
        6.2.1 以产量为中心的系列政策
        6.2.2 养殖品种结构调整政策
        6.2.3 产业化政策
    6.3 以环境为中心的海水养殖行政管理及效果评价
        6.3.1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概述
        6.3.2 以环境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效果评析
        6.3.3 两种管理手段:完善产权与政府直接管理
    6.4 对我国海水养殖行政管理的建议
        6.4.1 转变行政管理思路
        6.4.2 明确行政管理目标
        6.4.3 确定行政管理手段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附表参考文献
致谢

(8)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蛸类消化生理与饲料的研究进展
    1 蛸类的人工培育
        1.1 基本特征
        1.2 幼体的培育及生长
        1.3 蛸类的养成
    2 蛸类消化生理研究概况
        2.1 蛸类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2.2 蛸类消化系统的发育
    3 蛸类天然饵料与配合饲料的发展
        3.1 幼体阶段的饵料供给
        3.2 天然饵料与配合饲料的发展
第二章:短蛸的早期生长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养殖条件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短蛸幼体的阶段划分
        2.2 短蛸幼体的生长规律
        2.3 短蛸幼体体色和吸盘数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短蛸幼体在不同阶段的生长规律
        3.2 短蛸幼体的形态结构与捕食之间的关系
    4 小结
第三章:短蛸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短蛸消化系统描述
        2.2 短蛸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短蛸对不同生物饵料利用的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样品收集与分析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饵料对短蛸生长指标的影响
        2.2 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2.3 不同饵料对短蛸酶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饵料对短蛸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饵料对短蛸肌肉营养组成的影响
        3.3 不同饵料对短蛸酶活性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干露及盐度胁迫对短蛸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干露胁迫对短蛸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2 干露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2.3 不同盐度胁迫下短蛸吸水率及鳃组织 Na~+/K~+-ATP 酶活力的变化
        2.4 盐度胁迫对短蛸鳃组织 SOD、CAT 活力的影响
        2.5 盐度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干露胁迫对短蛸肝胰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 干露胁迫对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3.3 不同盐度胁迫下短蛸吸水率及鳃组织Na~+/K~+-ATP活力的变化
        3.4 盐度胁迫对短蛸鳃组织SOD、CAT活力的影响
        3.5 盐度胁迫短蛸肌肉乳酸含量的影响
    4 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北方内陆地区泥鳅—对虾—莲藕立体种养不同模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时间与地点
    (二) 养殖条件
    (三) 养殖方法
        1. 莲藕种植
        2. 水产苗种投放
        3. 养殖管理
        4. 水温、水质管理
        5. 定时巡塘
        6. 生产记录
三、结果与分析
    (一) 数据统计
    (二) 产量分析
    (三) 效益分析
四、结论

(10)南美白对虾饲料营养剂的研制及其在大棚养殖中的功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鱼粉概述
        1.1.1 鱼粉简介
        1.1.2 鱼粉加工工艺
    1.2 鱼粉加工废水概述
        1.2.1 鱼粉加工废水简介
        1.2.2 鱼粉加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
    1.3 鱼溶浆概述
        1.3.1 鱼溶浆简介
        1.3.2 鱼溶浆的优点
    1.4 南美白对虾概述
        1.4.1 南美白对虾简介
        1.4.2 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发展概况
        1.4.3 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模式简介
        1.4.4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水体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1.4.5 南美白对虾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1.4.6 南美白对虾免疫学研究进展
    1.5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5.1 立题依据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鱼溶浆生产工艺探究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学组成测定
        2.2.2 氨基态氮测定
        2.2.3 水解度的测定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
        2.2.5 鱼溶浆生产工艺的改进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鱼粉加工废水营养成分分析
        2.3.2 中性蛋白酶水解工艺优化
        2.3.3 鱼溶浆营养成分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池塘理化因子与浮游藻类动态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采样方法
        3.1.3 水质检测方法
        3.1.4 饵料系数
        3.1.5 成活率
        3.1.6 优势度
        3.1.7 数据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养殖效果
        3.2.2 理化因子
        3.2.3 浮游藻类种类
        3.2.4 浮游藻类优势种与丰度
    3.3 讨论
        3.3.1 理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3.3.2 理化因子与浮游藻类的相互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鱼溶浆在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中的功效评价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环境
        4.1.2 实验动物
        4.1.3 基础饲料
        4.1.4 饲料配方
    4.2 实验方法
        4.2.1 水体理化指标
        4.2.2 平均体长测定方法
        4.2.3 平均体重测定方法
        4.2.4 饵料系数
        4.2.5 成活率
        4.2.6 血清样品制备
        4.2.7 血清免疫指标测定方法
        4.2.8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饲料配方氨基酸组成
        4.3.2 养殖效果
        4.3.3 理化因子
        4.3.4 生长指标
        4.3.5 血清免疫指标
    4.4 讨论
        4.4.1 鱼溶浆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4.4.2 鱼溶浆对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
        4.4.3 鱼溶浆对南美白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四、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牧草类植物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底泥的修复效果[J]. 刘立早,张玉平,刘淑梅,张玲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20(24)
  • [2]不同面积池塘精养凡纳滨对虾的研究[D]. 暴丽梅. 天津农学院, 2020(07)
  • [3]水产养殖治理盐碱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甘肃省景泰县为例[D]. 张颖. 兰州大学, 2021(02)
  • [4]北方地区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六项关键措施[J]. 巩伦江,魏观渊,王成,杜文伟.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7)
  • [5]我国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影响评价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D]. 陈丽娇.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6]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D]. 王静.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7]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海水养殖发展研究 ——实证研究与模型分析[D]. 李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4)
  • [8]短蛸早期生长发育及环境胁迫效应研究[D]. 赵捷杰.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9]北方内陆地区泥鳅—对虾—莲藕立体种养不同模式经济效益比较研究[J]. 谢全森,蔡灵,青强民. 中国水产, 2018(11)
  • [10]南美白对虾饲料营养剂的研制及其在大棚养殖中的功效评价[D]. 石磊. 浙江海洋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北美白虾养殖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