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岩棉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及施工技术

外墙岩棉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及施工技术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00

摘要:随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建筑外保温系统中保温材料燃烧性能要求的提高,外墙岩棉保温板薄抹灰施工技术近两年逐步在新建建筑中开始应用,本文通过呼和浩特某工程建筑外墙岩棉保温体系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一套构造做法及施工技术,不仅满足了A级防火要求,而且克服了岩棉吸水量大、自重大、整体性差等缺点,有效保证了建筑外墙外保温性能、安全性、耐久性及外观效果。

关键词:外墙;岩棉;保温;薄抹灰

1引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中规定建筑内、外保温系统,宜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米时,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但目前国内严格意义上的A级保温材料只有岩棉,但岩棉也有缺点,例如:强度低、吸水率高、应用于外墙中容易发生开裂、渗漏设置脱落等质量通病,通过岩棉板薄抹灰施工技术的实施,可从根本上克服上述缺点,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2系统构造及施工技术

2.1基本构造

岩棉外保温系统应由粘结层、岩棉板保温层、抹面层、锚栓、涂料饰面层,以及密封条、密封胶、包角条等附件组成。

2.2岩棉板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构造采用双网压网构造,如下图。

岩棉外墙保温双网压网构造大样图

1-基层墙体(含找平层);2-粘贴层;3-岩棉层;4-锚栓;5-抹面层;6-涂料饰面层

2.3基层墙体处理

基层表面应清洁,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得材料;墙体不平整处采用1:3水泥砂浆整体找平,保证基层面平整度偏差不超过4mm;过分干燥的基层,应喷水湿润;基层验收合格后开始保温工程的施工。

2.4弹控制线、挂基准线

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外门窗洞口及伸缩缝、装饰线处弹水平、垂直控制线等;在建筑外墙大角(阴阳角)及其它必要处挂垂直基准控制线,弹出水平控制基线;施工过程中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以便控制保温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2.5安装托架

保温岩棉板每3000mm高度设置固定支托,建议根据岩棉板厚度选择不等边镀锌角钢支托,承托边长度不小于2/3岩棉板厚,支托应与基层墙体牢固连接,且能承受3000mm高度内保温及装饰层自重。支托锚栓横向间距按设计计算确定,但间距宜小于300mm。

2.6配制胶粘剂

聚合物粘结砂浆配置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要求搅拌;调好的砂浆不应超过可操作时间,宜在2小时内用完。

2.7预粘贴翻包网格布

凡在外墙粘贴保温板侧边外露处的细部处理部位需预粘贴窄幅耐碱玻纤网格布,其具体部位包括:门窗及其他洞口处;阴阳角、管道及其他设备穿墙洞口部位;勒脚、阳台、雨蓬等系统的尽端部位。翻包网格布从标准网格布裁取,翻包部分在基层上粘结宽度为100mm。翻包网宽度为100mm+板厚+100mm。

2.8涂抹胶粘剂

保温板采用胶粘剂固定在基层上,同时使用锚栓固定,保温板与基层墙体的粘贴面积不得小于保温板面积的80%。基层抹灰找平层平整度小于5mm/2m时,优先使用条粘法粘贴。基层平整度大于5mm/2m时,须使用点框法粘贴。涂好后立即将保温板贴在墙面上,动作要迅速,以防胶粘剂结皮失去粘结作用。

2.9粘结外墙保温板,面层涂刷界面剂

(1)施工前,根据整个外墙立面的设计尺寸编制保温板的排板图。

(2)保温板以长向水平铺贴,保证连续结合,上下两排板须竖向错缝1/2板长,局部最小错缝不得小于200mm。严禁上下通缝。

(3)保温板的粘贴应从细部节点(挑檐)及阴、阳角部位开始向中间进行。

(4)粘贴保温板时,板缝应挤紧,相邻板应齐平,施工时控制板间缝隙不得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

(5)按照事先排好的尺寸切割岩棉板,从拐角处垂直错缝连接,要求拐角处沿建筑物全高顺直、完整。

(6)保温板按照上述要求贴墙后,用2m靠尺反复压平,保证其平整度及粘结牢固。

(7)板与板间要挤紧,不得有缝,板缝间不得有粘结砂浆,否则该部位则形成冷桥。

(8)墙角处保温板应交错互锁,墙面边角处岩棉带/板的长度应不小于300mm。门窗洞口四角处保温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保温板切割成形,保温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

(9)为防止外窗漏水,要求窗洞口四周侧岩棉板与窗副框间留通槽,在外窗主框安装完成并验收后由外窗施工单位在槽内打发泡剂、塞聚乙烯泡沫塑料棒及打密封胶。

(10)在窗洞口位置的板块之间搭接留缝要考虑防水问题,在窗台部位要求水平粘贴板压立面板,避免迎水面出现竖缝;但在窗户上口,要求立面板压住横板。

(11)保温板粘贴完毕,在保温板表面涂刷一道界面剂。

2.10抹底层抹面砂浆

(1)在确定岩棉板表面界面剂晾干后进行第一遍面层干粉类聚合物水

泥防水砂浆施工。用抹子将砂浆均匀的抹在板面上,厚度控制在2mm左右,不得漏抹。

(2)第一遍面层干粉类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在滴水槽凹槽处抹至滴水槽槽口边即可,槽内暂不抹聚合物砂浆。

(3)伸缩缝内岩棉板端部及窗口通槽侧壁位置要抹聚合物砂浆,以粘贴翻包网格布。

2.11埋贴网格布

(1)所谓埋贴网格布就是用抹子由中间开始水平预先抹出一段距离,然后向上向下将网格布抹平,使其紧贴底层砂浆。

(2)门窗洞口四角处应在岩棉板表面沿45°方向加铺400mm×200mm的玻纤网。大墙面粘贴的网格布搭接在门窗口周边的加强网格布之上,一同埋贴在底层聚合物砂浆内。

(3)将大面网格布沿长度、水平方向绷直绷平。网格布左右搭接宽度100mm,上下搭接宽度80mm;不得使网格布褶皱、空鼓、翘边。

(4)在墙身阴、阳角处必须从两边墙身埋贴的网格布双向绕角且相互搭接,搭接为200mm,且阳角采用成品角网护角条增强处理,成品角网护角条(增强和保证阳角顺直成型作用)位于大面玻纤网内侧,不得搭接。

2.12安装固定件

岩棉板外保温系统所用的锚栓数量应按建筑高度分区段设定,对不同建筑高度区段,尚应按阳角、挑檐、墙面等不同区域分别进行排布。岩棉板外保温系统,每平米锚栓使用数量不应少于6个;岩棉板粘结牢固后,应在24h后安装固定件,在贴好的岩棉板上用冲击钻钻孔,孔径视锚固件直径而定。

2.13抹中层抹面胶浆并趁湿压入第二道玻纤网

第一层抹面胶浆养护1d~2d后可进行第二层抹面胶浆施工,厚度2mm~3mm,并趁湿压入第二层耐碱玻纤网,压入方式同第一层大面网压入方式。

2.15抹面层抹面胶浆

1)抹完中层抹面胶浆并压入网格布后,待砂浆凝固至表面基本干燥时,开始抹面层砂浆,抹面厚度以盖住网格布且不出现网格布痕迹为准,同时控制面层抹面胶浆总厚度在6~7mm之间。

(2)所有阳角部位,面层聚合物抗裂砂浆均应做成尖角,不得做成圆弧。

3结语

针对岩棉的自身特点,通过以上外墙岩棉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及技术的实施,本工程外墙保温系统不仅达到了A级要求,并通过检验试验合格达到安全及耐久性要求,并且满足了设计效果,得到了业主及同行的赞许,同时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胡验君,苏振国,杨金龙.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J],材料导报,2012,26(s2):290-294

[2]宋长友,黄振利,陈丹林,林燕成.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J]建筑科学2008,24(2):84-92

[3]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天津市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Z],DB/T29-217-2013

标签:;  ;  ;  

外墙岩棉保温薄抹灰系统构造及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