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根机论文-刘丽敏,郑文钟

断根机论文-刘丽敏,郑文钟

导读:本文包含了断根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莱西市,农艺要求,作业幅宽

断根机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敏,郑文钟[1](2019)在《桃树断根机的研制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枝条修剪是果园管理中的一项重要作业。以桃树种植为例,桃树每年都要进行夏剪、秋剪或冬剪等作业,尤其是桃树夏剪具有时间紧、修剪量大等特点,在当今农业生产"雇工难、用工贵"的现实条件下,对于规模化经营的桃园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内许多种植桃树地方尤其是北方,在桃树夏剪季节通常采用向桃树喷施多效唑的方法来控制桃树枝的徒长,来代替人工修剪枝条,但这种方法也带来了污染桃园土壤、影响桃果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由于桃树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是一致的,旺长桃树的根系也(本文来源于《现代农机》期刊2019年02期)

王永菊[2](2017)在《果树基砧苗木断根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果树基砧苗木断根机由国家苹果产业体系果园机械岗位专家研制,示范应用效果良好。功能与适应性对海棠、山定子等实生苗进行多行(4行)断根处理,切断主根,同时选择性施肥,结合灌溉,促发侧根,培育优质壮苗。特点与技术性能在园艺要求的合理深度部位,切断实生基苗主根,切口整齐,不产生土垡移动和翻转现象,促发侧根生长,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根系发育质量。机架为整体焊合结构,其前部(本文来源于《农业知识》期刊2017年22期)

王晨平,胡科权[3](2008)在《1KL-80A型林影地开沟断根机的设计与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KL-80A 型林影地开沟断根机(以下简称开沟机)是为解决林影地技术而配套的机械.该机械的作用主要是在距离林带4m 以外,顺林带走向开沟槽。沟槽开完后,将专用塑料膜垂直放入沟中,然后用土填平,恢复地表原状。(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期刊2008年34期)

李传战,朱桂燕[4](2006)在《一种新型冬小麦断根机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深耘断根不仅有断老根、发新根、深扎根,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还具有控制分蘖、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和防早衰促粒重的作用,增产效果十分显着。这里介绍一种冬小麦断根机的设计,以期有利于该项技术大面积推广。 1.小麦断根农艺要求小麦的行距按20 cm和40 cm交替设置,行距40 cm(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期刊2006年22期)

吕钊钦,李汝莘,董庆裕,余松烈[5](2006)在《小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冬小麦栽培的农艺要求,设计了小型小麦断根机。分析了断根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断根铲和仿形机构等。新型仿形机构保证了断根深度的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断根平均深度为10.6cm。3种断根方式均使小麦产量增加,机械断根比不断根增产9.96%~11.41%,锄铲与刀片组合断根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刘玉龙[6](2006)在《小麦断根机工作参数测试系统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小麦断根机的工作受力情况,以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为基础,用汇编语言和VB语言设计了小麦断根机工作参数测试系统,实现了小麦断根阻力和速度的实时测量,对小麦断根机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小麦断根机工作参数测试系统由数据采集与通信子系统和PC机数据通信与分析子系统构成。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完成信号模拟量——小麦断根机的工作阻力和前进速度的数字化、信号数据的存储、显示、传输到PC机等功能。硬件部分主要由传感器、单片机、A/D转换芯片、存储器、显示电路、数据传输芯片及各种芯片的连接电路等组成;软件部分包括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显示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系统控制模块等各模块的程序设计。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抗干扰的问题。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和PC机数据通信与分析子系统之间通过串行通信口及串行通信程序有机整合,采用的标准是RS-232C。数据通过串行口从单片机传输到PC机。PC机数据通信与分析子系统采用VB开发语言,实现了单片机传输数据的接收、存储、绘图、统计、方差分析等功能,计算精度高。界面采用Microsoft windows通用的人机界面。小麦断根机断根铲的翼张角2γ、碎土角β、入土角α和幅宽B四个参数作为试验因素对小麦断根阻力进行了大田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四因素都高度显着,其重要次序是幅宽>入土角>碎土角>翼张角;在选定范围内幅宽和入土角的交互效应一般显着,幅宽和翼张角的交互效应为显着;其余各个因素的交互效应对阻力的影响为不显着。试验分析得到断根铲的合理参数为:幅宽B=45mm,翼张角2γ=90°,碎土角β=12°,入土角α=8.5°。并根据受力分析计算了最小阻力时的所受力的具体数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6-06-20)

赵岭[7](2005)在《断根机变速箱可靠性设计及其阻力测试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变速箱是小麦断根机的关键部件,由于传统的安全系数设计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因此设计者往往会盲目加大安全系数,造成产品的笨重,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其可靠性低,可靠性寿命难于估计。采用一种现代设计理论——可靠性设计法,将设计变量如实地当作随机变量而不是定值来处理,可以使设计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从而使产品重量降低,而又具有高可靠性。 1.应用现代设计理论,完成小麦断根机变速箱主要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本课题主要是以应力—强度干涉理论为基础,即以概率论的数学运算方法计算出机械零件不产生失效概率,并通过一次二阶矩法确定多维随机变量(如强度、应力等)的分布函数,二者利用联结方程相联系,以此完成断根机变速箱关键部件的可靠性设计。主要包括齿轮轴、变速箱齿轮、变速箱链轮、滚子链、叁角带以及滚动轴承等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 设计结果表明,对于变速箱4根轴类零件,可靠性设计结果与传统的安全系数法设计结果相比其横截面积分别减少了32.18%,26.53%,13.78%和21.98%,可以大大的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原材料,而其可靠度均不低于0.999。另外通过其他零部件的设计及验证,变速箱系统的可靠度可达0.93997,大于可靠度为0.9的设计要求。 2.运用单片机技术,完成了断根机阻力测试系统的设计。 根据可靠性设计理论,为了获得断根阻力的真实值,为小麦断根机设计提供应力的统计数据,初步设计完成了基于单片机的小麦断根机土壤阻力测试系统的设计。其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控制部分:包括单片机处理器单元89C51、存储器及I/O口的扩展;(2)信号采集和处理部分:主要包括传感器及A/D转换部分;(3)信号的处理和存储部分;(4)按键及显示部分。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编程,主要包括初始化及相关显示模块、按键中断模块、采样频率确定模块、A/D转换及实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其他数据处理模块等。 完成实验室内的A/D转换的仿真测试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该测(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5-06-13)

霍文国,吕钊钦,邵娟[8](2004)在《手扶式冬小麦多功能断根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扶拖拉机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轻和价格低等特点,因此研制出由手扶拖拉机作配套动力的多功能机具,比较容易推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手扶多功能断根机研究过程中有关技术方案、传动路线、零部件的设计等关键技术作了分析探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机》期刊2004年06期)

霍文国[9](2004)在《3ZG-2/4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可耕地不断减少,优质高产小麦的地位变的越来越重要?山东农业大学余松烈院士等在小麦高产的生产实践中研究发现:小麦深耘断根不仅有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扩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还具有控制分蘖和群体?提高成穗率,促进穗大粒多和防早衰促粒重的作用,增产效果十分显着?但目前尚没有解决好中耕断根的配套机具,使该项技术未能大面积推广?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中耕断根必须实现机械化,这是推广中耕断根技术的必要条件?研制开发新型的小麦断根机是实现小麦断根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它的研究成功必将将推动小麦断根技术大面积推广,使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改善小麦品质,减少无机化肥的使用量,实现小麦栽培增产?增效?优质?环保? 本课题根据农艺要求,确定了小麦机械断根工作部件,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对整机进行了受力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结构参数;对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进行了设计计算,对主要零部件进行了强度计算:分析了断根铲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断根铲的结构参数;对耕深稳定性?直线行走稳定性?生产率和断根效果等进行了试验分析? 1.农艺要求:小麦为二四行种植模式,即小麦的行距按20cm?40cm交替设置,行距40cm的小麦行为间套行?锄铲由20cm或40cm行的中间通过进行每行或隔行作业,切断或损伤小麦根系(主要是次生根),伤根尽可能多;断根深度为10~12厘米,松土而不乱土层,土壤不压伤麦苗,松土后土壤弥合好,在断根的同时能除掉杂草且不被杂草缠结:仿形性能好,耕深变化小:直线行走稳定性好,操作灵活?方便;根据不同的种植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可自由调整断根行距? 2.总体设计与工作原理:本设计为小型手扶动力断根机?3ZG一2/4型小麦断根机主要包括发动机?底盘和断根机具,其中底盘由变速箱?底盘?皮带传动?操纵机构?驱动轮和辅助机构等组成?选用QCl70型柴油机作为配套动力,利用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经变速箱齿轮和链轮两级变速后,由变速箱的地轮轴输出驱动机器行走,断根铲(刀)切削?挤压土壤使土壤变形?分离,从而实现小麦断根? 断根机具主要由锄粱系统?限深仿形轮?镇压轮和断根铲(刀片)等组成?断根铲对称于仿形轮安装在机架上,仿形轮在仿行弹簧的作用下随地表运动以保证断根的深度一致,耕深调节靠改变断根铲与仿形限深轮之间的相对高度来实现,镇压轮保证断断根后土壤的压实以实现保墒,镇压力的大小可通过镇压轮弹簧调节? 变速箱主要由主动轴?地轮驱动轴?主动齿轮链轮组合?中间链轮齿轮组合?链条?拨叉机构和壳体等部分组成?共设计叁个档位:两个前进档和一个空档?变速箱采用齿轮+链条传动方案,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选 i<WP=7>用窄V型皮带传输动力,各档传动路线: I档作业时的传动路线:发动机一皮带轮一主动轴I一齿轮2一齿轮3一齿轮4一齿轮1一链轮l/- - 链轮3/一链轮2/--链轮4/一驱动轴IV(地轮),总传动比为i总=il·i2·i3·i4·i5,行走速度为1.9- 3Km/h,主要用于行走和田间作业? II档作业时的传动路线:发动机一皮带轮一主动轴I一齿轮2一离合器接合一链轮1/一链轮3L链轮2/一链轮4/一驱动轴Ⅳ(地轮),总传动比为I总= il·i4·i5,行走速度为14- 18Km/h,主要用于运输作业? 空档作业时,牙嵌式离合器分离,齿轮2与齿轮3不啮合,主动轴I空转,动力被切断? 3.主要技术参数 作业速度: v=1.7~2.5km/h 轮 距: 35- 65cm(可调) 工作幅宽: 30~90cm(可调) 断根深度: 10~12cm 工作部件: 断根铲?断根刀 配套动力: QCl70柴油机 最大功率:4.04kw 标定转速: 2600rpm 标定功率: 3.68Kw 长×宽×高: 1600mm×700mm×900mm 4.试验结果 (1)平均耕深10.6cm,耕深变异系数8.7%,断根后地表平整,无翻土压伤麦苗现象,土壤合拢较好,机器直线行走性好,纯小时生产率为0.312公顷/小时? (2)机械断根比对照增产9.96~11.41%,叁种断根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基本一致,锄铲+刀片伤根最重,比对照产量平均增加11.41%,每公顷增加产量822.4公斤(每亩54.83公斤)?(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2)

郑庆伟[10](1999)在《1DSG-70型林带断根机》一文中研究指出由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院和哈尔滨市叁利工矿设备公司联合设计生产的1DSG-70型林带断根机,是用来切断农田防护林伸向农田根系的专用农机具。日前通过了省级鉴定,并已批量投放市场。该机可与东方红-75/820、菲亚特-90、铁牛-804型拖拉机配套使用。其断根深度可达70cm。据(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期刊1999年06期)

断根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果树基砧苗木断根机由国家苹果产业体系果园机械岗位专家研制,示范应用效果良好。功能与适应性对海棠、山定子等实生苗进行多行(4行)断根处理,切断主根,同时选择性施肥,结合灌溉,促发侧根,培育优质壮苗。特点与技术性能在园艺要求的合理深度部位,切断实生基苗主根,切口整齐,不产生土垡移动和翻转现象,促发侧根生长,培育壮苗,提高苗木根系发育质量。机架为整体焊合结构,其前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断根机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丽敏,郑文钟.桃树断根机的研制与试验[J].现代农机.2019

[2].王永菊.果树基砧苗木断根机[J].农业知识.2017

[3].王晨平,胡科权.1KL-80A型林影地开沟断根机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机械.2008

[4].李传战,朱桂燕.一种新型冬小麦断根机的设计研究[J].农业机械.2006

[5].吕钊钦,李汝莘,董庆裕,余松烈.小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6

[6].刘玉龙.小麦断根机工作参数测试系统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7].赵岭.断根机变速箱可靠性设计及其阻力测试系统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8].霍文国,吕钊钦,邵娟.手扶式冬小麦多功能断根机设计[J].山东农机.2004

[9].霍文国.3ZG-2/4型小麦断根机的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

[10].郑庆伟.1DSG-70型林带断根机[J].农业机械.1999

标签:;  ;  ;  

断根机论文-刘丽敏,郑文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