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吞吐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高吞吐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吞吐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吞吐量,路由,节点,算法,网络,拟态,转发器。

高吞吐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徐斌,贺玉成[1](2019)在《高吞吐量QC-LDPC码分层译码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密度奇偶校验译码器吞吐量较低、存储资源消耗较多的问题,提出一种QC-LDPC码分层译码算法。利用接收信道模块初始化似然比信息,并结合存储校验信息和后验信息给出基于分层最小和的节点自更新译码算法,根据后验信息符号位对译码器进行判决。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译码器资源消耗相对于传统译码器减少20%,当迭代次数为10时,吞吐量可达516.8 Mb/s。(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毕思颖[2](2018)在《一种面向卫星编队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小卫星具有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可在轨运行数量大等优点,多颗卫星编队飞行,互相合作,共同执行空间任务,在探测、遥感以及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微小卫星编队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的局限和卫星之间的信道衰落会造成数据传输吞吐量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克服无线信道衰落,从而提升卫星编队的数据传输能力便成为卫星编队网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卫星编队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方法。(本文来源于《第五届航天电子战略研究论坛论文集(微电子专刊)》期刊2018-11-15)

池凯凯,魏欣晨,林一民[3](2018)在《面向射频能量捕获传感网的高吞吐量负载均衡的节点接入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更换传感器电池较为麻烦或不具可行性,其实际应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考虑具有射频能量捕获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知能量源、节点、基站(即汇聚节点)的部署位置,研究如何安排各个节点的接入基站,在满足基站负载平衡约束的情况下最大化整个网络节点的总吞吐量。首先,建立能量捕获传感网的能量捕获模型和信息传输模型,并将该节点接入问题建模为0-1整数规划问题;然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复杂度较低的算法和一种复杂度略高的贪婪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与低复杂度算法相比,贪婪式算法所得到的节点接入方案具有更高的网络总吞吐量,但其复杂度略高,因此可用于节点数目较少的场景,而低复杂度算法可用于节点数目较多的场景。(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席胜鑫,张文宁,周清雷,斯雪明,李斌[4](2018)在《基于拟态计算机的SHA512算法高吞吐量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哈希函数SHA512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加密算法,在现代加密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鉴于拟态计算机高性能和高效能的特点,对SHA512算法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拟态计算机的全流水线结构的实现方案。为了提高算法的运算速率,在关键路径对加法运算进行了优化,并且配合全流水线结构,减少了加密一个数据分组所需要的时钟周期数,提高了数据吞吐率。在拟态计算机上实际运行,芯片工作在130MHz的时钟频率下,数据吞吐率达到133 120 Mbits/s,性能得到了显着提高,且能效比高于通用服务器的能效比。(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任智,李秀峰,王坤龙,曹红伟[5](2018)在《考虑节点多社区属性的机会网络高吞吐量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机会网络中根据兴趣划分社区的路由算法没有考虑节点多社区属性、统计节点相遇次数不够准确以及相遇节点控制信息交互存在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机会网络高效路由算法——HRCMA(High-throughput Routing Algorithm Considering M ulti-Community Attribute of Nodes for Opportunistic Netw orks).HRCM A算法增加了节点多社区属性的消息转发策略,统计相遇次数时去除了无效相遇次数;并在节点控制信息交互时,缩短了消息的长度来减小资源的浪费.仿真结果与分析表明,HRCM A算法与现有基于兴趣划分社区的BEEINFO算法相比,在网络吞吐量上提高了至少3.26%,投递成功率至少提高2.85%,归一化控制开销至少降低6.1%,平均时延减小了0.5%.(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8年08期)

翟孟冬,姜鑫,王晓锋[6](2018)在《基于OpenStack的高吞吐量路由仿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融合了轻量级虚拟化、全虚拟化以及SDN技术的OpenStack云平台具有逼真度高、可扩展性强等优势,可有效满足网络仿真的大规模、高逼真、灵活构建的需求。在网络仿真层面,OpenStack的neutron机制支持叁层网络高逼真仿真,可为各虚拟设备的无缝通信提供便利,但其虚拟路由器qrouter只能够转发直连网络的数据,难以构建复杂的仿真网络。为此,基于OpenStack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集中式路由引擎与分布式路由部署的路由仿真技术。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基于qrouter构建复杂的仿真网络,而且具有高吞吐量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18年22期)

牟晋勇[7](2018)在《高吞吐量的分布式TDMA协议时隙调度算法研究和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无线自组织网由于其具有的无中心、快速组网、分布式控制等特点,已经在民用、军事、救援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线自组织网传输的业务也由单一的普通数据业务逐渐向实时性要求更高、速率要求更快的多媒体业务转变,高吞吐量的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协议意味着网络可支持更多更快的多媒体数据业务的传输,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网络吞吐量成为无线自组织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无线自组织网设备一般采用分层的设计和开发方式,但在实现中各层协议设计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被忽略,无法实现更加优化的系统设计。物理层复杂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处理时延,这对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TDMA协议的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无线自组织网MAC层TDMA协议往往未联合物理层进行设计。本文基于Xilinx xc7z030 FPGA芯片为核心的无线自组织网硬件开发平台,首先分析了软件分层开发中物理层对MAC层TDMA协议设计的影响,并结合物理层存在的较大处理时延,对无线自组织网MAC层链路差错技术中的多种ARQ(Automatic Repeat Request)重传协议进行了优缺点的分析。然后,根据上述分析,本文给出了结合物理层特性的MAC层TDMA协议设计方案,采用以4+4时隙组为划分方式的超帧时隙结构,并在此超帧结构的基础之上,设计了基于时隙组的链路差错控制方法和时隙调度算法,采用基于时隙组的链路差错控制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时隙利用率,采用基于时隙组的时隙调度算法保证了数据调度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进而可以大大提高网络的吞吐量。之后,本文通过ISE Simulator软件对算法进行了功能的仿真和验证工作,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功能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在硬件开发平台上进行了多种场景的测试,包括多节点的组网测试、网络中节点的Ping包测试和吞吐量测试、视频传输测试,测试数据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与MAC协议中采用停等式ARQ设计的另一套系统软件在同一个开发平台上进行了网络吞吐量的对比测试,实际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的设计在网络吞吐率性能方面表现更加优异。(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4-01)

万玉铸,徐志江,卢为党,华惊宇[8](2017)在《具有高吞吐量的可靠UDP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RUDP协议的吞吐量性能,提出一种具有高吞吐量的改进型RUDP协议。针对RUDP协议中RTT估计器精度较低的缺点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具有动态平滑因子的高精度RTT估计方法;对RUDP协议在拥塞控制机制方面的不足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基于可用带宽估计的拥塞控制机制。OPNET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RUDP协议的RTT估计方法比经典Jacobson估计方法具有更高精度,在保证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协议吞吐量性能比TCP协议提高了17%。(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7年12期)

[9](2017)在《NI针对高吞吐量应用推出全新的PXI远程控制和总线扩展模块》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PCI Express Gen 3技术的全新远程控制产品系列,可协助工程师构建更智能更快速的测试系统。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近日宣布推出一系列基于PCI Express Gen 3连接的高性能PXI远程控制和总线扩展模块。PCI Express Gen3技术提供了更高的带宽,这给5G移动研究、RF录制和回放以及高通道数数据采集等需要大量数据的应用带来了福音。"随着新技术不断集成到智能设备中,工程师迫切需要开发更智能的测试测量系统来利用最新的数据处(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张航[10](2017)在《国外高吞吐量卫星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高吞吐量卫星发展迅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未来通信卫星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驱动力。近几年来,国外高吞吐量卫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超大容量、灵活载荷、高中低轨星座等发展方向也更加多样化。本文从地球静止轨道(GEO)和非GEO轨道两个方面梳理国外高吞吐量卫星的最新进展。(本文来源于《卫星应用》期刊2017年06期)

高吞吐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微小卫星具有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可在轨运行数量大等优点,多颗卫星编队飞行,互相合作,共同执行空间任务,在探测、遥感以及军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微小卫星编队网络中,由于频谱资源的局限和卫星之间的信道衰落会造成数据传输吞吐量的下降,因此,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克服无线信道衰落,从而提升卫星编队的数据传输能力便成为卫星编队网络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卫星编队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吞吐量论文参考文献

[1].徐斌,贺玉成.高吞吐量QC-LDPC码分层译码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9

[2].毕思颖.一种面向卫星编队的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方法[C].第五届航天电子战略研究论坛论文集(微电子专刊).2018

[3].池凯凯,魏欣晨,林一民.面向射频能量捕获传感网的高吞吐量负载均衡的节点接入方案[J].计算机科学.2018

[4].席胜鑫,张文宁,周清雷,斯雪明,李斌.基于拟态计算机的SHA512算法高吞吐量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

[5].任智,李秀峰,王坤龙,曹红伟.考虑节点多社区属性的机会网络高吞吐量路由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8

[6].翟孟冬,姜鑫,王晓锋.基于OpenStack的高吞吐量路由仿真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

[7].牟晋勇.高吞吐量的分布式TDMA协议时隙调度算法研究和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8].万玉铸,徐志江,卢为党,华惊宇.具有高吞吐量的可靠UDP协议[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7

[9]..NI针对高吞吐量应用推出全新的PXI远程控制和总线扩展模块[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7

[10].张航.国外高吞吐量卫星最新进展[J].卫星应用.2017

标签:;  ;  ;  ;  ;  ;  ;  

高吞吐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