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

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

身份证号码:51111319720511XXXX

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难点及对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存着一些质量通病,对工程整体质量、安全和投资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并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的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1工程概况

某超高层办公楼,地下2层、地上33层,总高度108.20m,建筑面积58244㎡,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强度等级C25~C60,抗渗等级P8。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水下混凝土;桩承台及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P8,底板及承台垫层强度等级为C15;底板厚度为700mm。

2施工的重点、难点

(1)本工程地下室较超长无缝结构,为控制较长及大面积混凝土的裂缝,施工中加强养护及合理选用材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建议采用水化热水泥的混凝土,且设计要求掺加0.9kg/m³的聚丙烯抗裂纤维。

(2)高强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是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控制的另一重点;

(3)本工程场内空间狭小合理安排施工机械,布置浇筑线路为施工控制重点。

(4)大面积混凝土楼面一次性抹光,底板结构找坡,水平标高的控制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3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

(1)按照相关规定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优化施工配合比设计,选用材料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设计要求采用掺0.9kg/m³的聚丙烯纤维的抗裂混凝土,注重混凝土施工过程管理及后期养护工作,全过程控制混凝土工程质量。

(2)针对混凝土的不同用途,不同强度等级选用不同规格要求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试配,特别是C60的高强混凝土,必须进行大量的前期试配工作,确保各种强度等级混凝土满足要求。

(3)由于底板采用结构找坡,底板面高差200mm,针对大面积楼面混凝土一次性压平收光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灌前,在楼面梁板钢筋上按4000mm×4000mm的间距焊定位钢筋控制的方法,在离设计楼面混凝土设计标高500mm的地方做出标记,以此作为混凝土面标高控制点。定位钢筋水平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抄平。

(4)泵管的布置。布管应根据混凝土的浇注方案设置并少用弯管和软管,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本工程管道沿楼地面或墙面铺设,在混凝土地面或墙面上安装一系列支座,每根管道均由支座固定。为了减少管道内混凝土反压力,在泵的出口布置了一定长度的水平管及弯管。

(5)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设计的原则是满足强度、耐久性、可泵性要求。

泵送前准备。泵送前应用水湿润泵的料斗、泵室、输送管道等与混凝土接触的部分,检查管路无异常后方可采用水泥砂浆润滑压送。

泵送过程中。开始泵送时泵机应处于低速运转状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待顺利泵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输速度。当砼泵送困难、泵的压力突然升高时会导致管路产生振动,可用槌敲击管路、找出堵塞的管段,采用正反泵点动处理或拆卸清理,经检查确认无堵塞后继续泵送,以免损坏泵机。

(6)混凝土浇捣。在混凝土浇捣前,应首先对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和杂物,清水冲洗干净后,首先铺设20厚水泥砂浆。

墙体的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工作度及混凝土的输送时间,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墙体混凝土分层进行浇筑。每次分层浇捣厚度不宜超过800mm。逐层振捣,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分层浇筑必须连续进行,严禁施工冷缝的出现。

水平楼板的浇筑。水平楼板应先做好与墙体之间的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时按照专项方案里制定的浇筑方向连续进行。对于结构找坡的楼板,必须严格按找坡要求控制好混凝土表面标高。

(7)混凝土的养护。核心筒。核心筒剪力墙采取刷DB-H538A养护剂和薄膜覆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护。

梁板。地下室外剪力墙采取薄膜覆盖养护;水平楼板采取洒水养护,洒水频率以墙面不泛白为标准,气温高时宜增加洒水次数。

底板。底板表面覆盖草袋、塑料薄膜蓄水进行养护。

对地下室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14d;对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小于7d;后浇带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28d。

(8)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连续浇筑,浇筑时,以预埋槽钢标志为界,填满两根槽钢间的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后即用刮杠靠在槽钢上将表面初步刮平,刮除表面多余的浮浆;在第一次振捣2~3h后进行二次振捣,再用刮杠二次反复刮平,并用木抹子搓平;在混凝土处于不流动状态后卸下固定螺帽,取去槽钢,当即用混凝土填满拍实搓平;在混凝土近终凝时,再用木抹子进行第二次搓平,木抹子最后一道的走向,应顺一个方向,使完成的混凝土表面,形成平整、顺纹的小毛面,以利于以后施工面层的粘结。

在混凝土最后找平完成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密封保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这样做既不影响后道工序的施工,也不影响混凝土的养护。

4混凝土施工中注意事项

(1)在浇筑工序中,应先按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柱、梁、板接头。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振捣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和物运到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

(2)浇筑过程中,各专业需派专人负责各自项目的质量保证,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洞的稳定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3)施工缝位置,应原则上在设计后浇带或沉降缝上。如遇紧急情况需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间的l/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4)在墙柱混凝土砼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可选择做串筒或溜槽进行浇筑。墙、框架柱砼主要采用泵送的方式来浇筑,如遇到特殊情况可以用塔吊料斗配合施工,严格控制下料速度,分层下料、振捣,确保砼振捣密实。

(5)浇筑楼板与梁之前,应先浇筑梁柱核心区砼,待核心区砼振捣密实,浇筑完毕后再浇筑梁板,浇筑两者之间的间隙时间以不产生冷缝为宜。梁柱核心区砼浇筑时不得任意留设施工缝,当为施工流水节拍均衡必须留施工缝时,施工缝必须按施工规范要求设置,下次浇筑前必须清理出流淌的砂浆,并对剔除施工缝处的松散石子和浮浆,充分浇水湿润。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并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目前来说,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相对于国外建筑施工技术来说,仍显得较为落后,故需要加大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发,同时在工程实践中,还要引进新型的施工方法,以节约工程项目成本,提升工程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刚.土建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分析[J].中华建设,2012(2):130-131.

[2]白洪涛,连云峰.安装与土建工程配合施工的技术管理要点[J].河南建材,2011(6):36-37.

标签:;  ;  ;  

建筑混凝土施工现场管理中注意事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