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弯板论文_梁勇,李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弯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拱桥,弯矩,预应力,病害,推力,碳纤维,曲面。

微弯板论文文献综述

梁勇,李康[1](2016)在《刚架拱桥微弯板断裂分析及加固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丰县S321新龙雾桥的刚架拱式桥,由于微弯板断裂塌陷等病害而成为四类桥梁,在分析其破坏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固处理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卷)》期刊2016-01-13)

金永妙,杨向阳[2](2015)在《微弯板技术状况评定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微弯板所处位置及其功能特点,其病害的不同归类方法将直接影响刚架(桁架)拱桥上部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论文运用不同归类评定方法,对同一刚架拱桥微弯板技术状况进行对比和探讨,供类似拱桥技术状况评定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26期)

刘永淼[3](2013)在《某刚架拱桥微弯板病害分析及加固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刚架拱桥微弯板的常见病害,并对微弯板进行局部有限元应力分析,指出微弯板边界条件的改变及拱片侧向刚度较弱是微弯板病害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刚架拱桥微弯板病害防治措施与对策,并用有限元分析证明措施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3年03期)

黄德耕,罗吉智,吴志隆[4](2013)在《刚架拱桥微弯板曲面型钢梁加固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钦江二桥横系梁的病害及病因,提出一种新的刚架拱桥微弯板加固技术——附加曲面型钢梁加固法,并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分析方法,对加固前后微弯板结构的力学特性进行了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该加固方法能有效保证曲面型钢梁与微弯板共同工作,且加强了整个结构的横向联系,提高微弯板的承载能力,是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微弯板加固技术。(本文来源于《西部交通科技》期刊2013年02期)

李应钦,李大庆[5](2011)在《预应力加固桥梁微弯板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微弯板的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两者均是从微弯板自身的承载力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桥面铺装对车辆荷载的横向传递作用及对其承载力的影响。微弯板的加固方法通常有替换,加厚,粘贴钢板、碳纤维布等方法,这些方法都能起到一定的加固作用,但都有其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桥面结构的开裂,甚至破坏问题,对提高桥面结构整体性也无帮助。本文结合微弯板与桥面铺装的整体受力特性提出应用预应力加固微弯板的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有限元模拟分析对这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本文来源于《广州建筑》期刊2011年02期)

徐永峰,张立群,王海龙[6](2010)在《刚架拱桥微弯板结构受力特性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从理论上探讨刚架拱桥微弯板结构普遍存在的开裂原理及受力特性,结合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本构关系及强度破坏准则,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微弯板结构的开裂裂缝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理论裂缝分布结果与实测微弯板裂缝分布相一致,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建养.机械)》期刊2010年06期)

郑宏伟,章福亮,杨培义,刘红艳,尹进辉[7](2009)在《预制微弯板的受力特点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桥梁中广泛使用的微弯板的结构特点,将其简化为变截面平板拱,按结构力学的原理对其拱脚水平推力和跨中弯矩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以微弯板矢跨比Lh1和截面高度变化比h1h2为变量的拱脚水平推力和跨中弯矩的表达式,并对上述表达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微弯板配筋率的计算表达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9年10期)

章福亮,顾德富,宋春华,龚春明,彭艳萍[8](2009)在《旧桥微弯板的加固方法及设计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微弯板的结构特点和破坏规律,提出微弯板的叁种加固方法,并给出各种方法的计算模型和内力计算的简化公式;再依据改变受力模式法对给定的微弯板进行内力和构件承载力计算;最后给出本文的相关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9年10期)

王大炜[9](2009)在《碳纤维布加固在拱桥微弯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粘贴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已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中,可以提高结构构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减少裂缝的开裂,并且在抗压构件及钢筋保护层加固的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期刊2009年19期)

尹超[10](2009)在《淮南市上窑刚架拱桥微弯板加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刚架拱桥微弯板加固设计的重要性,结合淮南市上窑刚架拱桥详细介绍了微弯板的结构计算及加固设计,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现状分析、结构验算、加固设计等,为同类桥梁的加固设计提供了经验。(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9年21期)

微弯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微弯板所处位置及其功能特点,其病害的不同归类方法将直接影响刚架(桁架)拱桥上部结构的技术状况评定。论文运用不同归类评定方法,对同一刚架拱桥微弯板技术状况进行对比和探讨,供类似拱桥技术状况评定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弯板论文参考文献

[1].梁勇,李康.刚架拱桥微弯板断裂分析及加固对策[C].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卷).2016

[2].金永妙,杨向阳.微弯板技术状况评定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3].刘永淼.某刚架拱桥微弯板病害分析及加固策略[J].福建建设科技.2013

[4].黄德耕,罗吉智,吴志隆.刚架拱桥微弯板曲面型钢梁加固法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3

[5].李应钦,李大庆.预应力加固桥梁微弯板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广州建筑.2011

[6].徐永峰,张立群,王海龙.刚架拱桥微弯板结构受力特性有限元模拟[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

[7].郑宏伟,章福亮,杨培义,刘红艳,尹进辉.预制微弯板的受力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

[8].章福亮,顾德富,宋春华,龚春明,彭艳萍.旧桥微弯板的加固方法及设计计算[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

[9].王大炜.碳纤维布加固在拱桥微弯板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9

[10].尹超.淮南市上窑刚架拱桥微弯板加固设计[J].山西建筑.2009

论文知识图

力学微弯法制作相移LPFG实验系统图开裂微弯板(整体)竖向变形云图预制微弯板第一主应力σp1云图拱肋及微弯板编号示意图微弯板裂缝分布图微弯板曲面型钢加固设计图

标签:;  ;  ;  ;  ;  ;  ;  

微弯板论文_梁勇,李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