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矿物材料论文_饶文秀,袁国包,李雨鑫,吕国诚,廖立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矿物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矿物,氧化锰,材料,复合材料,环境,纳米,非金属。

环境矿物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饶文秀,袁国包,李雨鑫,吕国诚,廖立兵[1](2019)在《新型环境矿物材料的构建及对抗生素的微波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抗生素污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抗生素污染最严重的国家(殷光权,2017)。尽管抗生素污染已经成为国际上广泛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相关研究仅处于初步阶段。国内外现有的抗生素处理技术主要有常规法(絮凝、过滤等)、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等,都存在各自问题。因此,开发针对抗生素污染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张其武[2](2018)在《碳酸钙矿物材料用于环境治理的新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以碳酸钙为例,介绍了经过球磨活化提高其反应活性,代替传统的氢氧化钙等碱中和工艺,通过调控与重金属硫酸盐之间的反应效率和相应的选择性分离沉淀,实现资源的二次回收再利用,提供处理污水的新思路。碳酸钙和金属硫酸盐之间的反应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缓释性肥料制备及含磷、砷等废水的处理中。(本文来源于《矿产保护与利用》期刊2018年04期)

张旭,冯雅丽,刘昶江,腾青[3](2018)在《锰的氧化矿物及锰系复合矿物材料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锰的氧化矿物具有表面效应、水合效应、孔道结构、氧化催化效应和离子交换效应等性质,在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基于锰的氧化矿物性能特点,开发锰系复合矿物材料并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成为近年来环境矿物材料研究的热点。锰的氧化矿物及锰系复合矿物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环境矿物材料,在治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回收利用方面,具有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及资源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8年08期)

张以河[4](2017)在《矿物复合材料及其环境与能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矿物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地球资源密切相关,包括矿物/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及矿物复合光催化材料、尾矿复合材料。面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环保、循环经济、新材料等战略需求,利用云母、蒙脱石、羟基磷灰石、硅藻土等天然矿物,与高分子材料进行复合制备了矿物复合材料,研究了其介电、储能、防火、光催化等性能;分别采用天然矿物石墨制备了石墨烯及其能量转换储存材料,同时利用纳米结构仿生矿物复合光活性物质制备了环境净化材料。此外,针对铁尾矿、赤泥等固废制备了尾矿复合材料,为节能环保新型矿物复合材料的研发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51-56》期刊2017-10-21)

刘润琪[5](2017)在《矿物材料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在非金属矿物材料治理环境方面所取得的一些进步与成就,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展望未来。(本文来源于《山东工业技术》期刊2017年19期)

赵国强[6](2017)在《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加强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国务院在2016年5月28日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到2020年和203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95%以上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分子科学的快速发展,环境矿物材料(特别是纳米型矿物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环境矿物材料在环境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些环境矿物材料已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方面取得良好的环境效果并应用于实践。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环境矿物材料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展望该领域的研究前景与不足,为该领域的研究拓展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7年17期)

王姣[7](2017)在《矿物负载型铁基纳米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吸附降解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环境水体中非常重要的两类污染物,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纳米零价铁和纳米铁氧化物在环境修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其修复效果取决于材料性能的好坏。本论文利用矿物载体作为稳定剂,制备得到蒙脱石基和高岭石基矿物负载型纳米零价铁、蒙脱石负载型纳米铁氧化物、石墨烯改进型蒙脱石负载型纳米铁氧化物复合材料。对其进行了水中重金属的吸附试验和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试验。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粉煤灰淋滤实验和迁移模拟实验,揭示了粉煤灰堆周边渗流场中元素的迁移规律,分析地下水中As、Cd、Cr、Cu、Pb、Ni、Zn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划分重点监测元素Al,As,B,Ba,Cd,Co,Cr,Cu,Fe,Mg,Mn,V,Pb,Sb,Ni和Zn类型。(2)以蒙脱石、高岭石为负载基质,采用硼氢化钠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出一系列矿物负载型纳米零价铁,有效解决纳米零价铁的团聚问题,减缓纳米零价铁的氧化。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揭示了材料的物理化学特征,探讨了材料质量与制备条件的相关性,研究了材料的吸附效果和再生性,阐明了材料的吸附机理。(3)利用硼氢化钠化学液相还原联合水热法的方式设计合成了蒙脱石/石墨烯负载型铁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揭示了对可见光有反应的便宜无毒的铁氧化物纳米光催化剂、磁力活性成分、蒙脱石负载的具有防团聚性能的纳米结构和石墨烯增强的空穴电子对分离效率的协同作用机理。(4)研究了矿物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u(Ⅱ),Ni(Ⅱ),Zn(Ⅱ),Pb(Ⅱ)的去除效果、过程和机制;探究了矿物负载型纳米铁氧化物对水中有机物质的光催化效果、过程和机制,建立了复杂水质条件下铁基纳米材料环境应用的概念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陈柏迪[8](2017)在《基于矿物磷灰石的环境功能材料改性及其对铀(Ⅵ)的吸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核工业的迅猛发展,在核工业各个领域,如铀矿的开采、水冶铀的精制提纯及加工、核燃料制造、核电站运行、反应堆燃料后处理,以及尾矿贮存等,都会产生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水,且其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若不妥善处理,则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生物体健康。与此同时,磷灰石由于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以及廉价了、来源广等特点,成为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环境功能材料,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用壳聚糖对磷灰石进行了改性处理,再采用批序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时间、不同初始铀浓度、不同吸附剂剂量条件下天然矿物磷灰石(RA)与壳聚糖改性矿物磷灰石(CRA)对溶液中铀离子的吸附行为与吸附效果。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红外光谱(FTIR)的表征,以及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模拟,探讨了壳聚糖改性磷灰石对溶液中铀离子的机理。通过SEM、XRD、FTIR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前后吸附剂的主体结构依然是金云母K2Mg_6[Al_2Si_6O_(20)](OH,F)_4、羟基磷灰石Ca10(PO_4)_6(OH)_2和氟磷灰石Ca5F(PO_4)_3,但是改性后的矿物磷灰石表面形态已发生变化,新增加焦磷酸氢钙氨(NH4CaHP2O7)结构,以及羟基(-OH)与氨基(-NH2)的数量增加,且有更具配位性的基团的出现在吸附剂表面。通过批序实验研究表明天然矿物磷灰石(RA)对铀的饱和吸附量为3.2 mg/g,饱和时间为5小时。经过壳聚糖改性后,其对铀的饱和吸附量增加至6.1 mg/g,饱和时间为5小时。即改性后的矿物磷灰石(CRA)较之改性前,无论是吸附能力还是吸附效率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使用范围可更加广,更利于应用。SEM、XRD、FTIR等表征分析研究表明天然矿物磷灰石(RA)与壳聚糖改性矿物磷灰石(CRA)吸附铀之后,各自的表面形态、结构、基团较之吸附前均发生改变。其中天然矿物磷灰石(RA)吸附铀之后表面变得光滑,片状结构变少,新增水磷钙铀矿Ca_2(UO_2)_3(PO_4)_2(OH)_4·4(H2O)的含UO_22+结构矿物。而壳聚糖改性矿物磷灰石(CRA)吸附铀之后,表面也变得光滑,出现了较为规则的类球状体,通过与铀作用,还新增了水磷钙铀矿Ca_2(UO_2)_3(PO_4)_2(OH)_4·4(H2O)和磷铵铀矿NH4(UO_2)PO_4·3H2O两种含UO_22+结构的矿物。改性前后的两种吸附剂对铀的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层覆盖的化学吸附控制为主的吸附过程,反应过程较为复杂,研究结果显示天然矿物磷灰石(RA)与壳聚糖改性矿物磷灰石(CRA)都是溶液铀的良好吸附剂。(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徐鹏金[9](2017)在《综述非金属矿物环境材料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放眼身边的环境,雾霾已是司空见惯。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0%左右。在这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一方面,环保政策紧锣密鼓地出台;另一方面,环境材料、环境矿物材料、(本文来源于《中国粉体工业》期刊2017年01期)

张以河[10](2016)在《矿物复合材料及其环境能源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矿物科学与工程以及矿物材料的发展,逐渐与材料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复合衍生了矿物复合材料,由于其赋予了矿物与复合材料的一些优异特性,可大大拓宽传统矿物与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应用。近些年来,围绕着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发展理念,矿物复合材料在资源化利用、环境保护、新能源等方面发展尤为迅速。本文重点介绍本课题组在矿物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1)矿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环境能源应用;(2)石墨烯与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环境能源应用:(3)非金属矿物和固废资源材料化利用。(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10-21)

环境矿物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以碳酸钙为例,介绍了经过球磨活化提高其反应活性,代替传统的氢氧化钙等碱中和工艺,通过调控与重金属硫酸盐之间的反应效率和相应的选择性分离沉淀,实现资源的二次回收再利用,提供处理污水的新思路。碳酸钙和金属硫酸盐之间的反应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缓释性肥料制备及含磷、砷等废水的处理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矿物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饶文秀,袁国包,李雨鑫,吕国诚,廖立兵.新型环境矿物材料的构建及对抗生素的微波降解研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张其武.碳酸钙矿物材料用于环境治理的新概念[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8

[3].张旭,冯雅丽,刘昶江,腾青.锰的氧化矿物及锰系复合矿物材料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J].硅酸盐通报.2018

[4].张以河.矿物复合材料及其环境与能源应用[C].第叁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科技大会摘要集-分会场51-56.2017

[5].刘润琪.矿物材料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进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7

[6].赵国强.环境矿物材料在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农业与技术.2017

[7].王姣.矿物负载型铁基纳米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吸附降解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

[8].陈柏迪.基于矿物磷灰石的环境功能材料改性及其对铀(Ⅵ)的吸附研究[D].广州大学.2017

[9].徐鹏金.综述非金属矿物环境材料的应用[J].中国粉体工业.2017

[10].张以河.矿物复合材料及其环境能源应用研究进展[C].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6

论文知识图

生物矿化与生物体微环境"目前己知的生...3-3环境矿物材料外观-5 环境矿物材料复合高吸水性树脂...1-4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形式...5-6环境矿物材料的堵塞位置环境矿物材料投加量对植物抗旱...

标签:;  ;  ;  ;  ;  ;  ;  

环境矿物材料论文_饶文秀,袁国包,李雨鑫,吕国诚,廖立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