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刘传磊

浅析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刘传磊

哈尔滨三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建筑荷载体系提供更稳定的承载力系统,避免低质量土壤环境对建筑功能空间的构建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凭借桩基础体系的构建,能有效降低不均匀沉降与地震环境对建筑工程的损害,使建筑工程使用寿命得以明显延长。本文基于工民建桩基工程存在问题展开分析,在明确技术要点的同时,期望能够为后续工民建筑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工民建;桩基础;施工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其水土环境与岩土质量环境差异性也较大,为确保工民建筑体系构建质量满足居民生活与工作的要求,通常需要根据地区地质状况拟定详细的补偿措施,降低土壤沉降与地震对建筑的影响,使功能空间的使用持续处于稳定且可靠的环境中,才能避免对居民生命安全带来损害。因此,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应该得到重视。

一、工民建桩基工程概述

工民建桩基工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地方岩土质量环境进行选择。若地下具备稳定的持力层环境,则桩基工程可选用浅桩支撑在持力层上,以便地面建筑荷载能够传导入基土。而地下若无稳定的持力层环境,桩基础多选用深桩,此类桩体主要是借助土壤与桩体摩擦力实现建筑沉降速率均衡的要求,以此将上部建筑荷载传递至基土深层摩擦力环境,避免对建筑接结构稳定性造成损害。因此,在选择建筑桩基础施工方案期间,必须明确施工现场状况,并拟定详细的技术管理流程,才能确保工程体系构建质量得以保障。

二、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存在问题

1.施工人员技术水准不足

首先,根据我国建筑施工市场人才现状可知,施工人员多数来自乡村,在素质与技术方面缺少专业的培养,对于桩基础施工的禁忌与要求并无确切的认识,所以必然会损害桩基础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其次,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与设备发展较为迅速,虽然使得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控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施工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同样也导致大部分先进技术无法使用,这便极大影响了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2.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问题

施工材料是保障建筑工程体系构建质量的前提,若建筑工程材料质量不满足工民建施工需要,则势必会影响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另外,部分施工现场材料保管不当的问题同样会影响预制桩基础的可利用性,使建筑工程体系构建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3.施工方法选用不正确

桩基础工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必须根据岩土质量环境与承载力形式选择适宜的桩基础施工方法,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结构体系构建质量满足稳定性与可靠性的要求。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可知,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方法选择期间,并未考虑周围建筑功能分区、水土等环境,使得施工方法的选用极易对周边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造成损害。

4.施工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桩基础施工期间,地区气候环境极易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例如,在较舒适的施工环境中,桩基础的施工流程与标准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避免施工技术的落实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但若是遇见雨雪等天气,则极易对地面水土环境造成影响,甚至会破坏灌注桩等施工流程,使桩基础材料的整体性与质量性受到影响。同时,此类天气施工同样会对施工技术的开展造成干扰。

三、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工程测量放线

在建筑桩基础施工开展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指派专业的现场勘测人员对施工现场岩土质量、水土环境等数据进行勘测,并对桩点进行定位,才能确保后续桩基础体系的构建质量得以保障,并能够满足基础体系稳定性的要求。其次,若工民建筑周围有其他建筑工程体系,应细致核查与相邻建筑基础体系的间距,并提出改良方案,以避免建筑结构之间相互影响,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损伤。

2.桩基泥浆制作

混合泥浆是工民建桩基施工主要材料,一般通过水、土以及纯碱等原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泥浆制作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了桩基结构稳定性与强度,因此在准备阶段必须要做好此方面的管理工作。其次,在泥浆制备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承载力要求选定适宜的泥浆参数,并对其中含砂率进行控制,确保泥浆质量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才能使建筑工程基础环境持续处于稳定。

3.桩基础施工要点

首先,沉降控制是工民建桩基施工中较难的内容,施工时需要同时做好对单桩与群桩沉降的分析,并结合不同桩基类型以及其用途对桩基具体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尤其是要做好对木桩、混凝土桩以及砂石桩等结构的计算测定。在确定施工工艺时应从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即横向抗压、竖向抗压以及复合受力因素的分析,并在正式施工前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清除存在的所有障碍物,再次核准施工范围与桩机进出场路线;其次,接通电源后进行打桩试验。施工时以施工方案为依据,精确选择桩基施工位置,在试验过程中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保证打桩顺序的合理性。尤其是对于群桩施工来说,施工时必须要确保各项行为的规范性,并采取一定保护措施,避免对场地周围建筑工程造成破坏。打桩施工时尽量保证入土速度的均匀性,控制好对地下障碍物的控制,将打桩锤重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打偏的桩需要将其拔出,并将影响因素去除掉,向其中填满砂石后继续打桩。

4.灌注桩施工要点

首先,参数控制在大于钻头20cm左右。另外,为确保护筒埋设时排水顺畅,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增设相应溢水口;其次,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对桩基进行护壁处理时,可以选择用粉质粘土材料,其具有比较强的粘性,可以达到良好的施工处理效果。对于部分土质较差的施工土层,要求施工人员应选择用胶体率在95%以上的粉质粘土对土层进行粘土护壁处理。通过护壁处理可以减少施工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将施工工期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再次,在桩基施工中,目前针对沉渣控制处理方案,主要应用的技术为一次清空,即要求施工人员利用专业钻具,对钻孔出现的沉渣进行处理,将沉渣厚度控制在50mm以内;最后,钢筋笼是桩基施工重要组成构件,必须要选择质量与性能合格的钢筋进行绑扎,绑扎方式要规范。钢筋笼安放时应将其接头位置在同一截面中数量控制在50%范围以内,接头位置间距控制在50cm以上,并采取分段的方式进行安放操作。

四、结语

工民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建筑工程结构体系的构建奠定更扎实的基土环境,避免基土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对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伤害,同时凭借桩基础管理制度,更便于管控桩基础施工流程,避免材料质量、外界环境、员工素质等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故而,在论述浅析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期间,必须明确建筑工程基土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供详细的基础补偿方案,才能为后续建筑工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利发.浅析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11):115-116.

[2]李振华.浅析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J].环球市场,2016(33):149-149.

[3]孙立华.浅析建筑桩基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6(15):97-97.

[4]林佳.浅析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6(11):49-50.

标签:;  ;  ;  

浅析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刘传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