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成厚兴(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人民医院外一科437600)

【摘要】目的讨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壁横纹小切口手术方法。方法报告2008~2011年共220例择期手术病儿,取患侧耻骨上方下腹正中线旁2cm作一沿皮纹1~1.5cm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不需拆线,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80例,时间半年至两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同为小儿斜疝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省时间、组织损伤小、预防复发、切口不留疤痕等优点。

【关键词】腹壁横纹小切口小儿腹股沟斜疝择期手术病儿腹外斜肌腱膜切口皮内缝合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82-01

小儿腹股沟斜疝为常见病,发病率较高,我院自2008年至2011年共经腹壁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220例,均治愈,无复发,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20例均为择期手术病人,其中男204例,女16例,年龄1~5岁。

2、手术操作方法:采用氯胺酮全麻或骶管麻醉加氯胺酮全麻。取患侧耻骨上方下腹正中线旁2cm作一沿皮纹长约1~1.5cm小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浅筋膜,显露外环,并用手摸到精索或圆韧带后,在其内侧稍作分离,即可见呈灰白色的疝囊。注意保护精索动静脉以及输精管。剪开疝囊,常规分离疝囊附着组织,将外环向内环处稍作牵拉(注意勿用力过大,以免同侧睾丸牵拉上移)即可游离疝囊到内环口颈部,然后荷包或贯穿缝扎颈部,剪去多余疝囊组织,精索创面严密止血,结扎出血点,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最后依次缝合皮下浅筋膜,皮肤用4个零号可吸收线作皮内缝合。手术一般需时20分钟左右。

3、结果与随访:术后不拆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80例,时间半年至两年,无一例复发。

讨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多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所致,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上者一般不会自愈,均应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后,随着小儿的不断生长发育,腹肌不断强壮可使腹壁加强,以防止疝的复发。因此,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是治疗小儿斜疝的有效方法[1],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不需施行修补术[1]。因生理解剖原因,小儿腹股沟管较短,内外环几乎重叠,相距约1至2厘米[3]。正常成人约4至5厘米[2]。在外环口就能轻易将疝囊拉出,结扎疝囊颈,不打开腹股沟管。所以,采用经腹壁横纹小切口入路,在精索或圆韧带前内侧找到疝囊后,稍加牵拉,即可通过扩大的外环将疝囊游离至内环处,达到高位结扎疝囊的目的。

术前宜值得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患儿年龄不宜偏大,因随着生长发育,腹股沟管也不断延长,内外环间距离较大,对游离疝囊至内环口处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往往需要剪开腹外斜肌腱膜。二、对于嵌顿性斜疝,宜采用传统经腹股沟管术式,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腹横筋膜等松解疝囊颈部内环口处。

经腹壁横纹小切口入路手术方法治疗小儿斜疝的优点:①操作简便。此法从皮下环以下进行疝囊高位结扎,省去了皮下环上端组织的切开、止血、缝合等。因此减少了组织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组织愈合快。②维持了腹股沟管解剖上的完整性,对预防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术式需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易于损伤其下的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而影响腹肌发育,这两支神经均有肌支分布于外斜肌和其深层的内斜肌,手术时损伤这些神经,会导致腹壁松驰强度减弱,增加术后复发机会[5],本术式可避免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维持了腹肌沟管解剖完整性,从而减少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③本术式不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因此,可以避免传统术式因重建的外环口狭窄对精索的压迫。④本术式不作皮肤切口缝合,仅作皮内缝合,避免了缝线反应发生以及遗留切口疤痕;同时,外观上与腹壁横纹一致,达到了美学观点及微创原则。[4]

参考文献

[1]裘法祖等主编,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91~398.

[2]吴在德等主编,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8~393.

[3]黄志强,等.外科手术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61.

[4]全勇辉,等.中华中西医杂志,第七卷第七期.2006:19.

[5]吴孟超、吴在德等.黄家驷外科学,第七版.2008:1272.

标签:;  ;  ;  

腹壁横纹小切口并皮内缝合法治疗小儿斜疝220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