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分析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分析

(泸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药物治疗)、试验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保健)各40例,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干预后,不良习惯纠正、健康知识、健康行为规范率分别为85.0%、92.5%、90.0%,高于对照组的65.0%、75.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营养不良在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及保健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丰富知识、规范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营养不良;健康教育;保健方法

【中图分类号】R72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338-01

营养不良在小儿群体中比较常见,主要是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不足引起的,其中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经验参考。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小儿营养不良病例,共计患儿8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男性18例(45.0%),女性22例(55.0%);年龄位于6个月~7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4.2±0.7)岁;营养不良等级:I度12例、Ⅱ度21例、Ⅲ度7例。在试验组中,男性20例(50.0%),女性20例(50.0%);年龄位于8个月~7岁阶段内,平均年龄为(3.9±1.0)岁;营养不良等级:I度14例、Ⅱ度17例、Ⅲ度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营养不良等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依据《实用儿科学》[2],患儿经临床检查后确诊,症状表现为厌食、消瘦、发育迟缓、头发干枯、体重减少等;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先天性疾病患儿,心肝肾功能不全患儿,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儿等。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单纯进行药物治疗,主要选用消化酶和复合维生素,其中苯丙酸诺龙注射液(批号:H33020713,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周注射1支,共计治疗3周时间。

1.3.2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和保健,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之间进行沟通,评估家长对小儿营养不良的了解情况。然后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营养不良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学习正确的喂养方法。(2)饮食指导:根据患儿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以低脂肪、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指导患儿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挑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另外,根据小儿的生长特点,增加饮食的形式和种类,例如合理搭配水果和蔬菜,提高患儿的食欲。(3)生活指导:对患儿的餐具进行消毒,能够避免肠道传染疾病,提高患儿的抗病毒能力。加强臀部护理,对于使用尿布的患儿及时更换,便后使用温水进行冲洗,擦干后涂抹药膏,保持清洁干燥。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儿,多进行翻身和运动,做好皮肤护理,使用当归红花液对肿胀部位、骨突部位擦洗按摩,可以避免出现褥疮。

1.4观察指标[3]

经干预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调查不良习惯纠正情况,评估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规范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版本为18.0),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干预后的不良习惯纠正、健康知识丰富、健康行为规范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充足的营养,是小儿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基础,由于他们自控能力差、营养知识缺乏,因此容易形成不良饮食习惯,出现挑食、偏食、不规律进食等情况,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营养不良。研究发现,患儿发病原因较多,常见如喂养方法不当、食欲不振、食物搭配不合理等,对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4]。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儿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保健,结果显示患儿的不良习惯纠正率高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黄永珍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认为,健康教育和保健的作用,能够增强患儿和家长的疾病认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继而促进疾病的恢复。综上所述,小儿营养不良在临床治疗期间,加强健康教育及保健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丰富知识、规范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英梅.7岁以下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06):43-44.

[2]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3(04):1171.

[3]李善华.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与保健指导[J].北方药学,2011,08(03):124-125.

[4]徐传国.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策略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31):98-99.

标签:;  ;  ;  

小儿营养不良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方法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