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感知评价方法 ——以层峦叠嶂地貌景观为例

基于DEM的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感知评价方法 ——以层峦叠嶂地貌景观为例

论文摘要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外延式发展模式带来了旅游景观相似性和旅游资源缺乏真实性的问题,如何解决旅游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实现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地的品质,是旅游地理学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代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从景观与游客之间的空间关系作为切入点,依托景观感知理论,提出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评价的新方法,探究景观定量化计算的新思路。景观感知度是旅游者对旅游景观感知程度的空间度量,其基础与核心是视觉感知,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内涵的解读,带来的内心体验与愉悦感受,视觉感知表达的是景观与游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描述旅游者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视角下对景观的外部形态与语义内涵的感知程度。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获得了高质量的视觉体验,对旅游地形象的认知,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景观内涵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研究者从景观本身出发研究景观感知,借鉴地图学制图综合思想,将景观抽象为景观语义特征点,计算出旅游地内部景观感知强度的空间分异,本文从旅游者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评价方法,度量固定位置上观察者对山岳型地貌景观感知的程度。选取张家口市草原天路作为研究案例区,以层峦叠嶂地貌景观作为代表,开展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本文首先对层峦叠嶂地貌景观进行解析定义,在景观解析定义的基础上将可视域计算方法与聚合面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三步聚合法,通过GIS三维软件景观模拟实验,根据人对景观的认知,设定聚合阈值,提取景观单元、景观层、景观。引入多种评价指标因子构建景观的评价体系:(1)基于数字地形分析中常用的地形起伏度来评价景观的起伏状况。(2)地形骨架线反应景观的内部结构变化,因此统计落入景观单元内的地形骨架线数量与长度作为景观内部结构形态评价的指标因子。(3)景观视角即景观在观察者的哪个方向,本文基于欧式方向计算景观的视角。通过草原天路的实证,验证了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实现了景观的定量化计算,通过对评价指标因子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分级,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层峦叠嶂地貌景观的结果展示以及草原天路公路线感知度分级,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于旅游地规划和景观设计,可以为旅游地的开发提供精细化定量数据,提升景观设计规划的精细化水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理论及方法
  •   2.1 研究理论
  •   2.2 研究方法
  • 3 层峦叠嶂地貌景观识别与评价方法
  •   3.1 景观单元解析与评价方法
  •     3.1.1 景观单元解析
  •     3.1.2 景观单元数量
  •     3.1.3 地形骨架线
  •     3.1.4 景观单元起伏度
  •   3.2 景观层解析与评价方法
  •     3.2.1 景观层解析
  •     3.2.2 景观层的角度
  •     3.2.3 景观层的数量
  •   3.3 景观解析与评价方法
  •     3.3.1 景观规模
  •     3.3.2 景观视角
  • 4 应用实证研究
  •   4.1 研究案例区
  •   4.2 研究数据及实验平台
  •   4.3 层峦叠嶂景观识别与评价
  •     4.3.1 案例区试验过程
  •     4.3.2 景观单元评价
  •     4.3.3 景观层评价
  •     4.3.4 景观评价
  •     4.3.5 层峦叠嶂地貌景观评价
  • 5 结论、讨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王志鹏

    导师: 李仁杰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层峦叠嶂,三步聚合法,草原天路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分类号: P931;P208

    总页数: 51

    文件大小: 4218K

    下载量: 137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北省地貌景观主要类型和科学意义简述[J].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04)
    • [2].侧面地貌景观量化指标构建探索[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06)
    • [3].侧面地貌景观的概念模型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5)
    • [4].矿山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景观现状评估量化分级——以陕西省两个煤矿为例[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5(06)
    • [5].基于实践的地理课堂教学探析——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为例[J]. 地理教学 2018(14)
    • [6].鲁中南山区岱崮地貌景观形成及演化[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2(05)
    • [7].中国主要岩石地貌景观形成条件分析[J]. 智富时代 2018(08)
    • [8].“心”形景观及成因[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0(12)
    • [9].基于“塬-沟”相间地貌景观的城镇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研究——以泾河流域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7(12)
    • [10].成都经济区不同地貌景观区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储量估算[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10)
    • [11].地质素描——地貌景观图[J]. 地质学刊 2009(03)
    • [12].美丽的中国[J].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 2016(01)
    • [13].浅析“大同睡佛”断块山地貌景观的成因及保护[J]. 四川地质学报 2012(03)
    • [14].雁荡山流纹岩地貌景观特征及其形成发育规律[J]. 地理学报 2008(03)
    • [15].对人教版教材中一幅图的思考[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16)
    • [16].航拍大地 镜头下那一幅幅斑斓的抽象画[J]. 环球人文地理 2019(11)
    • [17].基于GIS地貌景观三维可视化系统应用的初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01)
    • [18].官地煤矿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分析[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6)
    • [19].观天下[J]. 宝藏 2012(09)
    • [20].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设计——以“地貌景观的观察与描述”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0(12)
    • [21].陕西省矿山地形地貌景观损毁现状及修复技术[J]. 灾害学 2019(04)
    • [22].西南天山南麓切割地貌景观与地质作用[J]. 矿产勘查 2019(07)
    • [23].云南地质公园的多重属性和管理因素分析[J]. 绿色科技 2013(01)
    • [24].喀斯特旅游地形象塑造研究[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
    • [25].金山秀水 瑶山圣都[J]. 女性天地 2009(09)
    • [26].地貌景观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刍议——以河南省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8(01)
    • [27].云台山水 峡谷极品[J]. 风景名胜 2008(08)
    • [28].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J]. 中国岩溶 2012(03)
    • [29].三江源地区地貌景观与生态环境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英文)[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05)
    • [30].黔南独山砂岩地貌特征及形成演化[J]. 贵州地质 2020(01)

    标签:;  ;  ;  ;  

    基于DEM的山岳型地貌景观识别与感知评价方法 ——以层峦叠嶂地貌景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